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02运输顺槽掘进作业规程使用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807640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54
- 大小:169.12KB
090102运输顺槽掘进作业规程使用版Word格式.docx
《090102运输顺槽掘进作业规程使用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0102运输顺槽掘进作业规程使用版Word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节扒装机、喷浆罐54
第八节运输管理54
第九节副斜井绞车56
第十节空气压缩机57
第十一节凿岩机60
第十二节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60
第十二节其它61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编写依据
一、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
二、《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三、《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四、《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安全专篇》
五、《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施工设计一采区090102工作面运输顺槽施工图图号C1027(10)-109-07
六、《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各工种技术操作规程》、《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七、《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八、《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九、《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第二节概述
一、工程名称:
山西灵石昕益致富煤业有限公司一采区090102工作面运输顺槽掘进工程。
二、用途:
一采区090102工作面回风、行人。
三、服务年限:
约3年。
四、巷道长度:
全长564.3m(平距),煤巷。
掘进范围内情况:
位于主斜井井筒的西南侧,通过运输联络巷与上仓胶带巷相接,运输顺槽与轨道大巷、运输大巷、090102工作面回风顺槽相平行。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井下采空情况
一采区090102工作面运输顺槽地面位置为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致富沟,井田中部,全长平距564.3m(平距)煤巷。
附表:
井上下对照关系表
水平
+655.08m
工程名称
一采区090102工作面运输顺槽
地面标高
+837.208m
井下标高
地面的相对位置建筑物、小井及其它
相对地面上没有建筑物。
其西南面方向为主斜井工业广场,建有联合建筑、水池、职工宿舍楼等。
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与掘进巷道相邻为主副斜井、井底车场、煤仓、水仓、回风大巷、消防材料库、一采区回风下山、轨道大巷等开拓巷道。
对本掘进工作面无影响。
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
巷道临近均为开拓巷道,相距较远,对本掘进工作面无影响
第二节地质情况
一、井田地质
㈠、区域地质
本井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山西断块的中西部吕梁块隆与晋中新裂陷的接触部位,为吕梁山背斜东翼,霍西向斜的西北部。
区域构造以褶皱为主,构造形态较简单,多为平缓开阔的短轴褶曲,局部见有断裂构造。
区域总体地质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南南西的复背斜,两翼倾向分别为南东和北西。
其中波浪式平缓褶皱较为发育,局部也存在小规模的断裂,地层倾角一般为8°
~15°
,局部地段因断裂及褶皱影响,倾角大于20°
。
区内第四系黄土及上第三系红土覆盖面积广泛,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
古生界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上统,二叠系下统和上统,新生界上第三系与第四系。
区域内无岩浆岩侵入。
(二)、井田地层
昕益致富煤业井田位于霍西煤田尤家山勘探区内。
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及上第三系、第四系。
井田内中部、北部多为黄土覆盖,仅在井田个别沟谷见有上石盒子组地层出露。
(三)、含煤地层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及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太原组含4、5、6、6下、7、8、9、10、11、11下号煤层,其中4号煤层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6号煤层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9、10号煤层为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其余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
山西组含1、2、3上、3号煤层,其中2号煤层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3号煤层为零星可采煤层,其余为不可采煤层。
(四)、构造
本井田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山西断块的中西部吕梁山块隆与晋中新断陷的接触部位;
为吕梁山背斜左翼,霍西向斜的西北部。
地质勘探查明井田基本构造形态为走向NW~SE的褶曲构造,褶曲两侧地层倾角一般在3°
~14°
之间。
井田东部边界发育一条落差200m的大型断层(F9),井田内发育8条断层,其中中型断层一条(F7),其余均为小型断层。
1、褶曲
(1)S1向斜
位于井田中部,褶曲轴向NW~SE。
向斜两翼地层倾角一般在3°
(2)S2背斜
位于井田中东部,褶曲轴向NW~SE。
2、断层
(1)F1正断层
位于井田北西部,断层走向NE~SW,倾向W,倾角70°
,落差10m,在井田内延伸约450m。
(2)F2正断层
位于井田北西部,断层走向NE~SW,倾向E,倾角65°
,落差10m,在井田内延伸约270m。
(3)F3正断层
位于井田西部,断层走向NE~SW,倾向NW,倾角60°
,落差12m,在井田内延伸约440m。
(4)F4正断层
位于井田西部,断层走向N~S,倾向W,倾角65°
,落差8m,在井田内延伸约500m。
(5)F5正断层
位于井田北西部,断层走向NE~SW,倾向NW,倾角65°
,落差6-20m,在井田内延伸约1300m。
(6)F6正断层
位于井田中北部,断层走向NE~SW,倾向SE,倾角65°
,落差10m,在井田内延伸约530m。
(7)F7正断层
位于井田中部,断层走向NW~SE,倾向SW,倾角70°
,落差35m,在井田内延伸约1600m。
(8)F8正断层
位于井田中西部,断层走向NE~SW,倾向SE,倾角65°
,落差17~20m,在井田内延伸约1440m。
(9)F9正断层
位于井田东部边界,断层走向NW~SE,倾向NE,倾角65°
,落差200m,穿过井田东部边界。
3、陷落柱
井田内地面及井下暂未发现有岩溶陷落柱发育。
据调查,相邻矿井在开采中也未揭露陷落柱。
4、岩浆岩
本井田内没有岩浆岩出露,在钻探及井下采掘中也未见有岩浆侵入体。
综上,井田内地层主体构造以褶曲为主,断裂构造虽发育较多,但以小型断层为主。
井田内尚未发现有岩溶陷落柱及岩浆侵入体。
井田地质构造属简单型。
二、煤层
(一)、含煤性
井田内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井田内含煤地层总厚度147.86m,煤层累计厚度11.24m,总含煤系数为7.71%;
其中可采煤层5层(2、4、6、9、10号煤层),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6.44m,总可采含煤系数4.36%。
太原组地层总厚度84.79m,可采煤层(4、6、9、10号)平均厚度5.69m,太原组可采含煤系数6.71%;
山西组地层总厚度63.07m,可采煤层(2号)平均厚度0.75m,山西组可采含煤系数1.12%。
(二)、可采煤层
井田内可采煤层自上而下有:
山西组2号煤层,太原组4、6、9、10号煤层。
其中太原组9、10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6号煤层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4号煤层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
山西组2号煤层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
根据井田内及周边钻孔揭露资料,其余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
(1)2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P1S)中部,当地俗称“尺八”。
下距K7砂岩20.00~29.00m,平均22.93m;
上距K8砂岩平均34.62m。
该煤层厚度0.29~1.17m,平均厚度0.75m。
煤层结构简单,大部分钻孔为单一结构,仅个别钻孔含一层夹石。
煤层顶板为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该煤层较稳定,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
井田范围内2号煤层已采空。
(2)4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上段(C3t3)顶部,当地俗称“灰四尺”。
上距2号煤25.00~34.0m,平均28.81m;
下距K4石灰岩18.00~35.00m,平均距30.84m。
该煤层厚度0~1.56m,平均厚度0.71m。
煤层结构简单,均为单层结构。
煤层顶板多为泥岩,局部为K7砂岩;
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
该煤层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大,为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
井田范围内4号煤层已采空。
(3)6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上段(C3t3)中下部,当地俗称“上拉他”。
上距4号煤层10.21~20.50m,平均18.80m;
下距K4石灰岩平均距10.83m左右。
该煤层厚度0.60~2.46m,平均厚度1.56m。
煤层结构简单,多为单层结构。
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
为较稳定大部可采煤层。
6号煤层井田西部已采空。
(4)9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段(C3t1)顶部,当地俗称“青三尺”“毛四尺”。
上距6号煤层39.22~53.28m,平均42.92m,距K3石灰岩平均14.17m;
下距10号煤层2.15~4.13m,平均3.85m。
该煤层厚度0.90~1.31m,平均厚度1.09m。
煤层顶板为K2石灰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9号煤层为本次新增资源。
(5)10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下段上部,由上而下由大炭、腰背、铜炭、扫底4层组成。
上距9号煤层平均3.85m,据K2灰岩平均4.94m左右;
下距奥陶系峰峰组石灰岩平均21.4m。
10号煤层常以一煤组的形式存在,煤组厚度2.33~6.81m,平均4.14m。
该煤组常含3层夹矸,其平均厚度结构为1.42(0.40)、0.36(0.71)、0.39(0.39)0。
该煤组以中间一层0.71m厚夹石将其分为10、10下,其中10下号煤质不好且不可采。
所叙述的10号煤层即10号煤组之上部煤层(大炭和腰背)。
10号煤层厚度1.21~2.88m,平均厚度2.33m。
煤层结构复杂。
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10号煤层为本次新增资源。
井田内可采煤层特征见表2-1-1。
表2-1-1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煤层
号
煤层厚度(m)
最小-最大
平均
煤层间距(m)
顶底板岩性
夹石
层数
稳定性
可采性
备注
顶板
底板
2
0.29-1.17
0.75
25.00-34.00
28.81
泥岩、中粒
砂岩
砂质泥岩
0-1
不稳定
局部可采
枯竭
4
0-1.56
0.71
泥岩、细粒
泥岩
10.21-20.50
18.80
6
0.60-2.46
1.56
较稳定
大部可采
西部采空
39.22-53.28
42.94
9
0.90-1.31
1.09
石灰岩
稳定
全井田可采
新增
2.15-4.13
3.82
10
1.21-2.88
2.33
1-3
注:
煤层最大厚度统计包括井下见煤点厚度。
井田内2、4号煤层已基本开采殆尽。
(三)、煤层对比
太原组煤层对比,主要为标志层法,并辅以层间距法,其标志层为K2、K3、K4三层石灰岩,全井田各钻孔均稳定可见,此三层石灰岩在层位上,层间距变化亦很小,在煤岩层对比图上,从上下层位上极易确定K2、K3、K4灰岩,有的石灰岩为煤层的直接顶板,利用此三层石灰岩所处层位对比煤层,各煤层则极易对比,如7、8、9号煤层分别位于K4、K3、K2石灰岩之下,一般以三层石灰岩为顶板;
6、5、4号煤层均位于K4石灰岩之上;
10、11号煤层均位于K2石灰岩以下。
5号煤层厚度薄,且极不稳定,唯有4、6号煤层层位较稳定,多数钻孔均见有此煤层,故太原组上部煤层对比主要利用各煤层层位、层间距及厚度等特征,也较易对比。
山西组各煤层的对比,也是根据各煤层层位、层间距及厚度等特征进行对比。
2号煤层层位较稳定,故2号煤层亦可作为标志层进行对比;
1号煤层很不稳定,时有时无,且均不可采;
依据煤层位及与K7砂岩、2号煤层标志层之距离,煤层稳定程度、煤厚度等特征,山西组各煤层也较易进行对比。
综上,太原组各煤层,由于三层石灰岩稳定,煤层对比可靠性高,山西组各煤层由于距离K4石灰岩标志层较远,不太稳定,煤层本身变化也大,煤层对比之可靠性不如太原组之各煤层。
三、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井田内各可采煤层顶底板均未做专门的岩石力学性质试验。
地质报告依据本矿井下开采揭露观测、相邻矿井开采揭露资料及尤家山勘探区资料进行评述。
顶板:
伪顶为泥岩,性脆、易碎。
直接顶为中粒砂岩,节理裂隙不发育,具水平层理。
属不稳定-较稳定型顶板。
底板:
为砂质泥岩、砂岩,具水平层理。
伪顶为泥岩,性脆、易碎、易冒落。
直接顶为细砂岩。
直接底为泥岩,具水平层理。
属不稳定-较稳定型底板。
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具水平层理。
属较稳定型顶板。
直接底为泥岩。
为K2石灰岩,岩性坚硬,抗压、抗拉强度大。
岩层单向抗压强度36.2MPa,单向抗拉强度2.78MPa,抗剪强度7.65MPa,普氏硬度系数3.62。
稳定性好,属稳定型顶板。
为砂质泥岩,节理裂隙不发育。
属较稳定型底板。
为砂质泥岩(即9号煤层之底板),节理裂隙不发育,具水平层理。
岩层单向抗压强度9.2~15.9MPa,单向抗拉强度0.53~1.02MPa,抗剪强度2.50~2.52MPa,普氏硬度系数0.92~1.59。
为泥岩或砂质泥岩,节理裂隙不发育。
本区煤岩层多属缓倾斜,一般倾角在3°
~14°
左右,在较大断层附近,因受牵引,倾角变大。
在断层附近,煤层有受挤揉现象。
可能会揭露落差在1~6m之间的小断层。
巷道掘进时有淋头水,水量较大。
第三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概况
6#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6#煤厚平均1.56米,其下依次为灰黑色泥岩(2.64m)、6#下煤(0.21m)、灰色泥岩(7.63m)、浅灰色K4石灰岩(4.74m)、灰黑色泥岩(2.02m)、7#煤(0.51m)、灰黑色泥岩(0.5m)、灰白色中粒砂岩(1.65m)、灰黑色泥岩(3.87m)、深灰色K3石灰岩(4.63m)、8#煤(0.24m)、黑色页岩(1.93m)、灰色砂岩(1.78m)、深灰色砂质泥岩(5.13m)、灰色K2石灰岩(5.09m)、9#煤(1.09m)、砂质泥岩(3.85m)、10#煤(4.14m)、黑色泥岩(1.36m)、11#煤(0.47m)、砂质泥岩(2.8m)、11#下煤(0.3m)、灰白色砂岩(1.5m)、黑色泥岩(1.5m)、L2石灰岩(0.5m)、灰白色砂岩(2.5m)、L1石灰岩(1.5m)、铝土泥岩(4.0m)、山西式铁矿层(4.94m)、石灰岩(64m)。
预计瓦斯涌出量不大,无瓦斯突出现象,地温属正常。
2#、6#、9#、10#煤尘均具有爆炸性,4#、6#、9#、10#煤层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等级Ⅱ级,2#煤层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等级Ⅰ级。
区域内无火成岩侵入及褶曲。
二、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层间距
主要在K2石灰岩与9#煤层间施工。
根据以往资料,巷道所经煤体为实体煤层。
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上部,煤层顶板为K2石灰岩,底板为砂质泥岩。
下距10号煤层平均3.85m,下距奥陶系峰峰组石灰岩平均29.36m。
煤层特征情况表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煤层厚度
m
煤层倾角
度
0-14
煤层硬度
f
1.5
煤层层理
发育程度
中等发育
煤层节理
自然发火期
8
Ⅱ
绝对瓦斯量
m3/min
0.98
煤尘爆炸指数
17.44
9#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特征
直接顶
K2石灰岩
5.09m
灰色,致密坚硬,节理发育含动物化石。
喀斯特发育,含燧石结核或成层状。
伪顶
直接底
3.85m
灰色,偶为页岩,风化呈褐色。
附图(煤、岩柱状图)。
第四节水文地质
一、地表径流
汾河支流静升河从井田南部外侧流过。
井田范围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
井田内发育冲沟,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仅在雨季汇聚短暂性洪流,属季节性沟谷河流。
本矿井工业场地位于井田西南部。
矿井工业场地位于苏溪村致富沟中,主、副斜井位于该沟谷东侧。
据调查,工业场地位于最高洪水位线以上,工业场地内主、副井口及主要建筑标高位于场区沟底标高10m以上,工业场地整平坡度在5‰-20‰之间,地面径流排水线路短捷顺畅,故雨季地表径流不会对工业场地井口及井下安全造成威胁。
在冲沟没有堵塞、能够正常泄洪的条件下,洪水一般不会对工业场地及井口造成威胁。
二、井田内地表水体对通道掘进的影响
井田外汾河及其支流静升河距井田较远,河水对矿井开采没有影响。
原致富煤矿与原南浦煤矿矿井工业场地内建筑物及井口标高均高于沟底10m以上,故雨季沟谷汇集的洪水对矿井工业场地一般没有威胁。
三、一采区090102工作面运输顺槽掘进过程中的水害因素
一采区090102工作面运输顺槽在掘进过程中,会有2#、4#、6#煤层裂隙水及K2石灰岩岩溶裂隙水。
在掘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矿方制定的探放水设计,探放水措施作业。
四、主要水源
1、含水层
开拓工作面涉及到上石炭统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
上石炭统太原组地层在井田内平均厚度约84.79m。
除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外,有三层发育良好且易被水溶解的海相石灰岩(K2、K3、K4),总厚度约18.89m,为本组主要含水层,开拓工作面上部自下而上依次为泥岩、9#煤、K2灰岩。
井田位于尤家山勘探区内,据《山西省霍西煤田尤家山勘探区精查地质报告》,钻孔遇到三层灰岩多发生漏水现象,根据抽水试验:
K2灰岩单位涌水量为0.0007-0.515L/s.m,渗透系数为0.01-3.123m/d,K2为中等富水性含水层,灰岩为煤层直接或间接顶板,对工作面充水有重要的意义。
2、隔水层
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隔水层为各含水层之间的主要隔水层,隔水性良好。
3、井田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本井田位于郭庄泉域中部,属区域岩溶水径流区,地下水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在井田内有出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顺岩层倾向径流,与井田外南部的静升河发生水力联系,部分则由矿坑水排泄。
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在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一部分沿层面裂隙顺层径流,向南排出区外,加入区域裂隙水循环,一部分在基岩出露区以下降泉形式排泄于井田沟谷中。
五、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1、井田内地表水体对巷道开拓的影响
井田外汾河及其支流静升河距井田较远,河水对矿井开采基本没有影响。
2、构造对开拓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据调查,原灵石南浦煤业有限公司在开采过程中所遇断层有不同程度的导水现象,断层水刚揭露时较大,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小。
由此断定,井田内张裂性正断层为导水断层。
此次所掘巷道距离近井田内大小断层较远,一般不会造成影响。
3、古空区或老采空区对掘进的影响
井田内2、4号煤层已基本被采空,6号煤层部分被采空。
6号煤层采空区主要分布在井田西部和南部。
本次开拓掘进的等候硐室所穿过的煤、岩层,在9、10#煤层充水图上看,开掘巷道所经之处有富水异常区域,必须加强探放水工作。
4、奥灰岩溶裂隙水对开拓工作面的影响
据相邻井田——灵石煤矿井田及本矿主斜井工业广场深水井——奥灰水位推测,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为525-528.5m。
井田内9、10号煤层与奥陶系石灰岩之间的隔水层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铝土泥岩等组成,且施工地段标高为654米,因此奥灰水不会对施工地段造成威胁。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用途及开口位置
巷道用途为服务一采区090102工作面运煤、进风、行人等。
巷道长度:
全长平距564.3m(平距),煤巷。
一采区090102工作面回风联络巷从上仓胶带巷,坐标X=408537.898,Y=19573333.166开口,以方位角147°
18′15″向前掘进41.3m(平距)到9#煤顶板为顺槽顶板,到达顺槽开口点,坐标为X=4085503.857,Y=19573355.518。
以方位角30°
40′11″向前沿9#煤顶板掘进564.3m(平距),到达设计位置。
开口及施工巷道采用钻眼爆破法破岩,开口时要先在开口处顶板补打锚杆及锚索5根维护好顶板,并采取开小炮的方式逐步破口掘进,掘开后及时打锚杆挂网初喷护顶。
必要时补打锚索,防止冒顶片邦发生。
开口大样图、巷道布置图附后。
第二节一采区090102工作面运输顺槽断面、支护方式
断面为矩形,锚网支护,净宽×
巷中净高=4.0m×
2.51m,巷道净断面10.04㎡。
顶板锚杆采用φ16×
1600mm螺纹钢锚杆,锚杆间排距1000mm×
1000mm;
每根锚杆配CK2360树脂锚固剂一支;
采用φ6mm钢筋网,网格100×
100mm。
两帮煤部分锚杆采用φ16×
1600mm玻璃钢锚杆,锚杆间排距1000mm×
采用塑料网,网格50×
50mm。
两帮岩石部分不打锚杆不挂网。
巷道断面图附后。
第三节矿压观测
沿煤层掘进的巷道顶部、巷道交岔点及顶板破碎带要安设顶板离层仪,随时监测顶板离层量及压力显现情况,如发现顶板离层超过限值,必须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
第四节支护工艺
一、支护参数
顺槽长度为564.3m(平距),断面为矩形,锚网支护,净宽×
每根锚杆配CK2360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90102 运输 掘进 作业 规程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