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
- 文档编号:2179156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91KB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
《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专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
教学目标:
1.能阅读浅易文言文;
2.能对古书中浅易的段落进行标点;
3.能在翻译时做到信、达、雅。
难、重点:
1.标点
2.翻译
第一课时(文言实词)
教学目标:
1.系统地认识文言实词;
2.掌握词义变化、引申的规律。
难、重点:
掌握词义变化、引申的规律。
教学步骤:
常见的实词考查范围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一.通假字:
中学课本里讲的通假字包括以下三类:
1.通用字:
凡是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义也相同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叫做通用。
例: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
2.假借字:
凡是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但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用,称之为假借。
例: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3.古今字:
古代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个古字所代表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型来区别,造出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专代表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叫做古今字。
例:
随又槁暴,不复挺者暴同曝
二.古今异义:
1.词义的扩大:
今义大于古义,古义中包含于今译之中。
如:
江、河
2.词义的缩小:
今义小于古义,今义中又包含在古义之中。
如:
妻子、金
3.词义的转移:
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一对象。
如:
交通
4.感情色彩的变化:
褒贬意义相互转化。
如:
爪牙
5.名称说法的变化:
如:
“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
三.一词多义:
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思,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思,由本义引申或假借而成。
1.词的本义:
词最初的意义,如“兵”是“兵器”,“走”是“跑”(古汉语)
词的基本意义。
如“兵”是“士兵”“走”是“步行”(现代汉语)
2.引申义:
是从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的、相对立的、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深”:
基本义有:
河很深、院子深、深山、深耕等
引申义有:
道理深、友谊深、夜深人静等
引申有两种方式:
a.连锁式:
本义和引伸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展开,如“寒”的本意是“冷”,引申为“寒冷季节”在引申为“缺乏冬衣而受冻”又引申为“贫寒”,进而引申为“害怕恐惧”;b.辐射式:
即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如“节”的本义是“竹节”,其辐射式产生的引伸义有“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等。
3.比喻义:
是使用比喻释义,如“地下工作”、“乱扣帽子”。
第二课时(文言实词)
教学目标:
1.学会推断词义;
2.掌握文言实词的解题方法。
难、重点:
学会推断词义
教学步骤:
一.如何猜测词义:
(一).出示幻灯,请同学自己猜词义:
(二).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归纳如下:
1.可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推断词义:
如: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亡”为“逃跑”,“等”为“同样”。
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绝不会是“死亡”,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
句中的“等”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
2.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分析:
如: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③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在①中,“急”作“湍”的定语,故译为“急速”;在②中,“急”作“有”的宾语,故译为“紧急的事”;在③中,“急”前面有能愿动词,后有宾语,所以为动词,可是这个动作却是它后面的宾语“臣”发出的,那肯定是使动用法,意为“使……急”即“逼迫”。
3.语言规律来推断词义:
如:
①求全责备②化险为夷
③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④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此兵家之胜
①责,求。
因为“求全责备”为并列结构的成语,“责”与“求”相对,“备”与“全”相对,而且可以判断他们是同义关系,所以可以互解。
②“夷”与“险”相对,而且,可以是反义关系,“夷”就是“不险”,也就是“平安”。
③敛,收获;助,补;给,足。
本句讲春秋两季知识,“春耕”对“秋敛”,可推出“敛”即“收获”,“补不足”与“助不给”相对,“助”即“补”,“给”即“足”,成语“家给人足”也可以印证。
④利,敌人贪利。
“利”极易认为是“威逼利诱”的“利”,但从排比句的其他各项可以看出:
“乱”、“实”、“强”指的都是敌方,“利”也该指地方。
从以上分析可知,文言文中多用对偶句、排比句和并列结构,这样的语句,字数相同或基本相同,结构一致或基本一致,各句或成分在对应位置上使用同义词、反义词或意义相关的词,这是语言运用上的规律,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来推断。
4.用上下文所包含的情节脉络、人情事理来推断词义:
如: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
“失”为“不备”即礼节不周。
课本对此释为“过错、过失”不精确。
首先从信陵君的话中分析:
信陵君敢于自问、自我反省的前提是自认为“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现在再来反省自身,也只能是检查自己在礼节上是否“有所失”即“不备”;其次,从上下文来看,“公子曰”前有一句表心情的话“不快”,下文侯生归纳公子复返的心情为“恨之”,即不满意,既然如此,公子还会问:
“难道我有什么过失?
”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作为贤能的公子岂不知此?
因此,“失”译为“过失、错误”不合情理。
二.如何判断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秦师隧东②左右欲刃相如③驴不胜怒,蹄之
④舍于其址⑤乃使其从者衣褐
总结:
①东,向东进军。
②刃,杀。
③蹄,踢。
④舍,盖房子。
⑤衣,穿。
可以看出:
代词前的名词肯定是动词;名词前的名词如果和后面的名词不构成偏正关系,那肯定是动词;句中没有谓语。
2.名词作状语:
①其一犬坐于前②相如廷叱之③良庖岁更刀
总结:
①犬,像狗一样。
②廷,在朝廷上。
③岁,每年。
可以看出:
如果动词前有名词,而这个动作又不是它前面的名词发出的,这个名词肯定作状语。
2.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②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总结:
①远,远离。
②短,说人短处。
可以看出:
代词前的形容词肯定是动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的形容词,如果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不构成偏正关系,那肯定作动词。
3.使动用法: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③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总结:
①活,使……活。
②从,使……跟随,即带领。
③鸣,使……鸣。
可以看出:
如果动词后面有名词,可是这个动作却是它后面的名词发出的,那肯定是使动用法。
三.文言实词的解题方法:
1.据上下文意辨通假:
通假一般都是同音替代或同形替代。
如“蚤”通“早”“内”通“纳”
注意用本字去理解,积累一些常用词,如:
“陈”通“阵”“要”通“邀”
2.古今异义要区别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
如: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
土地方圆
积累一些常用词:
如“牺牲”、“交通”
3.一词多义:
结合上下语境去考虑,根据上下句意、文意推断,并利用古代句式的特点,从相对或相反的角度进行推敲。
此外,还可以根据现代汉语的组词规律和常用的一些词语来推敲。
第三课时(文言虚词)
教学目标:
1.系统地认识文言虚词;
2.掌握虚词的解题方法。
难、重点:
辨别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教学步骤:
一.文言文常见的虚词举例:
1.同类异词:
1只、止、特、但、使、惟、仅、单、直、啻;
2都、全、皆、悉、咸、举、具;
3否、未、无、勿、弗、莫、非、毋;
4汝、女、若、乃、而、子;
5我、吾、余、予;
6孰、安、胡、曷、奚、焉(那里);
7谨、伏、敢、请、敬、辱、幸(表谦恭)
2.时间副词:
8表过去的时间:
已、既、业曾、尝
9表目前的时间:
方、正、今
10表短暂的时间:
少时、少顷、寻、须臾、未已、俄而、旋、既而
11表突然、就的时间:
猝、遽、辄、忽
3.句首虚词:
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等等,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
4.句末虚词:
者、也、乎、哉、矣、焉、邪、耳、尔、与、欤等,表各种语气;
5.双音节虚词:
得无:
是表示反诘的副词,又表示怀疑或猜测,常与疑问语气词“乎”相搭配,译为“莫非”、“莫不是”
否则:
古汉语中的“否则”是两个词,“否”是“不然”,“不是这样”,“则”相当于“就”
然则:
“然”是“如此”“这样”的意思,“则”表示推断。
因此,“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或“这样,就……”,有时只译作“那么”
虽然:
与现代汉语的“虽然”不同,“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虽然”,“然”相当于“如此”
比及:
“比”作介词,表示到达的时间或处所,可译为“等”“等到”,“比及”或“比至”连用时,可译为“等到了……”
二.兼词或虚词的连用:
1.在文言文中所谓的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
如:
“诸”,在“穆公访诸蹇叔”、“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常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中相当于“之乎”两个词。
“焉”,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昔者,吾舅死于是,吾夫又死焉”这样的句子中,相当于介词“于”加上指示代词“是”,在“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中,相当于表比较的介词,加上代词“之”。
“盍”,在“盍各言尔志”“盍驰往油画院,一观普法交战图乎”这样的句子中,相当于“何”加“不”。
2.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
有同义的虚词连用。
如“长沙乃才二万五千户”,“第令事成,两主分争,患乃始成”,“假令伏法受诛,若九牛之一毛”,“其一根上有七八根生者,昔皆崭去”,“念诸侯无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等等,都是副词或连词的连用。
还有语气词的连用,几个语气词并不同义,整个句子语气的重点落在最后一个词上。
如“友也者(重点在者,表提顿语气),友其德也。
”“友为《周南》、《召南》矣乎?
”(重点在乎,表疑问语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三个虚词连用,重点落在“矣”,表示已然语气)。
懂得了虚词连用的特点,有助于断句和对语意的理解。
三.虚词的解题方法:
1.辨虚实。
如“之”“为”“夫”等,有时作实词用,有时作虚词用,要注意分辨。
2.分用法。
有的文言虚词,能表达各种关系,要联系语境,搞清楚这些关系。
3.通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词义不同,如“因为长句”中的“因为”就是“因此写下”的意思。
4.记特殊,如“诸”,“于之”意;“盍”,“何不”的合音词。
第四课时(文言句式)
教学目标:
1.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
2.学会辨别特殊句式;
难、重点:
学会辨别特殊句式;
教学步骤:
一.判断句:
这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句式,可分为两个系列;如果从它表达的内容看,它可分为两个类型:
(一)“……者……也”系列。
“……者……也”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1.……者,……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也:
夫战,勇气也
3.……,……者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4.……者,……:
粟者,民之所种
5.……:
刘备天下枭雄
(二)“乃”“为”系列。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1.道士,乃人也。
2.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远即今之累然在墓者也
5.同行二十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三)文言判断句“……者……也”的格式,实质表达着两种不同的内容:
一是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我们管它叫“是非判断”,上面的两个系列都是这样的例子;一是对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我们管它叫“因果判断”。
“因果判断”表达的意思是“……是因为……”“……的原因是……”。
例如:
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