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88套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807280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2.23KB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88套文档格式.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88套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88套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
“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
“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孰与君少长?
“长于臣。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
谓沛公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选自《鸿门宴》)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郑既知亡矣(已经)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B、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
C、固不如也(比得上)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
D、吾得兄事之(侍奉)张良出,要项伯(通“邀”,邀请)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夜缒而出朝济而夕设版焉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臣为韩王送沛公,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具告以事
4、根据词的活用情况,下列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吾得兄事之②越国以鄙远③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若不阙秦,
⑤沛公今事有急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籍吏民,封府库
A、①⑦/③⑤/②④⑥B、①③/②⑤/④⑥/⑦
C、①/②⑥/③⑦/④⑤D、①③/②⑤⑥/④⑦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清江曲
苏庠
属玉①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苹②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一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注释】①属玉:
一种水鸟。
②白苹:
水中浮草。
(1)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
(2分)
(2)请简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1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葫芦庙失火后,甄士隐夫妻到田庄安身,偏值水旱不收,鼠盗蜂起,遂投奔岳丈。
士隐因不惯生活稼穑等事,日渐穷困,招致岳丈埋怨。
一日,彻悟道人所念《好了歌》,即与道人飘然而去。
B、贾瑞两次企图调戏凤姐。
凤姐将计就计,两次捉弄贾瑞,第一次让贾瑞被贾蓉等人拿住,被迫写了两张欠条;
第二次回家之后挨了贾代儒的一顿打,由此染病致身亡。
C、贾府建了省亲别院,贾妃赐园名为“大观园”,给园中所喜爱处题名,又命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宝玉赋诗四首,其中一首是宝钗所作,贾妃最为欣赏。
D、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记》后,一起收拾落花,掩埋妥协。
饯花之期,黛玉则独自一人上花冢掩埋残花落瓣,哭吟《葬花吟》。
E、宝玉周岁时,贾政摆出各种物品让他抓周,以试其将来志向,可是宝玉只抓脂粉钗环。
贾政大怒,说他将来是个酒色之徒。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判词中的“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暗指贾探春。
B、宝玉看到一个学戏的女孩在蔷薇花下痴痴地画“蔷”字,连下雨了都没察觉,不由得心生怜意,脱下自己的斗篷给她挡雨。
C、宁国府送殡,下榻铁槛寺,馒头庵的老尼有事求凤姐,凤姐收了三千银子,办妥了事。
张财主女儿金哥却自缢,守备公子也投河而死。
D、刘姥姥见女儿女婿过得萧条,便有心去荣国府认亲,但因从未见过王夫人,只得带着外孙板儿去找王夫人的陪房周瑞,通过周瑞家的见到王熙凤,凤姐送她二十两银子,她给了周瑞家的一块银子,周瑞家的高兴地收下。
E、秦可卿临死托梦王熙凤,建议凤姐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并在这附近办家塾。
还说,不久就有一件美事发生,只是不可忘“盛筵必散”的俗语。
9、简答题。
(5分)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
说这话的人是谁?
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请简述原著相关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①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
为政》)
②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学而》)
[注]弟子:
晚辈,这里指儿女。
先生:
长辈,这里指父母。
曾:
难道。
(1)在孔子看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行“孝弟”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2。
诗人的孤寂
朱光潜
心灵有时可互相渗透,也有时不可互相渗透。
在可互相渗透时,就可以默然相喻;
在不可渗透时,隔着一层肉就如隔着一层壁。
惠子问庄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反问惠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谈到彻底了解时,人们都是隔着星宿住的。
比如眼前这一朵花,你我所见的完全相同么?
你我所嗅的完全相同么?
你我所联想的又完全相同么?
你觉得香的我固然也觉得香,你觉得和谐的我固然也觉得和谐,但是香的、和谐的,都有许多浓淡深浅的程度差别,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
一般人较量分寸而不暇剖析毫厘,以为这无关宏旨,但是古代寓言不曾明白地告诉我们,压死骆驼的就是最后一茎干草么?
凡是情绪和思致,愈粗浅,愈平凡,就愈容易渗透;
愈微妙,愈不寻常,就愈不容易渗透。
一般人所谓“知解”都限于粗浅的皮相,而浓淡深浅上的毫厘差别是无法可以从这个心灵渗透到那个心灵里去的。
在粗浅的境界我们都是兄弟,在微妙的境界我们都是秦越。
曲愈高,和愈寡,这是心灵沟通的公例。
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
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
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
常人所忽视的毫厘差别对于诗人却是奇思幻想的根源。
一点沫水便是大自然的返影,一阵螺壳的啸声便是大海潮汐的回响。
在眼球一流转或是肌肤一蠕动中,诗人能窥透幸福者和不幸运者的心曲。
他与全人类和大自然的脉搏一齐起伏震颤,然而他终于是人间最孤寂者。
诗人有意要“孤芳自赏”么?
他看见常人不经见的景致不曾把它描绘出来么?
他感到常人不经见的情调不曾把它抒写出来么?
他心中本有若饥若渴的热望,要天下人都能同他在一块地赞叹感泣。
可是,在心灵探险的途程上,诗人不得不独自踯躅了。
一般人在心目中,这位独自踯躅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诗人布朗宁在《当代人的观感》一首诗里写过一幅很有趣的画像,一位穿着黑色大衣的人天天牵着一条老狗在不是散步的时候在街上踱来踱去,到处探头探脑。
他真是一个怪人!
——一般人对于诗人的了解就是如此。
一般人不也把读诗看作一种时髦的消遣么?
伦敦、纽约的街头不也摆满着皮面金装的诗集,让老太婆和摩登小姐买作节礼么?
群众所叫好的都是前一代的诗人,或是模仿前一代诗人的诗人。
他们的音调都已在耳鼓里震得滥熟,如果有人换一个音调,他就不免“对牛弹琴”了。
“诗人”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的意义是“创作者”。
凡真正诗人都必定避开已经踏烂的路去另开新境,他不仅要特创一种新风格来表现一种新情趣,还要在群众中创出一种新趣味来欣赏他的作品。
但是这事谈何容易?
“千秋万岁名”往往是“寂寞身后事”。
诗人能在这不可知的后世寻得安慰么?
汤姆生在《论雪莱》一文里骂得好:
“后世人!
后世人跑到罗马去溅大泪珠,去在济慈的墓石上刻好听的殊语,但是海深的眼泪也不能把枯骨润回生!
”
11、根据原文的内容,对“诗人的孤寂”的表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不想孤芳自赏,他把所见所感写出来就是渴望同别人交流,但是他是失败的。
B、常人对诗人的观察只限于日常行为等外在方面,得出的结论是诗人的行为古怪。
C、诗人是创造者,真正的诗人不能因循守旧,要在艺术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不断创新。
D、常人购买诗人印刷精美的诗集,只是为了赶时髦,扮高雅,并不是真正欣赏诗人。
1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引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意在告诉我们,绝无隔阂的心灵沟通是不可能的。
B、除主观因素外,导致诗人孤寂的客观原因是常人感觉迟钝,心灵麻木,思维定势。
C、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是因为他较常人在感觉上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
D、最后一茎干草压死骆驼的典故告诉我们,事物的质变总是在量变的基础上发生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一朵一朵的阳光
周海亮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
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
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轻叩响铁锈斑斑的门环。
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找谁?
”男孩儿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我经过这里,迷路了。
”男人专注地看着男孩儿,“能不能给我一碗水?
”他目送着男孩儿进屋。
然后在门前的树墩坐下。
男孩儿端来了水。
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
那是井水,清洌,甘甜,喝下去,酷热顿无。
男人满足地抹抹嘴,问男孩儿:
“只有你一个人吗?
你娘呢?
“她下地了。
”男孩儿说,“她扛了锄头,那锄头比她还高;
她说阳光很毒,正好可以晒死刚刚锄下来的杂草;
她得走上半个小时才能到地头,她带了满满一壶水;
她天黑才能回来,回来的路上她会打满一筐猪草;
她回来后还得做饭,她坐在很高的凳子上往锅里贴玉米饼,她说她太累了,站不住;
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我想帮她做饭,可是我不会,我只能帮她烧火……今天我生病了,我没陪她下地……”
“你生病了吗?
”男人关切地问他。
“早晨拉肚子。
不过现在好了。
”男孩儿眨眨眼睛说。
“你今年多大?
”男人问他,“七岁?
“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
”男孩儿盯着男人。
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模摸男孩儿青色的脑壳。
男孩儿机警地跳开,说:
“我不认识你。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
”男人尴尬地笑,收回手。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后来我爹跑了,我们就搬到山上来……娘说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所有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他跑了……娘说他的罪,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就出来了……可是他跑了。
他怕坐牢。
他不要娘了,不要我了……”
男孩儿又给男人一碗水,男人再次喝得精光。
燥热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
男人将空碗放在树墩上,问男孩儿:
“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
男孩儿仰起脑袋:
“娘说,在这里等爹……”
“可是他逃走了。
他怕坐牢,逃走了……你们还能等到他吗?
“不知道。
”男孩儿说,“我和我娘都不知道。
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
如果他真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
那么,这一辈子,每一天,他都会胆战心惊……”
“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
“是的。
他现在不是我爹,不是娘的男人,”男孩儿认真地说,“可是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都会原谅他的。
男人叹一口气,站起来,似乎要继续赶路。
突然他顿住脚步,问男孩:
“你们为什么要砍掉门前这些树?
“因为树挡住了房子。
”男孩说,“娘说‘万一哪一天,你爹知道我们住在这里,突然找回来,站在山腰,却看不到房子,那他心里,会有多失望呐!
他会转身就走,再也不会回来吧?
’娘砍掉这些树,用了整整一个春天……”
男人沉默良久。
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的一切仿佛被烤成了灰烬。
似乎,有生以来,男人还是头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炙热的阳光。
他低下头,问男孩儿:
“我能再喝一碗水吗?
这一次,他随男孩儿进到屋里。
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
“看到了吗?
”男孩儿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
“一朵?
“是的,娘这么说的。
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团儿,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
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就有了冬天。
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们,就像家。
”男孩儿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
他蹲下来,细细打量男孩儿的脸。
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儿,为男孩儿的母亲,也为自己。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儿。
他说:
“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儿。
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
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儿,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了……
13、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综合运用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一个被亲情感动而幡然醒悟的男子形象。
B、“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思念,也传递了一种信念,“娘”相信丈夫终有一天会堂堂正正地回家。
C、小说的人物对话非常重要,男人与男孩的对话将一个女人的辛苦人生和美好心灵展现出来,而环境描写的前后照应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D、小说中的“三碗水”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清洌、甘甜的井水象征着亲情的滋润,一次次带给男子身心的舒适,消除他心内的烦躁、恐惧与孤独。
同时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E、小说情节曲折动人,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清新朴实又富有诗情画意,情感自然流露而又深沉蕴藉,结局具有“含泪的微笑”式的艺术魅力。
14、小说在结尾才暗示男人就是男孩儿的父亲,请找出前文相关伏笔。
15、小说的主人公是男人,还是未曾露面的“娘”?
谈谈你的看法。
四、语言基础知识(8分)
16、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青荇(xí
ng)颓圮(pǐ)彷徨(pá
ng)拜谒(yì
)
B、忤视(wǔ)漫溯(shù
)夜缒(zhuì
)彳亍(chí
chú
C、目眦(zì
)卮酒(zhī)摇曳(yè
)被八创(chuāng)
D、长篙(gāo)寥廓(guō)百舸(gě)刀俎(zǔ)
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寂寥沧茫杯杓浪遏飞舟
B、披帷稠怅斑斓扼腕而进
C、浮藻峥嵘目眩激浊扬清
D、嗔目箕踞变徵相儒以沫
18、下面文字至少有两句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日前,音乐剧《做人生的赢家》①在滨江百万市民的期盼中进行了公演。
②该剧是我市文艺工作者历时三年精心营造的富有本土特色的作品。
③公演时,不但采用了维亚、雾森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并且邀请了省内知名的艺术家和演员登台献艺。
④在演出以后,得到了省市领导、业内人士的高度肯定。
有语病句子的序号:
修改:
五、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些人,或亲人,或同学,或对手……有一些物,或书籍,或用具,或爱物……常与我们一路同行,相伴相随。
不经意间,给予我们以鼓励,以智慧,以力量……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以“同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题卷
一、诗文阅读(31分)
1、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3、()4、()
(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分)()()8、(5分)()()
9、简答题(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0、
(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2、()
13、(5分)()()
14、(3分)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分)()17、(2分)()
18、(4分)
____修改:
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200
400
…………密……………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88套 语文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新人 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