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二之欧阳结创编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823041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0.07KB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二之欧阳结创编文档格式.docx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二之欧阳结创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二之欧阳结创编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3
尿毒症症状明显,支持治疗难以控制者应尽早实施AVF手术,残余肾功能可不作为必须的界定指标。
1.2
上肢血管保护
CKD4期、5期患者,如果前臂或上臂血管能建立AVF,则不要行上肢静脉穿刺、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或经外周静脉置入
CVC等。
1.3
患者评估
1.3.1
病史
1.3.2
物理检查包括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
1.3.3
辅助检查包括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
1.4心脏系统
通过相关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的情况下,暂不建议进行内瘘手术
2.动静脉内瘘的选择和建立
2.1AVF类型和位置的选择
首选AVF,其次AVG。
原则先上肢后下肢;
先远端后近端;
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
2.2上肢动静脉内瘘优先次序
2.2.1AVF通常顺序是腕部自体内瘘、前臂转位内瘘、肘部自体内瘘。
2.2.2AVG前臂移植物内瘘(袢形优于直形)、上臂移植物内瘘。
2.2.3当前臂血管耗竭时,可选择前臂AVG或上臂任意类型的血管通路。
2.2.4上肢血管耗竭后可考虑选择躯干AVG、下肢AVF或AVG。
2.3血管吻合方式
AVF推荐静、动脉端侧吻合。
2.4术后注意事项
将术肢适当抬高可减轻肢体水肿;
密切监测血管杂音、伤口有无渗血及肢端有无苍白、发凉等;
不建议常规使用抗菌素及抗凝剂,但AVG术后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AVF术后7天应进行握球等肌肉锻炼。
3.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机及穿刺方法
3.1AVF成熟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3.1.1AVF成熟的定义指内瘘透析时易于穿刺,穿刺时渗血风险最小,在整个透析过程中均能提供充足的血流,能满足每周3次以上的血液透析治疗。
血流量不足定义为:
透析时泵控实际血流量达不到200ml/min。
3.1.2AVF成熟判断
①物理检查:
吻合口;
瘘体段静脉。
②测定自然血流量超过500ml/min,内径大于等于5mm,距皮深度小于6mm。
3.2AVF穿刺时机及方法
3.2.1建议最好在手术8-12周以后开始穿刺使用AVF,特殊情况也要至少1个月内瘘成熟后开始穿刺。
3.2.2穿刺时注意严格无菌原则。
3.2.3穿刺顺序与方法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阶梯式或纽扣式穿刺,避免吻合口附近穿刺。
穿刺针与皮肤呈20°
~30°
角。
推荐动脉针向近心方向穿刺,尤其是当穿刺点接近AVF瘘口时。
3.2.4穿刺针选择:
内瘘使用最初阶段,建议使用小号(17~18G)穿刺针,较低的血流量(180~200ml/min)。
3.2.5透析结束后要等穿刺针完全拔出后再立即压迫,按压力度要适宜,以不出血且能触摸到血管震颤为宜。
3.3AVF成熟不良的处理
3.3.1AVF成熟不良的定义
AVF术后12周内瘘发育不良,不能满足透析需要,主要包括穿刺困难和(或)血流量不足。
3.3.2AVF成熟不良处理方法功能锻炼;
结扎静脉属支;
处理(流出道)静脉或(流入道)动脉狭窄;
改为近端内瘘;
移植物内瘘及静脉表浅化等。
3.4AVG
3.4.1通常在AVG术后2~3周及局部浮肿消退后、并可触及血管走行,才能进行穿刺;
如病情允许,推荐3~6周后再开始穿刺。
3.4.2穿刺时注意严格无菌原则,判断好血流方向。
3.4.3穿刺顺序与方法:
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阶梯式,避免吻合口附近穿刺。
穿刺针与皮肤呈30°
~40°
4.动静脉内瘘的评估与监测
强调定期评估及监测动静脉内瘘和血液透析充分性的临床指标,重视动态变化。
4.1
AVF与AVG
比较好的评估与监测方法包括
①通路血流量监测:
建议每月监测1次;
②物理检查:
建议每次透析时都要进行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听诊;
③多普勒超声:
建议每3个月1次;
④非尿素稀释法测定再循环,建议每3个月1次;
⑤直接或间接的静态静脉压检测,建议每3个月1次。
4.2
治疗时机
当移植物内瘘流量<600ml/min,自体内瘘<500ml/min时可进行早期干预;
移植物内瘘或自体内瘘静脉端静态压力比(与平均动脉压之比)>0.5时;
移植物内瘘的动脉端静态压力比>0.75时,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5.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的处理
定期的血管通路监测及早期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和住院率。
5.1血管狭窄
尽快做影像学检查,包括:
CDU、CTA及DSA等,其中DSA是诊断金标准。
5.1.1干预指征狭窄超过周围正常血管管径50%伴以下情况如:
内瘘自然血流量<500ml/min;
不能满足透析处方所需血流量;
透析静脉压升高,穿刺困难;
透析充分性下降。
5.1.2干预方法包括PTA及外科手术。
5.1.3发生在动静脉吻合口或近吻合口静脉侧者可选择外科手术或经皮血管成形术;
发生在穿刺部位优选PTA。
5.2急性血栓形成
5.2.1好发部位
吻合口、内瘘流出道。
5.2.2干预措施一旦发现血栓应尽早干预,措施包括:
手法按摩;
药物溶栓;
Fogarty导管取栓;
手术切开取栓;
内瘘重建等。
5.3静脉高压征
如内瘘术后2周仍有肢端水肿,或内瘘使用过程中出现内瘘侧肢体水肿、胸壁静脉曲张等,应行CTA、MRA、DSA等。
中心静脉狭窄首选的治疗是PTA,在以下情况时可以考虑支架植入:
①血管成形术后弹性回缩(狭窄超过50%);
②3个月以内狭窄复发。
PTA失败可结扎内瘘缓解静脉高压症状。
5.4动脉瘤
5.4.1定义自体内瘘静脉在内瘘手术后数月或数年发生扩张,伴有搏动,瘤壁含血管壁全层。
定义为超过相邻正常血管内径3倍以上,且内径>2cm。
5.4.2发生部位吻合口、穿刺部位、非穿刺部位的静脉流出道、全程。
5.4.3处理指征皮肤受损;
继发血栓影响内瘘流量;
静脉压增高;
穿刺区域受限;
手部出现缺血症状;
出现高输出量心力衰竭等。
5.4.4处理措施
治疗需考虑瘤体大小及破裂风险。
小于3cm或无破裂风险者可严密观察,避免穿刺,佩戴护腕。
大于3cm或具有破裂风险的动脉瘤可结合发生部位及患者自身血管条件选择处理方法。
5.5高输出量心力衰竭
5.5.1高流量内瘘定义
临床可利用内瘘自然血流量(Qa)与心输出量(cardiacoutput,CO)比值评估内瘘相关的心血管风险:
当Qa≥1500ml/min,Qa/CO≥20%为高流量内瘘。
5.5.2透析通路相关高输出量心力衰竭处理方法
减少内瘘流量方法包括缩窄内瘘流出道、建立旁路减流、结扎内瘘等。
5.5.3暂无症状患者应常规每3月1次胸片、心脏彩超评估左心室参数,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
5.6通路相关性缺血综合征
5.6.1通路相关性缺血综合征(DAIIS)定义:
是指AVF建立后,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造成远端肢体供血减少,出现缺血性改变的一组临床症状综合征,主要表现有肢体发凉、苍白、麻木、疼痛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坏死。
5.6.2临床分级依据临床缺血程度将DAIIS分为4级。
0级:
无缺血症状;
1级:
轻度,手指末端发凉,几乎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2级:
中度,透析或运动时出现肢体缺血性疼痛;
3级:
重度,静息状态下出现疼痛或组织出现溃疡、坏疽等症状。
5.6.3治疗
手部保暖及功能锻炼及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
缺血症状严重、临床分级为2~3级者需手术治疗。
5.7感染
AVF感染较少见且较易控制,遵循外科感染处理方法。
6.
AVG并发症的处理
6.1血管狭窄
6.1.1不伴血栓形成的狭窄的处理:
6.1.1.1处理指征狭窄超过内瘘内径的50%并且出现以下异常如体格检查异常:
①移植物内瘘血流量减少(<600ml/min);
②移植物内瘘静脉压升高等。
6.1.1.2处理方法PTA或外科手术。
6.1.1.3治疗的转归狭窄经PTA或外科手术处理后,应监测治疗效果。
6.1.2伴血栓形成的狭窄的处理
应尽快处理,推荐术中结合影像学评价内瘘,可采用经皮介入技术取栓,并行血管成形术,或外科手术取栓并纠正血管狭窄。
6.2感染
6.2.1较AVF常见,单纯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
6.2.2最初抗生素选择应覆盖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菌,其后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6.2.3切开引流可能会有益。
6.2.4动静脉移植物广泛感染时,应切除感染的移植物并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6.3缺血综合征
见AVF并发症处理。
6.4高输出量心力衰竭
6.5假性动脉瘤
6.5.1定义
AVG内瘘由于穿刺出血,在血管周围形成血肿,与内瘘血管相通,伴有搏动称为假性动脉瘤,其瘤壁是血肿机化后形成的纤维壁。
6.5.2处理指征
直径大于正常移植物2倍,或不断增大有破裂风险、穿刺范围受限、威胁被覆皮肤存活、临床症状明显(如疼痛或强搏动感)、继发感染等。
6.5.3处理方法
保守治疗如避免穿刺,佩戴护腕;
外科处理如切除受累段并间插人工血管、放置覆膜支架等。
6.6血清肿
6.6.1定义
无菌性血清样液体聚集在人造血管周围,液体外周由无分泌性纤维软组织假包膜包裹。
6.6.2好发部位
吻合口。
6.6.3处理
保守治疗(局部持续加压包扎等)。
不建议单纯穿刺放液、包膜切除。
保守治疗无效者,需同时处理发生血清肿段人工血管,方法可采用生物蛋白胶或医用胶局部涂抹、跨越血清肿段人工血管搭桥。
7.AVG向二期AVF转换
7.1建议在所有AVG出现任何失功征象时,即应计划将AVG转变为二期AVF。
通过DSA评价流出静脉和中心静脉系统的情况,为二期AVF外科手术做准备。
7.2依据AVG在介入治疗时的情况及DSA结果,个体化选择手术时机,依据回流静脉情况决定手术类型。
8.内瘘成熟期过渡通路的选择
当患者没有成熟的AVF而需要进入透析时,应建立过渡通路。
8.1过渡通路类型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或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
不推荐直接动脉穿刺。
8.2过渡通路选择
预计过渡通路需要留置4周以上时,首选带隧道带涤纶套的导管。
以上内容整理自《中国血液净化》2014年8月第13卷第8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血液 透析 血管 通路 专家 共识 欧阳 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