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信中学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76554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32KB
加信中学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加信中学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信中学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将进一步细化、优化常规性教研工作,结合校本教研工作的新要求,完善充实常规性教研制度,在落实上下大气力。
在做好常规教研工作的基础上,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突出问题,采取得力措施,有目标、有计划的扎实推进校本教研的实施,确保主要问题主要解决,重点工作重点突破。
二、明确职责,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组织网络
(一)健全学校校本教研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与要求。
1、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杨景峰
副组长:
孔祥飞万宏
主要职责:
1、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建立校本教研评价激励机制。
2、合理划分教研组,督查教研组正常开展活动,确保每周集体教研时间不少于3小时。
3、每学期聘请教研员、专家学者到校指导不少于2次;
深入教学第一线,自觉完成听课任务。
4、制定学校教师培训方案,支持业务教干、教师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活动,有经费保证。
6、根据课改需要,结合学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确立学校研究课题,并逐级分工落实。
7、及时总结交流教师的研究成果。
8、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学校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研究、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成员:
王绍兴王佳军张茹徐明臣杜世杰金钟德(各教研组长)
主要职责:
1、在教导处领导下,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确定分年级教学的要求,组织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计划和学科特长培养计划。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工作,实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课外文化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确定出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学期研究课题,组织观摩课、公开展示课,形成研究书面总结,每学期写1篇经验论文,开展1次经验交流、推广活动。
4、组织好每周1次的教研活动,主要内容有:
组织教师备课、检查教案、研究教学中实际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有真实的活动记录。
5、每学期组织1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学法,交流经验,不断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开展活动有材料存档。
6、做好以老带新工作,不满3年的教师都要与老教师结队帮扶,责任到人,深入班级,经常指导新教师的课堂教学。
7、做好资料积累与经验总结。
不断完善单元、月考、中考练兵题目的质量,建立学科题库。
每学期向学校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教学改革实验报告。
工作人员:
各科任教师。
1、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交给的工作任务。
2、按时参加集体教研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借鉴吸纳他人的研究成果。
3、认真参加讲课、听评课活动,每周写1篇教学反思,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
4、每年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或订阅一份教学专刊),确定一个教育研究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写一个示范性教案,写一篇教学叙事案例,撰写一篇以上教研论文。
5、认真备课,写好实用型教案。
备课时,既备课标、教材,又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
既备知识能力点,又要备德育心理渗透点;
既备有效的教法,又要备学法指导;
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要备实验实践材料;
既要用好现有教学资源,又要积极开发学科课程资源。
三、合理设计,建构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
校本教研制度的创建,是确保校本教研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首先必须对原有的教研制度进行修订(常规检评、公开课、听课评课、教师培养制度等),同时尽快建立完善新的教研制度。
1、理论学习制度。
理论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的保证。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
学校每月对教师理论学习情况作以汇总、评估。
2、教学反思制度。
只有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发展。
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经验后,要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上课之余,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
考试结束,要写考后记,反思成功与不足等等,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索(反思的记录就是很好的科研札记)这样使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
定期展示
3、教学问题累积制度。
校本教研强调“教学即研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实施校本教研重要前提。
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
教师的研究主要是教学研究,其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定要产生什么新理论;
是为了改善师生行为而不在于渴望新观点的产生,对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在本校有代表性的,且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确立成课题进行研究。
4、教学案例研究制度。
一方面引导教师立足教学实际,善于总结反思教学过程,自觉撰写优秀教学案例,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教学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教学能力;
另一方面,选取有典型的教学个案,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分析、反思、讨论,引发教学理念的有效碰撞,激发教师学习创新的热情,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5、专业对话交流制度。
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制度积极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搭建平台。
一是要创建和谐民主的学术氛围,广开交流渠道,让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
二是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享;
三是创造促进教师对话交流的环境,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专业指导、学术报告、名师讲课等活动,激发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意识和潜能。
6、学习汇报制度。
凡外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必须组织一次全校性或本教研组内的专题演讲,向其他教师汇报自己外出学习的心得。
7、校本教研激励制度。
学校将对教师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定期考核评价,适时总结反馈,正确指导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规范教师校本教研行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对成绩突出者将予以表彰奖励,并与评优树模、职称晋升挂钩。
四、科学实施,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实效性
1、自我反思。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的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
要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学新理念,把自我反思变成教师不断改善自己教学行为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每周写1篇教学反思笔记,每月进行1次常规教学自我评价,1次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或教学故事),学校要有真实的检评纪录。
2、同伴互助。
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基本形式有:
(1)对话。
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围绕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看法和意见,相互启发,互相提高。
教师、教研组长必须做好记录,跟组领导有检查纪录。
学校要围绕课改、中考等热点问题,开展经常性的交流活动。
(2)协作。
教师共同承担责任,群策群力,完成教学教研任务。
每月各教研组至少开展1次课改研讨课,课前由备课组共同研究、设计,推出一堂高质量的课,课后共同评课、反思,不断探求教学规律,克服不足之处。
教师每学期举行研究课(示范课、汇报课)不少于1节,听评课不少于20节。
(3)帮助。
要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举行大型辅导、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
对新教师指导、帮扶。
各学校都要建立教师结队帮扶档案,学校要有督查记录。
3、专家引领。
学校要聘请名师、教研员、专家学者到学校作具体指导,或定期组织观看专家录像,及时引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学期每学科不少于2次,1次是教育理论辅导,1次是学科教学指导。
五、强化措施,确保校本教研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1、强化领导参与,推动校本教研的稳步进行。
校委会成员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根据个人特长,分配到各个教研组,协助教研组长进行教研活动。
学校教导处作为校本教研工作的直接责任部门,要周密科学的规划组织好校本教研的实施。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主要载体,学校要选配得力的教研组长,进一步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组织、协调、带动、服务作用。
2、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校本教研的顺利开展。
学校要努力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造条件,包括办公条件、学习条件、研究条件、生活条件等,为教师拥有更多的学习研究的时间、空间提供全面支持。
3、调整教研思路,加强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
学校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在大力进行校内教研的同时;
一方面支持教师参加相应培训活动、学习研讨会、外出听课等;
另一方面将聘请专业人士、教研员来我校指导教研工作,并发挥远程教育网的作用,组织教师观看名师教学录相等,多途径、多渠道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4、资料整理与汇总工作。
对校本教研活动中的相关资料,教务处交安排专人进行管理。
(本方案试行)
2006年11月6日星期一
2006-11-6
加信中学学生学业评价方案(试行)
为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根据《哈尔滨市中小学学业评价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的目的
检验与考察学生的学及其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革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促进教师教学反思,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中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学习愿望和能力、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自我认识,建立自信,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
三、评价的原则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
2、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
4、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检测与实践展示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加重视过程评价。
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对初中学生的学业评价,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业状况形成过程的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进行;
其次要对学生学业的结果进行评价,通过终结性评价进行。
其中终结性评价又主要通过展示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进行。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的过程。
形成性评价具有评价的个体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能力、发展状况、情感、价值观等进行评价。
我校主要采用的几种形式:
(1)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采用成长记录盒的形式,适时记载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与轨迹,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对成长记录盒中的内容取舍均有参与权,其中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主要内容有:
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自己最满意的习作与书画作品,日记,最典型的活动杰作(参加实践活动作品等),检测卷及其他荣誉:
如奖状和荣誉证书,表扬信,家长与教师的寄语,同学间、师生间、家长与子女间的互评记录等。
学校为学生建立的成长记录,按学期收集,除重要的资料学校复印留存外,学生成长档案最终由学生留存。
同时通过适当方式建议每一位家长为子女建立成长记录,以更加完整地记录涉及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方面、甚至包括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挫折教育记录,以便形成更为完善的成长档案。
(2)进行适时性评价。
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即时评价。
通过观察、访谈等形式,评价者在课堂上、活动时、生活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实施书面的或口头的评价,给学生以鼓舞、指导、调整。
作为教者要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分支,作为密切师生关系的一条纽带,在教学活动的时时刻刻,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某个学生突出的一、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
这一评价次数、时宜等因人而异,不求整齐划一。
评价的内容包括:
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习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与能力,思维的品质、创造性、独特性、灵活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评价的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以上仅为即时评价的部分内容。
(3)做好阶段的表现性评价。
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情况、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与课题研究的设计、实验操作或课外兴趣活动:
科技类、艺术类、卫生健康类活动以及各学科学习中表现出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与态度进行适时的阶段的自评、互评与点评。
2、展示性评
展示性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既要关注一般要求,又要关注个体差异。
评价时机可以以各种橱窗布置、作品(业)展览、竞赛、评比等形式安排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也可以以期末检测为形式安排在学期末进行。
评价的内容有基础知识类的内容、也有实践检测类的内容。
展示性评价中实际检测的内容,根据学科的不同,应有所区别,我校相应学科在展示评价内容方面侧重于:
(1)语文学科侧重于口语交际,朗读与美文欣赏,古诗文诵读与积累,书法团体赛,书韵杯习作赛(科技作文、实践作文赛、小作家评选),校报(习作、书画作品展示),《五月虹》书画作品集,办手抄报(综合实践展示),开故事会(故事大王评选),演讲,演课本剧以及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等。
(2)数学学科侧重笔算,动手操作,调查统计,数学风暴兴趣活动(数学探索与应用思维训练),参观访问,测量与设计等。
(3)英语学科侧重于唱英语歌曲,口语会话,讲英语故事,编演英语节目,English
Star(英语之星)评选,主办班报、校报英语角等。
(4)思品德与人文(社会)学科侧重于学生平时品行表现,参与日常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等。
(5)理化生学科侧重于实验操作,实际观察,科技制作,科学试验,社会调查等。
(6)艺术学科侧重于书法画,剪纸,视唱,打节奏,独唱,合唱,演奏乐器、泥塑,班报、画廊、橱窗作品展,名画欣赏,每日一舞(晨舞领舞),指挥,名曲欣赏等。
以上展示评价内容中,书面展示的评价侧重于将学生的书面作品的原始资料,充分地直观地展示出来:
如每日一刻钟的练字本、课本、课堂练习本、作业本、读书笔记,自办小报、班团活动方案,英语口语练习家庭记载单、课外阅读书目记载、古诗文诵读档案,成长记录盒等。
非书面的展示侧重于听、说、读、讲、演、奏、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展示。
对于学生个体来讲,书面的与非书面的展示内容有的是全体学生统一参加的,也有不统一要求展示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特长有选择地参与展示。
在展示性评价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进行:
可以组织学生对自我展示内容的自评,学生间的互评,小组评价,班与班间的互评,教师建议性点评。
通过展示评价使学生学会自我判断,学会分析作品与欣赏他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能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3、水平性评价
水平性评价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的学科水平性笔试。
要在把握好难易程度的情况下,全面考查学生应知、应会的、教师应教的“双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体现发展性思维、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要求。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学科既要进行书面检测,又要进行实践检测。
每学期末接受县、市两级教研室的水平性评价检测和学年中的调研性水平评价检测,学校在每学期中途进行一次调研性水平检测。
地理、历史、政治、生物学科的水平性评价学校只进行阶段性的(一般每学年一次)水平性调研检测,其中毕业年级接受哈市教研室的结业性水平检测。
其他常识技能学科的水平性评价以学生的实践性的技能展示为主,一学年中学校教科研部门可以组织一次以多学科基本常识为内容的综合素质水平检测。
4、关于学业评价的结果呈现和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1)形成性评价结果以“综合性、激励性的评语+等级”的形式呈现。
其中学生平时各学科的作业的评价采用“双等级”制(一方面评价作业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如书写等)+激励性批语进行,提倡教师多进行面批与个别性指导。
(2)展示性评价结果一般采用“等级制”(优、良、合格、待努力)
(3)水平性评价结果采用“百分制+等级”的方法进行,不论是何性质的水平检测,均不要当众宣布学生考分,更不能排名次。
(4)学科学业水平综合等级采用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即在学期末素质发展报告书中,以任课教师寄语性的激励评价语言(主要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知识技能、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学科的等级评价的形式呈现(素质报告书中不公布分数)。
各主要学科的综合等级评定的方法(参考):
语文:
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学习表现、情感、态度占10%,习作、写字占10%,口语、说话占10%,学期中途水平性检测占20%,期末综合性水平性检测占50%。
数学:
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学习表现、情感、态度占10%,计算占10%,数学实践活动占10%,学期中途水平性检测占20%,期末综合性水平性检测占50%。
英语:
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学习表现、情感、态度占10%,口语占20%,学期中途水平性检测占30%(其中听力10%、笔试20%),期末综合性水平性检测占40%(其中听力10%、笔试30%)。
物理、化学科:
平时形成性评价与展示性评价各占30%,期末水平性检测占40%,其中常技方面的展示性评价更多地尊重学生的自主选项。
(5)注重学生的综合性评价。
对学生各方面的品行表现的综合评价,采用“星级”评定,评价的方法步骤一般是先学生自评,再学生间、小组互评(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的形成情况在平时要及时记载),家长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星级的综合评定,班主任同时要对学生学期综合情况形成书面的综合性评语。
其他综合评价项目:
坚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在现行的“五好学生”评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五好学生”综合评比方案;
另外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中每年“五·
四”节均进行“学习奖章”、“文明奖章”与“实践奖章”的评选;
这两项综合评价不应受指标限制。
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中,要克服评价功能注重“甄别”转向注重“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校本 教研 工作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