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昆明市高三摸底调研测试历史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799331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14KB
届昆明市高三摸底调研测试历史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届昆明市高三摸底调研测试历史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昆明市高三摸底调研测试历史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B.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8.1387年,明太祖下令丈量全国土地,编制《鱼鳞图册》,鱼鳞分图以田块为单位编制,每张分图上绘有田块形状草图,旁注坐落、面积、四至、地形、土质等级以及归属的户主和所在乡镇.《鱼鳞图册》的编制
A.有利于明初经济的恢复B.开创了土地财产登记制度
C.阻碍了自耕农经济发展D.提高了土地的商品化程度
9.1864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和好贸易条约》,经清政府的努力,将清朝基本法典《大清律例》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写人了该条约。
这反映了清政府
A.积极利用条约维护自身利益B.对“天朝上国”地位的维护
C.未能真正认识条约的危害性D.试图将内政与外交融为一体
10.1882年,李鸿章以“泰西通例”为由,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光绪皇帝批准赐予其“十年专利”。
这一“专利”
A.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B.推动了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领域
C.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特点
11.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中国某一事件:
这是国家危亡之际的一次群众性爱国运动,它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不准士子干政的禁令,标志着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已经崛起,并登上历史舞台。
这一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公车上书
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2.夏曾佑在1903年写给严复的信中说:
“《原富》(《国富论》)前日全书出版,昨已卖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
”这反映了
A.救亡图存推动出版业迅速发展B.清末“新政”推动科举制度变革
C.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D.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风尚
13.1938年2月至4月,为驱逐晋西北地区的中国军队,日军第26师团、第109师团对其展开大规模围攻。
八路军第120师主动迎敌,经过两个月的游击战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步机枪200余支,汽车14辆等装备,收复了7座县城和大片国土,这表明当时
A.八路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主力B.游击战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
C.抗日战争的主要方式是游击战D.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14.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
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同等待遇。
国民政府签署这一条约旨在
A.实现经济上的互惠互利B.使中国融入世界市场
C.获得美国对内战的支持D.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
15.1949-195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情况统计表
项目
钢
原煤
棉纱
粮食
1952年比1949年增长(%)
753.8
105
101
44.8
由上表可知,当时
A.国民经济逐步恢复B.盲目追求发展速度
C.计划经济逐步形成D.农业经济受到制约
16.1990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了621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改变了自1984年以来连续逆差的状况。
到1991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我国
A.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B.已形成典型的外向型经济
C.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D.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17.古代雅典,在公共节庆表演戏剧的时候,实行“观剧津贴”制度,对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实行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伯利克里时代还对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发放津贴。
这些制度
A.推动了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B.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C.导致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D.调动了公民参政积极性
18.梅因指出:
“古代罗马的本地人自认为是因为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国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
”罗马法中改变了这一理念的是
A.习惯法B.万民法
C.公民法D.《査士丁尼民法大会》
19.在欧洲近代早期,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
17、18世纪,启蒙思想的倡导者开始质疑这些观念,认为国王应该对其统治的人民负责。
启蒙思想家提出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A.依法治国原则B.社会契约学说
C.三权分立理论D.反抗暴政观念
20.17世纪英格兰诗人约翰·
克利夫兰曾写道,“英格兰是个完美的世界!
又拥有了东、西印度!
请修改您的地图吧:
纽卡斯尔(位于英格兰东北部,是当时英格兰的煤炭出口中心)就是秘鲁”。
这反映了当时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拓展B.工业革命加速英国扩张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D.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21.英国东印度公司输华毛织品价值(1775-1824年年平均数)
年份
1775-1779
1780-1784
1785-1789
1790-1794
1795-1799
1820-1824
价值
(银两)
277
671
378
696
801
879
1586
662
1556419
2042
102
上表反映了当时英国
A.毛织工业居世界首位B.积极与中国开展贸易
C.对外贸易出现大幅顺差
D.垄断中国的毛织品市场
22.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十四条宪法修正案,宣布:
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
这一修正案
A.维护了美国的共和体制
B.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
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
23.某学者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
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
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这两种选择
A.说明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已成为共识
B.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
C.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
D.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24.1980年以来,有学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部分成员深受经济危机打击时才伸手援助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
但也有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亚洲人和70%的非洲人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他们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有着正面的影响。
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打破了成员之间的贸易关税壁垒
B.防止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C.致力于缓解成员的国际收支平衡
D.延缓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37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徐霞客,江苏江阴人,明朝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其代表作《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具有深远影响。
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喜欢旅行。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
徐霞客游历考察的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经过考察,他否定了当时被奉为经典的“岷江导江”的说法,提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源头。
通过其作品,徐霞客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伽利略(1564-1642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他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读书,并以怀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学说。
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到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正确的,而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是错误的……他对落体运动进行了观察和实验,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
他不仅纠正了统治欧洲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更创立了运用实验研究科学的新方法。
因此,他被誉为近代科学的莫基人。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徐霞客和伽利略取得科学成就的相同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条件及特点。
(12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徐霞客和伽利略的科学成就为例,简析科学发展的意义。
(5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忠实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一部描绘近代中国农村社会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白鹿原是陕西滋水县的一个小山村,白嘉轩、鹿子霖为族长之位长期争斗不已。
“皇帝失了龙庭”后,县城警察四处剪人辨子,张榜公示禁止缠足,白鹿原陷入恐慌。
十多年后,蒋介石的北伐波及滋水,白鹿两姓许多后生加入国共两党。
长工黑娃带头成立了“白鹿原农民协会”,批斗两大地主白嘉轩、鹿子霖。
很快,南方传来消息,蒋介石铡了许多共产党,黑娃逃匿山中。
鹿子霖之子鹿兆鹏辗转到了陕北根据地,1949年5月鹿兆鹏回到滋水县策动起义成功,滋水县解放。
结合晚清民国时期的相关史实,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12分.要求:
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全面准确)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
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总理衙门设立之初,作为分理军机处“外国事务”的机构,在官制上也仿照军机处,随着外交事务的日益繁杂,国内巳有不少外交改革的呼声,“庚子事件”后,在西方外力的压迫下,外务部的设置和外交制度改革最终得以施。
1901年制定的《外务部章程》中,设置左右丞、左右参议职位,并规定丞参备驻外公使之选,司员备驻外参赞、领事、随员之选。
这样,有能力的司员就有了可循上升的路径,原来总理衙门官员由内阁大学士及六部堂司临时兼任的情况有所改变,同时,外务部对翻译官更为重视,官设七品、八品、九品,并规定翻译官可升本部主
事。
自此,翻译官被定位成“职缺”,保证了外语人才可长久地服务于外交事务。
1907年的驻外使馆改革中,规定公使须是“历充外国参赞随员多年及通晓外国语言文字之合格人员”,并打破三年任期限制,若办事得力则可连任,而参随人员则全部改归外务部统一调派
——摘编自陈梁芊《张德彝与晚清外交》
(1)根据材料,说明晚清外交制度改革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外交制度改革的意义。
(9分)
28.(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1年12月8日,美国正式对日本宣战。
面对举国征兵的形势,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招兵宣传随之而来。
年轻人纷纷响应号召穿上军装,政府先后动员2000万人应征入伍,其中不乏明星大腕,1941年12月9日,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要求迅速提高生产能力。
美国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劳工动员,工人们被海报描绘成后方的士兵。
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美国战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自美国参战后,战略物资成为限制购买的物品,“不浪费任何东西”成了战争海报的主题之一,战争信息办公室还发起了一系列以海报为主的宣传运动。
美国政府增加战争费用的重要方法是发行国家公债,美国在二战的巨大军费中,50%是靠民间公债解决的。
此外,美国国家战争基金还向15个国家的三十多个机构提供捐款。
因男子被征入伍,一千多万美国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业生产,因而有不少海报突出妇女参加生产的作用。
——摘编自徐焰主编《画说二战中的宣传战:
攻心为上》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中美国战时宣传的主题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战时宣传的意义。
29.(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黄宗義(1610-1695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其父为魏忠贤所害,他庭锥奸党,为父鸣冤。
明朝灭亡后,他变卖家产,组织“世忠营”起兵抗清,兵败,隐居著书讲学。
1663年,完成大著《明夷待访录》,计有《原君》《原法》《学校》等21篇。
黄宗羲批判现实社会之为君者“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实“为天下之大害”。
在《原法》中,他批评封建国家乃“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
他主张扩大学校的社会功能,使之有议政参政的作用,说: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他还提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这部书被清朝统治者查禁,直至清末才重见天日,受到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重视和赞许。
——摘编自徐定宝《黄宗羲评传》等
(1)根据材料,概括黄宗羲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黄宗羲思想形成的原因。
历史详细解析
1.B【解析】材料中的两种认识,一种是从《夏小正》整体内容上进行分析的,说明它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另一种是从《夏小正》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上进行分析的,说明它是一部农书。
两种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故A项错误;
学者们的研究角度不同,导致其历史认识出现差异,故B项正确。
C、D两项说法错误,均排除。
2.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代的“天命”思想与商代相比,增加了“德”的内容,要求通过“敬天保民”实现“德”,从而获得“天命”,故答案为B项。
3.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国君则自称为王,并总揽国家的统治权,这说明各国的君权体制逐步形成,故A项正确。
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是在秦朝,故B项错误。
C项说法错误,排除;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4.D【解析】材料中的监御史是地方监察官,负责监察地方,故A,B项错误;
地方监察官定期向中央汇报、定期轮换,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
5.A【解析】三国时期刘劭的《人物志》,是唯一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人才学理论著作,该书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签别人才。
这说明在当时政治制度的影响下,社会重视对人才的评定,故A项正确。
科举制形成于隋唐时期,B项错误;
门阀士族制度萌生于两汉时期(察举制催生),形成发展于魏晋时期(标志是九品中正制),故C项错误;
D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
6.B【解析】由材料可知,唐朝时期将国家政务划分为大事和小事,小事由门下省审核决定,然后送交皇帝“划可”;
大事则奏请皇帝批准。
这体现了“大事”“小事”不同的决策办法,故B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中书省、尚书省的情况,且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门下省的权力没有发生重大调整,C项错误;
由“小事……送交皇帝“划可'
大事则奏请皇帝批准”等可知,D项错误。
7.A【解析】由材料可知,从汉代到清代,“忠观念"
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越来越高,体现了社会对“忠观念”的重视程度,而“忠观念”是指忠于帝王,因此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故A项正确。
伦理教化、思想控制问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C项错误;
史官思想的僵化不是对材料中现象的本质反映。
故D项错误,
8.A【解析】明太祖下令丈量全国土地,编制《鱼鳞图册》,使其成为国家征纳赋税、管控土地的一种依据,这有助于稳定民心、推动明初经济的恢复,故A项正确。
土地财产登记制度在明代以前已经出现,B项错误。
C、D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9.A【解析】材料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是保护国民权益的规定,将此条文写入《和好贸易条约》体现了清政府积极利用条约维护其自身的利益,故A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维护“天朝上国”的地位,B项错误;
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D项说法错误,排除,
10.C【解析】由材料可知,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洋务派承办的民用工业)“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实现了织布经营专利化,限制了私人另行开厂,这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
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派承办的民用工业,D项错误。
11.B【解析】材料中“国家危亡之际”说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故排除A,C项;
“打破了清政府长期以来不准士子干政的禁令”反映的是知识分子参与政事,故排除D项,答案为B项.
12.D【解析】材料中的案例不足以说明整个出版业的发展或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故A,C项错误;
材料中的现象与清末“新政”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
西书译著在中国畅销说明此时国人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风尚,故D项正确。
13.B【解析】“1938年2月至4月"
是抗战的防御阶段,当时国民政府的军队是抗战的主力,抗战的主要方式是正面战场的对决,故A、C项错误;
1937年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故D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八路军对日军的反击,这密切配合了当时正在开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活动,故B项正确。
14.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46年”可知,此时为解放战争时期。
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领土开放、贸易互惠,这实际上便利了美国对华的经济侵略,反映了国民政府意图获得美国对内战的支持,故答案为C项。
A项是表现不是目的,错误;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已经融入世界市场,B项错误;
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15.A【解析】根据材料中1949年到1952年我国钢、原煤、棉纱、粮食的增长情况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情况可知,当时国民经济逐步恢复,故答案为A项。
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计划经济建设开始于1953年,C项错误。
16.C【解析】材料揭示了两大变化:
一是1990年我国改变了自1984年以来对外贸易连续逆差的状况,实现了顺差;
二是到1991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亿美元。
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效越来越显著,故C项正确。
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D项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
17.D【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的“观剧津贴”制度、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以及对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发放津贴,都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故D项正确。
A,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B项错误。
18.B【解析】材料中“古代罗马的本地人自认为是因为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国人主张平等权利”,意在强调本地公民的权益,而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故答案为B项。
19.B【解析】材料中一些国家的君主专制统治被称为“国王的神圣权利”意在强化专制与神权的结合,而社会契约学说则从君权的源头上说明君权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国王应对其统治的人民负责,故答案为B项,
20.A【解析】材料中“英格兰是个完美的世界!
又拥有了东、西印度”反映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拓展,故答案为A项。
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经济中心等问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
21.B【解析】材料揭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前期对华贸易的快速发展。
这不能说明英国毛织工业在当时已居世界首位和英国对外贸易的顺差或逆差情况,故排除A,C项;
材料中英国东印度公司输华毛织品价值(银两)的不断增长说明英国注重发展对华贸易,故B项正确;
D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
22.C【解析】南北战争后美国第十四条宪法修正案明确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这使得各州的公民也接受联邦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从而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故C项正确;
A、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B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
23.D【解析】材料介绍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两种经济模式:
一种是计划经济,另一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当时社会福利政策并未成为共识,故A项错误。
B、C两项既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信息,均排除;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以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故D项正确。
24.C【解析】根据材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部分成员深受经济危机打击时才伸手援助”以及有调查显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平衡发展等可知,C项正确。
25.【答案】
(1)原因:
受家学影响;
本学科领域已有成果;
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
注重考察、实践。
(2)条件:
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
政府重视;
文艺复兴的影响;
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奠基;
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
(8分)特点:
强调实验;
重视理论概括.(4分)
(3)意义:
有利于解放思想;
有利于客观、正确地认识自然;
为后世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5分)
26.【答案】示例
情节:
滋水县警察在“皇帝失了龙庭”后,四处剪辫,张榜公示禁止缠足。
(2分)历史现象:
这一情节反映出辛亥革命后的移风易俗。
(2分)概述和评价: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了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等。
(4分)移风易俗冲击了封建观念,有利于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推动了妇女解放,促进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4分)
27.【答案】
外交事务日益繁杂的要求;
国内有识之士提出改革建议;
外国侵略势力的压迫。
(2)意义:
有利于建立外交官员的激励机制;
保证外语人才从事外交事务的稳定性;
推动晚清外交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28.【答案】
(1)主题内容:
动员民众参军;
增产节约;
募集资金;
鼓励妇女参加生产。
增强民族凝聚力;
保证兵源;
推动战时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充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明市 摸底 调研 测试 历史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