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7万吨阳极碳块节能环保技改扩建工程资金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791901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268.72KB
年产7万吨阳极碳块节能环保技改扩建工程资金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
《年产7万吨阳极碳块节能环保技改扩建工程资金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7万吨阳极碳块节能环保技改扩建工程资金申请报告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碳素企业有数家,但目前生产商品阳极碳块的厂家仅此一家(都江堰顺发碳素有限公司因地震重建已不生产阳极碳块产品)。
除启明星铝业自备有限阳极碳块车间外,其余铝厂都尚未建有阳极碳块车间。
目前川内缺口巨大,川内碳素企业无法满足其中需求,所需大量的阳极碳块主要靠山东、山西、河南等省供应。
由此可见,该企业在川内的地位重要。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产品阳极碳块的用途
“阳极碳块”也叫预焙阳极(碳阳极),主要用于电解铝厂的电解槽作阳极导电材料。
该产品投入电解铝工业使用,不但能改善工厂劳动和社会环境,而且电阻率低,允许电流密度大,有利于铝电解节能和电解工艺向大容量自动化发展。
阳极碳块是国家规定新建电解铝厂和老电解铝厂进行环保技术改造的必用产品。
它是电解铝厂在电解工艺过程中作阳极导电材料使用的。
某碳素有限公司属某省“科技产业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阳极碳块产品作为电解铝行业环保技术革命——预焙电解槽的必用导电消耗材料,发展前景好,生命周期长、企业效益显著。
公司已形成以阳极碳块为主的各类碳素制品4万t/a的生产能力,培养出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
通过2001年至2004年两期技改,形成的3万t/a阳极碳块产品的成功生产,摸索出了一整套技改、基建、设备选用、炉窑建造、生产工艺的先进经验,为再扩产找到了一条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的有效建设捷径。
公司是国内首先将阳极碳块产品以商品性质推向市场的第一厂家,目前国内形成较大规模的商品阳极碳块生产厂家还不很多。
公司超前抢占了市场,为扩产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
“5.12”大地震后,川内恢复重建规划建设项目中,阿坝铝厂、其亚铝业集团将有跨越的发展蓝图,产能将几番增长,为碳素企业的阳极碳块产品发展带来了契机。
公司现地址位于成(成都)渝(重庆)高速公路中心的某市市郊3km处;
距高速路公路出口5km;
距某火车站5km;
距成都、重庆机场都只需2h左右的车程;
是内(某)昆(昆明)铁路、内昆高速公路的起点;
是西南出海通道和必经之地,交通十分便利。
2.2设计依据
某碳素有限公司与某省冶金设计研究院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
某碳素有限公司提供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
内东区经委发[2008]108号
2.3项目概况
2.3.1项目名称:
7万吨/年阳极碳块节能、环保技改扩建工程
项目业主:
某碳素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某
2.3.2建设性质:
改扩建
2.3.3建设地点:
某市东兴区郭北镇
2.3.4建设规模:
年产阳极碳块11万吨
2.3.5建设期限:
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
2.4项目建设必要性
2.4.1节能降耗,提高效益
公司焙烧炉始建于九七年,原设计选用炉型为倒焰窑,该炉为间歇式生产炉,生产效率低,劳动条件差,不适于机械化生产,更主要是热能利用率低,耗煤量大,据十多年来的运行情况看,吨产品耗煤高达480kg标煤左右,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实属一种高能耗、低效率的落后设备。
该项目改造成功,对促进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2.4.2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公司现有设备不能满足生产所需,并有烟气污染,而且有大量煤渣排放。
根据国家及省、市政府关于加强工业节能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目标,特别是在当前能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国家产业政策有关规定,对设备、工艺、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炉窑坚决淘汰进行节能、环保改造十分必要。
该项目建设成功,对治理环境污染,减少废气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2.4.3适应省内电解铝发展
某省现在发展迅速的其亚铝业、阿坝铝厂的电解铝产能五年内产量最少将突破60万吨,而他们计划拟建的碳素车间也只能满足其50%以内,而川内生产商品阳极碳块的厂家仅本公司一家,经常不能满足用户需要而受用户埋怨,因此,该企业扩建7万吨阳极碳块项目对川内电解铝企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材料保障基地。
2.4.4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市场分析)
我国2000年产电解铝286万吨,2005年产电解铝779万吨,2008年电解铝的产量已突破1300万吨,2008年的产量将比2000年增长3.5倍,比2005年增长67%甚至更高,以上数据充分说明近几年来我国的电解铝发展迅猛,而且以后的若干年还将继续发展。
这里还必须强调的是我国从03年底开始连续不断出台了多项限制电解铝发展的强硬措施,包括取消出口退税、提高电价等对电解铝企业致命的政策,却都没有阻挡住电解铝的高速发展,这就充分说明电解铝强有力的生命力。
电解铝的十年的增长的产能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3.5倍还多,如此大的增长速度,致使电解铝所需导电消耗材料阳极碳块需求缺口巨大,也导致铝用碳块行业发展迅猛。
每生产一吨电解铝锭需消耗阳极碳块500-550kg,以500kg计算,2008年电解铝行业将消耗阳极碳块650万吨以上,而2005年消耗阳极碳块不到400万吨。
这样平均每年以80万吨以上的增速增长,致使电解铝所需阳极导电消耗材料阳极碳块以及阳极碳块所需主要原料石油焦出现奇缺。
2007年阳极碳块价格和阳极碳块所需主要原料石油焦价格都异常猛涨。
石油焦价格到厂价从2007年初的1100元/吨左右,到下半年涨到了2300元/吨以上,价格增长了一倍以上。
阳极碳块价格从年初的2400元/吨左右涨到了4300/吨以上。
石油焦单价每吨涨到了1200元以上,而阳极碳块价格每吨上涨了1900元以上。
就是如此,市场上常常是有价无货,无赖之下,电解铝行业因缺阳极碳块,铝用碳素行业因缺石油焦而被迫减产。
08年下半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电解铝行业受到较大影响,部分企业减产,使阳极碳块的需求有所缓解。
由于我国炼油行业因原油因素和投资巨大而且建设周期长,发展迟缓于电解铝行业,因此,阳极碳块、石油焦短缺现象短期内难以缓解。
预计较长时期内阳极碳块都将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某的几家电解铝企业的阳极碳块缺口问题更是无法在川内解决。
川内所产阳极碳块不到川内所需阳极碳块的15%,主要依赖于山东、山西、河南、贵州等外省碳块企业提供。
因运力和运距问题,往往是不能按时运到,电解铝企业只好增大库存,即增加原料成本,又增大了电解铝企业的资金占用。
因此,川内铝用碳素企业的潜力巨大,某碳素有限公司扩建7万吨年工程的最佳投资时机已成熟。
2.4.5对项目建设的评价
阳极碳块产品是有色电解铝行业预焙电解槽必用的阳极导电消耗材料,是电解铝环保治理的重要配套产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
某碳素有限公司属某“科技产业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本次技改完成后将形成总规模年产11万吨碳素制品的生产能力,采用了各项先进技术,能实现科技兴企的目的。
企业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优越、交通、通讯十分便利,有一流的技术力量,一流素质的员工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艺设计先进,技术成熟,原燃材料储量丰富,“三废治理”方案严密。
预测时,在原材料价格上取上限,销售价格取下限的情况下,其资金利税率、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盈亏平衡等指标都非常乐观,通过分析,充分证明项目能承受很大风险。
综上所述,本项目无论是建设的基础条件、工艺技术、原燃材料供应、交通运输、动力、“三废”方案,还是产品市场、发展前景、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项目实施方案
3.1项目的主要内容
项目采用模糊自动控制焙烧的节能和环保先进技术和工艺,建设7万吨/年阳极碳块节能、环保技改扩建工程。
采用节能新工艺、新型节能炉窑,将原加热源煤炭改为使用天然气作热源,利于节能和环保。
新增34室环式焙烧炉2座,罐式煅烧炉2座,4R300磨粉系统2套,3000立升混捏机8台,新型振动成型系统2套,天然气配气站1座,新增除尘设备2套等设备设施23台(套)建相应的厂房6000㎡。
3.2项目采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主要产品为预焙阳极碳块,其新工艺和技术是:
首先是选用先进的,便于自动化控制的,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热源和多次重复利用热源的多室环式焙烧新工艺。
其次是采用目前国际较为先进的国产模糊燃烧自动升温控制系统,充分利用热源,节约能源、提高质量。
三是采用先进的工艺配方,先进粉料加工设备和产品成型设备,严格控制各料配合组成及粉料纯度,以提高产品的密度和强度。
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各项理化性能指标优于国家一级品标准。
3.3阳极碳块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3.4新增主要生产设备明细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
单价(万元)
总价(万元)
1
煅烧设备
12罐
2座
80
160
2
粒料制备设备
600/400
1套
3
沥青软化装置
50m3
4
混捏设备
3000立升
8台
37.5
300
5
振动成型设备
2台
6
环式焙烧炉
34室
900
1800
7
除尘设备
2套
230
460
8
磨粉设备
4R300
50
100
合计
20台套
2840
3.5征地及土建情况
该公司已购油建部门的173亩工业闲置基地用于该项目建设,土地使用证又过户完毕。
该基地内水、电齐备、办公、住宅用房完整,绿化优美,并有可用车间3000多㎡,只需新建6000㎡左右的生产用房和修筑炉窑,新增生产设备即可投入生产。
第四章项目目标
4.1项目实施后形成的生产能力
项目实施后公司各类碳素产品的总生产能力为11万吨/年(其中:
新增阳极碳块产品生产能力为7万吨/年)。
4.2产品档次
项目实施投产后,将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产品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尤其能促进产品的密度和强度的提高,并能将电阻率降低到45Ωmm2/m以下(国家最好的标准为50Ωmm2/m),即产品档次将超过国家最好标准。
同时可实现产品的出口创汇。
4.3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为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0100万元,新增利润2446万元,新增税金1170万元,新增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详细分析见第九章)。
4.4节能减排效果
项目实施后,年可节约标煤2.07万吨。
年可减排二氧化硫680吨,减排粉尘200吨,减少煤渣排放1.28万吨(详述第七章、第八章)。
第五章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方案
5.1项目总投资
5.1.1项目总投资790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9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0万元。
5.1.2七万吨/年阳极碳块产品投资预算表
项目或工程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金额万元
一
土建工程
1576
购买土地
亩
173.07
56000
969
原料车间
轻型钢结构
m2
2000
600
120
煅烧车间
800
48
破碎车间
砖混结构
1200
144
混捏、压型车间
原有维修
60
焙烧车间
1938
155
办公、食堂、宿舍(已有)
维修
二、
设备设施及安装
(万元)
3640
煅烧炉
座
破碎系统
套
磨粉系统
混捏机
台
溶化系统
成型系统
焙烧炉
34炉室
供电系统
1000
KVA
9
除尘系统
10
水循环净化系统
200
11
天然气配气站
12
机加工、检修、质检设施
三
其他费用
684
建设期利息
360
预备费
设备安装运输费
厂区道路
45
土石方费
59
四、
投资合计
5900
5.1.3工程投资构成分析表
项目名称
投资金额(万元)
占估算值比例(%)
建筑工程
26.71
设备
61.70
安装工程
2.03
其它费用
564
9.56
总计
100.00
5.1.4工程子项投资分析表
子项名称
金额(万元)
占估算比例(%)
工程费用
5216
88.41
主要生产设施
3540
购买土地及房屋、土地出让金
16.42
辅助生产及公用设施
627
10.63
生活福利设施
1.36
二
224
3.8
1.69
四
6.10
5.2资金筹措方案
固定资产投资5900万元,向银行贷款3000万元,其余全部自筹。
5.2.1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金额
截止09年
8月底
09年9至12月
09年底
以后
项目总投资
7900
1313
1150
5437
1.1
项目土建
投资(含土地)
407
1.2
项目购买设备
344
850
2446
1.3
其他支出
2684
2584
资金筹措
4919
181
2800
2.1
企业自有
资金
2900
1919
2.2
银行贷款
3000
2.3
铺底流动资金
注:
1.3项其他支出中含流动资金购买铺底原料2000万元,建设期利息;
管理费等。
5.3项目进度安排
2009年8月底前,已办妥项目建设条件所需的立项、可研、环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选址意见书、国有土地使用证等相关手续。
已完成炉窑设计及炉窑用材订购,已完成部分设备订购,焙烧炉主体工程已动工建设;
已完成车间施工图设计;
已维修原有的可用车间、办公楼及部分住房。
2009年7月至2010年二季度,修建炉窑及车间,完成所有设备订购。
2010年三季度,设备安装调试、试生产
2010年四季度,竣工验收。
项目进度计划表
年分
季度
实施内容
2009
2010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施工图设计
设备订购
建窑炉
设备安装调试
试生产
竣工验收
第六章项目实施概况
6.1目前项目实施情况
7万吨/年阳极碳块节能、环保技改扩建项目规划、定点、环评、土地购买已完成,土地属购买的原石油部门的173亩工业基地,土地使用证已办理完备,基地内水、电、路三通良好,并有车间、办公、住宅用房12000多㎡,且有很好的绿化树木。
6.2工程形象进度及完成投资情况
现已签订部分设备、耐火材料合同以及焙烧炉筑炉合同。
09年7月已动工建6000㎡新车间和砌筑焙烧炉,09年8月底前已将需利用的车间以及进厂公路维修完成,整个工程将于2010年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项目现已完成投资1313万元,其中:
购买土地969万元,筑炉工程费100万元,购耐火材料194万元,机械设备50万元。
第七章节能分析
7.1能耗指标
7.1.1能耗指标
阳极碳块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主要分为原、辅材料消耗和生产能源消耗。
原、辅材料消耗主要有生石油焦、冶金焦,生产能源消耗主要有电、天然气、水、煤,重油等,本项目设计采用生产能源主要有电、天然气、水等,其中循环水已折入动力电耗。
年消耗量见表
表7-1年能源消耗量表
名称
实物量
折标系数
折算标煤
电
Kwh/a
13020000
0.1229
1600
天然气
m3/a
8400000
1.33
11172
水
175000
0.11
19
12791
7.1.2工序能耗
全年实耗12791t标煤,工序能耗182.7kg标煤/阳极碳块。
7.1.3实物单耗
表7—2实物单耗表
消耗量
备注
kwh
186
m3
2.5
7.2技改前后能源消耗对比
7.2.1本项目在公司原有阳极碳块产品30000吨/年生产规模(另有其他碳素产品1万吨),采用焦粒燃煤焙烧法的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进行节能、减排技改扩能改造,并采用焦粒天然气焙烧法工艺流程,新增年产70000吨预焙阳极碳块的生产规模。
项目主要燃料为天然气,取缔燃煤。
7.2.2焙烧炉考虑操作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设计能耗取高限约有富余量计算,正常运行后肯定低于此设计值。
7.3能源消耗技改前后对比。
7.3.1技改前每吨产品工序能耗479.6kg标煤,年产70000吨产品,年耗标煤33573吨。
7.3.2技改后每吨产品工序能耗183kg标煤,年产70000吨产品,年耗标煤12810吨。
7.3.3技改前后节能效果;
33573-12810=20763吨标煤,节能率达61%。
7.3.4技改前后能源消耗量见下表
表7-3技改前年能源消耗量表(以7万吨测算)
折标煤
24500000
3011
560000
1.11
61.6
煤
吨/a
42700
0.7143
30500
33573
表7-4技改后能源消耗量表
表7-5技改前后实物单耗对比表
消耗
技改前
技改后
Kwh/t
350
m3/t
(610kg)
该项技改前为燃煤单耗
7.4能源分析
通过上述对比测算,本项目技改前全年能源消耗33573吨标煤,工序能源消耗479.6吨标煤/吨阳极碳块,其中电350kwh/吨产品,水8m3/吨产品,煤610kg/吨产品,技改后全年能源消耗12791吨标煤,工序能源消耗183kg/吨阳极碳块。
电186kwh/吨产品,天然气120m3/吨产品,水2.5m3/吨产品。
本项目全部节能改造完成投入正常运行后,全年可为企业减少能源消耗量20763吨标煤。
为企业降耗增效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起到积极作用。
本设计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工序能耗指标同国内同行业比较已达到较先进水平,同时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
7.5节能措施综述
主要工艺流程及设备造型采用了节能新技术、新工艺。
7.5.1煅烧炉
设计选用煅烧质量稳定,热耗低、烧损小的8层火道罐式煅烧炉,并在适当位置设二次进风装置,使炉窑内原料挥发份充分燃烧,减少外加燃料消耗。
设置余热利用装置,回收烟气余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产 阳极 节能 环保 技改 扩建工程 资金 申请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