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计算题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770288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96KB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Word格式.docx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计算题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银行家通过抛售股票又获取:
100×
(300—100)=36000元。
2.解:
(130–10)×
5%+800×
(5%-2%)-20=10亿元
10亿元÷
130亿元=%
答:
(1)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存贷利息之间的差额,经扣除银行职员的工资和其他经营管理费用之后的余额,还有来自承办各种中间业务的手续费、对企业投资所获得的股票红利,以及从事证券交易活动所获得的收益等。
(2)银行是独立经营的金融企业。
若银行利润率低于平均利润率,银行资本所有者就会将资本转移至工商部门,直到银行资本也获得大体相同的平均利润,资本转移的过程才会停止,所以,银行利润与产业利润、商业利润的均衡化,是平均利润率规律通过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二、计算:
设:
产业部门预付的不变资本为19,200万元,其中固定资本15,25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
可变资本2,000万元;
剩余价值率200%。
商业部门所用资本与所耗资本相等,生产工人的剩余价值率也为200%,预付资本的情况是:
购进商品资本1,200万元;
保管费用400万元(其中:
300c,100v);
运输费用500万元(其中:
400c,100v);
纯粹流通费用200万元。
(1)平均利润率是多少
(2)产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
(3)商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多少
(4)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多少
(5)请写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解:
(1)平均利润率=(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商业部门生产性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纯粹流通费用)/(产业预付资本总额+商业预付资本总额)
=[2,000×
200%+(100+100)×
200%-200]/(19,200+2,000+1,200+400+500+200)=%
(2)产业平均利润=(19,200+2,000)×
%=3,789万元
(3)商业平均利润=(1,200+400+500+200)×
%=411万元
(4)出厂价格=(19,200-15,250)+15,250×
1/5+2,000+3,789=12,789万元
商业售卖商品生产价格=出厂价格+商业利润+保管费+运输费+纯粹流通费用=12,789+411+400+500+200=14,300万元
(1)平均利润率是%。
(2)产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3,789万元。
(3)商业资本家集团获得的平均利润是411万元。
(4)商业部门售卖商品的生产价格是14,300万元。
(5)理论意义在于解决了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解决了从价值、剩余价值这些本质范畴上升到更具体、更接近经济外部表现的范畴时所遇到的难题,使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得到更进一步的论证。
实践意义在于揭示了工人不仅遭受本企业资本家的剥削,而且使整个工人阶级遭受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剥削,因此,工人阶级要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整个资本家阶级。
三、1.设:
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的情况如下:
I6240c+1500v;
II1560c+750v。
假设扩大再生产时的投入价值转移为一次性,剩余价值率为100%。
求:
(1)请写出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2)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多少
(3)为实现扩大再生产,第一部类积累率为60%,第一、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9:
1,剩余价值率不变,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社会总产品价值,比第一年增加了多少
(4)通过上述两大部类的计算,说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那些基本规律性
2.设:
I14500c+3000v;
II3600c+1500v。
两大部类剩余价值率为100%。
假设扩大再生产时的投入价值转移为一次性。
(1)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多少
(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第一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1:
1,则第二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
1.解:
社会两大部类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计算如下:
Iw=6,240c+1,500v+1,500m=9,240;
IIw=1,560c+750v+750m=3,060
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
Iw9240+IIw3060=12300。
社会两大部类积累追加资本情况计算如下:
Im1,500=600m/x+810△c+90△v
IIm750=50m/x+630△c+70△v
社会两大部类追加资本后调整如下:
I(6,240c+810△c)+(1,500v+90△v)+600m/x=9,240
II(1,560c+630△c)+(750v+70△v)+50m/x=3,060
社会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后社会总产品价值计算如下
I7,050c+1,590v+1,590m=10,230
II2,190c+820v+820m=3,830
扩大再生产后社会总产品价值:
Iw10,230+IIw3,830=14,060
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社会总产品价值,比第一年增加:
14,060-12,300=1,760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v+m)>
Ⅱc,Ⅰ(c+m-m/x)>
Ⅱ(v+m/x)。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Ⅰ(v+△v+m/x)=Ⅱ(c+△c),或用
Ⅰ(c+v+m)=Ⅰ(c+△c)+Ⅱ(c+△c)、Ⅱ(c+v+m)=Ⅰ(v+△v+m/x)+Ⅱ(v+△v+m/x)来表示。
(2)当年社会总产品价值是12300。
(3)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社会总产品价值比第一年增加了1760。
(4)上述计算说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基本规律性:
一是: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各个行业之间保持平衡;
二是:
要求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快于为第二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增长;
三是: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必须以消费资料生产相应增长为条件。
(1)Iw=14500c+3,000v+3,000m=20,400
IIw=3600c+1,500v+1,500m=6,600
Iw20400+IIw6600=27000
(2)先求:
Ⅰ(c+△c)+m/x=3,000+3,000×
60%×
1/(11+1)+3,000×
(1-60%)=4,350
因为:
Ⅰ(c+△c)+m/x=Ⅱ(c+△c),所以:
II△c=4,350–II3,600c=750
m-m/x=△c+△v,所以:
II△v=1,500m×
60/100-750c=150
所以:
II△c:
△v:
=750:
150=5:
1
四、计算题
1.某资本家新办一个企业,用20万美元建造厂房,又用20万美元购买机器、设备,每年厂房、机器设备损耗10万美元,资本家购买一年内全部消耗完毕的原材料20万美元,雇佣工人一年工资10万美元,年产品的总价值为60万美元。
(1)成本价格是多少
(2)利润率是多少
(3)请写出成本价格的概念及其对企业的意义。
(1)成本价格等于所耗的不变资本加可变资本,因而,
成本价格=(10+20)c+10v=40(万美元)
(2)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因而
P`=(60-40)/(20+20+20+10)=%
(1)成本价格是40万美元。
(2)利润率是%。
(3)成本价格是指所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价值总和;
是商品销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盈亏的界限,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五、计算题
1.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元。
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人每日产煤吨,每吨煤市价元。
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元。
(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3)请写出剩余价值的概念和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及公式
2.某资本家纺织厂原来属于中等生产条件,按社会劳动生产率月生产棉纱10000千克。
投资在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面价值6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5年;
每月消耗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16000元;
雇佣工人50人,每月平均工资80元;
剩余价值率为100%。
而本月由于改进技术,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倍,除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价值消耗按比例增加外,其它资本价值消耗没有增加。
(1)每千克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多少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多少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4)通过以上的计算,可以得出哪些关于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结论
1.解:
(1)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量。
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个部分构成的,即W=K+m,
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
m=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元–元)×
×
30
=×
=元
(2)m`=m/v=元÷
元=1,%
(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元。
(2)剩余价值率是1,%。
(3)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了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
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主要因素是剩余价值率和可变资本总量,公式:
M=m`·
v.
2.解:
(1)每月固定资产折旧费=60,000元÷
(12×
5)=1,000元
每月工人工资=80×
50=4,000元
每月总产值=(1,000+16,000)C+4,000V+(4,000×
100%)m=25,000元
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25,000元÷
10,000=元
(2)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产量增加到15,000千克,
原料耗费为16,000元×
(1+50%)=24,000元
当月个别价值=(1,000+16,000×
)C+4,000V+4,000m=33,000元
当月社会价值=元×
15,000斤=37,500元
本月的超额剩余价值=37,500元–33,000元=4,500元
(3)本月的剩余价值率=(4,500+4,000)m÷
4,000v=%
(1)每千克棉纱的社会价值是元。
(2)资本家每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4,500元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
(4)通过以上的计算,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劳动时间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二是工人的一个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构成了工人的工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形成了剩余价值。
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四是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了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结合在一起的,其性质就是能带来私人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了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私人资本及其带来的剩余价值属于资本家所有。
五是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是通过缩短本企业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
六、计算题
某企业原周预付资本总额为10万美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
1。
工人平均周工资为50美元。
本周追加资本4万美元,资本有机构成由原来的9:
1提高到现在的19:
1,工人工资不变。
该企业在本周就业人数是多少有多少工人失业
(1)通过上述的计算,请写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的关系
(2)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按原资本有机构成9:
1,1万美元可雇佣工人=100,00美元÷
50=200名,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
1后,原资本有机构成变为95,000C:
5,000V
追加资本40,000美元,按19:
1的资本有机构成为38,000C:
2,000V
本周可变资本=5,000+2,000=7,000美元
可雇佣的工人为=7,000÷
50=140名
本周失业人数为:
200名–140名=60名
该企业在本周就业人数是140名;
有60名工人失业。
(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的减少;
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是不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例增大,而可变资本的比例相对减少。
随着资本积累和个别资本的增大,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引起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下降。
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相对资本增殖的需要来说是过剩的。
(2)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一是可以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波动的需要;
二是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也是资本家加强剥削在业工人的条件。
七.计算题
1、某企业有机器设备9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15年;
厂房建筑物3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15年;
其他工具60,000元,平均使用年限6年。
该企业生产周期为3个月。
一个生产周期中,消耗原材料30,000元,燃料15,000元,辅助材料10,000元。
该企业雇佣工人200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资50元,一个生产周期支付一次。
(1)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
(2)加快资本的周转对资本价值增殖将产生什么影响
(3)如何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
(1)根据公式:
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周转总值+流动资本周转总值/预付资本价值
先求出一年内固定资本周转总值=90000元÷
15+30000元÷
15+60000元÷
6=6000+2000+10000=18000元
再求出一年内流动资本周转总值=(30000元+15000元+10000元+50元×
200×
3)
(12÷
3)=(55000元+30000)×
4=340000元
则:
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18000元+340000元)÷
(90000元+30000元+60000元+30000元+15000元+10000元+30000元)=358000元÷
265000元=(次)
(1)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次
(2)一是节省预付总资本;
二是缩短资本回收期;
三是加速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流通,进而有利于剩余价值的实现,有利于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加速进行。
(3)首先要缩短资本流通时间:
具体为缩短生产时间,关键是加快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是缩短流通时间,关键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合理组织商品营销活动,发明和应用现代交通工具,积极采用现代信息系统和现代技术手段。
其次是加速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
一是通过机器设备的利用率;
二是制定合理的固定资本折旧率。
2.某企业年产18万件商品。
投资固定资本价值200万元,平均使用年限为10年;
投入流动资本50万元,周转时间为2个月;
雇佣工人400人,月平均工资1000元;
每件商品社会价值100元。
(1)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2)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多少次
(3)年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剩余价值率为%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为次年剩余价值率为%。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
一是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固定资本所占比重大则速度慢;
二是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快慢。
m'
=生产周期的剩余价值量/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
m=(100×
18)W-(50×
12/2+200÷
10)
=1800W-(300+20)=1480(万美元)
V=1000×
400×
12=480(万美元)
m'
=m/v=1480÷
48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经济学 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