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视野下大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823332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7.51KB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大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大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化教育视野下大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概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往,我们的数学课堂是传统的、按部就班的、琐碎的、教师中心的。
一般的数学课堂都是以“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学习新概念和定理——例题讲解——学生模仿性解题——教师评价——总结”的模式来开展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学生的发展基本上以“教材”、“老师”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而且,过多的灌输、分析和讲解使得学生失去了创新、展现和培育的空间。
传统教育的诸多弊端使得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将数学的外在知识转变为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成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
文献表明,在众多研究数学课堂模式改革的探讨中,主要有以下三个类型:
一发现学习法;
二尝试教学法;
三再创造教学。
不论何种类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一般都颠覆了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更加强调师生平等对话,强化问题意识,通常以“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创新思维,延伸课堂”式的三部曲取而代之。
因此,科学、民主、新型的问题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指向“问题”,填补问题教学研究缺失
文献表明,目前对“问题教学”的研究尚处于零散阶段,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模式。
这就导致了问题教学的设计和研究普遍出现几个问题:
第一,科学性问题设计的缺失。
研究表明,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把“问题”分为三类,即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
研究者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发现,属于呈现型的牵引式问题和无价值问题过多。
呈现型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去思考,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禁锢了学生的智力开发、扼杀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无价值问题在形式上看似有问有答、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缺乏启发性和思维价值。
还有部分是不切实际的问题,此类问题难度过大,脱离学生实际水平,使学生望而生畏,跳一跳摘不到果子,挫伤了学生积极性,违背了新课改的基本精神;
第二,提问意识培养的缺失。
杨振宁博士曾说过:
“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学生不善提问题、不愿提问题”。
学生不会提出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总是按自己的思维设计一连串问题,让学生讨论解答。
看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实大多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甚至答案也是预设的“标准答案”,学生讨论的结果必须要符合教师预设结论,否则就会被否定,要不一句带过,甚至置之不理。
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是变相的灌输式教学,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回答问题都如此受限,谈何让学生自己提问?
没有思考,就不会提问;
第三,思考主动权回归的缺失。
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提出一个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就急于给出答案;
有些老师为了使学生不出现错误,就提前将答案暗示给学生,或是提前铺垫把问题解决了,导致了没有问题而终的课堂。
我们一直提倡学生本位的课堂教学,可是目前看似“问题热闹”的课堂其实只是老师一个人在思考;
第四,拓展问题意识的缺失。
传统教学常常会有这样的教学环节,一节课下来老师问:
“有没有问题呢?
”学生说:
“没有”。
教学的最终结果是教师用所传授知识解决了所有问题,而不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有探究意义的新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更系统地界定与研究一种上位概念指导下的问题教学模式。
2、实践价值
(1)唤醒教师关注生命,关注自我内心的教育热忱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受到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其实更多的是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在教育者和社会期望的中心点,往往只有分数和成绩,而不是生命,学生只不过成了知识与技能的载体。
由于长期以来教学观念的固化,导致了教学目标的单一与局限、教学模式的线性发展已经根深蒂固。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大问题”教学模式突破了线性模式的思维禁锢,拓宽了教师教学的思维模式、开放了学生学习的本能需求方式。
在生命化教育的视野下,“大问题”教学更是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注,让学生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涌流,让师生在“大问题”的探索过程中点燃智慧的激情。
(2)帮助教师关注课堂,关注问题与问题背后的价值
相关研究表明,多年来教师在传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习惯,这些习惯相当一部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支配的。
多数老师对什么是问题教学,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科学地实施问题教学知之甚少。
教师对问题教学的观念认识相当淡薄,加之许多教师所理解的问题教学只是表现为教师问学生答,没有涉及到提倡主动思考、发现解决问题。
这就导致长期以来,小学数学问题教学都是处于无模式化、无规范性、无主动权的三无状态之中。
大问题教学模式的研究,正是要解决这种缺失。
本课题主持人、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认识百分数》一课多教的对比尝试给我们例证:
问题在精不在多!
两到三个覆盖全局、直指本质、涵盖重、难点的大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支架,同时也能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充分解放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
充分解放自己的双手,主动操作;
充分解放自己的嘴巴,表述观点;
充分解放自己的眼睛,勤于观察。
这就是问题的价值所在。
三、理论依据
“大问题”教学模式有利结合了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体现一种现代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反思型理论模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宏观上说,“大问题”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线性教学,关注非智力因素发展、关注思维前瞻性发展,提倡非线性教学模式。
因此,可解释为是一种统摄性的“心理场”效应,它是心理与物体之间形成的场,是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的心理能量;
微观来说,“大问题”教学模式符合认知心理学的若干学习理论,如注意理论、先行组织者理论等。
1、心理场理论
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存在一种能量,由于其能量表现的形式不同,因此它便以自身特有的形式表现着自己。
人的心理也是一种能量,或者说人的心理也是一种特殊的事物,它也有特定的能量表现形式,这种能量同样也在向外发射自己的力量和接受其他事物发射过来的力量,因此心理也存在特定的力量。
日常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教师同样参考优秀教案上课,但是上出来的感觉截然不同。
那就是因为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心理场。
倘若一位教师欠缺生命化教育理念,那么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只能是冰冷地执行。
心理场具备自然界场的所有特征,即有机化合性、变化性、辐射性和惯性。
首先,是有机化合性。
人的心理能量和其他的事物的能量可以有机地化合在一起而组成一个特定的场;
同时,心理场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也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内因和外因。
“大问题”教学模式下,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对事物本质探索的本能需求是教师设计“大问题”的一种主要的内因。
心理场的外因的变化就很多了,空间事物的任何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心理场的变化。
如课堂中教师是否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不大、是否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学生是否有感觉到有同伴互助的安全等等;
第三,是心理场的辐射特征。
这个特征是很明显的。
人们都知道心理具有很强烈的感染性,在一个特定的场合,人们热血沸腾,这时另外一个进入后会马上形成类似的情绪。
因此,“大问题”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借助那些“领头羊”的力量,带动其余学生产生亢奋的思维状态;
同样,心理场也具有惯性。
当学生已经在日常游戏中接纳了这种与同龄人游戏的愉悦经历,他们就会惯性地认同有同伴讨论、争辩、赞同的课堂空间才是愉悦的心理状态。
2、“有意后注意”理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人类认知活动中,注意(attention)决定着注入认知过程的信息原料。
在这些原料面前,注意是选择者,是放大器,是认知活动的指南针和认知资源的分派者。
注意是以刺激的一部分特征得到加强而进入意识,另一部分特征被漠视而完成它的使命。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牵着学生一步一步走,问题层层一个接一个地问。
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持续时间大约只有10-15分钟,只占了整节课的30%。
可见,一节课中得到强化的刺激必须时刻保持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
为了保持新鲜的刺激,教育工作者想出了许多方法:
如有趣的情境、提醒的声音、充分的教学组织形式等。
但是这些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招数,在心理学上,只能被称作“无意注意”,也即不随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其意识程度比较弱。
而“大问题”教学模式中,教师整节课会围绕为数不多的直指内容本质的“大问题”,调动学生始终为之思考和讨论。
“大问题”在提出之初,对于学生是一种有意注意,也即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其意识程度比较强。
在既定的有意注意的任务驱使下,学生会带着问题继续往前走。
但是长时间的有意注意也不是好事情,因为有意注意需要紧张的意志努力,时间长了,人会很疲劳,尤其对于青少年孩子来说。
所以“大问题”的出现穿插于学生的同伴活动中间,有了生命化教育的安全心理场作为宏观心理背景,学生便能够常常从有意注意转化成无意注意。
这就是“有意后注意”,它的特点是意识的参与程度降低,不需要太多的意志努力,但却仍有预定目的,仍是一种自觉的注意,它是一种高级的注意形式。
换句教育学的话说,它成功达到了“学习就是生活”的境界。
3、先行组织者理论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中采取的先行组织者,都无一例外地把先行组织者定义为认知型的先行组织者(cognitiveorganizer)。
但是在临床医学上,有提出“情感组织者”:
即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认知“先行组织者”概念的启发下,将促进认知学习的“组织者”内容延伸为促进情绪情感发生质变的临床暗示“组织者”内容,达到快速治疗目标的一种临床方法。
这种情感性“组织者”技术已经在解决厌学心理的个案研究中得到明确证实。
在教育领域,情感组织者(emotionalorganizer)技术就是运用一个事件、目标等知识经验让学生先获得一种非常积极的情绪情感,然后借助这种情感的同化迁移作用,甚至达到对学习自信和喜欢的程度,以便建立后来的积极心理结构。
当积极情绪被调动起来处于主导地位后,学生也会因为头脑中的积极知识得到优势兴奋并运行而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这种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在意识或者潜意识状态下,都会使当事人再看以往的一切事情都与原来有本质的变化,进而更加促使其形成运用积极知识思维的习惯性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从而使其整个临床干预过程变得特别容易进行。
在生命化教育视野下,“大问题”教学模式显然就是认知组织者和情感组织者的和谐组合,不论从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上说,都会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次质的飞跃。
四、创新之处
1、源于哲学
“数学大问题”这一名称的起源,是来自一本罗伯特·
所罗门教授所著的《大问题的哲学》入门读物。
这本读物是按照一些哲学上的大问题来组织材料的。
随着对哲学上各个问题深入阐述,自然而然地把读者引入哲学的殿堂,使得读者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的一些最重要的观点,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受之启发,一堂数学课,设计大问题的目标在哪里?
一是结果的不唯一性;
二是思维方式的多元性。
从学科教学角度来看,我们将小学数学“大问题”定义为:
直指本质、涵盖教学重、难点,具有高水平的、以探究为主的问题。
它关注课堂的主要内容,便于全面达成教学目标,能够改变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可以生成一种新的教学结构,更具有思维的开放性,更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
在这种定义下,我们的大问题都应该是满足目标指向性、结果多样性、思维多元性等基本特点的。
而且这种“大问题”无疑是来源于一般问题又优于一般问题的高效问题,
2、重在整合
当代社会公认的数学教育终极目标是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而国际上对数学素养的衡量主要也是通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层面来进行的。
“大问题”教学模式在有利结合了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上,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最深入地指向学生学习与思考数学本质的过程,最强烈地让学生感受自我生命在场感,最直接地传递数学学习的正能量。
它是一种生命化的数学教育新思维,是在生命化教育背景下的鲜活数学教学模式,也是超越于其他教学模式,将教育目标更整合性地落实在智力关注和情感关注两个方面。
3、辐射性强
生命化视野下的“大问题”教学模式有其特定的教学结构。
即由建立关系,提出问题,尝试探究,展示分享,共同概括,问题延伸六个阶段组成,形成“以问开始,以问结束”的课堂新结构。
首先,在课始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为全课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奠定基础;
然后,在多种方式下,师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
其次,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自主或合作学习来进行尝试探究,凸显学生生命在场感;
然后,充分利用黑板、实物展台、墙壁或其他空间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分享,教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
接着,师生围绕“大问题”及“大问题”的解决过程,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
并再次提出并解决问题;
最后,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设疑解答等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
在这一结构下,突出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立场,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学习轻松活泼,积极主动,能逐步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
在这一结构,教师服务于学生,教法服务于学法,学与教相辅相成,一明一暗,两条主线脉络分明,同寓于探索知识的活动之中。
同时,这种教学结构严谨科学,也可以辐射到其他学科和其他学段,具有良好的推广品质。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
1、研究目标
构建和实施生命化视野下的“大问题”教学模式,必须先厘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问题”的概念内涵、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以“大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结构展开的不同的教学方式、模式和形态。
可以根据已定义的小学数学“大问题模式”,开发系统完整的课例,包括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亦可以按照数学四大领域择代表性选取案例;
其次,再研究学生在“问”、“学”、“议”、“评”等主体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最后,关注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及评价。
在案例开发后,可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搜集定性数据,观察学生的变化,访谈学生的感受。
也可以在确定本研究界定的小学数学“大问题模式”的最终价值取向后,根据此想法编制测量试卷,以衡量一段时期以后“大问题”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2、研究内容
(1)什么是“大问题”?
如何设计“大问题”?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本课题研究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我们头脑中的“大问题”是什么样的,从而使得我们能对“大问题”这个核心概念的界定更清晰、更准确、更符合实际,并能为之找到更为合理贴切的新命名。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探索出有关“大问题”设计的相关问题,比如说:
“大问题”设计应该基于什么样的理念;
在提出“大问题”的时候一般有哪些基本技术路径,基本步骤是什么;
选择、提炼学生多元生成的问题需要教师具备哪些教学基本功;
怎样用最少的问题概括出最多的内容;
一节课上有多少个“大问题”较为合适;
“大问题”设计的原则或者说方法有哪些;
“大问题”设计需要培养学生哪些行为习惯;
“大问题”从哪来;
“大问题”有哪些类型;
怎样表述才能使我们的问题更贴近学生的思维等等。
(2)大问题的课堂结构及课堂原则是什么?
伴随着致力于改善课堂上一问一答、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形式,研究逐步指向“问得少、问得精、问得活”式的“大问题”教学模式。
a.“大问题教学模式”的结构
研究表明,“大问题”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提出问题;
第二,探索解决;
第三,综合发展。
在提出问题阶段,通常在实验观察、模拟生活实际等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
问题在这种模式下逐步解决,既可以对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充分认识,又可以对数学学科与外部联系综合认识。
b.“大问题教学模式”的原则
大问题教学的原则包括设计原则和过程性原则两个方面。
第一,设计原则,即在大问题的设计时,应当考虑这个问题是否学生感到困难的、是否把握问题的空间、是否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世界。
因此,在大问题的设计中,又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思考性原则,即问题呈现应该能激起学生思考,问题向学生提供一个情境,这个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学生需要对已知的知识加以组合进行思考,以激活有关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成功的答案组合到认知结构中,然后把它应用于手边的问题或同类问题的新的陌生的例子;
二,现实性原则,即内容的现实性,问题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熟悉的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
其次,问题要有现实性,设计问题时的加工度要适当;
三,趣味性原则,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问题设计应注意有一定的趣味性。
具体来说,也有研究总结了设计数学大问题的体会:
“问必简单有效,有些问题不宜大”;
“问求开放有度,有些时间不宜费”;
“大问题设计要有坡度”;
“数学大问题设计要有意义”等。
第二,过程性原则,即教师要在关注学生的需要、加强师生合作过程的观念上实施大问题的教学。
因此,在教学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活动性原则,即加强学生活动加深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是形成知识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的需要,也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基本方法的需要,更是开发学生认知能力,大面积高效率地启动学生思维的需要;
二,敏感性原则,即对大问题的解决,学生往往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讨论得到答案,在学生的思考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应该像机敏的猎人,在学生讨论中敏锐地发现每一个正确的尝试,鼓励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互动性原则,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以“大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是什么样的?
基于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的控制课堂教学的五个步骤,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摸索构建“以问开始——以问结束”的新的教学结构形态,根据我们的实践和探索,将以如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六步骤”作为基本教学结构形态的基础:
第一,建立关系(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第二,提出问题(多种方式下,师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
第三,尝试探究(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自主或合作学习);
第四,展示分享(充分利用黑板、实物展台、墙壁或其他空间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分享,教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
第五,共同概括(师生围绕“大问题”及“大问题”的解决过程,共同参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
并再次提出并解决问题);
第六,问题延伸(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设疑解答等多种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
(4)生命化教育视野下“大问题教学”的课堂形态是怎样的?
在生命化教育的视野下,“大问题”教学更是充满了对生命的关注,让学生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彰显,表现为以下形态:
a.阳光式的“大问题”氛围
记得黄爱华老师在苏州研讨交流“大问题”教学模式时给学生上了一节课,课后学生写了一篇随笔。
其中有一位学生写道:
“上黄老师的课,我们不用开空调了!
热情洋溢、激情飞扬,如旭日般温暖。
”其实,学生心中的“阳光”,首先应该来源于安全。
课堂是师生智力与情感活动的场所,当学生进入课堂后,他们应该很自觉地意识到他们是这里的主人,他们来到了自己的领地。
学生能否拥有这样的安全感,完全依赖于教师组织教学的模式。
可见,“大问题”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课堂是一个温暖的、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
在问题的探讨和交流中,学生不仅能够相互接纳,还能够在探讨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而引发兴趣,增强信心,形成阳光氛围。
b.开放式的“大问题”导向
黄老师在上《认识百分数》一课中给学生提出的三个大问题中,其中有一个是:
“百分数有什么好处?
”这个大问题抛给学生后,学生就会立即比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寻找最适合的角度来进行阐述。
倘若这时我们通过一串问题试图引导学生意识到百分数的好处的话,则无法达到此效果。
所以,这就是开放性课堂观的魅力。
开放的课堂观,是遵循“大问题”教学模式理念的一大亮点。
相比起传统课堂模式的小问题小步子牵引,“大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流畅的思维。
由于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并适应社会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逻辑更清晰、思维更敏捷的社会个体,因此,课堂教学就不应该是封闭的,而是把学科知识当作学生成长和认识社会的一种线索。
这样学生的生命个体才能得以有价值地延续性体现。
c.分享式的“大问题”价值
“大问题”之所以提倡把问题提得“大”,就是想要问题放大之后的空间。
这个空间恰恰是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和表达的空间。
简言之,这就是“分享”。
一个懂得分享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黄老师告诉我们,“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
一群人走,可以走得很远”。
所以,一个有智慧的老师,也是善于将这种分享的智慧通过课堂传递给学生的。
为此,在“大问题”提出后,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常常通过认同学生的观点、重复或解释学生的观点、详细阐述学生的观点、不时提到学生先前提出的观点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价值。
同时,教师也会对学生的帮助或奉献表示感谢,这种关怀和关注会让学生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并促使学生成为能够对于课堂作出贡献的人。
(5)生命化教育视野下的“大问题”教学策略有哪些?
a.关注生命生活,打破书本界限巧提“大问题”
从学理上来分析,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的统一体,因此人的生命具有未特定性。
这在本质上表现为:
人的器官不趋向于某一特定的环境,虽然这会使人的初始生命在自然界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但它却与人更高的发展能力有着内在的联系。
人的未特定化,打开了生命与自然界之间进行能量、信息交换的通道,使人的生命具有了可塑性,从而使发展成为可能。
因此,怀着关注生命的心去设计大问题,就不仅仅只会着眼于书本的逻辑和数学的层次了。
“大课程”的理念决定了“大问题”的广度和宽度。
大问题的“外延广”,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能够给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 教育 视野 大问题 教学 模式 研究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