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784369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51
- 大小:104.63KB
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Word格式.docx
《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Word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6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17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
18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2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T
24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条文说明
JGJ
25
《JGJ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打开规范
28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29
《房屋建筑设计施工强制性条文》建标2002
30
《房屋建筑勘察和地基基础设计强制条文》建设部2002
31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强制性条文》建设部2002
33
《钢筋砼用钢带肋钢筋》(GB1499—2007)
错误!
链接无效。
34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1-2007)
3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36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37
《工程测量规范》(GB)
打开链接
39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
现行建筑工程规范目录003
规范名称及编号
点击阅读
4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43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44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45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46
《住宅装饰装修施工规范》GB.
51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60
现行建筑工程规范目录004
6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
6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三)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用地、水、电等条件
建设单位提供施工用地600m2,首层面积为654.42m2,施工现场场地基本能满足施工要求。
第二卷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项目
内容
工程名称
福建理工学校10#学生公寓楼
工程业主
福建理工学校
设计单位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建筑面积
4495.3m2
5
工程地点
福建理工学校校园内
6
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基础形式
冲钻孔灌注桩基础
8
建筑
用途
首层
架空层
二至四层
宿舍
(二)建筑设计特点
项目
内容学生公寓
规模
占地
880.7(m2)
标准层
654.42(m2)
4495.3(m2)
层数:
7层
高度(m)
首层:
3.9
2至7层:
3.4
檐高
24.6m
屋面
用30mm厚挤塑聚苯乙烯保温隔热层,上做2㎜厚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层
外墙面
贴面砖
内墙面
中级抹灰喷刷白色水性涂料
楼地面
贴地面砖
顶棚
水泥腻子两遍,水性水泥漆涂料2度
门窗
胶合板门、铝合金门窗
(三)结构设计特点
土质情况
持力层为强风化花岗岩岩层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ka=500KPa
基础类型
框架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
八度
抗震等级
二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
C10
其它:
C20、C25
钢筋类别
热轧Ⅰ级、Ⅱ级、Ⅲ级
钢筋接头类别
搭接、焊接
第三卷施工部署
(一)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一次性验收合格工程。
2、安全目标:
确保无重伤、无死亡事故。
3、工期目标:
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序穿插,确保合同工期实现。
4、现场管理目标:
福州市文明安全工地。
5、管理体系:
管理机制采用项目法施工管理。
质量体系经认证并符合GBT19002—1994idtISO9002:
1994标准的质量体系。
(二)管理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
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所派项目经理承担过多项大型工程项目管理,并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的二级建造师担任;
项目总工选派有较高技术管理水平、并有创优管理经验、参加过获优质工程项目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任本项目总工程师。
根据工程特点,组建精干项目经理部,对本项目的人、财、物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的要求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布置,统一计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并认真执行ISO9002质量标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能作用,认真履行管理职责,确保本项目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
通过我们科学、严谨的工作质量和项目管理经验,确保实现合同规定的工期、现场达福州市文明安全工地的预定目标。
项目部班子主要成员及各主要组室的职责执行我单位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1)领导班子:
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组成,负责对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决策等重大事宜,对工程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和创优及现场文明施工等负全部责任。
(2)技术部:
负责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管理,完善施工方案,对施工工序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技术培训,办理工程变更,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技术档案,组织材料检验、试验、施工试验和施工测量,检查监督工序质量,调整工序设计,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一切技术问题。
(3)施工部:
负责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制定生产计划,组织实施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安全文明施工及劳动组织安排,工程质量等施工过程中各种施工因素管理。
(4)安质部: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工序质量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5)创优部:
在总工程师直接领导下,开展创优各项工作。
(6)物资部:
负责工程材料及施工材料和机械、工具的购置、运输,监督控制现场各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情况等。
(7)机械部:
负责施工机械调配、进场安装及维修、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
(8)核算部:
负责工程款的回收,工程成本核算,工程资金管理,编制工程预算、决算,验收及统计等工作。
(9)综合办公室:
设专人负责接待工程周边群众来访、协调、解决施工扰民问题等事项;
负责文件管理,劳资管理,后勤供应及与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的对外工作联系及接待工作。
(10)公安派出所:
负责施工现场治安保卫、防火消防工作。
以上各部在经理部领导班子的领导下,统一协调,各尽其责,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2、施工技术工人配备:
主体阶段:
木工:
30人;
钢筋工:
20人;
水暖工:
5人;
电工:
瓦工:
35人;
架子工:
10人;
混凝土工:
其他:
总计:
135人
装修阶段:
15人;
油工:
10人
高峰期:
(三)施工部署
1、项目经理部下设作业队及分工:
(1)结构施工队:
负责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
(2)瓦工作业队:
负责砌筑工程、内外墙抹灰、面砖镶贴、楼地面工程的施工。
(3)油工作业队:
负责油漆、粉刷工程的施工。
(4)木工作业队:
负责门安装工程的施工。
2、施工段划分:
本工程采用流水节拍施工作业,首层分为二个流水段,其余各层均按一个流水段划分。
3、施工顺序:
施工时,按1层→二层→三层→四层顺序进行。
4、垂直运输:
在建筑物南侧设一台人货共用梯负责主体结构模板、钢筋及零星混凝土的垂直运输、装修阶段的材料运输,安装平面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用汽车泵负责将商品混凝土输送至浇筑部位。
5、土方开挖:
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挖至距基底100mm后,由人工修整基槽。
6、基础及主体结构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输到工地,汽车泵输送至浇筑部位。
少量零星混凝土及砌筑、装修砂浆由现场搅拌站拌制,人货共用梯运送至浇筑部位。
7、本工程模板选用清水混凝土模板体系。
顶板模板采用防水胶合板,按三层配置。
8、脚手架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和外装修采用双排脚手架,内墙砌筑及室内装修采用工具式脚手架。
9、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室内装修在结构验收后分阶段、分层进行,装修工程及水电管道安装与主体结构采取立体交叉作业;
外装修在围护墙砌筑完成后从上往下进行。
10、现场设一临时搅拌站,负责零星混凝土、砌筑及装修砂浆的拌制;
为减少噪音,降低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现场不设木工棚,模板配件的加工及制作在场外加工场进行。
11、钢筋在钢筋棚集中加工成半成品后运至现场绑扎成型。
(四)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工作:
(1)项目总工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
(2)根据《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针对本工程特点进行质量策划,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制定特殊工序、关键工序、重点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上级总工审批后组织实施,依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做好技术交底,指导工程施工。
(4)做模板设计图,进行模板加工。
(5)依据施工测量方案,将场外坐标引入场内作半永久性控制桩。
(6)做施工总平面布置(土建、水、电)报有关部门审批。
(7)编制施工预算,提出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2、材料及半成品准备工作:
根据预算提出材料供应计划,编制施工使用计划,落实主要材料,并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安排,制定主要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场时间计划。
3、现场三类及管理准备工作:
(1)按现场平面布置总规划要求,做好施工场地围护墙和施工三类用房的施工,根据平面布置图做好水、电、消防器材的布置和安装。
(2)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安装、调试,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
(3)抓紧与地方政府各有关部门接洽,疏通关系,办理开工前各项手续,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4)考察并组织参加建设过长城杯工程的施工队伍,做好施工队伍的编制及其分工,做好进场三级教育和操作培训。
(5)落实各组室人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6)完成合同签约,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合同内容,按合同条款要求组织实施。
4、施工现场用水、用电布置:
(五)施工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四周是学生、教师宿舍区,现场较狭小,搅拌机棚、砂石堆、水泥库设在拟建筑物西侧,砂、石、水泥按施工进度计划陆续进场。
结构施工期间要陆续插入围护墙砌筑和外墙内保温施工,所进材料及时运至楼内。
现场道路按4m宽考虑,路基夯实,上面浇筑120mm厚混凝土。
施工总平面布置祥附件。
第四卷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了解工程的总体布局、定位及标高情况。
(2)对图纸进行校核。
(3)确定放线精度。
(4)测量设备、仪器确保在有效期内并确保完好且能满足所确定的精度要求。
(5)仪器配备:
激光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一台、50m钢卷尺2把、3m盒尺2把。
2、建筑定位放线:
(1)建筑物平面定位:
根据甲方及设计给定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点,闭合后进行建筑物平面定位,确定主控制轴向及外轮廓线,并选定4、8、12、轴为纵向控制轴线,选定A、C、F、H
轴为横向控制轴线。
每道控制轴线两端3米远处埋设混凝土轴线控制桩,埋深为1.0m,桩位四周砌红机砖保护。
1)定位测量精度要求:
根据建筑的结构和使用特点,测量精度为二级,测角中误差为±
12"
,边长相对误差为115000。
2)距离丈量方法:
距离丈量采用I级钢尺,丈量时必须使用弹簧秤,并进行往返测量。
并考虑尺长、温度、倾斜、拉力等各项改正数。
具体公式为:
(考虑拉力值,则拉力改正数不计)
式中:
L---丈量时钢尺读数t0---鉴定时标准温度
L0---实际距离a---钢尺线膨胀系数
L实---钢尺实际长度t---测量时实际温度
L明--钢尺名义长度为测站数
(3)沉降观测结果应按照北京市标准DBJ《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整理。
(二)土方开挖
1、工程概况:
基底标高-1.45m,地下水位较低,不需降水。
室外标高-0.3m,现场交通良好。
2、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及测量桩点的保护
(1)在基坑开挖之前,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市规划部门测量核准。
明确在桩基施工阶段红线及定位桩是否产生位移,若有移位应会合规划部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研究处理方案。
(2)对场边道路及场内的临时设施做好定位标记,以备观测。
(3)在基坑开挖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基坑开挖放坡坡度及核准的轴线桩测放基坑开挖上下口的白灰线。
(4)因此,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开挖范围内的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施工活动区域以外,用大方木桩深打后钉上铁钉并加以保护。
(5)所有的测量木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应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的准确性。
(6)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
(7)施工方案及施工队伍准备就绪,并将土方施工方案下发给专业施工队伍。
(8)在现场外就近找临时堆放土方的场地。
2、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基坑开挖期间,夜间照明用电:
a所有用电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小电箱架空至土方开挖区域。
b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安置的2个5000W大太阳灯照明。
C施工范围内的夜间照明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1000W小碘钨灯,每两个基坑配置一个灯架。
d现场上,放坡位置均视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及散光灯和警戒灯
3、基坑开挖平面图的绘制,原则是:
下口外边线距轴线0.9m,上下口外边线相距0.5m。
4、开挖方案及机械选择:
(1)由于新建工程座落在原有建筑旧址上,在折除原有建筑物后,必须清除上表腐质土及基础渣土,受其基础及新建工程开间的影响,本工程土方拟采用大开挖。
(2)采用大型机械及人工配合,开挖选用反铲挖掘机PC400-5六台及自卸汽车。
(3)挖土方白天进行,土方存放在场外的临时场地,晚上再将土运走,以免影响学生的休息。
。
5、基坑开挖程序:
定位放线→人工挖土→基坑土质验收→浇砼垫层→扎承台钢筋→支模→验收钢筋→浇筑砼→人工养护→基础砌体→验收→土方分层回填。
6、土方开挖:
基坑实际开挖深度1.45m,按1:
0.33放坡,并在承台每边留300mm宽工作面,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理,承台间距离<
1m时,即将二个承台同时挖通。
局部松软外,准备木板支撑,经计算挖方及所需回填方后,净余土及时运出场外,用作回填土坡脚至槽边距离不少于1m。
土方开挖过程中,将标高测量控制作为重点,防止超挖和欠挖。
开挖中及时请业主、监理、设计院进行验槽,及时插入混凝土垫层施工,加快基础的施工进度。
(2)开挖过程中,配备专职测量员,机械大开挖接近-2.4m时,由测量员随时抄平,以控制开挖标高;
在人工挖条形槽基是应由测量员测设距离基底50cm的标高,每隔3m在基槽两侧钉水平标高木桩,拉上小白线,挖至接近基底标高时,用盒尺随时准校核槽底标高,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槽宽为条基垫层宽度),根据此来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3)排水措施:
基坑开挖前,应在地面的基坑四周上口外侧1m以外设置水泥围堰与下水接通,防止雨雪水从地面流入基坑内。
2)基坑开挖时,应沿基坑内四周设置排水沟,在基坑内设六个集水坑,及时将雨雪水等抽出基坑。
7、预留土留至验槽钎探前清理,验槽合格后立即打垫层。
8、基土开挖后,要及时覆盖保温被。
9、注意事项:
(1)在清土完成后立即浇筑混凝土垫层,不得使基底暴露时间过长。
在开挖至基底标高时,加强标高控制,以防止出现超挖现象。
(2)挖土过程中应有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槽帮上,并随时校核基底标高,避免超挖。
(3)基坑挖完后,严禁在基坑边大量堆载或载重车辆穿行,并设专人看护边坡,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
(4)坑内施工中,应派专人负责远望,一旦出现危险预兆应及时通知撤离。
(5)基槽上口1000mm处设1.2m高钢管护栏,并用红白漆做出突出标记,外挂密目安全网,并悬挂红色警示灯,钢管立杆下口砌120mm宽,200mm高的挡水墙,内外抹水泥砂浆
(三)钢筋工程
1、原材料及器具:
2.1.2成型钢筋:
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尺寸、形状、数量,并应有加工出厂合格证。
2.1.3铁丝:
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2.1.4垫块:
用水泥砂浆制成,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破块内预埋20~22号火烧丝。
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2.1.5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1)钢筋的采购和进场检验应严格按《采购程序》、《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等有关程序的要求执行。
(2)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人员应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3)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4)钢筋的堆放:
钢筋在现场的堆放应符合现场平面图的要求,并保证通风良好。
钢筋下侧应用木方架起,高出地面。
雨雪来临前应用苫布盖严側
2、钢筋保护层:
基础下筋:
35mm;
梁柱纵筋:
25mm;
板:
15mm
3、钢筋加工配料:
(1)钢筋在钢筋棚加工配料,运至施工现场后绑扎成型。
(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漆污、冰块、积雪等杂物清除干净。
(3)Ⅰ级钢筋末端需做180°
弯钩。
(4)箍筋弯钩角度为135°
,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型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
4、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分竖向和水平向钢筋接头。
钢筋直径大于等于ф20的水平筋连接采用闪光对焊;
剪力墙暗柱纵筋及其它部位中大于等于ф18的竖向筋连接均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
其他部位的钢筋连接均采用绑扎搭接连接;
焊条E43型用于Ⅰ级钢筋及钢材,E50用于Ⅱ级钢。
5、钢筋定位措施:
墙体钢筋定位:
A.双排钢筋定位
1)竖直钢筋:
竖直钢筋位置和保护层用水平钢筋梯子和夹在模板中的木条进行内挤外顶控制。
钢筋梯子上小横筋间距与竖直钢筋间距相同,木条宽度为墙体水平筋直径加上水平筋保护层厚度,木条在合模前用绑丝与钢筋绑紧。
2)水平钢筋:
水平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采用竖向钢筋梯子进行控制。
梯子间距为800~1000mm,竖向钢筋梯子小横筋间距与水平筋间距相同,每个梯子在墙体高度范围内有三根小横筋比墙体宽小2mm,端头刷防锈漆,竖向钢筋梯子用比墙体竖向钢筋高一级的钢筋制作,以代替竖向钢筋。
B.单排钢筋定位
单排钢筋定位采用专用定位卡套,间距600mm,成梅花形布置。
(
框架柱合模以后,对上部伸出的钢筋进行修整,柱立筋用内侧定位箍和外侧定位箍内外夹紧。
并在上部绑一道临时定位箍筋,浇灌框架柱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6、墙体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暗柱筋电渣焊→修整预留搭接筋→绑扎、搭接2-4根竖筋和梯子筋→画横筋分档标志→绑二根横筋→画竖筋分档标志→绑横、竖筋及拉结筋。
(2)各层墙钢筋绑扎前应在楼板上按施工图放出所有墙、暗柱的边线和控制线。
(3)根据所弹墙、暗柱的边线校正连接筋。
在墙两边立钢梯,在下部1m处绑扎2根定位横筋,并在横筋上画好分档标志,然后焊其余竖筋、绑扎墙筋。
绑扎时双排钢筋墙体水平筋应在外侧,竖向筋在内侧,并按要求设置拉结固定筋,呈梅花形布设,施工时一次成型,采用塑料垫块和附加钢筋梯形支撑的方法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和保护层厚度;
单排钢筋墙体先固定竖向筋,再绑水平筋,最后绑定位卡套。
(4)墙体节点及门窗洞口处,暗梁、连梁等搭接位置及锚固长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
(5)修整合模以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定位筋,墙体浇灌混凝土时安排专人看管钢筋,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及时调整。
7、楼板钢筋绑扎:
核验模板标高→弹钢筋位置线→绑扎底层钢筋→安放垫块→敷设专业管线→安放马蹄铁→标识上层钢筋网间距→绑扎上层钢筋→申报隐检→隐检验收签证→转入下道工序。
(2)双层钢筋网片之间设钢筋马镫,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3)板筋绑扎好后,严禁踩在上面行走。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坏钢筋,铺脚手板作行走平台,供人行走,浇灌混凝土中派钢筋工专门负责钢筋修理。
(4)楼板上的孔洞应预留,当洞口尺寸不大于300mm时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不得截断,由洞边绕过;
当洞口尺寸大于300mm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洞边附加筋或小梁;
在负弯筋处加设矮马凳。
在钢筋绑扎成型后应及时铺脚手板防止踩踏钢筋
8.梁钢筋绑扎
1、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
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
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模外绑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
下层纵筋一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
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
4)逐个分开;
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
5)放主次梁的架立筋;
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调整箍
6)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
7)进行。
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
8)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
9)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10)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
11)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
12)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大于45d。
绑梁上
13)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宿舍楼 施工组织设计 最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