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771560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5.14KB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Word文件下载.docx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a、b为两个自然数,则(a,b)和[a,b]有如下关系:
ab=(a,b)[a,b]或
(10)如果若干个分数(含整数)都是某个分数的整数倍,那么称这个分数是这若干个分数的公约数。
在所有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公约数,称为这若干个分数的最大公约数。
求一组分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l)先将各个分数化为假分数;
2)求出各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a;
3)求出各个分数的分子的最大公约数b;
4)即为所求。
(11)如果某个分数(或整数)同时是若干个分数(含整数)的整数倍,那么称这个分数是这若干个分数的公倍数。
在所有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称为这若干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
求一组分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将各个分数化为假分数;
2)求出各个分数分子的最小公倍数a;
3)求出各个分数分母的最大公约数b;
重点·
难点
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区别。
1.求n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1)必须每次都用n个数的公因数去除。
(2)一直除到n个数的商互质(但不一定两两互质)。
(3)n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即为短除式中所有除数的乘积。
2.求n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必须先用(如果有)n个数的公因数去除,除到n个数没有除去1以外的公因数后,再用n-l个数的公因数去除,除到n-1个数没有除1以外的公因数后,再用n-2个数的公因数去除,如此继续下去,为保证这一条,每次所用的除数均是质数。
(2)只要有两个数(被除数)能被同一数整除,就要继续除,一定要除到两个数的商两两互质为止。
(3)n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即为短除式中,所有除数和最后两两互质的商的乘积。
学法指导
(1)在处理涉及两数与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或者最小公倍数的很多问题中,经常用到的基本关系是:
若两数为a、b,那么其中,因此[a,b]=,有时为了确定起见,可设a≤b,对于很多情形,可以排除a=b的情形(如上述所示),而只假设a<b。
(2)在掌握了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有关概念后,把这两个概念连在一起的公式
就显得非常重要,它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表明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往往是解决有关整数问题的重要工具。
(3)一般来说,约数总是成对出现的,如30的约数有:
1、30,2、15,3、10,且每对中两个约数的积就是自然数本身。
(4)对一个完全平方数来说,例如,由于它是6的平方,所以它有一个约数正好是6,与之配对的约数仍是6,其余的约数配对后,每组中有一个小于6的约数,另一个是大于6的约数。
(5)非完全平方数的约数是偶数个,完全平方数的约数是奇数个。
(6)有关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问题,其叙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不能简单地在题中看到“最多”就认为是求最大公约数,看到“最少”就认为是求最小公倍数。
(7)解答问题一般都有多种解法,请同学们一定选择快捷简便而又适合自己思路的方法。
(8)为了更好地解决有关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问题,还必须掌握有关整除的知识。
经典例题
[例1]已知两个自然数的和是60,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之和是84,求这两个自然数各是多少?
解答
不妨设这两个自然数为a、b,若(a,b)=m,则,且()=1。
由题意可知a+b=60,即
所以。
又因为,故得知m为60、84的约数。
而(60,84)=12,所以m只可取l、2、3、4、6、12六种可能值,但当m取1、2、3、4、5、6时均不能满足和。
所以m仅能取12,则=60÷
12=5
若、分别取2、3时,则相对应的a、b值为24和36。
答:
这两个自然数为24和36。
[例2]求180、840、300的最大公约数。
☆解法一:
根据最大公约数的定义,把三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取出全部公共的质因数,每个公共的质因数取出现的最低次数,把这些公共质因数的乘方相乘即得最大公约数。
把180、840、300分解质因数:
,,
取各公共质因数2、3、5出现的最低次数,则180、840、300的最大公约数为。
☆解法二:
短除法。
用三个数的大于1的公约数作除数,除到最后三个商互质为止,各除数相乘之积就是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180、840与300的最大公约数为2×
2×
3×
5=60。
[例3]求68、72、84的最小公倍数。
根据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把三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取出全部质因数,且各质因数取出现的最高次数,然后相乘即得最小公倍数。
把68、72、84分解质因数:
取全部质因数2、3、7、17出现的最高次数,便得68、72、84的最小公倍数为
应用短除法,先用三个数的大于1的公约数去除,除到三个商互质时,再用两个数的大于1的公约数去除,除到三个商两两互质时为止,最后把所有除数及最末的三个商相乘就得到要求的最小公倍数。
68、72与84的最小倍数为
17×
6×
7=8568
[例4]求1903与2249的最大公约数。
思路剖析
不容易直接看出1903与2249的大于1的公约数,所以可先求2249除以1903的余数r,所以(2249,1903)=(1903,r);
如果1903不是r的倍数,再对1903与r做除法,然后把求1903与r的最大公约数转化为求更小的一对数的最大公约数,这样反复做,直到能求出最后一对数的最大公约数,它也就是1903与2249的最大公约数。
因为2249÷
1903=l……346,所以(2249,1903)=(1903,346)
(1)
又因为1903÷
346=5……173,所以(1903,346)=(346,173)
(2)
由于346÷
173=2,即346是173的倍数,所以
(346,173)=173(3)
根据
(1)、
(2)、(3)三式可以得到
(2249,1903)=(1903,346)=(346,173)=173
点津
这种通过反复作除法来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叫做辗转相除法。
在以后的实际计算中,可采用如下的简写格式:
简写格式的步骤为:
第一步,把两数写在三条竖线之间;
第二步,较大数除以较小数,商写在与较小数相邻那条竖线的外边,商与除数的积写在较大数的下边,求余数;
第三步,如果第二步求出的余数不等于0,就重复第二步的计算,直到余数是0为止;
第四步,最后一个非零余数就是原来两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5]有任意50个自然数,从中是否可以取出若干个(一个或多个)数,使得取出的这些数之和恰好是50的倍数?
说明理由。
50个数太多,我们先从较少的数开始考虑,以便发现问题的本质。
如果是两个数a、b,那么从中取数有两种情形:
取一个数,取两个数作和。
我们考虑a与a+b;
如果a能被2整除,那么取a就符合要求;
如果a+b能被2整除,那么a与b就符合要求;
如果a与a+b都不能被2整除,说明a与a+b都是奇数,于是a+b与a的差是偶数,即b是偶数,取b就符合要求。
总之,对两个数的情形,结论成立。
如果是三个数a、b、c,那么从中取数有三种情形:
取一个数,取两个数作和,取三个数作和。
我们考虑a、a+b、a+b+c;
如果a能被3整除,那么取a就符合要求;
如果a+b能被3整除,那么取a与b就符合要求;
如果a+b+c能被3整除,那么取a、b、c就符合要求;
如果a、a+b、a+b+c都不能被3整除,则它们除以3所得的余数只能是1或2,因而必有两个余数相等,这时余数相等的两数之差可被3整除,因而仍可取到符合要求的数。
总之,对三个数的情形,结论也成立。
对多于三个数的情形,可以类似考虑,所以问题能够解决。
把原来的50个数分别记为、、、…、、
考虑,其中
可以看出、、、…、、,以及它们中间任意两个的差(大减小),都是原来50个数中几个数的和。
若、、、…、、中有一个是50的倍数,则取这个数就符合要求。
若、、、…、、中每个数除以50所得余数都不等于0,那么它们分别除以50所得的余数只能是1、2、3、4、…、48、49中的一个,所以至少有两个数,它们被50整除,说明仍可取得符合要求的数。
总结以上可知,在50个数、、、…、、中可以找到若干个数,它们的和能被50整除。
[例6]在一个30×
24的方格纸上画一条对角线(见图1),这条对角线除两个端点外,共经过多少个格点(横线与竖线的交叉点)?
(30,24)=6,说明如果将方格纸横、竖都分成6份,即分成6×
6个相同的矩形,那么每个矩形是由
(30÷
6)×
(24÷
6)=5×
4(个)
小方格组成。
在6×
6的简化图中,对角线也是它所经过的每一个矩形的对角线,所以经过5个格点(见图2)。
在对角线所经过的每一个矩形的5×
4个小方格中,对角线不经过任何格点(见图3)。
对角线共经过格点(30-24)-l=5(个)
[例7]一张长方形纸,长2703厘米,宽1113厘米。
要把它裁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张不能有剩余且正方形的边长要尽可能大。
问:
这样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由题意可知,正方形的边长即是2703和1113的最大公约数。
在学校,我们已经学过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但有时会遇到类似此题情况,两个数除了1以外的公约数一下不好找到,但又不能轻易断定它们是互质数,怎么办?
在此,我们以例7为例介绍另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对于本题,可做如图4的图解。
从图4中可知;
在长2703厘米、宽1113厘米的长方形纸的一端,依次裁去以宽(1113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2个。
在裁后剩下的长1113厘米、宽477厘米的长方形中,再裁去以宽(477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2个。
然后又在裁剩下的长方形(长477厘米,宽159厘米)中,以159厘米为边长裁正方形,恰好裁成3个,且无剩余。
因此可知,159厘米是477厘米、1113厘米和2703厘米的约数。
所以裁成同样大的,且边长尽可能长的正方形的边长应是159厘米。
所以,159厘米是2703和1113的最大公约数。
让我们把上述图解过程转化为计算过程,即:
2703÷
1113,商2余477
1113÷
477,商2余159
477÷
159,商3余0
或者写为
2703=2×
1113+477
1113=2×
477+159
477=3×
159
当余数为0时,最后一个算式中的除数159就是原来两个数2703和1113的最大公约数。
可见,477=159×
3,1113=159×
2+159=159×
7,2703=159×
7×
2+477=159×
2+159×
3=159×
7又因为7和17是互质数,所以159是2703和1113的最大众约数。
正方形的边长是159厘米。
[例8]在一间屋子里有100盏电灯,排成一行,依从左至右的顺序,编上号码1、2、3、4、…、99、100,每盏灯上有一个拉线开关。
开始时,全部的灯都关着,有100个同学在门外排着队,第1个同学进屋把编号是1的倍数的所有电灯开关都拉一下即把所有电灯开关都打开了);
接着第二个同学进屋把编号是2的倍数的所有电灯开关都拉一下(即把所有编号为偶数的电灯又关上了),第3个同学进屋把所有编号是3的倍数的电灯开关都拉一下,如此下去,直到第100个同学进屋把第100号电灯开关拉了一下,这样做完以后,问哪些电灯还是亮着的?
这道题题目很长,看完后觉得很难下手。
我们来分析一下:
电灯如果最后是亮的,那么它一定要被拉奇数次;
因为一开一关拉两次是一个周期,拉偶数次的电灯最后一定是关着的。
例如,一盏电灯被拉了4次,在经历开→关→开→关之后一定是关着的。
那么哪些电灯被拉奇数次呢?
这取决于它的编号。
例如,第30号,它是1、2、3、5、6、10、15、30的倍数,因此第l、2、3、5、6、10、15、30个同学进屋时都会拉第30个电灯,即拉8次,因此它最后是关着的。
这里不难发现,看一个编号是哪些数的倍数,其实就是找这个数有哪些约数,约数的个数就代表了电灯被拉的次数,所以,我们只要找出约数个数是奇数的编号就可以知道哪几盏灯是亮的。
自然数中只有完全平方数的约数个数是奇数,100以内的完全平方数有l、4、9、16、25、36、49、64、81、100,所以编号是这些数的电灯最后是亮着的。
由上述分析可知编号是l、4、9、16、25、36、49、64、81、100的电灯最后是亮的。
[例9]把1、2、3、4、5、6、7、8、9这九个数,按照不同的次序排列,可以得到许多不同的九位数,如345219876等等。
求所有这些九位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
一个数,如果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一定能被9整除,这是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
组成的这许多个九位数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由1~9这九个数字按不同的次序排列得到的,每个九位数的各数位之和都是1+2+3+…+9=45=9×
5,所以每个九位数都是9的倍数,因而9是这些九位数的公约数。
下面的问题就是研究9是不是这些九位数的最大公约数。
现在任取一个九位数,如123456789,令12356789=9×
a,则比它大9的九位数是123456798=9×
(a+1),因为a与(a+l)互质,所以这两个数没有比9更大的公约数了,这说明,所有这些九位数的最大公约数是9。
由上述分析可知,所有这些九位数的最大公约数是9。
[例10]A、B两个数都恰恰只含有质因数3和5,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75,已知A有12个约数,B有10个约数,那么A、B两数的和等于多少?
要求A、B两数的和是多少,最好能先求出A、B的值各为多少,题目只是告诉我们A、B两数只含有质因数3、5,且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为75,即A、B两数都含有这个数,且共同的只有这个数,因A有12个约数,12=2×
6或=3×
4,B有10个约数,10=2×
5。
若12=2×
6则它们的共同因数为,与题目相矛盾,舍去,所以12取3×
4=(2+l)×
(3+l),对于B这个数只能取,所以A中5的指数不能变,所以。
10=2×
5,12=2×
6(舍去)=3×
4=(2+1)×
(3+l)
,所以、
A、B两数的和等于2550。
[例11]某厂加工一批零件,每个零件需要一个螺栓,三个螺母,七个螺钉,已知每个工人每小时可完成3个螺栓或12个螺母或18个螺钉,要想能均衡生产,使每件零件都配上套,生产这三种零件各需安排多少人?
因为这种零件中所需的螺母是螺栓的3倍,螺钉是螺栓的7倍,所以我们只需先求生产一个螺栓、一个螺母、一个螺钉配套起来各需的人数,再用生产螺母的人数扩大3倍,生产螺钉的人数扩大7倍便可以达到题目要求了。
要想顺利进行,必须每小时加工各种零件的个数是3、12、18的公倍数,所以我们可以先求它们的公倍数,再求各种零件所需人数。
因为[3,12,18]=36
36÷
3=12(人)
12×
3=9(人)
18×
7=14(人)
生产螺栓的需12人,生产螺母的需9人,生产螺钉的需14人。
发散思维训练
l.老虎和豹进行跳跃比赛;
老虎每次跳米,豹每次跳米,它们每秒都又跳一次。
比赛途中,从起点开始,每隔米设有一个陷阱。
它们之中谁先掉进陷阱?
一个掉进陷阱时另一个跳了多远?
2.已知两个自然数的和为54,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差为114,求这两个自然数。
3.有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重千克、千克和千克。
现要将它们全部分别装入小瓶中,每个小瓶装入液体的重量相同。
每瓶最多装多少千克?
4.甲校和乙校有同样多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学校用汽车把学生送往考场。
甲校用的汽车,每车坐15人,乙校用的汽车,每车坐13人,结果甲校比乙校少派一辆汽车。
后来每校各增加一个人参加竞赛,这样两校需要的汽车就一样多了。
最后又决定每校再各增加一个人参加竞赛,乙校又要比甲校多派一辆汽车。
问最后两校共有多少人参加竞赛?
5.大雪后的一天,小飞和爷爷共同步测一个圆形花圃的周长,他俩的起点和走的方向完全相同,小飞每步长48厘米,爷爷每步长72厘米,由于两人脚印有重合,所以各走完一圈后雪地上只留下40个脚印,求花圃的周长?
6.甲数有9个约数,乙数有10个约数,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2800,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7.一对啮合齿轮,一个有132个齿,一个有48个齿,其中啮合的任意一对齿从第一次相接到再次相接,两个齿轮各要转动多少圈?
8.有两个油桶,一个容量为27升,另一个容量为15升,只利用这两个油桶怎样从一个大油桶中倒出6升油来。
1.解:
老虎掉进陷阱时与起点的距离应是和的最小整数倍,即和的最小公倍数。
(米)
所以老虎掉进陷阱时跳了(次)
同理,豹掉进陷阱时与起点的距离为
所以豹掉进陷阱时跳了(次)
所以豹先掉进陷阱,它掉进陷阱时,老虎跳了(米)
2.解:
设这两个自然数分别为a与b,a<b,(a,b)=da=,,其中。
因为a+b=54,所以
于是有,因此d是54的约数。
又因为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差为114。
所以
于是有
因此,d是114的约数
故d为54与114的约数
由于(54,114)=6,6的约数有:
1、2、3、6,所以d可能取1、2、3、6这四个值。
如果d=l,由,有;
又由,有。
115=1×
115=5×
23,但是1+115=116≠54,5+23=28≠54,所以d≠1。
如果d=2,由,有;
58=1×
58=2×
29,但是1+58=59≠27,2+29=31≠27,所以d≠2。
如果d=3,由,有;
39=l×
39=3×
13,但是1+39=40≠18,3+13=16≠18,所以d≠3。
如果d=6,由,有;
20表示成两个互质数的乘积有两种形式:
20=l×
20=4×
5,虽然1+20=21≠9,但是有4+5=9,所以取d=6是合适的,并有,。
故a=6×
4=24,b=6×
5=30。
这两个自然数为24和30。
3.解:
如果三种溶液的重量都是整数,那么每瓶装的重量就是三种溶液重量的最大公约数。
现在的问题是三种溶液的重量不是整数。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重量分别乘以某个数,将分数化为整数,求出数值后,再除以这个数。
为此,先求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4,9]=36,三种溶液的重量都乘以36后,变为150、135和80。
(150,135,80)=5
上式说明,若三种溶液分别重150千克、135千克、80千克,则每瓶最多装5千克。
可实际重量是150、135、80的,所以每瓶最多装
(千克)
每瓶最多装千克。
4.解:
原来甲校比乙校少派一辆汽车,各增加一人以后,两校需要的汽车就一样多了,这说明甲校在没有增加这一人以前恰好坐满了所派的全部汽车(增加的一辆汽车就坐增加的这一人),所以甲校原来参加竞赛的人数是15的倍数。
后来又各增加一个人,乙校又要多派一辆汽车,这说明在第=次增加人数之前,乙校所派的车恰好坐满,也就是说,乙校这时的人数是13的倍数,即一个15的倍数加1以后是13的倍数。
由此可知,甲乙两校各增加一人后,派车的辆数相等,但甲校有一辆车只坐一个人,而乙校每车13人恰好坐满原来所派的车。
可以设想,甲校原来所派的车每车下来两个人坐到增加的这辆车上去,就会正好跟乙校的情况一样了,即刚好坐满增加的这辆车。
因此,原来甲校的车辆数是:
(l3-1)÷
(l5-13)=6(辆),原来每校参赛人数是15×
6=90(人)。
最后甲乙两校共有184人参加竞赛。
5.解:
要想求出花圃的周长,只要求出小飞和爷爷一圈留下多少个脚印就行了,由于小飞和爷爷测时起点和方向完全相同。
且两人脚印有重合,这说明,他俩从起点出发到第一次脚印重合时所走过的路程是相同的,这个路程是小飞和爷爷步长的倍数。
[72,48]=144厘米,从起点到第一次脚印重合时,小飞的脚印有144÷
48=3(个),爷爷的脚印有144÷
72=2(个),因为他们有一个脚印是重合的,所以在144厘米长的这段路程内共有脚印:
2+3-l=4(个),又因为40÷
4=10
所以花圃的周长为144×
10=1440(厘米)
花圃的周长为1440厘米。
6.解:
一个整数被它的约数除后,所得的商也是这个整数的约数,这样的两个约数可以配成一对。
例如,2是8的约数,那么8÷
2=4,4也是8的约数,2与4是8的一对约数。
只有这个整数是完全平方数时,才有一对约数是相等的,例如,6是36的约数,而与之配对的约数仍然是6,36的其他约数仍是两两成对的,如2与18,4与9,等等。
所以,只有完全平方数的约数的个数才会是奇数。
已知甲数有9个约数,因此甲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
根据题意,甲数应该是2800的约数。
,在它含有的约数中是完全平方数的,只有、、、、,在这些数中只有的约数个数是(2+l)×
(2+l)=9,所以,甲数是,为使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乙数至少含有,而恰好有(4+1)×
(1+1)=10个约数,因此乙数是。
甲数是100,乙数是112。
7.解:
其中啮合的一对齿轮从第一次相接到再次相接,两齿轮各转过的齿数是相同的,根据题意,转过的齿数应该是132和48的最小公倍数。
132和48的最小公倍数是528。
528÷
132=4(圈)
48=11(圈)
大齿轮要转4圈,小齿轮转11圈。
8.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