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786235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9.01KB
剑河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剑河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剑河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被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绘画之乡的剑河农民画。
此外,剑河境内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特色饮食文化、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等等。
在这些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中,按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分共有7个主类136处(项),其中:
地文景观25处,水域风光18处,生物景观6处,遗址遗迹6处,建筑与设施41处,旅游商品15种,人文活动25项。
按景源和地域空间划分为剑河温泉、八郎古生物化石群、百里原始阔叶林、仰阿莎湖、盘溪瀑布群侗族风情和新县城等六大景区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以转型发展为出发点,把旅游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作为解决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首先是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突破口。
十一五”期间,我县旅游工作紧紧围绕“黔东南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大州”,提出了“旅游活县”战略,坚持以“旅游业为主线,引领剑河经济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旅游抓农业,围绕旅游抓工业,围绕旅游抓交通,围绕旅游抓城建,围绕旅游抓开放,不断做大做强旅游业。
并将苗侗文化底蕴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其次,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旅游业还发挥了解决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
截止2011年3月,全县旅游从业人员2696人,间接拉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娱乐等行业就业岗位约1.2万个以上,旅游就业与再就业促进了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稳定。
目前,剑河县城至温泉景区已开始形成围绕旅游业,旅游商品生产、旅游餐饮和旅游住宿等要素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
先后完成了温泉景区步道、环线公路、给水、民族文化休闲长廊、景区管理用房、淡水工程、旅游公厕、停车场、垃圾池、踩鼓场等工程建设,并通过招商引资完成久格里吉、馨泉、温泉大池、剑泉宾馆等接待设施建设项目。
2010年以来,向州农发行贷款4999万元对温泉景区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进一步完善了新县城绿化、交通、管道、路灯等公共设施,基本完成了阳光广场周边景观绿化、仰阿莎大道和滨江路大树绿化工程、秀山公园建设、新县城至温泉公路沿线房屋立面改造工程和新县城亮化、仰阿莎广场、垃圾填埋场、烈士陵园和民族博物馆工程项目。
启动了城西路网建设、清水江大桥项目建设、城西别墅区、清水江航电工程、寨章片区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全力打造极具苗侗特色的森林温泉湖滨旅游城市。
完成了柳基古城北门、北门墙体、古街道、村寨石板步道、关帝庙等文化古迹修复项目和完善了寨内给排水工程、消防设施、垃圾填埋场、垃圾箱等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日益完善,2006年来建成通乡油路248公里,全县新增9个乡镇修通油路,为剑河温泉、仰阿莎湖、百里原始阔叶林、盘溪北侗风情等景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3.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科学制定规划,强化行业规模化发展。
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围绕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按照“规划先行,保护第一”的原则,切实做好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资源保护等基础性工作,认真解决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旅游发展目标,编制完成了剑河县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八郎古生物化石遗址公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百里原始阔叶林景区总体规划》、《剑河县重点民族村寨(展溜、巫包、温泉、柳基)保护与发展规划》等12个旅游规划。
获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剑河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2处(八郎及温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以锡绣为代表的剑河苗绣、苗族服饰、仰阿莎苗族神话叙事歌、革东飞哥、苗族多声部情歌、苗族剪纸、苗族银饰加工技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柳基)、州级10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7个(展溜、巫包、柳基、温泉、小广、久吉、柳富)。
全县各类饭店、宾馆等餐饮和住宿设施287家,总床位数2321张。
星级饭店3家,客房总数129间,旅游点接待单位30家。
全县获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2处,民族旅游商品开发公司1家,特色食品生产企业2家,旅行社分社1家,特色工艺品加工店6家。
2010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23.9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46.33万元。
全县旅游商品开发、旅行社、特色饮食、宾馆酒店等旅游从业人员约2696人,间接拉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娱乐等行业就业岗位约1.2万个以上。
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业规模,旅游产业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近年来,为提高剑河知名度,大力开展旅游宣传工作,建立了《苗疆浴城——剑河欢迎您》、《剑河旅游网》、《剑河县人民政府网》等专题网站,并在中国旅游新闻网、贵州旅游在线、各大报刊媒体和电视台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剑河旅游资源。
制作《那山、那水》、《魅力剑河》、《剑河旅游指南》、《水的故乡》、《乡土剑河》等书籍和画册、折页、光碟宣传资料推荐剑河,深度介绍剑河旅游,在全国旅游界引起了反响。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针对国内外客源市场,塑造了“民族原生态,休闲度假游”的主题旅游形象,在湖南、重庆、四川、广州等梯次展开旅游促销活动,并编制宣传资料通过省、州部门在美、英等欧美市场和韩、东南亚、港澳台和京、津地区等开展宣传推介和促销活动,邀请投资商、旅行社、媒体、专家、学者来剑河采风考察,组织省作家协会到剑河,拍摄旅游电视专题片。
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精心举办仰阿莎文化节,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节日。
5.加强旅游行业培训及管理,促进旅游业规范化发展。
大力开展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和行业规范管理力度。
加强旅游安全工作,及时制定旅游安全应急、旅游安全大检查等工作方案,切实排查安全隐患。
扎实抓好旅游咨询和投诉工作。
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期间,组织在高速公路出口、温泉景区等地设立假日旅游接待服务岗,以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更好地为游客做好服务。
加强旅游业务培训和资格培训,2006至2010年来,组织宾馆酒店、旅行社、旅游定点单位、讲解员、农家乐等旅游从业人员培训37期3338人次。
(三)旅游开发设想
据全县旅游资源分布,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现有旅游行业基础情况,以客源市场为导向,以游客需求为依据,本着科学合理、轻重缓急的原则,在下步旅游发展中,全县旅游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设想是:
按照以县城为中心,温泉景区为龙头,民族文化为核心,以仰阿莎湖为纽带,自然资源为互补的旅游发展总体思路,依托我县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优良的气候环境构成的多层次、多结构,山水林木富集的景观特点,全力打造商务旅游、温泉旅游、观光旅游、水上旅游、科普旅游、休闲避暑、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将剑河建设成为特色突出的“民族原生态,休闲度假游”旅游目的地。
“十二五”期间,重点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和培育好“一流温泉、一座新城、一条清江、一片森林”四大旅游名片。
倾力打造一流温泉:
整合温泉中心区与温泉民族村寨的各类资源,形成综合立体开发格局,着力把剑河温泉打造成集康体疗养、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民族风情体验为一体的现代旅游景区。
着力培育一座新城:
围绕剑河新县城的城市定位,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大力实施美化靓化工程为重点,积极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大力开发一条清江:
加快实施县城景观湖工程(清水江拦河坝),做好展架至五河一带水上综合开发和仰阿莎湖库区景点开发,着力打造集山水观光游、民族生态游、休闲度假游兼水上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全力盘活一片森林:
启动以八万山景区为重点、巫密河生态漂流为带动点的百里原始森林景区开发,建成省内一流的休闲度假和避暑观光旅游胜地。
同时,进一步加大民族民间文化旅游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做大做强民族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品位独特、地域独有的民族文化品牌。
1.全力打造以温泉景区为龙头,县城为中心,八郎地质公园为后补的旅游经济圈,三者有机结合,构筑剑河城区旅游的“金三角”。
温泉景区、县城片区(含寨章片区及新县城清水江段)、八郎景区均位于320国道和65号高速公路旁,上可达贵阳,下可达怀化,通达时间在3小时之内;
水路通过新县城码头可直达仰阿莎湖各支点,下可连通黎平高屯机场,通达时间约在4小时之内。
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
拟规划建设剑河县城至温泉到八郎环线旅游公路,打造沿线自然景点、水上游乐、以及屯州、八郎等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形成集温泉疗养、溶洞观光、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精品旅游产品。
(1)县城。
突出“旅客集散地”和“观光购物”及“吃、住”功能,发挥县城民族建筑特色和中心城区作用。
布置停车场、购物广场、商场、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满足游客出入交通需求、观赏民族特色建筑、民族文化展示、购物、游乐需求。
让游客玩得开心、住得舒心、购得放心,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县城至展架清水江河鱼一条街,突出“民族特色餐饮”功能,在县城至展架公路沿线兴建和发展以清江河鱼为主的一条具有民族特色风味的饮食一条街,打造“清水江河鱼”品牌,形成“洗清江水、吃清江河鱼、住清江河畔”浓厚氛围。
并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完善其旅游功能。
——在“吃”方面:
紧紧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及独特的饮食文化、“温泉谷”等旅游吸引物。
大力发展县城清水江畔野生河鱼一条街,精心挖掘和培育具有苗侗特色的饮食文化,完善各种服务功能,精心打造“冬泡温泉、夏浴清江、品野生河鱼”的旅游品牌形象。
——在“住”方面:
在县城着力建设和打造上档次、上规模的星级宾馆酒店,在革东屯州、八郎、县城郊区等发展一批特色农家旅馆,缓解温泉景区在旺季的住宿紧张问题,也为剑河旅游接待提供便捷、优质、高档的住宿条件。
——在“行”方面:
完善交通网络,加大旅游公路建设力度,贯通剑河县城——温泉、平塘坡溶洞群——革东屯州——八郎古生物化石景区环线旅游公路;
培育旅游航运公司和旅游车辆运输公司,打造一流的运输队伍,搭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让游客“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形成以县城为交通杻纽的游客集散中心,“辐射式”的交通布局。
——在“游”方面:
主要以温泉为引爆点,县城为中心,着力规划和建设好“城中民族村”,使沅江、大稿午、革东村等成为剑河县城的民族文化园;
打造和培养好八郎科普旅游、清水江河水上游乐、寨章片区休闲度假、五河沙滩洗浴、平塘坡溶洞群观光、八郎、屯舟民俗文化游等旅游产品,形成集科普、民族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水上游乐为一体复合精品旅游景区,构建县城、温泉、八郎地质公园环线旅游的“金三角”。
——在“购”方面:
县城为全县的经济中心,也是对外宣传的形象窗口,在县城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一条街;
在展架河鱼店和温泉景区的星级宾馆饭店,布置旅游商品专柜和销售区作,建设旅游商品的专卖市场,设立剑河旅游商品展销馆,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具有纪念意义和珍藏价值的旅游商品,同时,通过独特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展示剑河县民间乡土文化特色。
——在“娱”方面:
全方位多功能地完善城市的娱乐设施,培育城市的娱乐项目,满足游客多方面需求。
规划建设剑河民族文化大剧院,极力挖掘和推介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歌舞剧,挖掘、整理、编排仰阿莎歌舞剧、水鼓舞、游方歌舞剧等民族文化;
规范和发展好广场文化体验活动,充分利用县城及周边苗寨的“姊妹节”、“祭桥节”、“水鼓节”的民族传承节日,丰富游客文娱活动,举办好贵州.剑河县仰阿莎文化节,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并形成剑河独特的文化品牌。
(2)温泉景区:
整个温泉风景区的核心区域,以享受温泉的室内外泳池为中心、突出“康体、休闲、娱乐”的主题,布置高中档宾馆、康乐宫、理疗室、桑拿房,健身体育馆、茶楼、餐饮、泳池等设施,满足游客“洗浴、康体、住宿、休闲、娱乐”要求,让游客享受“春冬泡温泉、沐苗乡圣水”舒适环境;
在温泉村突出“辅助中心区”功能,打造成为集民居旅馆、农家乐、民族歌舞展示为一体的民族旅游村寨。
布置民族商品一条街、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民族小吃一条街和民居旅馆以及踩鼓(芦笙)场等,满足游客在温泉吃、住、购物、民族风情体验、民族歌舞欣赏、游玩等需求,形成“沐温泉水、吃温泉饭、赏温泉画”的氛围。
精心策划打造温泉至平塘坡溶洞群、下岩寨等景点旅游产品,形成泡温泉、观溶洞、体验民族风情的集合性旅游线路,拉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3)八郎国家地质公园。
突出“民族文化、科考价值”为主题,建寒武纪博物馆、寒武纪世界仿真模拟环幕影厅(生命演变时空隧道)、购物中心、寒武乐园(公园娱乐场所)、咨询及服务中心、稻香湖、寒武茶廊、寒武广场、生态农业观光区、民族风情体验区等,让游客在鉴赏古生物化石时领受科学知识、实现科考目标需求的同时,领略到剑河人文和风土民情
(4)革东至五河农家乐和游清江水。
突出“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和“游清水江”功能。
在革东至五河重点发展“农家乐”旅游产品,引导游客体验乡村旅游,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享农家乐、领略古朴民风民俗和反璞归真的感觉。
同时村民参与旅游业发展,形成城郊旅游互动,带动城郊经济一体化发展。
并在五河一带设置清水江天然洗浴场和水上游乐场,让游客畅游清江水,达到游客“夏秋沐清江、冬春泡温泉”旅游目标需求。
(5)在县城清水段及寨章片区。
突出“休闲、娱乐、体验”功能。
在寨章片区发展依山傍水修建独具特色小型休闲山庄、山庄建筑风格既与县城建筑大体相一致,又能体现山庄休闲特点、让游客进入山庄产生一种世外桃源、豁然开朗、轻松舒适的感觉。
同时兴建一些小型的体育设施如网球场和民风民情表演等娱乐设施,让游客在娱乐中得到休闲放松。
2.在仰阿莎湖景区、百里原始阔叶林景区、盘溪瀑布群景区旅游经济圈的开发构想。
(1)仰阿莎湖区。
突出“水上游乐、湖区观光”功能。
待清水江航电工程建成后,在寨章至展架一带设置水上游乐城,库区尾高中以上设置沙滩洗浴。
同时与寨章休闲山庄形成一体,互动互应,相辅相成,带动寨章至展架经济带的发展。
在南加、展溜、柳川、柳基、康中小流域、格里、南埃、下革东、也拢等分别设置船舶码头,增设游船、水上训练、水上游乐、水上饮食、水上民族歌舞展演等,开设仰阿莎湖区观光旅游,游客通过乘坐游船进入仰阿莎湖区领略山水一色美景,并可在南埃、下革东、柳基、展溜、柳川、格里等民族文化村寨发展苗侗风情和古城文化旅游等,游客临时下游船进入村寨旅游,使湖区旅游向集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游船旅游、度假旅游及水上娱乐与体育竞技等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发展。
(2)百里原始阔叶林景区。
突出“科考与生态旅游观光度假”功能。
拟建成全省科考与百里原始阔叶林景区生态旅游观光度假胜地。
以一区(八万山林区)一中心(南哨集镇)四点(即下者旦、久仪、鹅掌楸、巫迷河漂流等四个有景观代表意义的独立点)为开发目标。
以巫迷河及巫迷河文化为载体,以百里原始阔叶林和河流通道为依托,突出“一林、一水、一村寨”(即原始林、清山绿水、民族村寨和集镇),规划南哨服务中心区、巫迷河峡谷漂流区、民族风情区、八万山避暑休闲度假区、鹅掌楸自然保护区、百里原始阔叶林观光游览带、水上游憩带等七个功能区,设计观光产品、休闲度假产品、水上游乐产品与生态旅游、民族文化体验及探秘等产品。
使游客在山水交融、林水交融、现代与历史交融、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交融中,感受真山、真水、真情。
(3)八万山景点。
突出“休闲避暑,体验游乐”为主题。
拟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发建设成一流的集休闲度假、避暑、疗养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精品景点。
(4)展溜锡绣文化生态村。
展留村位于剑河县南寨乡新集镇对面,地处仰阿莎湖东岸,该村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纯苗族村寨,属南寨乡。
展留村依山而居,村后青山耸立,四周风景秀丽、古树参天,村前层层梯田直抵清水江,风景秀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这里地势开阔,竹林、古树名木,生态环境优美,是集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生态型村寨。
是探秘苗族文化、研究民族文化历史、体验民族风情和乡村旅游的旅游胜地。
借助世行项目,完善村寨步道、消防、环卫等设施建设,加大村寨环境卫生整治,实施好民居维护工程和文化传承中心、芦笙场、非物质文化保护等项目建设,以实现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能步入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良性循环中,达到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目的。
(5)重点打造一批景点。
重点规划和打造文化资源独特,生态环境好,景观结构丰富的锡绣文化生态村展溜、红绣文化民族村巫包、洞脚侗寨、巫密河漂流、久吉苗寨、柳基古城、南加雷打塘、南明、盘溪北侗文化核心区、柳富苗寨等等一批独立的旅游景点。
(6)挖掘县内二十二项民族风情。
剑河县内苗、侗民族风情浓郁、独特、古朴,对旅客很有吸引力。
需将县内主要的二十二项民族风情:
诸如六月六民歌节、吃姊妹饭、祭桥、玩龙、高坝赶歌节、平塘坡赶歌节、过苗年、吃新节祭鼓节、二月二、招龙节、尝新节、小广十月头卯、稿午水鼓舞、牛斗、鸟斗、芦笙舞、踩鼓舞、锡绣、红绣、侗服、五河飞公、侗族跳桃园洞等发掘出来,展现在游客面前,一定能使游客流连忘返,增加回头客和延长游客在景区内的逗留时间,从而增加旅游收入。
但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性,切勿将民族文化的开发程序化、简单化、舞台化甚至庸俗化。
(三)建设四条旅游精品路线。
——观赏极具苗侗民族特色的旅游城市风光,八郎寒武纪地质公园(感受生命的起源),沐浴苗疆圣水,探幽万米溶洞,体验苗侗风情。
——原始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线:
从剑河沿公路(或从柳川乘船至南哨)经久仰、南哨到太拥观赏百里原始阔叶林风光,体验巫密河绿色生态漂流和八万山生态氧吧。
——仰阿莎湖观光体验旅游线:
从县城出发,乘船沿湖而下饱览两岸风光,经柳川镇(有水边上的苗寨南埃)、南寨乡(锡绣窗口展留)、南加镇(柳霁古城、雷打塘、青山界、格里侗寨等景点)至三板溪大坝,观赏水利建筑工程。
——红色旅游及侗族风情体验旅游线:
从县城沿湖而下至满天星码头,沿公路经敏洞乡到磻溪瀑布群、小广侗寨、大广坳红军战斗遗址、八仙洞石柱和高坝赶歌场等景点。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旅游基础设施滞后,县内公路等级低、交通不畅,通达能力弱,可进入性差,精品旅游线路开发难度大。
诸如我县深入百里原始阔叶林、仰阿莎湖、八万山等景区公路与旅游公路还有一定的差距,且通达时间均在2个小时以上,景区内深入展溜、柳富、翁王等景点的内部交通设施滞后,可进入性差,景区旅游码头、停车场等设施严重不足。
二是经济基础薄弱,政府投入不足,扶持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除了温泉景区、柳基古城、县城景观设施、仰阿莎广场之外,其他景区、景点建设几乎没有资金投入。
旅游产品处于“老点变化少、新点开发少、特色产品少”现状。
目前,我县仅温泉景区得到初步开发,而且游览项目变化较小,百里原始阔叶林、八万山、仰阿莎湖、巫包峡谷以及展溜等景区(点)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都不健全。
三是资源开发缓慢、项目单一。
目前剑河县旅游主要依赖于温泉旅游,项目单一,仅为“泡温泉”这一唯一产品,民族风情体验、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度假、观光游览、水上游乐等很多优势项目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剑河县旅游未能充分发挥巨大的潜在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特别是民俗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开发不够,没有充分体现出剑河苗侗民俗特色和森林温泉旅游城市特色。
四是民俗旅游缺乏文化内涵。
民俗旅游缺乏广度和深度,重点民族村寨民族风情特色及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没有突出民族风格、民族文化特色,人文景观、苗侗历史、风俗有机结合不够。
民俗旅游缺乏配套设施,旅游商品、娱乐、观光、休闲度假、原生态乡村旅游开发落后。
旅游购物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单一,品味不高,很难与旅游者融为一体,缺乏生命力和吸引力。
五是旅游产品“包装”、推介手段不足。
旅游产品的品牌意识不强,文化底蕴挖掘不够,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衔接不到位,宣传途径较窄,宣传经费不足。
全县饭店宾馆、农家乐等接待设施档次不高,特色不突出,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较低,从管理人员到一线人员服务意识差,培训、接待、服务和软环境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六是群众对发展旅游、树立旅游形象的观念和意识不强,还没有形成人人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形象和全民参与旅游、营造大旅游环境的意识。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快交通网络建设。
紧紧依托凯里贵阳,充分利用沪昆、思剑和拟建的剑榕、剑黎高速大通道,完成黎平—剑河-黄平旅游公路建设,实施剑河——百里原始阔叶林—八万山—昂英——雷公山环线旅游公路建设,进一步规划建设乡村旅游公路网络,实现景区景点的节点连接,形成资源整合、整体开发的格局。
重点建设革东—五河、县城—八郎—革东屯舟、久丢坳—久吉、八万山—翁王、满天星—上白都—洞脚—大广—小广—九龙—展留—柳富—上白都、盘溪—小广、盘溪——洞脚等乡村旅游公路。
2.进一步改善旅游投资环境,拓展旅游融资渠道。
进一步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建立协调对外、运转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规范旅游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搭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招商引资机制,建立滚动的、分层次、分行业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大力推行定点定向招商、代理招商等方式,提高旅游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和实效。
争取金融机构对我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和延长贷款期限。
选择条件成熟的部分旅游区,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吸引省外资金参与我县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利用国外优惠贷款、政府间投资进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文化保护项目和生态环保项目建设。
积极探索以旅游项目收益权作为质押向银行贷款,通过建立旅游产业基金、开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市场融资。
3.加大旅游投入。
县人民政府应根据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和旅游发展需要逐步增加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旅游规划、可研编制、宣传促销和贷款贴息及补助。
交通、生态、水利、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等方面的资金和项目,要适当向重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重点旅游景区(点)倾斜。
4.打好民俗风情游品牌。
剑河县发展原生态苗侗文化乡村旅游是发展省外、沿海地区和欧美市场的高端武器,是剑河的最大优势,剑河深厚的民族文化蕴含了旅游经济的潜力。
重点发展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城中村民族文化园、民俗博物馆、大型主题园区、民俗度假村、特色商业街区、特色饮食街区和特色艺术表演中心等,充分展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剑河县 旅游业 发展 存在 困难 问题 对策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