常德市初中毕业历史达标练习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823630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2.56KB
常德市初中毕业历史达标练习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常德市初中毕业历史达标练习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德市初中毕业历史达标练习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4)评价:
他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
(1)孔子。
儒家学派。
“仁”。
(2)老子。
朴素辩证法思想。
(3)材料三指的是孟子,材料四指的是韩非(子);
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
(4)韩非代表的法家思想最容易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用;
儒家思想。
三、问答题
1、答:
(1)秦始皇嬴政、汉武帝。
(2)相似之处:
①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秦始皇时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
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经济上,秦始皇时统一货币、度量衡;
大修驰道,统一车轨。
汉武帝时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对经济的控制。
③思想上,秦始皇时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专制统治,加强思想控制。
④民族关系上,与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秦朝时派蒙恬北击匈奴,加强对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
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北击匈奴,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内地与西域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2、
(1)特征:
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2)表现:
政治上——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随着地主阶级产生,各国为确立封建统治纷纷开展变法,通过变法,旧的奴隶制度被废除,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得以使用和推广,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商业兴盛,新兴的封建城市开始形成。
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3、
(1)原因:
①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
②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作。
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南宋时;
南宋时,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太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仓。
(3)启示:
今天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
建设者要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具有不畏辛劳的奉献精神;
青年学生需要发奋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达标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1、
(1)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船队规模大。
(2)中国的航海技术停滞不前。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缺乏创新精神。
2、
(1)答:
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长策”指科举制度。
①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②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会进步。
四、问答题
1、
(1)唐朝时,我国处于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国力强盛。
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友好往来的政策。
扩大了中国的影响,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封建经济走向繁荣,科技文化兼容并收,取得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2)清朝前期,一方面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制度趋向衰落,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不稳定。
面对西方列强的东来,为维护自身的统治,清政府一方面开始进行反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多次发布禁海令,推行消极的闭关锁国政策以抵御新兴资本主义的扩张。
反侵略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闭关锁国却隔绝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在世界上日益落伍。
2、
(1)最早形成于秦汉时期。
秦始皇嬴政、汉武帝。
(2)主要史实①清朝时,平定三藩之乱及准噶尔贵族和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驻藏大臣,建立册封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军进驻台湾并设立台湾府等。
②明朝时,戚继光抗倭,巩固了东南沿海的边防;
清朝时,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的入侵,并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原因: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流频繁。
3、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的是:
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
(2)意义:
是中国古代文明在技术上的重要标志,后传至西方,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作用,是我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如火药传到欧洲对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起了重大作用;
指南针用于航海,是新航路的开辟的重要条件等(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今天,我国的科学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该努力发展教育,坚持走科教兴国,科技强国之路。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达标练习参考答案
1、
(1)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
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写出2例即可);
意义:
1894年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
(3)渡江战役;
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2、41.
(1)认为清朝是“天朝大国”,对世界一无所知。
这是一种虚骄自大.闭目塞听(闭关锁国)的愚昧思想。
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2)洋务派。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3)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良)运动。
(4)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各民族自由平等。
(5)经历了从学习洋人器物(或生产技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三个阶段。
1、
(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八国联军的入侵和《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失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主要原因:
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走社会主义道路;
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中国人民的勇敢、团结;
国际社会的援助等。
(只要答出其中3点,即可给满分)
2、
(1)洋务运动。
探索:
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2)戊戌变法:
在当时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革。
(答对其中一点即可)新文化运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任选其中一项即可)
(3)人物:
詹天佑;
严复。
贡献:
发明“侯氏制碱法”
(4)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1)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937-1945年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邓世昌:
黄海大战。
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或彭德怀:
百团大战)。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4)可能(或不可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中日关系的重要性:
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和世界的重要国家,发展长期稳定的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人心所向,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达标练习参考答案
1、
(1)第一个五年计划。
(答“一五”计划同样给分)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l56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3)“大跃进"
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顺序颠倒不给分)(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
(答改革开放也给分)说明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综合国力加强;
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等。
(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计分)
2、
(1)郑成功。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置台湾府(以上两个答案任答一个可记满分)。
(2)邓小平。
收回香港(写成香港、澳门回归也可)。
(3)表达台湾人民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心情(包含此意即可得分)。
认识:
台湾必定会回到祖国怀抱;
任何阻挡两岸统一的势力是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的,是不可能得逞的(言之有理,答对两个方面可得满分)。
1、(l)l949年;
开国大典;
国内意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
②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国际意义:
①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
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③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1956年;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4)中美建交等。
)
2、
(1)土地改革运动;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新中国政权,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1956年;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从此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袁隆平。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略
3.
(1)理解:
①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类已迈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已密不可分,开放成为各国立足于世界的时代要求;
②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汉唐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出现了汉唐盛世景象。
而进入明清时期,实行闭关自守,隔绝了与世界的联系,社会日益僵化与落后,结果导致近代百多年遭受外国侵略的屈辱。
由此可见,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世界的要求。
(2)目前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可以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增强、成为引进技术、引进资金、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等方面加以说明,只要言之有理皆可。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达标练习题参考答案
二、材料分析
1、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2)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3)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造成东方的落后和西方的强盛。
(4)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分别在两过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前提基础。
2、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
美、德两国经济发展迅速,英国和法国发展相对缓
慢。
(2)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
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大力采用新的科技成果和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
(答出“领土扩张获得丰富资源、废除奴隶制扫清资本主义障碍”等原因可酌情计分)(3)这种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将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加剧,从而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4)科技革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是实现经济飞跃的必要条件(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2)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庇尔或拿破仑。
(3)原因: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或外国殖民统治的阻碍。
领导阶级:
都是资产阶级起主要的领导作用。
斗争方式:
都是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以武装斗争的方式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结果:
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或外国殖民统治确立起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
(1)工业革命的完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欧美一些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获取政治上的权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以维护其利益。
(围绕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计分)。
(2)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1861年)、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3、
(1)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1870年);
电力的广泛利用,将人类带入到“电气时代”。
(2)生产力方面,两次工业革命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社会关系方面,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形成了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关系方面,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殖民掠夺,造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第二次工业各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外疯狂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达标训练题参考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
1、
(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特点:
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2)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3)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4)加强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与合作;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加强政府的执政能力;
大力发展经济;
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言之有理即可。
2、
(1)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特征:
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困难。
(3)说明湖南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
(4)实行“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等。
四、问答题:
1、
(1)特点:
①波及范围广;
②时间长;
③破坏性大。
(2)各国的措施及结果:
①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实行罗斯福新政,“新政”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德日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将危机的损失转向国外,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导致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
(1)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政治上:
发表《联合国家宣言》成立反法西斯同盟等;
军事上: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等。
(2)启迪:
任何形式的法西斯侵略都不得人心,也注定是要失败的;
实践表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也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维护和平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等。
(3)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世界的两极格局。
当今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新的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缓和,世界性战争威胁减少,但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
(4)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应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持续的经济发展,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3、
(1)工业革命爆发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发展和利用的新能源是电力和石油。
汽车、飞机。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合成材料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电灯泡,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习惯,克服了黑暗对人们生活的限制。
(3)英国首先开始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18—19世纪位居世界霸主地位。
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由于技术装备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被美、德赶上和超过。
(4)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研,走科教兴国之路。
(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均可酌情计分)
2011年常德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样题参考答案
21、⑴含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
⑶道路:
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重大事件: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长征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的胜利等。
(两例即可)⑷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成就: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2001年,第九次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等。
(举出一例即可)
22、
(1)新航路的开辟。
(2)1922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德、日两国法西斯上台并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导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遭到破坏并不断走向瓦解。
(3)通过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或国际社会要加强协调和合作)来应对金融危机。
(4)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意味着机遇,意味着挑战。
23.
(1)最早形成于秦汉时期。
(2)主要史实:
①清朝时,设立台湾府,巩固边防;
平定三藩之乱及准噶尔贵族和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建立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等。
清朝时,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的入侵。
(3)主要成就:
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于1997、1999年分别收回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步伐。
前景:
两岸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随着大陆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两岸人民交往和联系的不断密切,台湾与大陆必将统一(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24.
(1)遵义会议。
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含文化大革命也可)。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会议揭开了序幕(或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
(3)从本国实际出发,实行改革开放;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等。
25.
(1)萨拉热窝事件。
是一场带有恐怖主义色彩的复仇行动,在当今的国际争端中不可取。
(2)根本原因都是商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前者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后者是一场反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
(3)启迪: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维护和平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等。
(4)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世界的两极格局。
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缓和,世界性战争威胁减少,但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
(5)在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德市 初中 毕业 历史 达标 练习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