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届安徽省江南十校rdqu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809407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70.81KB
第24届安徽省江南十校rdqu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24届安徽省江南十校rdqu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届安徽省江南十校rdquo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社科类一般论述文阅读,3小题9分;
古代诗文阅读,其中文言文阅读4小题19分,古诗鉴赏2小题8分,名篇名句默写八选五5分;
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从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作品主题等角度设4小题25分,包括探究题。
第二块,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与应用题。
前者为选择题,字形、成语、病句各1小题3分;
后者为主观表述题,分压缩语段6分、语言表达简明得体5分、图文(表)转换题4分。
第三块,综合考查——写作。
即作文60分。
2011年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
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本试卷分析的试卷来自池州一中应届班,按照10%的比例,采取等距抽样的方法,抽取了96份试卷作统计样本。
统计显示,样本的平均分为99.90,标准差为10.003。
均分数据偏高,标准差是可以的。
试题定量分析
1、试题难度分析
试题难度是试题的难易程度。
难度通常用答对(通过)该题人数的比例表示。
同理,对论述题等则可以用实得分数与满分分数之比来表示难度。
得分率(通过率)越高,试题越容易;
反之,则越难。
现将这次试题的难度情况列表如下:
试题
客观题
古文翻译
古诗鉴赏
名句填空
散文阅读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作文
全卷
均分
19.02
5.18
3.41
4.53
14.86
3.22
3.17
3.56
42.46
99.90
难度
0.704
0.51
0.426
0.906
0.595
0.538
0.723
0.891
0.708
0.666
通常认为0.71以上的题偏易,0.29以下的试题偏难,介于二者之间的题适中。
由上表可以看出,全卷难度0.666,总体适中。
没有难题,这是对路的,因为这是联考性质的检测,检测目的在于引领、鼓劲。
但名句填空、第20题偏易,作文也较容易。
2、试题区分度分析
试题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于不同水平的考生加以区分的能力。
在题目分析中我们用总分来代表考生的实际水平,所以一道试题的得分与试卷总分的相关程度就是该题的区分度。
区分度高,表示试题的区分能力大,使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的低分。
反之,则区分不清。
一般认为,区分度值小于0.2的应淘汰,大于0.2但小于0.3的应修订,大于0.3而小于0.4的属良好,大于0.4的为优秀试题。
抽样数据显示本次试题区分度值如下表:
区分度
0.64
0.36
0.48
0.38
0.32
0.40
0.44
0.20
0.24
对照一般看法,试题存在一些问题。
如全卷区分度不高,少有高分,中档分数扎堆;
作文题区分度太小。
当然试题中也有区分度诸多较好的题目,另外区分度还与样本的抽取有关,因为本次样本限于我校,所以本次试题区分度还不太好下定论。
试题定性分析
1、古文翻译
样本显示,许多考生能够大体写出句子的意思,但对采分点的把握不够灵敏,所以得分不高。
2、古代诗歌鉴赏
样本显示,考生在答题时审题意识有待提高。
如第8题问“作者对夏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变化”,但考生偏偏要回答作者对统治者、对人民的情感。
另外可能由于我们有些教师平时教学对诗歌章法教学不太注意,导致有些考生在答第9题时不知所云。
3、文学文本阅读
样本显示,部分考生缺乏整体意识,有断章取义的错误。
另外有部分考生答题时简则简矣,但许多只是术语的堆砌,缺乏必要的分析。
4、作文
应该说本次作文试题几乎没有审题难度,但是仍然有考生审题不清,有考生对试题中的“那一刻”视而不见,有考生“你”“我”不分。
样本显示,部分考生在在情感方面存在问题,中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思想积极昂扬,但是在作文中有部分同学表现得消极低沉,甚至有一部分较颓废。
还有部分考生在段落、标点、文面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一、总体分析
本次考试命题的范围、题型及分值分布和高考试卷基本相同。
命题遵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重点考查高中数学的主体内容,适当考查新课标新增内容。
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考查。
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高中数学的所有考试内容,试卷易、中、难比例较为恰当,没有偏题、怪题。
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整套试卷理科难度偏大些,文科难度适中。
二、知识点分布
章节
题号
分值
所占比例
集合、函数、导数
文
2、4、6、15、20
32
21%
理
2、5、6、15、21
33
22%
平面向量
3
5
3%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8、16
17
11%
数列
11、18
18
12%
6、20
线性规划,不等式
14
13、21(Ⅱ)
10
7%
立体几何
9、18
解析几何
5、21
4、14、19
22
15%
概率与统计
7、10、17
7、15、17
复数
1
算法初步
13
12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10、15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11
定积分
15
三、答卷基本情况及出现的问题
1、各题得分情况
第Ⅰ卷选择题
题号
2
4
6
7
8
9
平均分
3.55
4.57
4.71
4.35
4.06
4.86
4.49
4.85
4.70
4.55
4.40
4.30
4.63
2.25
4.00
2.95
导数
0.71
0.91
0.94
0.87
0.81
0.97
0.68
0.90
0.98
0.88
0.86
0.93
0.45
0.80
0.59
第Ⅱ卷
填空题
解答题
16
19
20
21
2.97
5.49
8.29
5.26
8.36
5.74
4.38
4.25
2.75
1.88
2.63
10.13
6.9
7.05
10.35
5.15
5.8
0.19
0.46
0.69
0.52
0.85
0.55
0.53
0.84
0.58
0.54
0.43
0.47
2、错误率较高题的情况分析
第1题:
(文科)对复数虚部概念模糊不清。
第8题:
(理科)对初相概念模糊不清。
第9题:
不能正确得出几何体直观图。
第10题:
(理科)对插空的先后顺序处理不当。
第13题:
(理科)没有分离常数,使得对式子所表示的斜率意义不明确
第14题:
(理科)没有想到用第一定义转化到右焦点,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想到P点在x轴下方的弧上。
第15题:
(文科)不少学生多选了①、③,错选①的主要原因是忽视函数的定义域,错选③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等号成立的条件。
(理科)不少学生多选了①、③,错选①的主要原因是忽视函数的定义域,错选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式子化成完全平方式。
第16题:
角
的取值范围求错,最小值求错,没有考虑到
第17题:
(文科)计数错误。
(理科)尽管加了着重号,但不少同学还是没有想到本是条件概率问题,错误率很高。
第18题:
(文科)第(Ⅲ)问中,有些学生没有想到将G点到平面PEC的距离转化到A点到平面PEC的距离,再用等体积法求解。
(理科)不少学生用向量来做,但由于运算能力不强,导致出错。
第19题:
(文科)第(Ⅲ)问中,计算不准确。
(理科)第(Ⅱ)问中,式子变形和运算不过关。
第20题:
(文科)第(Ⅱ)问中,对一元三次方程有三个解的处理不够灵活。
(理科)第(Ⅱ)问中,没有想到首先分裂出一个等比数列,再将另一部份分裂成相邻两项的差,这道题对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要求较高。
第21题:
(文科)第(Ⅱ)问中,式子变形和运算不过关。
(理科)第(Ⅱ)问中,没有考虑到将
和
分开来证,对
这部分证明,要用换元法,将二元变量变换成一元变量,再用分类讨论思想求解。
出这道题的想法是构造二阶导数大于0的函数(下凸函数),研究其在定比分点处的函数值与两端点处函数值的大小关系。
四、对近三个月复习的启示
结合这次检测情况,提出后期复习的几点建议。
1、重视课本,狠抓基础。
要重视对课本所有知识点的研究,耐心揣摩,举一反三。
要落实基本技能的训练,以通法为主,技巧为辅。
2、注重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的重点,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重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训练。
4、重视选择题、填空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解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技巧,从而达到小题小做,小题巧做。
命题是一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们在这次命题中作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自身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同仁、各位专家提出批评和指正!
池州一中数学学科命题组
2011年3月15日
英语试题命题报告
一、命题过程
去年七月底接到校领导布置的命题任务后,我们很快召集了命题小组成员会议,明确命题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命题过程“三部曲”:
研究2010年的考纲和考试说明(因2011年的考纲和考试说明还未出台)以及09、10年各省的高考试题,尤其是我省的高考试题(一周后交流试题研究体会);
搜集英语材料(源于报刊杂志、书籍或网络等)或创作英语材料(根据时事、热点和自身的体验等)(十天后汇总);
按试卷的结构,本着“创新”理念,依次编制各部分(组员共同参与每一部分的创作)。
九月一日正式启动命题工作。
在随后的两个多月时间内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按照“初创、讨论、修改、试做、定题”的程序敲定每一部分试题,试卷成形后由本组两位青年教师试做,再按试做后的反馈信息进行适当调整,最后送交“校命题组委会”进行审核。
我们的初衷就是:
力求争拿出一套高质量的英语试题奉献给“江南十校联谊会”的成员学校,以此回报各成员学校长期以来对我们学校的厚爱,同时也以实际行动表达我们作为一分子对“十校联谊会”这一组织的忠诚。
在命题过程中,我们始终本着“五原则”:
“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兼顾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的原则、“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高三学生现有的水平和他们现存的知识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力争使试题在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起到很好的复习导向作用”的原则、“合理设置语言情境(考查学生在语境中识辨知识并正确运用语境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度添加干扰信息(考查学生根据主题目标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的原则、“尽可能出原创题、决不照搬现成题”的原则以及“确保答案无误”的原则。
经过紧张有序的分工与协作,我们终于按时完成了命题任务。
二、命题思路
1.听力
命题意图:
该部分试题的设置主要考查考生对口头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和从口头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侧重考查捕捉事实性的具体信息的能力,兼顾就所听内容进行概括和作出简单推断的能力。
题型设置:
第一节中3题细节型、2题推断型;
第二节中10题细节型、4题推断型、1题主旨概括型。
其中第10、11和20题答案的选择受故意设置的干扰信息的影响。
情景选定:
第一节的情景话题涉及询问天气、谈论电视节目、确定适龄对象、打听人物住所和了解藏宝地点;
第二节情景对话的地点有公交车站、商店、面试现场、上班途中,独白选编于上海世博会音频材料。
2.单项填空
该部分试题的设置主要考查考生在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中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突出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强调语言运用的情景和语境。
15题中除了22、28和34题直接考查词法和句子结构外,其余各题都需要对所提供的语境进行理解后才能准确作答(这种分布与2010年我省的高考试题设置相似)。
布点分配:
冠词(1题;
在交际用语中)、副词(1题)、形容词(1题)、情态动词(1题;
在交际用语中)、实义动词(1题)、名词双重所有格(1题;
在交际用语中)、动词时态(1题;
在交际用语中)、非谓语动词(1题)、定语从句(1题;
在交际用语中)、名词性从句兼状语从句(1题)、并列连词兼倒装现象(1题)、交际用语的应答(1题)、虚拟语气(1题)、反意疑问句(1题)和特殊比较级(1题;
在交际用语中)。
3.完形填空
该部分试题的设置主要考查学生语篇分析、推理、判断和运用的综合能力,强调从上下文内在的逻辑关系中准确理解语篇的能力。
材料选定:
该题取材于一篇很长的英文阅读材料,经过改写,简化,补充后挖空而成。
材料可读性强,反映出盲人David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艰难和不幸,努力拼搏从而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凸显了David身残志不残的不屈精神,这对备考中的学生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名词(4题)、非谓语动词(2题)、动词(含词组)(6题)、副词(1题)、形容词(3题)、代词(1题)、介词(含词组)(2题)、连词(1题)。
4.阅读理解
该部分试题的设置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该部分阅读材料(除D篇以外)系对初选的长篇英文阅读材料进行缩写、改写和补充,运用概括、归纳、推理等手段精加工而形成的;
D篇材料是自写的,灵感来自时事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
加工后的材料较好地控制了生词量,具有可读性、可靠性、教育性,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能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题材范围:
包括保健品的功效(以网络发帖、跟帖形式展示)、西方世界与日本决策风格的差异及原因、美国纽约市的四大博物馆信息介绍(以广告形式展示)、中国的太空探索大事——神舟号载人飞行和嫦娥号探月卫星发射以及有关“情商”与“智商”的科普知识。
20道题目的设置经过了反复推敲,问题设置涵盖了考试说明中所要求的题型,包括9道细节型题、4道推理判断题、3道主旨归纳题、1道作者态度判断题、1道词义推断题、2道文章结构题。
5.任务型读写
该部分试题的设置主要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有效信息进行定位、提炼、整合、转述、概括、归纳并根据表格设计要求填写恰当单词的能力。
认真研究09、10年我省高考试题该部分的考点设置:
09年(即我省开始选用此题型的第一年)考查了4道同形题、3道同根题、3道同义题;
10年考查了3道同形题、3道同根题、2道同义题、1道概括题、1道推断题(该道题我校考生得分率几乎为0)。
显然,10年该部分试题命制有创新且难度加大了。
根据该部分试题命制的发展趋势,这次命题布点为:
2道同形题、1道同根题、1道合成题(该道题旨在在构词法考查方面创新,估计学生得分率会很低)、5道同义题、1道概括题。
6.书面表达
该部分试题的设置主要考查考生语言生成能力。
鉴于我国目前存在的“许多原本位于市中心的高级中学迁址到市郊”这一现象(当然我们也考虑到“不是所有的高级中学都已迁址”这一因素:
即使还没有迁址,学生也能通过生活的阅历和写作提示而感受到),我们采用指导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形式,设计了这道写作题,旨在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并促使他们思考社会现象,彰显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考查出考生的真实写作水平。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真诚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教!
池州一中英语命题组
2011.3.6.
英语考试情况分析报告
从我校本次考试的结果来看,试卷的难度偏大,但试卷上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
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真实反映出考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有效揭示出考生现存知识、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和思维的局限范围,从而在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起到很好的复习导向作用。
考生拿分较稳的部分是试卷的听力、阅读和作文,单选、完形和任务型读写的得分率偏低。
一、随机抽样分析的结果
表
(一)、表
(二)是我校理科中等以上成绩考生答卷随机抽样(100名)分析的结果。
表
(一)
项
目
系
数
听力
单项
填空
完形
阅读
理解
任务型
读写
书面
表达
难度系数
0.57
0.62
0.77
0.72
题
号
答
对
率
26
28
31
34
45
66
78
81
82
%
0.75
0.67
0.23
0.12
0.13
0.04
0.26
0.17
0.08
表
(二)
表(三)、表(四)是我校文科中等以上成绩考生答卷随机抽样(50名)的分析结果。
表(三)
0.61
0.74
0.41
0.70
0.10
0.72
0.15
0.28
0.14
表(四)
二、失分原因分析
第2题:
考查要点为过去分词转化来的形容词“excited”充当定语的用法。
材料中使用了表达法“excitedtears”,而考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错误地选了B项(Hiswife’stearsarereallyexciting.)。
第3题:
考查要点为数字的简单换算。
说话人表明要带年龄最小的去那儿,从信息“AliceisoneyearyoungerthanEric.AndEricistwoyearsolderthanJack.”,首先就可排除B项(Eric),而不少考生偏偏选了B项。
考查要点为数词的识别。
从信息“Thelaststopoftheten-minutetripislovelygardens.”,可知答案应为A项(10minutes),而考生受干扰信息“Overthenextthirtyminutes,we'
llbringyouthelatestnewsfromtheShanghaiWorldExpo.”的影响错误地选了B项(30minutes)。
第26题:
考查要点为分隔式定语从句引导词的选择。
解题的关键在于“选项的确定要兼顾句子的结构与内容”。
答错的考生受思维定势中“thesame…as”的影响,几乎都选了B项(a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4 安徽省 江南 rd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