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疏导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798942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0.58KB
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疏导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
《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疏导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疏导个案研究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方面,他们冷漠、孤僻、自怜、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他们又自卑、害怕挫折、经不起挫折、缺少毅力和恒心。
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育合理,引导妥当,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心理障碍,从而发挥出其巨大的发展潜能。
如果教师、家长的教育和关怀没有跟上,种种学习压力对心理还不成熟的青少年是会造成终身打击的。
二、研究的实施
1.研究课题的界定:
“学习心理障碍”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受梗塞,心理调节和适应机制不良,从而导致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和行为倾向。
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挫折,学习目标达不到或需要得不到满足,又无法克服困难,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轻度困惑与干扰学习行为的心理现象。
本课题旨在弄清其常见表现与形成原因,探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疏导与转化的有效对策,从而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这里需要指出,本课题是针对有轻度“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干预、疏导与转化。
至于个别患有中度或重度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及时转介到儿童心理疾病矫治部门医治。
2.研究方法的选择
1.通过调查的方式,摸清小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自卑、厌学、自制力差、依赖性强等问题。
每个班级确定1—2名学生,进行重点分析,调查跟踪,形成个案。
2.总体上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研究,进行经验总结和理性升华形成个案。
3、研究过程的运作
(一)酝酿准备阶段(2005.9—2005.12)
学习理论、检索文献资料,组织课题组,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
(二)调查研究阶段(2006.1—2006.5)
本阶段,主要是对全校部分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原始资料,对调查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确立研究对象,探讨初步的对策。
(三)实施对策阶段(2005.6—2007.3)
1、完成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界定和个案对象确立标准。
2、教育者从各个渠道运用各种方式探究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
3、教育者探求出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疏导和转化的途径策略及有效方法。
4、形成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疏导的个案集。
(四)总结提高阶段(2007.4——2007.6)
1、完成研究后期调查工作。
2、统计整理研究数据。
3、撰写课题论文。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一)分析出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八种类型及其主要表现
1、闭锁心理
此类心理表现为从不轻易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独来独往,更不愿意向教师说出心里话。
即使努力改善其情境,仍然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活动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孤僻,沉默寡言,人际关系一般较差,也无知己。
闭锁心理表现为对外界评价过于敏感,回避失败的意识较强,封闭内心世界,压抑情绪体验,孤独感强,行为表现为胆怯、退缩。
如有的学生上课不敢发言,偶尔被教师叫起来便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另外,在升学竞争压力下同学之间互相戒备,学习情况彼此保密。
闭锁心理阻断了学生和他人的交流,从而妨碍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变态人格。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表现为在学习上缺乏自信,遇到困难时感到无能为力,对成功不抱希望,伴随有沮丧、悲观、不安等消极情绪体验,自卑心理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表现较明显。
这类学生自身成绩不太好,或者说能力不强,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怕与老师、同学说话,即使说话时也很勉强,显得局促不安,要么抓耳挠腮,要么满脸通红,要么手足无措。
以至于遇事不能果断决定,对是非、正误不能及时抉择,常常犹豫再三也不能下定决心、采取行动。
当然,这在一部分各方面都不错的学生身上同样也存在。
3、依赖心理
这类学生表现为依赖性强,习惯于求助他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甚至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一旦离开教师的辅助或别人的帮助,便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消极情绪。
在家里,由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自愿当孩子的家庭“助教”,许多应该由孩子独立完成的内容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多年“保姆式”的教育使孩子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心理,结果出现了教育的负效应。
4、懒散心理
这类学生精神松懈,行动散漫。
有的课堂上无精打采,或歪头,或趴在桌子上,不动脑筋,作业拖拉;
有的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精神,推一推,动一动,应付差事;
有的千方百计摆脱纪律的约束,借种种理由逃避集体活动,对老师撒谎,编造不完成作业的理由;
有的在老师面前积极勤快,老师一走,他便自由散漫,外勤内懒。
5、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现为对教学要求怀有对立和排斥情绪,以抵抗外界压力来满足自尊,导致抗拒的行为倾向。
如有的学生受到教师的批评,便产生“你越让我学我越不学”的抵触情绪。
学生学习上产生的逆反心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教学态度、教育方法的不适当,思想方法的片面则是主要原因。
如果教师没有相应的教育对策,会无意之中强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上课时对于老师的教育就会明听暗顶,对知识毫无兴趣,似听非听,从而降低教学质量。
6、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表现为对成绩或学习能力高于自己的同学产生不满、憎恨情绪,极力排除他人的优越之外,以贬低和诽谤的手段寻求心理上的快慰。
如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将同学的复习材料藏起来。
嫉妒心理不仅有损他人,而且也给自身带来烦恼和痛苦。
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
患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把强于自己的人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因而对别人总是千方百计地鄙视、诽谤、诋毁,自己不但没有进取的愿望和行为,而且对别人取得的成功总不舒服,导致自己始终处于压抑状态。
7、焦虑心理
这类学生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或做事。
有的容易被情绪左右,情绪差时,厌恶学习;
有的下课时与大家嘻嘻哈哈,上课时便焦躁不安;
有的做作业马马虎虎,只求速度,不求质量;
有的平时学习基础比较差,一到考试,便手忙脚乱,考试成绩不佳。
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为一点小事都会过度着急、坐立不安,有时还会有心慌、头痛、气促、出汗、呕吐等症状,常会发生在敏感、内向、紧张、多疑的儿童身上。
如不及时疏导,会产生做恶梦等睡眠障碍,尤以考试期间表现明显,以致于平时成绩很好,但考试成绩却很糟。
8、厌学心理
厌学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他们对数学、外语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动脑筋,注意力极易分散,微小的外部动因就会使他们出现明显的分心状态,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习复习无恒心、心不在焉。
他们有的记得快、忘得也快,有的记得慢、忘得快;
想象模糊,缺乏现实性和可靠性。
由于心智活动差,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不少知识脱落,即使当时学懂的知识也不能巩固,更不能形成技能、技巧,学而不会,这是厌学学生的突出特点。
从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动力系统看,厌学学生在学习目的上有随意性和多变性的特点。
他们兴趣分散,志向不定,缺乏长远动机,在学习上没有自制力和顽强性。
由于学而不会,不愿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呈现恶性循环。
由于成绩差,他们的自尊心很少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开始表现为惭愧、内疚,继而发展为不在乎自己,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寻找别的途径来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不守纪律,爱出风头,与老师对着干,混学、闹学,直至弃学。
以上八类“学习心理障碍”是常见的,当然还有自安、从众、自傲、文饰、自私等非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
就上述常见的表现,也是这一类学生的心理或行为特征,而不是某一个学生的全部行为;
就其数量而言,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因此被列为个案的对象全校仅12人,平均每班2人左右。
至于其他一些学生中的“学习心理障碍”多半则处于“朦胧期”、“苗头期”或“偶发期”,对他们应强化面上的教育,但不列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二)分析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生理因素
又称生物学基础,主要是指遗传、体质、
生理等对心理障碍产生与发展起作用的因素。
近期研究发现,当人脑右半球受到损伤人就表现出情绪高涨、多话、兴奋多于抑制;
相反,如果大脑左半球受到伤害,就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自责自罪等不正常心理现象。
现代科学技术证明,心理异常,心理障碍表现有许多与人的生物因素有关。
2、环境因素。
影响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障碍的客观因素(又称环境因素)是极其复杂而又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①社会环境。
小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有限,其社会性正处于形成阶段。
目前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媒体宣传、周围一些人群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的感染,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人生观极易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目前存在的依赖、懒散、自控能力差、焦虑、厌学等心理障碍来看,其原因与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有直接关系。
②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
从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方法、态度普遍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此外,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对小学生具有直接唆使或间接暗示的影响。
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离婚、丧偶等),小学生得不到父爱或母爱,容易产生焦虑症和抑郁症;
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容易造成他们的懒惰、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等;
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或打骂,容易形成他们焦虑、逆反或说谎等心理障碍,甚至患恐惧症。
学生的心理异常有时是由于父母的心理病态引起的。
人们发现,父母情绪低沉、抑郁,往往会造成孩子终生情绪抑郁;
父母胆小怕事,忧虑重重或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要求,易造成学生焦虑、害怕现实、精神负担过重或癔病。
例如,被测试五年级学生王鹏斌,其爸爸在外面跑长途,妈妈患病在床,生活缺少照顾。
他和五岁的小弟弟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再加上他自己平时比较懒散,家庭作业有时就不愿意做,也没有人督促。
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私,孤僻、不合群。
③学校教育。
学校的校风、班风、教学内容、课外教育活动等,特别是老师本人的性格和作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
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在青少年心目中总是“理想”、“可爱”的人物,他们不仅会听从他的教导,甚至会处处模仿他的举止和风格。
如果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对学生要求失度,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学生不能面对现实,不能接受正面的教育,必然造成心理上的许多矛盾冲突,引起许多不良的情绪体验,如:
怀疑、失望、悲伤、恐惧、愤怒甚至绝望等,这些状况持续下去,就必然导致心理异常的出现。
3、主体因素
意志力薄弱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由于自身对客观事物是非分辨能力有限,有时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在行动中因无法控制自己而使预定目标的实现受到干扰和阻碍,于是就产生了相反的行为结果,使他们感到失望、悲观,心理受到挫伤。
情感的反常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客观环境的各种因素,只有通过反常的情绪体验,才能损伤人的心理。
因此,冲突和失败等情绪体验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体因素。
冲突是动机被阻止或需要之间相互排斥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
例如,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赞许、表扬,但因自控力差,经常犯错误,又实现不了这个强烈的愿望,于是产生了失望、悲伤、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心理。
如:
被测试的四年级学生张阳阳,是一个相对比较聪明的学生,他是插班到这个班级的,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和老师,使他对一切外围的因素比较感兴趣,而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总开“小差”,作业潦草。
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还经常在班里惹是生非。
班内实行的是积分制,每月的考评他总是最后,也因此叫过几次家长,但收效不大。
失败是指小学生在正确动机指导下的愿望、理想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失望心理。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失败,失败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安慰或鼓励,不能很好地自我调控,就有可能陷入颓丧与自卑中。
经常处于强烈的失望中,常常是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三)小学生常见(八类)“学习心理障碍”疏导的基本对策
1.疏导闭锁心理的基本对策
(1).给孩子以真爱
老师是孩子除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人。
师生关系也是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之一,通过与老师的交往,学生希望在老师那里得到父母般的温暖和朋友般的关爱,使精神更加愉快,生活更加充实,希望从老师这本无字的书中,学习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从而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
教师应多与孩子亲近,让他感到一种亲近感,从而放松戒备心。
课下和他一起做游戏,谈家常;
上课多关注他,多鼓励他,多提问他;
多与他有一些肢体上的接触,可以拥抱他,抚摸他,亲吻他,使他真正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这样他就会打开心结,愿意和你接触,有什么心里话愿意找老师说。
(2)融入班级体
教师不仅多和他接触,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和他一起玩,帮助他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
温暖的班集体是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健康成长愉快生活的好园地。
(3)敢于表达
告诉他自己有什么想法要大胆地说出来,只有说出来你的想法才能实现,不要让周围的人猜你的心思。
告诉学生每当烦恼、苦闷时,要坦诚地向老师倾吐,求得理解和帮助;
遇到表扬或批评要自警和自省;
遇到诱惑要自控,要使自己保持开朗和愉快。
2.疏导自卑心理的基本对策
(1)正确地评价自己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智力和智商与其他同学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并不比别人笨,而主要是缺乏毅力,缺乏自信,缺乏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愿学习、肯钻研,不耻下问,发愤图强,一定能够取得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成功。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让自卑学生意识到:
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既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能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处而看不到自己的过人之处,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
(2)目标激励,在行动中获得自信。
学生走出自卑的误区,并不能说明他已获得了持久的自信。
自信的获得必须依托于可以让人自豪的“资本”上。
因此,老师不仅是医治心理疾病的良医,更应成为身心健康成长的导师。
根据特定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下一步前进的目标,做到“跳一跳,够得着”,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让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在目标的激励下,树立自信心。
(3)激励学生参与,在集体活动中增强自信
学生有了自卑心理,往往对集体活动没有信心,不敢表现。
其实某方面的不足并非代表什么都不行。
帮助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中找到可以值得骄傲的闪光点,有助于他在同学中提高地位,得到别人的认同,从而以点带面,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疏导依赖心理的基本对策
(1)养成好习惯
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纠正平时养成的依赖习惯。
如独立整理学习用品、独立做作业,自己检查作业对错,自己订正错题,自己预习、复习等,决不依赖别人。
老师、家长或同学可以用多种方式督促一段时间,也可采用“星级评分”或“契约”的方法配合“监控”或“自控”。
(2)独立做事
在学校中,有意让这部分学生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使他们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
在家里,要求他们自己能干的事要自己去干,如穿衣、洗碗、打扫卫生等,不要什么都推给爸爸妈妈。
从培养独立生活做起,并积极迁移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会自己尝试、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榜样激励
鼓励这部分孩子多与独立性较强的同学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解决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向他们学习自立、自律、自强的精神。
同伴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他们的独立意识,改掉依赖这一不良性格。
4.疏导懒散心理的基本对策
(1)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懒散行为的改正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纠正懒散行为的时候,要主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起到勤劳的表率作用。
其次,要从小事做起,还要加以不断地督促,逐步让孩子体会到勤奋好习惯带来的乐趣。
(2)调动积极性,促进改变
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从侧面促使他们改变懒散行为。
例如,教师可以让他们早到学校参加锻炼,既增强了体质,也促使改掉了赖床不起的坏习惯。
(3)自定近期目标,加强榜样示范性
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应该让他们自己制定近期具体的小目标,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努力做到。
一个人不是与身俱来的懒散,主要是没有目标和制度要求。
对于自己制定的可行目标,他们执行起来可能更带劲,从而达到良好的自我教育效果。
除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之外,还要引导他们找一个学习勤奋、做事勤劳的同学作为自己的榜样,并请这位同学多帮助和监督,使他们之间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当他们有了强烈的自我约束感,才能够积极接受同伴、老师、家长的监督与帮助。
(4)有效激励
适当的激励也是解决懒散的一个法宝。
我们不能苛求他们一步到位,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要看到希望和优点,要善于发现学生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及时给予各种方式的表扬和激励,让他们不断体会到自豪感和成功的乐趣,也可以让他们给自己记录,放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以使不断巩固自己的优点。
5.
疏导逆反心理的基本对策
(1)真诚相处
俗语云:
与人相交贵在交心。
首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人就是这样,你尊重他,他尊重你;
你理解他,他理解你。
当学生触犯纪律时,切勿操之过急,大声呵斥,要讲究教育的时机和场合。
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收到成效。
当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应该敢于承认、敢于向学生道歉,从而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
(2)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策略
老师与家长要努力与学生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
要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策略,强化真情的教育和引导,切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
(3)允许学生反复出现错误
对学生中不属于原则性问题的东西应该让他有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
因为学生成长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6.疏导嫉妒心理的基本对策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
嫉妒会使好友翻脸,伤害感情。
由于嫉妒心理,会使人变得冷漠、孤僻、阴沉。
因此,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认清嫉妒的危害,最大程度的避开嫉妒带来的伤害。
鉴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理性思维水平不高的现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为学生剖析嫉妒之害。
一方面列举陷于嫉妒深渊,干出诽谤、中伤,甚至伤害他人的行为,结果毁灭自己,葬送前途的反面典型:
如因嫉妒而残害孙膑终遭灭亡的庞涓,嫉妒诸葛亮不成反而自己被气死的周瑜等,使学生引以为戒;
另一方面,列举能控制其嫉妒之心从而取得巨大成绩的古今中外名人佳话,如“将相和”中的廉颇等,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别人的进步,正确看待荣誉,正确估计自己的优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此外可组织学生摘录嫉妒有害的名人格言,如“嫉妒是亡身的毒蛇”,“嫉妒是一种比仇恨还强烈的恶劣情绪”等,并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消化这些格言,净化心里意识,使他们普遍能见贤思齐,踏实学习,与别人友好相处。
(2)营造健康的集体氛围
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消除嫉妒心理,防止嫉妒心理产生;
良好的心理气团应是和谐、宽松、融洽、自由、合作的。
这种健康、乐观、轻松的心理氛围,会让学生产生愉快、轻松的感受,对未来充满信心。
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有利于消除嫉妒心理,防止嫉妒心理产生。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需要的活动主题,使学生有话可说;
教师还要努力营造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话愿意说,有话敢说;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有话愿说的前提条件,温馨、安全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有话愿说的物质基础,教师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并能积极地给予鼓励性评价,表达同情心,是学生有话愿说的关键。
心理活动课,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创造。
良好的心理氛围应是和谐、宽松、融洽、合作的。
(3)充实学生精神世界
学生的可塑性强,尚未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和习惯,为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充实和满足,应培养发展学生正当健康的爱好及兴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以抑制、消除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
学校、班级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文化、体育、娱乐、参观、社交、访问等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心理适应力,培养乐观、开朗、豁达的心理品质,抑制嫉妒心理的滋生。
(4)建立公平、友好的竞争机制
竞争在集体学习、生活中难免,它也是医治嫉妒病的特效药。
公平、友好的竞争,依靠能力与智慧。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歌唱的水平、考试分数的增加等都离不开勤学苦练。
我们通过公平、友好的竞争,比谁学习刻苦,比谁技能技巧高,比谁学习成绩优异,让全体学生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7.疏导焦虑心理的基本对策
(1)提高认识,促进同学间的平等交往
认识是情感交流的基础,而平等交往是增强自信、缓解紧张感的前提,由于过度焦虑的学生往往都表现为缺乏自信,爱克制自我等,所以首先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的不足之处,促进同学之间的平等交往,通过适时的引导,让其学会与人交往、学会放松自我,能明辨是非曲直、能根据需要做出必要取舍。
这样对过度焦虑各种表现都有了不同程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常见 学习 心理障碍 疏导 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