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练习题16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791590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169KB
细胞生物学练习题16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
《细胞生物学练习题16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练习题16章内容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真核细胞的基因表达比原核细胞复杂得多,能在、、
、和等多层次上进行调控。
11、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是以为单位或方式进行的。
二、选择题
1、下列选项有关病毒增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分别复制病毒核酸与翻译病毒蛋白质,在细胞外组装成病毒颗粒
B、病毒进入细胞的主要方式是“主动吞饮”
C、逆转录病毒DNA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并表达特异蛋白质,使细胞转型
D、病毒自身没有独立的代谢与能量转化系统
2、已知H5N1型禽流感病毒中,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H5N1型禽流感病毒中的糖蛋白有识别功能,具有抗原性
B、上述蛋白可能决定禽流感病毒的感染能力
C、H5N1型禽流感病毒具有包膜结构,上述两种蛋白可能存在于包膜中
D、上述蛋白的翻译主要由病毒自身的酶体系催化完成的
3、逆转录病毒是
A、单链DNA病毒B、双链DNA病毒C、单链RNA病毒D、朊病毒
4、SARS病毒是
A、DNA病毒B、RNA病毒C、类病毒D、朊病毒
5、原核细胞不具备下列哪种结构
A、环状DNAB、核小体C、核糖体D、核外DNA
6、下列有关细菌细胞壁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肽聚糖是所有细菌细胞壁的共同组分
B、革兰氏阳性菌比阴性菌的壁厚,且壁酸含量比阴性菌高
C、青霉素可抑制壁酸的合成,故两者对青霉素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D、细胞壁的成分与抗原性、致病性及对病毒的敏感性均有关系
7、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虽有许多不同,但都有下列哪种结构
A、核仁B、核糖体C、线粒体D、内质网
8、下列结构中,原核细胞具备而真核细胞没有的是
A、内含子B、操纵子C、重复序列D、线性DNA分子
9、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A、内质网B、核仁C、中心体D、微丝和微管
10、原核细胞不具备的是
A、细胞膜B、核糖体C、DNAD、核膜、核仁
11、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中不包括
A、蛋白质B、脂类C、糖类D、核酸
三、判断题
1、()细胞内的生化过程总是能完全在试管内进行
2、()含有遗传信息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可以在体外培养持续生存
3、()每个病毒都含有一种或多种DNA或RNA分子
4、()所有正常细胞的增殖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
5、()所有病毒仅由核酸与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6、()病毒的包膜是特化的细胞膜,与细胞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并无太大的差异
7、()不含核酸的病毒不具有侵染性
8、()病毒的增殖是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分裂的
9、()细菌DNA的复制受细胞分裂周期的限制,只能在S期进行
10、()一些真核细胞不仅在细胞核内存在遗传物质,也可有核外DNA,如质粒
11、()细菌细胞的细胞核主要由一个环状的DNA分子组成
四、名词解释
朊病毒:
支原体:
类病毒:
基因组:
中膜体:
质粒:
内生孢子:
古细菌:
五、问答题
1、你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如何理解的?
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
(1)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单位。
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虽然是“社会化”的细胞,但它们又保持着形态结构的独立性,每一个细胞具有自己完整的结构体系;
(2)细胞是有机体代谢与执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细胞内的一切生化过程与试管内的生化过程的根本不同点是,细胞有严格自动控制的代谢体系,并且有保证完成生命过程有序的独立的结构装置;
(3)有机体的生长与发育是靠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来实现的。
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细胞都具有遗传的全能性(除少数特化细胞)。
总之,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已有许多实验证明,细胞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就不能实现细胞完整的生命活动。
2、细胞在结构体系上有哪些共性?
构成各种生物有机体的细胞种类繁多,结构与功能各异,但它们具有一些基本共性,细胞生存与增殖必须具有以下结构装置:
细胞膜、DNA、RNA、核糖体,同时必须具有增殖机能。
(1)所有的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生物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表达的载体;
(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4)所有细胞都以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增殖。
3、以细菌为例,阐述原核细胞的基本特点。
(1)原核细胞最基本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
遗传的信息量小,遗传信息载体仅由一个环状DNA分子组成;
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
(2)细菌的特点有:
没有典型的细胞核结构:
主要由一个环状DNA分子组成核区,核区四周是较浓密的胞质物质;
环状DNA分子以膜为支点,以θ模型的方式双向复制。
其DNA的复制不受细胞分裂周期的限制。
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
细胞膜具有多功能性,细胞膜上附着有多种具有具有特殊功能的酶,细胞膜具有类似线粒体、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功能。
细胞表面其他一些特殊结构:
例如起DNA复制支点作用的中膜体、对细胞起保护作用的细胞壁和荚膜以及运动器官鞭毛等。
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由50S的大亚基和30S的小亚基组成。
细胞内有数千个核糖体,附着在细胞膜的内侧,与mRNA形成多聚核糖体,翻译蛋白质。
细菌核外DNA:
除核区DNA外,还存在可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如细菌质粒。
在恶劣的条件下产生特殊的结构,以有利于细菌的生存,如质粒变异,产生耐药性、形成内生孢子等休眠体。
细菌细胞以直接分裂的方式增殖。
4、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1)虽然病毒的体积总体上比支原体小,但是它不具有细胞结构;
(2)目前没有发现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的细胞;
(3)支原体具备细胞膜、遗传信息载体DNA、RNA、核糖体和进行酶促反应的酶,能维持它作为一个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
(4)从理论上推论,细胞独立生存所需空间的最小极限是,细胞的直径不小于100nm,而支原体的直径已接近这个极限;
(5)作为比支原体更小更简单的细胞,又要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似乎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5、总结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过程。
1.病毒核酸的侵染(吞饮,膜融合,注射)
2.病毒核酸的复制、转录与蛋白质合成
3.病毒的装配、成熟与释放(吞吐或出芽方式或裂解细胞)
6、试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细胞结构基本特征上的区别
特征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膜
有(多功能性)
有
核膜、核仁、线粒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
溶酶体、细胞骨架
无
染色体
有一个环状DNA分子构成的单个染色体,DNA不与或很少与蛋白质结合
2个染色体以上,染色体由线状DNA与蛋白质组成。
核糖体
70S(包括50S与30S大小亚单位)
80S(含60S与40S大小亚单位)
光合作用结构
蓝藻含有叶绿素
a的膜层结构
细菌具有菌色素
植物叶绿体具有叶绿素a和b
核外DNA
细菌具有裸露的质粒DNA
线粒体DNA,叶绿体DNA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氨基酸与壁酸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与果胶
细胞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7、试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遗传装置与基因表达与调控方式上的主要差异。
DNA量(信息量)
少
多
DNA分子数
1
2个以上
DNA分子结构
环状
线状
基因组数
1n
2n,多n
基因数
几千
大于几万,十万
大量“多余”的“重复”的DNA序列
内含子
DNA与组蛋白结合
不与或与少量类组蛋白结合
与5中组蛋白结合
DNA与组蛋白以核小体及各级高级结构构成染色质与染色体
非
是
DNA复制的明显周期性
基因表达的调控
主要以操纵子方式
复杂性,多层次性
转录与翻译后大分子的加工与修饰
细胞复制与分裂(DNA传递与分配)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第四章细胞质膜
1、和统称为生物膜,它们具有的共同的结构特征是和,功能特征是。
2、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包括、和三种类型。
3、生物膜上的磷脂分为和两类,其中甘油磷脂包括、、和等。
4、根据蛋白质分离的难易程度及其与脂分子结合的方式,分为和两种。
5冷冻蚀刻技术制样过程中,膜结构从双层脂分子的疏水端断裂,产生质膜的面和面。
6、带3蛋白是红细胞膜上转运离子的转运蛋白。
1、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成分中不包括
2、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B、离子强度C、pHD、脂肪酸不饱和程度
3、膜脂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是指
A、脂分子在膜上亲水头部与疏水尾部不对称
B、在两层膜脂中脂分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C、在两层膜脂中膜蛋白不同
D、细胞膜外表面是亲水的,内表面是疏水的
4、造成细胞膜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
A、胞内压力B、膜蛋白的运动C、膜脂分子的运动D、蛋白质与脂类的有机组合
5、膜脂分子不具备的运动方式是
A、向各方向运动B、侧向扩散C、翻转运动D、自旋运动
6、糖分布在细胞膜的
A、内表面B、外表面C、内、外表面之外D、内、外表面之间
7、膜脂最基本的热运动方式是
A、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B、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
C、脂分子尾部的摆动D、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
8、下列哪个因素可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加
A、降低温度B、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C、增加鞘磷脂的含量D、增加脂肪酸链的长度
9、有关膜蛋白的流动性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的转换,膜蛋白的扩散速率下降
B、降低温度,膜蛋白的扩散速率明显下降
C、膜蛋白在脂双层二维溶液中的运动是自发的热运动
D、用阻断微丝形成的药物松弛素B处理细胞后,膜蛋白的流动性大大增加
10、有关膜的不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论是膜内在蛋白还是膜外在蛋白,在膜上都呈不对称分布
B、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指每种膜蛋白分子在细胞膜上都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C、膜蛋白和糖类在细胞内外层是不对称分布的,但膜脂是对称分布的
D、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完成复杂的各种生理功能的保证
11、无论是糖脂还是糖蛋白,其糖基侧链都分布在质膜的
A、PS面B、ES面C、EF面D、PF面
12、红细胞膜蛋白不包括
A、血影蛋白B、带3蛋白C、血红蛋白D、肌动蛋白
1、()膜脂分子的运动是膜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2、()因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所以它属于液体物质。
3、()细胞膜的内外表面都覆盖有一层糖类物质。
4、()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因为脂分子的亲水头部都朝向两个表面,因此,脂分子是对称性分布的。
5、()所有膜脂和膜蛋白都是兼性分子。
6、()生物膜是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膜。
7、()胆固醇在动物细胞膜中含量较高,但不存在于植物和原核生物细胞中。
8、()为获得有生物活性的膜蛋白,常采用离子型去垢剂。
9、()膜脂和膜蛋白都处于流动状态,两者互不影响。
细胞膜:
流动镶嵌模型:
膜整合蛋白:
膜周边蛋白:
去垢剂:
光脱色恢复技术:
1、简述膜结构模型的演化过程。
生物膜结构模型的演化:
①1925三明治模型;
②1959单位膜模型;
③197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④1975晶格镶嵌模型;
⑤1977板块镶嵌模型;
⑥脂筏模型
2、什么是脂质体?
在研究和临床治疗中有哪些应用价值?
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
应用价值:
1.作为药物载体:
抗癌药、抗寄生虫和真菌药、多肽及酶类药等。
2.作为疫苗载体:
起免疫佐剂作用。
3.用于免疫诊断:
包裹荧光物质或酶活性物质。
4.作为基因治疗和核酸免疫中的DNA载体
3、膜内在蛋白以哪些方式与膜脂结合?
1)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的相互作用,这是内在膜蛋白与膜脂结合的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结合方式。
2)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或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通过钙离子、镁离子等阳离子与带负电的磷脂极性头部相互作用。
3)某些膜蛋白通过自身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共价结合的脂肪酸分子,后者插入到膜双层之间,有少数与糖脂共价结合.进一步加强膜蛋白与脂双层的结合力。
4、哪些实验可以证明膜蛋白的运动性?
试简要说明。
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用抗鼠细胞膜蛋白的荧光抗体(显绿色荧光)和抗人细胞膜蛋白的荧光抗体(显红色荧光)分别标记小鼠和人的细胞表面,然后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使两种细胞融合,10min后不同颜色的荧光在融合细胞表面开始扩散,40min后已分辨不出融合细胞表面绿色荧光或红色荧光区域,如加上不同的滤光片则可观察到红色荧光或绿色荧光都均匀地分布在融合细胞表面。
此实验清楚地显示了与抗体结合的膜蛋白在质膜上的运动。
光脱色荧光恢复技术首先用荧光物质标记膜蛋白或膜脂,然后用激光束照射细胞表面某一区域,使被照射区域的荧光淬灭变暗形成一个漂白斑。
由于膜的流动性,漂白斑周围的荧光物质随着膜蛋白或膜脂的流动逐渐将漂白斑覆盖,使淬灭区域的亮度逐渐增加,最后恢复到与周围的荧光强度相等。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证明膜的流动性,同时也能测量膜蛋白扩散的速率。
5、如何理解生物膜结构的不对称性?
举例说明其生物学意义。
膜的不对称性功能:
膜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决定了膜内外表面功能的不对称性。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执行复杂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的各种生理功能的保证。
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和糖,膜的不对称性主要是指这些成分分布的不对称以及这些分子在方向上的不对称。
不对称性的表现膜脂和糖脂的不对称性膜脂的不对称性表现在膜两侧分布的各类脂的含量比例不同,各种细胞的膜脂不对称性差异很大,糖脂均分布在动物细胞的外表面。
膜蛋白和糖蛋白的不对称性膜蛋白的分布是绝对不对称的,每种膜蛋白在膜内都有特定的排布方向。
糖蛋白糖残基均分布在质膜的ES面;
膜脂、膜蛋白及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导致了膜功能的不对称性和方向性,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高度有序性。
膜脂与糖脂的不对称性糖脂仅存在于质膜的ES面,是完成其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膜蛋白与糖蛋白的不对称性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完成复杂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的各种生理功能的保证。
细胞间的识别、运动、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等都具有方向性,这些方向性的维持则依赖于膜蛋白、膜脂和膜糖的分布不对称性
6、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出,其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号跨膜转导。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
6)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7)膜蛋白异常与某些疾病相关,很多膜蛋白可作为疾病治疗的药物靶标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
2、磷脂分子是兼性分子,它具有和两个不同性质的部分。
3、根据膜蛋白与膜脂的关系,可将其分为蛋白和蛋白。
4、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主要有、和三种方式。
大分子物质主要通过和完成膜泡转运。
5、大分子物质要进入细胞,可通过或或来实现。
6、帮助物质进行被动运输的膜转运蛋白有两类,即和。
7、靠协助扩散跨膜的物质包括、和。
8、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开放的跨膜通道有、和。
9、主动运输需要和才能逆浓度梯度转运物质。
10、Na+—K+泵在主动运输时,利用的能量是,它的转运方式属。
11、Na+与葡萄糖的伴随运输中,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转运,其能量来自。
12、载体蛋白的转运方式可根据其转运物质的种类和方向不同分成、和三种。
13、胞吐作用可分为和两种途径。
14、钠钾泵、钙泵都是多次跨膜的蛋白质,它们都具有酶活性。
1、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其转运方式是
A、主动运输B、简单扩散C、协助扩散D、胞吞作用
2、Na+—K+泵转运Na+和K+的方式属
A、单运输B、协同运输C、共运输D、对向运输
3、Na+—K+泵水解一分子ATP可转运
A、3个Na+、2个K+B、3个K+、2个Na+
C、2个Na+、2个K+D、3个Na+、3个K+
4、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Na+入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一起带入胞内,此转运方式为
A、共运输B、对向运输C、协同运输D、单运输
5、Na+—H+交换载体在使Na+入胞的同时将H+排出细胞,此转运方式为
6、不受条件控制的跨膜通道为
A、配体闸门通道B、离子闸门通道C、电压闸门通道D、持续开放通道
7、细胞无选择地吞入固体物质的过程为
A、胞吞作用B、吞噬作用C、吞饮作用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8、细胞摄入LDL颗粒的过程是
A、自由扩散B、吞噬作用C、主动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9、有被小窝的作用是
A、使特定受体聚集B、吞入大分子物质C、防止大分子泄漏D、使细胞膜牢固
10、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跨膜转运的是
A、胞吞作用B、简单扩散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
11、细胞表面是指
A、细胞外的糖被B、糖被及细胞膜 C、细胞膜D、糖被、细胞膜及膜下溶胶层
12、在“细胞融合”实验中,作为细胞融合诱导物的是
A、甲醇B、乙醇C、冰醋酸D、聚乙二醇
13、维持细胞内低钠高钾的蛋白质分子是
A、Na+—K+泵B、Na+通道C、K+通道D、Na+—K+通道蛋白
1、()载体蛋白即负责小分子物质的主动运输,又负责协助扩散。
2、()所有的胞吞作用都是经过受体介导的。
3、()胞吐作用和胞吞作用在转运大分子物质的同时,进行细胞膜与细胞内膜的交流。
4、()Na+—K+泵在消耗ATP时,将Na+和K+转运到细胞内。
5、()有被小窝、有被小泡与细胞选择性转运特定的大分子有关。
6、()细胞表面就是指细胞膜。
7、()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结构的学科。
8、()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9、()协助扩散就是协同运输,是物质从高浓度侧转运到低浓度侧,不需要消耗能量。
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膜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
通道蛋白:
膜泡运输:
胞吞作用:
胞吐作用:
五、简答题
1、简单扩散(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何异同?
被动运输:
物质进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扩散,叫做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1)自由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
(如:
O2)
(2)协助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蛋白的扩散方式。
(葡萄糖进出细胞的方式)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到低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举例
O2、CO2、H2O、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2、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
(1)浓度梯度:
主动运输是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跨
膜转运的方式;
而被动运输是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
(2)是否需能:
主动运输需要代谢能(由ATP水解直接提供能量)或与释放能量的过程相偶联(协同运输)以及光驱动泵;
而被动运输转运的动力来自物质的电化学梯度或浓度梯度。
(3)膜转运蛋白: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介导;
被动运输有些需要载体介导(协助扩散、水孔蛋白),有的不需要(简单扩散)。
3、膜转运蛋白在物质跨膜转运中起什么作用?
膜转运蛋白可分为两类:
1.)载体蛋白(carrierprotein)
v载体蛋白与溶质分子构象相适宜。
v载体蛋白自身构象发生改变(开或关)。
延伸:
离子通道与载体蛋白的区别:
v离子通道具有极高的转运速率(接近自由扩散);
v离子通道没有饱和值;
v离子通道并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的
2.)通道蛋白(channelprotein)
v只要溶质分子大小和电荷相适宜。
v通道蛋白自身构象发生改变(开或关)。
A、载体蛋白即可介导被动运输也可介导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是生物膜上普遍存在、多次跨膜的蛋白质分子。
它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生物学 练习题 16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