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区分盐风化和盐碱化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82237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91MB
概念区分盐风化和盐碱化文档格式.docx
《概念区分盐风化和盐碱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念区分盐风化和盐碱化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来:
盐类被风或雾从海水、盐湖甚或含盐表土中带到空气中最后降落在岩石表面,被雨露等溶解带进岩石孔隙或微裂隙中,最终在蒸发强烈的岩石表面附近因过饱和而结晶,晶体生长撑破孔隙周围的表面颗粒而形成形态各异的风化穴。
6、盐风化作用的气候条件:
周期性干湿交替。
盐风化现象普遍存在:
不仅可以存在于海岸带和干旱的内陆区,也可以发生在相对潮湿的亚热带和干冷的两极或高山区,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差别。
7、水à
盐风化的重要介质。
海水(海浪)、降水和雾气à
盐分,水分à
孔隙或裂隙à
蒸发à
盐类结晶à
盐风化作用;
过量水分流动带走盐分à
减缓盐风化。
水à
不均一流动à
盐风化(差异风化),但风化穴与水流侵蚀无关!
8、风除了携带盐类粉尘外,更主要的作用是加速了岩石表面水分蒸发,促进盐类结晶。
虽然局部也可以吹走盐风化脱落的粉末,但盐风化穴的形成却与风蚀作用没有任何关系。
盐风化作用及其风化穴的形成机理
为何砂岩容易遭受盐风化作用?
因为其渗透性!
看看砂岩的结构示意图就容易明白。
我们用西北干旱区的盐风化地貌实例进行简单的解释:
通过降水方式,含盐溶液从岩石表面通过碎屑岩颗粒之间的孔隙向砂岩内部渗透,当内部充满水分后只能从岩块四周的下方渗出。
在中国北方西北风为主,降水雨滴多从西北向东南方向下降,所以主要冲刷岩块露头的北西侧,而雨滴不直接滴落在南东侧。
渗出的含盐溶液在露头的迎风侧(主要是北西侧)随着雨水的冲刷而流失,而在背风侧(主要是南东侧)下部因干燥而水分蒸发,盐类(如:
硫酸钠、氯化钠等)在靠近露头侧面近底部表面的颗粒之间结晶。
盐类晶体结晶产生的张力将靠近表面的碎屑颗粒撑开而脱落,其中部分盐晶也随着脱落的碎屑颗粒和黏土掉落在岩块下方边缘。
经过长时间的连续蒸发或者频繁干湿交替的短暂蒸发作用,岩石碎屑脱落的地方就逐渐形成凹槽,这便是盐风化穴。
当然,在海岸带砂岩表面的盐风化作用之主要盐分是由海雾和风浪从海水中带来的,其风化穴的形成机理略有不同,但不均匀蒸发造成了不同形状的风化穴的形成。
总之,蒸发量相对大的地方形成盐风化穴的中心凹进区,而蒸发相对弱的地方风化强度也弱,最终就显得突出于表面,位于风化穴的周围。
通俗地讲,盐风化作用就是因盐结晶而导致岩块表面的差异风化现象,这种差异造就了砂岩露头表面(主要是侧面)各种形态的风化穴。
中国不同气候带的盐风化地貌举例下面就将中国不同气候带的盐风化地貌实例介绍给大家。
盐碱地是中国最主要的后备土壤资源,改良利用盐碱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但盐渍化土壤因较高的盐分含量不利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是限制我国农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且治理工作十分艰巨。
目前为止,我国还有80%左右的盐渍土尚未开发利用,所以如何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地资源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盐碱地的分类:
盐碱土形成的实质是可溶性盐类在土壤中发生重新分布,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超过了正常值。
轻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1%~0.2%;
中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2%~0.4%;
重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4%~0.6%。
√天然形成的盐碱地滨海地区:
含盐主要以氯化钠为主,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地下水形成的盐碱地内陆地区:
含盐主要以硫酸钠为主。
√苏打盐碱地:
含盐主要以碳酸钠碳酸氢钠为主。
√人为造成的盐碱地次生盐渍化盐碱地:
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
二、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原因
当前,土壤盐碱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盐碱地是指地下潜水位升高、矿化度增强,加上气候干旱和蒸发强烈,导致深层土壤盐分向表土迁移,表土盐化或碱化程度加重的现象。
土壤盐渍化分为原生盐渍化和次生盐碱化两类。
其中不受人为影响,自然发生的土壤盐渍化为原生盐渍化;
而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土壤盐渍化为次生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不仅是限制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主要因子,也是制约滨海地区盐碱地改良绿化、沿海防护林营造等林业项目的重要影响因子。
(一)自然条件
盐随水动,土壤和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分,所以土壤水分的运动对于土壤中盐分累积有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越浅,蒸发作用越强,越易引起地表积盐,可见,地下水深浅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盐碱化。
1.气候条件
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气候条件对水的运动有重要的影响,大气降水可以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补给,大气水分蒸发使土壤水形成向上的运动,可见气候条件是引发土壤盐碱化的重要前提。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土壤盐分随水分的蒸发向上运动,使盐分积累在土壤表层,如此过程长期反复进行,就会造成土壤盐渍化。
2.地理条件
地形部位高低对盐碱土的形成影响很大,地形高低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也就与盐分的移动和积聚有密切关系,从大地形看,水溶性盐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
盐碱土主要分布在内陆盆地、山间洼地和平坦排水不畅的平原区,如松辽平原。
从小地形(局部范围内)来看,土壤积盐情况与大地形正相反,盐分往往积聚在局部的小凸处。
3.地质条件
质地粗细可影响土壤毛管水运动的速度与高度,一般来说,壤质土毛管水上升速度较快,高度也高,砂土和粘土积盐均慢些。
地下水影响土壤盐碱的关键问题是地下水位的高低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大小,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容易积盐。
4.水文条件
河流及渠道两旁的土地,因河水侧渗而使地下水位抬高,促使积盐。
沿海地区因海水浸渍,可形成滨海盐碱土。
(二)人为活动
人为活动主要通过改变自然条件来影响土壤盐碱化程度。
如有些地方浇水时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以致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使原来的好地变成了盐碱地,这个过程叫次生盐渍化。
为防止次生盐渍化,水利设施要排灌配套,严禁大水漫灌,灌水后要及时耕锄。
三、盐碱地的危害:
盐害:
Ø
过量的可溶性盐会影响作物吸水,导致作物吸水困难,可能造成烧苗等。
当某种离子浓度过高会影响其他离子的吸收,进而影响作物养分的吸收。
某些离子对作物具有直接的毒害作用,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如氯离子可能对作物造成灼伤。
过量的可溶性盐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作物的养分供应。
碱害:
铁锰锌形成溶解度低的化合物,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钠盐分散力高,破坏土壤结构,恶化土壤物理和生物学性状;
强碱破坏植物根部各种酶,影响作物新陈代谢,进而影响作物生理活动。
四、盐渍土改良措施
国内盐碱地改良常用的方法包括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和耕作改良措施。
(一)物理改良措施
1.平整土地
平整土地可使水分下渗均匀,提高降雨淋盐和灌溉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斑状盐渍化。
2.深耕深翻
盐分在土壤中的分布大致为地表层多,而下层少,经过深耕深翻,把表层土壤中的盐分翻扣到耕层下边,把含盐较少的下层土壤翻耕到表面。
翻耕既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又能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返盐。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台田模式
“上农(棉、粮)下渔”模式是在盐碱地上新开挖或将原有坑塘改造为池塘,进行渔业养殖;
挖池产生的土方堆筑台田,经淡水或降雨压碱改造后进行农林种植的立体生态农业开发模式,该模式对于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质黏重、透气透水性差、土壤贫瘠、含盐量1%左右的重度盐碱地较为适宜。
在“上农(棉、粮)下渔”模式开发中,要做到与骨干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相结合,按流域、灌区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田成方、塘成网、树成行、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优质、高效农渔业综合园区,实现渔农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发挥模式综合效益。
4.微区改土(客土)
深翻改土是把盐碱土就地挖沟深翻,表层含盐量高的熟土垫在沟底,挖出的深层土放在地表。
该办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盐分,但用工量大,维持的时间有限,适用于小面积集,约经营的土地。
换土是把盐碱土运走,换上一层好土,或者运走一部分,盐碱土,把好土与留下的盐碱土混合。
这样也能有效地降低,土壤含盐量,但需要的好土量大,来源和运输都成问题,因而,生产成本较高,只适用于特殊的土地利用。
5.隔层阻盐
隔层阻盐措施指通过设置隔盐层来破坏土体原来的毛管系统,增加土壤孔隙度,利用地上降雨、灌溉水对隔层以上土壤淋洗盐分或通过隔层切断土壤的毛细作用,阻隔地下水向上层运动引发返盐。
同时,隔层还能通过降低土壤累计蒸发量来降低土壤积盐量,达到改良盐碱的目的。
隔盐材料应用较多且降盐控盐效果较为理想的有河沙、炉渣、陶粒、沸石、蛭石、玉米秸秆等,在盐碱地刺槐造林中采用沸石、陶粒和河沙作为隔盐层材料均有助于土壤保墒控盐、改善植物光合特性以及促进刺槐生长,其中以沸石作为隔盐材料效果最佳。
6.暗管排盐
暗管排盐技术是利用专用机械将带孔PVC波纹管按照一定坡度埋设在地下水临界深度以下,高于暗管的含盐地下水流入暗管后从排水沟集中排走,使地下水位降低至暗管埋深以下,拉大地下水与耕层距离,抑制地表蒸发引发的严重返盐。
同时,通过降雨或灌溉水对高盐土壤的不断淋洗,降低暗管之上土壤层的含盐量。
暗管排盐技术具有无化学材料污染、易渗水沙壤区效果明显、占地面积少、对耕地的机械化耕作无影响等特点,但暗管材料与管径、方向、间距、坡度均需按照土壤特性及田间排水条件进行设计,铺设与清洗维护时的机械自动化程度与施工精度对工程排盐效率有很大影响。
7.灌水洗盐
灌水洗盐在水源丰富的盐碱地区常用。
一般是在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高时,用淡水漫灌,使盐分随水分下渗到土壤深层。
(二)化学改良措施
化学改良就是应用一些酸性盐类物质来改良盐碱地的性质,降低土壤的酸碱度和含盐量,增强土壤中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化学改良盐碱土壤的作用方式:
一是凝聚土壤颗粒,改善土壤结构。
改良剂多有膨胀性、分散性、黏着性等特性,能够使因盐碱而分散的土壤颗粒聚结从而改变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结构;
二是置换土壤Na+,促进盐分淋洗。
含钙制剂(如石膏、煤矸石、氧化钙、石灰石、磷石膏等)和酸性物质(如硫磺、硫酸铝、硫酸、硫酸亚铁等)是较常用的盐碱土壤改良剂。
化学改良剂一般成本较高,所以盐碱土改良剂选择各类工业副产品或固体废弃物既可以降低成本,也能缓解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故粉煤灰、海湾泥、磷石膏等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另外,化学改良剂要将不同类型的改良剂联合使用,取长补短,以强化改良剂的应用效果。
(三)生物改良措施
1.种植耐盐植物
种植耐盐性的植物不但可以防风固土,调节地表径流,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抑制表面积盐,而且植物可以通过蒸发水分,降低地下水位,减轻表面积盐。
常用的耐盐植物包括甜菜、向日葵、苜蓿、棉花、豆科作物、麻类、地下结实作物、麦类等。
2.施用微生物菌肥
微生物的活动与植物关系密切,微生物的吸附富集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淋滤作用、成矿沉淀作用和协同效应等可用来改良盐渍土。
施用活性微生物菌肥后,不仅能够改善土壤性质,还能够增加作物产量。
3.动物修复
盐碱土壤的动物修复法可以利用一些土中生存的动物,如蚯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将体内的某些分泌物排放于盐碱土壤中,与土壤中的盐碱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达到降解土壤盐碱度,改良盐碱土壤。
同时由于动物的生理活动,可松动土壤,改善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率等。
四、耕作改良措施
耕作措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在盐碱地采取正确适时的耕作措施是减轻盐碱危害,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深耕深松,种植绿肥、秸秆覆盖还田、施用有机肥培肥土壤等。
1.深耕深松
深耕深松是美国、加拿大等国主要的盐碱地改良技术,并多配以秸秆覆盖来增加效果,深松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是改良容重大、结构紧实、渗透性差的苏打盐碱土的有效耕作方式。
振动深松在深松的同时可以通过振动将犁板前的土壤松动,打破板结层,重塑团粒结构,增加土壤对降雨的积蓄,同时切断盐分上移的土壤毛细管。
2.秸秆还田
地表覆盖指利用生物质类或其他覆盖材料通过吸收的降水在下渗过程淋洗耕层盐碱或切断土壤毛管,减少土壤表层蒸发来抑制返盐。
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覆盖材料为秸秆和地膜,地膜具有透光增温、保水保肥、增产早熟、质轻耐久等特性;
秸秆覆盖可作为缓冲层,增加水分入渗时间,减少地表径流,调节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和孔隙状况,还可作为良好的隔热层,调节土壤与大气之间热量交换。
利用桔秆覆盖还田,既能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防止地表积盐,还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促进灌溉脱盐。
可作为改土培肥材料施入土壤的秸秆主要有玉米秸、水稻秸秆、豆秸、棉花秸秆等,秸秆覆盖还田在改善生态环境,培肥地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增产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有机肥和种植绿肥
增施有机肥在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淋盐,抑制返盐,加速脱盐;
此外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可以与钠离子结合,减少钠离子毒害作用。
在盐碱地上施用的有机肥,特别是来源广、价低易得的畜禽粪施入土壤,如鸡粪、羊粪、猪粪、腐植酸、糠醛渣、秸秆、有机废弃物等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种植绿肥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脱盐效果,培肥土壤;
种植绿肥还可以有效降低地表径流和冲刷,增加土壤中养分含量,并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各种有机酸,对土壤碱度进行中和。
地理试题
盐风化作用指被风或雾从海水、盐湖或含盐表土层中带到空气中的盐分,降落在岩石表层,盐水从岩石表层孔隙中蒸发时,盐分结晶膨胀,撑破孔隙周围的表面颗粒的过程。
在地貌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盐风化穴或蜂窝石构造。
长期盐风化作用,会使岩石崩解为岩屑。
据此完成问题。
1.下列地区中,局部盐风化地貌最为明显的可能是
A.乌拉尔山B.阿尔卑斯山
C.安第斯山D.台湾山脉
2.某地理研学小组对我国某山地花岗斑岩进行考察,发现背风面有大量的蜂窝石构造地貌,而迎风面却很少见(下图),其形成原因是
A.迎风面岩石孔隙较密B.迎风面盐液难以滞留
C.背风面光照强度较弱D.背风面风雨冲刷较强
解析:
1.据材料信息:
盐风化地貌的盐是被风或雾从海水、盐湖或含盐表土层中带到空气中的,判断盐风化地貌在距海近、距盐湖近或距土壤含盐量大的地区近的区域更明显。
台湾山脉位于台湾岛,周围被海洋包围,极易形成局部盐风化地貌,D正确。
乌拉尔山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
阿尔卑斯山和安第斯山一侧临海,盐风化地貌显然不如位于岛屿的台湾山脉明显,排除ABC。
2.据图可知,山体迎风面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形成的地表水流顺山坡流动,坡面上盐液难以滞留;
背风坡山顶部位凸出,凹陷处难以受到雨水冲刷,盐液得以滞留,B正确。
岩石孔隙大小与岩石的种类有关,据图可知,迎风面与背风面均是由花岗斑岩颗粒组成的,岩石孔隙大小相当,排除A;
该山地背风面朝向东南,光照不一定弱,排除C;
背风面属于雨影区,降水少,风雨冲刷较弱,排除D。
答案:
1.D2.B
盐风化作用是因盐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露头(注:
地下岩体露出地表的部分)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
因盐风化作用,岩石露头表面(主要是侧面)易形成各种形态的风化穴,下图示意甘肃酒泉某地红色砂岩露头的盐风化穴,该地平均年降水量仅为84mm。
3.下列有关盐风化形成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溶性盐类物质B.含有孔隙的岩石
C.坡度较陡地势D.干湿交替的环境
4.若该地红色砂岩四周年降水量相同,岩石的盐风穴发育较明显的一侧是
A.偏西侧B.偏南侧
C.偏北侧D.偏东侧
5.我国东部沿海海潮平均高潮线与最大涨潮线之间的区域也存在盐风化现象。
与甘肃酒泉相比,该区域红色砂岩形成的风化穴
A.更大排列更密集B.更小排列更稀疏
C.更大排列更稀疏D.更小排列更密集
3.据材料信息:
“盐风化作用是因盐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露头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
因盐风化作用,岩石露头表面(主要是侧面)易形成各种形态的风化穴”可知,盐风化需要盐分结晶,需要可溶性盐类物质溶于水,A是条件;
可溶性盐类物质在岩石空隙中汇聚,随蒸发水分排出,盐分结晶,故含有孔隙的岩石更易发生盐风化,B是条件;
干湿交替的环境,利于可溶性盐类物质汇聚和水分被蒸发,D是条件。
地势陡缓对盐风化无明显影响,C不是条件,选C。
4.都是红色砂岩,岩性相同,四周年降水量也相同,所以盐风化差异取决于水分蒸发(盐结晶)的强弱;
由于甘肃位于中纬度地区,岩石南侧为阳坡,光照较强,所以南坡水分蒸发强烈,盐分结晶膨胀作用强,盐风穴发育较明显,B正确。
5.大气降水为淡水,甘肃酒泉形成盐风化穴的盐分为岩石内部的可溶性矿物溶解形成,其溶解、下渗、蒸发线路较稳定,形成的盐风化穴规模较大。
我国东部沿海海潮平均高潮线与最大涨潮线之间的区域的盐风化,其盐分主要来自海水、潮水,盐分作用面积大,线路多,形成的风化穴数量多,排列密集,但因主要作用于表面,所以规模小,D正确。
3.C4.B5.D
盐风化是地球表面的一种物理风化现象,其过程是含盐溶液渗透到岩石表层的孔隙或微裂隙中,因蒸发过饱和而导致盐类结晶,结晶力将盐晶周围的岩石碎屑颗粒撑开而脱落,地貌上会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
风化穴小的几厘米,大的可达几米。
据此回答问题。
(双选)
6.在我国,盐风化现象表现明显的地区包括
A.西北干旱气候区B.东部海岸带
C.西南石灰岩地貌区D.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7.以下现象,可能受盐风化影响较大的是
A.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风化
B.花岗岩石蛋地貌的球状风化
C.风蚀沟谷的形成
D.台湾野柳女王头像的蜂窝石构造
6.由材料可知:
该地貌出现的地区在地表含盐量较大且蒸发过饱和的地区。
西南地区降水大且集中,盐分不易在地表累积,与此同时蒸发大,降水也大,不存在蒸发过分饱和的情况,排除C;
南方低山丘陵区降水多于蒸发,整体湿度较大,也不属于蒸发过饱和的地区,排除D;
而AB属于地表含盐量较大且蒸发旺盛的地区,AB正确。
7.花岗岩石蛋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岭山地,该地区不直接接触海风,地表盐分低且蒸发相对较少,不具备“盐风化”的形成条件;
风蚀沟谷不具备盐分条件故排除;
敦煌莫高窟位于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地表盐分多,可能受到盐风化影响,台湾野柳女王位于沿海地区,海水容易渗透到岩石表层的裂隙中,因蒸发过饱和而导致盐类结晶,AD正确。
6.AB7.AD
8.盐风化是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向岩石背风面运动,在干燥的背风面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在岩石表面形成坑坑洼洼的风化穴,这种风化作用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
图7示意盐风化原理和崖壁盐风化穴景观。
(1)简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风化穴形成的基本条件。
(3分)
(2)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风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岩石东南侧,分析其原因。
(4分)
(3)请观察崖壁盐风化穴景观图,指出其中可支持判断沉积岩的依据。
(4)若地壳运动导致陡崖上升,推测陡崖上盐风化穴的变化特点。
(6分)
(1)具有可渗水孔隙(裂隙)的岩石结构;
渗入水分含盐量较高;
干湿交替的小气候环境。
(2)西北地区盛行西风迎风坡一侧(西北侧)雨水较丰富,而东南侧一般保持干燥;
南侧比北侧光照强,蒸发量大,盐分易结晶,破坏岩石表面。
(3)盐风化穴沿岩石表面延伸成层,说明盐风化穴沿着特定的层位发育(2分);
层间差异明显,说明同层岩性相似,不同岩层岩性不同;
有明显的层理构造特点(2分)。
(4)陡崖上升,盐风化穴分布高度增大(2分);
岩层表面形成新的盐风化穴,盐风化穴分布面积增大(2分);
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早期形成的盐风化穴崩塌消失(2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概念 区分 风化 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