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菖蒲镇综合养殖基地建设1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757929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5.77KB
岳西县菖蒲镇综合养殖基地建设1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
《岳西县菖蒲镇综合养殖基地建设1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西县菖蒲镇综合养殖基地建设1精讲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北纬30°
39′—30°
56′。
菖蒲镇属山区,四周中低山合围,山前为丘陵和小盆地地貌。
流经全境的皖河水系之潜水为县内最大河流,又称天仙河,已开发为旅游风景区,被誉为“华东第一漂”。
“天—天—妙—空—湖”旅游线路和两条镇际公路形成全镇系统骨架,即将通车的东香高速公路出口距镇区33公里、天柱山出口距镇区30公里,镇区海拔米,最高拔海米,最低米。
1.2经济、社会状况
菖蒲镇自古以来就是太、岳、潜三县的商贸中心和农特产品集散地,镇区人流、物流活跃,二、三产业发达,个体工商企业130个,从业人员1000余人,每年农副产品贸易及商品零售额达1亿元以上。
2007工业总产值2.2亿元,财政收入2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800元。
水资源丰富,已开发的有王岭电站1500KW、岩河电站1260KW,岩湾电站500KW,正在开发的有碧岭电站1260KW,还有可开发1万KW。
著名的国家级AA级旅游胜地“华东第一漂”——天仙河,就座落境内。
菖蒲镇属于典型的深山区,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258个村民组,7043户,总人口24345人。
其中,集镇居住人口6434人。
全镇耕地面积144260亩,人均耕地仅有0.16亩,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目前仍有贫困人口877人,低收入户2567人。
1.3生态环境现状
菖蒲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多年平均日照2091小时,累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6.4千卡/平方厘米·
年,累计年平均生理辐射为58.4千卡/平方厘米·
年,累计年实照数占可照时数的47%。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21毫米,多年平均气温为14.5℃,年变幅为1.8℃,年均无霜期210天。
天仙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无霜期长。
四季分明,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菖蒲镇是农业大镇,成片的良田较少,自然村庄零星分散,星罗棋布,丘岗起伏连绵。
气象条件:
区内气候温和湿润,属北热带温润季风气候。
主要的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和煦、夏雨集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寒期短。
平均气温介于14.5℃-16.5℃之间,元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5-℃3.9℃;
八月份最热,平均气温在24℃以上。
无霜期在203-223天之间,太阳辐射总量平均9.1-13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在2070-225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1471-1617毫米。
4-8月降水量较大,约占全年的60-70%。
11月份至翌年2月降水量较少,约占全年的2-3%,年蒸发量1300-1500毫米。
本小流域内相应高差较大,生物资源较为丰富。
水文地质:
菖蒲镇属长江流域,河流入皖河水系之潜水大河,有二级以上河流支流8条最大河流是潜水河,项目区水源于田头乡南山岭,汇双河、塔湾河、菖蒲河入潜水,沿河两岸分布大小坝渠上百条;
引水自然条件充分。
降水丰沛,地表水网发育,为地下水提供了充足的补给水源。
但地下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东南部相对丰富,而西北部较贫乏;
河谷地带相对丰富,而丘岭山区较贫乏,即使在同一区域,地下水分布也有明显差异。
地层、岩、构造和地貌的不同是引起差异变化的主导因素。
该区由软硬相间的层状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和坚硬的块状二长岩类组成。
岩石抗压强度20.5-265MPa。
地下水量中等。
植被较好,但有轻度水土流失。
河谷平原地质区主要为阶地及河漫滩松散岩石地质区,由全新世及上更新世冲积层组成,以亚砂土、亚粘土、细砂、中粗砂、砂砾、中麻岩黄壤土为主。
总体来说,区内的地质条件差异性较小,具有较好的区域稳定性。
植被:
区内植被较为完整,植物品种多样化,森林资源主要有马尾松、柏树、杉木、枫杨、毛竹、板栗、茶叶、栎类、杜鹃等。
土壤:
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耕作浓度一般为10-20厘米,有机质含量为2.1%,酸碱度4-6.5之间,水稻耕作层缺钾。
自然灾害因素:
区内自然灾害因素很多,主要有3点:
一是降雨过多或减少,雨多,强度大,时间长,则成水灾;
雨少,强度小,则易旱。
二是特殊的环境,项目区上游山区高岭陡,河床坡降大,洪水暴涨暴落,容易成灾。
三是与水利基础设施紧密相关,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雨量集中时,易造成洪涝灾害,其余月份雨量较少,易造成春旱秋干。
项目内没有林网,遇上大风天气,农作物易倒伏,水利配套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光热资源:
区内累年均日照2070.5小时,累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6.4千卡/平方厘米·
年,年平均气温14.4℃,光热资源充足,可满足各种农作物和生物生长。
水资源概况:
区内属长江流域,河流入皖河水系之潜水大河,有二级以上干支流8条。
多年平均降水量1445.8毫米,直接启用大河水常年引水灌溉,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质条件、土壤特性、地震等级:
由于区内为深山区,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水利设施标准低,且年久失修,抗灾害能力低,洪涝、干旱、风雹、泥石流、雪灾等突发性自然灾害频发。
境内有大小山峰数十座,沿青四山脉南端东折,有双尖峰(819米)望湖寨(881米)马家大岗(764米)何家大岗(785米)十二壁岭(454米)葫芦寨(453米)云头包(443米)老林尖、汪家岭、挂鼓岭至灵山(548.5米);
东北部有多丛山脉钢岭支脉末梢的梯子岭、白云寨(786米)牛肩岭(205米)。
区内物产丰富,矿产资源有汉白玉、红宝石等石材;
并盛产茶叶、板栗、蚕茧、河鱼、茯苓、天麻及中药材。
植物资源以松、杉、竹为主,尤以毛竹、板栗和桑叶最具特色,素有“毛竹之乡”、“板栗之乡”之称。
农业菖蒲国民经济的主体,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大,项目区山场利用潜力大,是发展主体养殖理想之地。
第二章项目区自然资源背景
菖蒲镇长岭村位于岳西县菖蒲镇西部,距镇不足三公里,是全镇较为落后村。
全村总面积为13.6平方公里,辖区内14个村民组、468户居民宅、1600人。
山场面积为10867亩,人均6.8亩,耕地457亩(其中水田320亩、旱地137亩)。
07年人总收入还不到1700元。
长岭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长年较为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都在15°
—20°
之间,绝对低温年—不足10°
,年降水量1200mm。
生态养殖园基地选择在本村小河组,此处背风向阳,土壤深厚肥沃、湿润、南北向、25°
坡度、排水良好、海拔135m。
土壤主要是山地黄棕壤,PH值为0.55偏酸性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山芋、豆类等粮食作物,油料作特以油菜为主,花生、芝麻、向日葵、油桐、乌柏也有种植。
经济作物中茶、桑、栗大面积栽种。
2.1农牧渔业
农业是菖蒲镇国民经济的主体。
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50年代达90%以上。
1992年仍占60%。
1997年占41。
9%。
1997年,实有耕地面积8122亩,人均占有耕地0。
392亩,比全县人均数少31。
24%。
劳动力均占耕地0。
744亩,低于全县平均数。
虽累年新垦耕地,但因建筑修路占地,耕地面积总量减少。
1997年与1980年相比,境内共减少耕地370亩,具体为减少水田416亩,增加旱地46亩。
1997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028亩,其中粮食作物14161亩。
粮食作物中,种植稻7529亩,小麦3192亩,玉米988亩,豆类349亩,薯类1158亩,其他945亩。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为815亩,其中油菜785亩。
50年代中期,将传统农家种改用良种水稻品种,60年代末高杆变矮杆,1980年前后常规变杂交,1994年后水稻种植方式水育改旱育稀植,并采用软盘抛秧、地膜覆盖。
90年代,境内种植优良品种主要是:
杂交水稻有汕优63、协优63、协优57、冈优22、二优838,玉米有丹王13、掖丹13,山芋有余薯18,小麦有杨麦4号、杨麦17号,油菜有甘兰型秦油2号、白菜型安徽13号。
1997年,境内矮杆稻种植率为100%,杂交稻种植率为90%,有30%水田应用软盘抛秧技术。
共和国建立后,正常年景境内粮食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
1997年,粮食总产量达3068吨。
比50构成中,夏粮占15.3%,余为秋食。
按品种分,水稻占68%,小麦占11。
8%,玉米占4。
4%,豆类占1。
2%,薯类占10。
3%,其他杂粮占4。
3%。
1997年,人均产粮147公斤,比全县平均数244。
4公斤低39。
养猪历来被农家所重视。
1980年,境内共养猪11183头,户均2。
9头。
随后,出现一些养猪大户,如水畈村王业敏,年饲种猪2头、肉猪50头。
1997年,全镇户均养猪2。
5头。
每5~6户农户养耕牛1头。
所养之牛,水牛多,黄牛少,基本用于农业役用。
1996年,吕圩村一农户专业养鸡达200只,但仅坚持1年。
鸡品种以土种为主,有芦花鸡、乌骨鸡等。
1997年,有人引进北京鸡饲养近年境内建有孵鸡厂。
沿河或近库塘处部分农户,户均养鹅30只。
1980年至1986年,境内大力发展养兔业,出现上千养兔户。
溪沸杨善清、蒋王高,铁滩王业恒被称为3个头养兔大户,年存兔百只以上,持续5~6年。
境内有二级以上支流8条,池塘63口,水库11座。
河流中季节性鱼多,春水上涨,鱼群上移。
河鱼品种达30余种。
可育鱼池塘约30口,溪沸村塘后组池塘年年养蚌。
人工养鱼主要先靠水库,库中年放鱼1万尾左右。
1984年,有30户改田为塘养鱼、蓄水面积15亩,共育鱼12000尾。
近年试行网箱养鱼、稻田养鱼均获成功。
菖蒲村一农户人工养鳖多年。
境内还有几户一度试养黄鳝、泥鳅、法国蜗牛,后因技术掌握好,皆不了了之。
2.2林业
1997年,全镇骨有山场面积11。
8万亩,人均5。
65亩;
木材总蓄积量80661立方米,约为1956年的64。
年采伐理常数为3334立方米,年生长量5122立方米。
共和国成立后,植树造林逐步得到重视。
建镇后,共营造人工林13834。
5亩。
1992年植杉木1500亩。
1993年植板栗2550亩,杉树183亩,杜仲225亩。
1994年植板栗690亩、杜仲70。
5亩、猕猴桃30亩、银杏100。
5亩,封山育林3万亩。
1996年,造板栗林714。
5亩,封山育林2188。
1997年,造板栗林3621亩、栽毛竹180亩。
年底,全镇共有经济林12124。
5亩,其中,有柑橘52。
5亩及少量油桐、生漆、乌桕等品种。
林产品产量,1978年后,毛竹年采伐量为3~5万根,占全县总产量的45~75%。
1980年,油桐籽、乌桕籽、生漆产量分别为14。
05吨、28。
15吨、0。
091吨。
1985年以后,油桐、乌桕产量大幅下降,至90年代已所剩无几;
生漆产量则有所上升。
1987年后,毛棕年产量为1~5吨。
1997年产板栗83。
2吨、柑橘3。
9吨。
1981年“林业三定”前,境内有乡村林场10个,经营面积9502亩,后大都划归私人经营。
1997年镇内有罗冲、三十六湾、皂角树、水畈、毛畈牛脊岭等林场。
罗冲林场,坐落于大树村,面积1000亩,活立木蓄积量200立方米,幼林50亩。
有场房3间,护林员3人。
三十六湾林场,坐落于大树林,面积800亩,活立木蓄积30立方米,幼林500亩。
有瓦房4间、护林员4人。
为市级标准化林场。
皂角树林场,坐落于港河村,面积1000亩。
水利
境内共有山塘63口,灌溉面积1063亩。
1972年6月至1979年4月,共修汪岭、水畈、岩岭、安基冲、冲头、江岭、李托、长岭、徐冲、土桥冲、皂角树水库11座,库容总量达192。
4万立方米。
灌溉总面积4528亩,有效灌溉面积为1340亩。
1992年建镇后,对其中8座予以改造维修。
境内有引水渠31条,大堰20条。
菖蒲大堰建于1964年,拦河坝位于镇政府旁的大河中,为干砌块石坝,志河道斜交,长180米,渠道长4。
2公里,宽1~2米,有效灌溉面积810亩,菖蒲、吕圩、撞钟村受益。
1997年连接拦河坝下端新建护堤坝,长300米,高4米,用石块浆砌,以利于集镇建设及河西500亩水田灌溉。
1996年新建塔湾堰、吕圩堰,1997年建虎形堰,浆砌石方共1300立方米,使480亩田旱涝保收。
改造引水渠3条,计1600米。
1967年,张畈建成县内第座柴油机灌站,装机1台24马力,灌田200余亩。
后该机改为流动设备。
1980年,水畈建1台72马力的机灌站。
至1992年,共建机电灌站11座,灌田350亩。
1997年,全镇有效灌溉面积占水田面积的69。
7%。
部分山田靠溪泉自灌。
除特大干旱外,80%以上农田可旱外,80%以上农田可旱涝保收。
第三章项目规划方案
红星圩立体生态养殖园项目占地面积237.5亩。
红星圩生态立体养殖园规划地位于:
岳西县菖蒲镇长岭村下河村民组。
一期项目工程主体分为:
200亩纯生态淡水鱼养殖基地;
占地2亩200头生猪养殖中心;
200亩河滩鸭养殖场。
二期项目工程是生态休闲娱乐中心。
3.1纯生态淡水鱼养殖
该项目是开发与利用荒滩和天然的水资源,同时结合我镇休闲项目特点设置的项目。
规划方案是:
利用自然水,水深分别为1M——5M不等。
投放多种鲜鱼,供垂钓爱好者垂钓,同时利用水面进行立体养殖。
主要配套工程是:
1、138m长浆砌石拦河坝
2、1200m浆砌块石引水渠道
3、3×
50m3自动控制清水处理池
3.2养猪中心
养猪历来是菖蒲镇传统产业,具有一定的经验。
该中心是利用养殖中心的自然优点和人员条件,选择该项目。
其一:
养殖高品种杂交猪,出栏时间短,效益高。
其二:
聘请岳西县畜牧局技术人员为中心的技术顾问。
其三:
养猪场的排泄物经过技术处理后是饲养鱼的饲料。
其四:
科学养猪能带动本地的大部分农民进行技术学习,提高他们的发家致富的意识。
1、三十亩砖墙分离式养殖舍
2、猪休息活动场(人工活动场)
3、3*150M3猪等化池
4、自来水冲洗系统设备(含自来水蓄水池、引水池、消毒池、过滤池等)
3.4、河滩鸭养殖场
为了更好地利用河滩资源,增加休闲娱乐气份,设置该项目主要是:
鸭的经济价值高,投入较大,但投资周期小
鸭养殖主要是养殖技术问题,聘请岳西县畜牧局技术人员为中心的技术顾问。
河滩中水草丰富,水中微生物多。
有利于鸭子养殖是充分利有天然资源的理想之所。
1、对3#、6#过水路面的处理工程
2、对河水质量检测设备购制
3、局部区的隔离防护墙。
第四章项目投资分析
4.1红星圩立体生态养殖园项目工程概算表
序号
工程和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预算金额
备注
(一)
淡水鱼养殖工程
155.97
1
土方开挖
M3
8443.28
15.19
2
土方夯实
83.25
5.50
3
防渗处理
M2
232.48
6.50
4
浆砌石坝工程
840.28
31.93
5
C20砼工程
M3
1550
93.00
6
清水处理池
20
3.85
备注
二
养猪场工程
138.76
3332
5.99
浆砌石挡土墙
340
12.92
标准猪舍
1600
96.00
C15砼6CM厚猪场休息场
300
2.4
化粪池
个
10.65
清洁水处理系统
10.8
三
鸭养殖场工程
16.06
过水路面处理
处
1.600
局部隔离防护墙
M2
598
11.96
水质测检设备
套
2.5
三、其他费用:
土地青苗补偿和安置补助费
119.25
山场
亩
30
15.500
荒滩
207.5
103.75
(二)
项目建设单位管理费
8.800
(三)
项目规划设计费
5.000
合计
133.05
该项目总投资443.84万元。
第五章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项目工程各项措施的实施。
主体生态养殖体系也随之形成。
生态养殖体系的主体经济效益也就发挥出来,具体表现以下:
5.1直接经济效益
5.1.1水库经济效益
①养殖效益
207.5亩水塘水面养殖草鱼、美国斑点、鱼、等几种鱼苗。
按水深不同发放各种鱼苗,经岳西县水产站技术人员估计亩产千斤鱼计算。
养成鱼直接产值是106.5吨,按市场4.00%元/斤计折合人民币82.8万元;
②垂钓效益
按每天接待40人/天,每年300天计,每人垂钓5斤计,则垂钓产值是24万元,计鲜鱼30吨。
根据养殖产量我场要外地采购30吨鲜活鱼用于旅游休闲人员的垂钓。
5.1.2养猪中心效益
1养猪直接经济效益
采用科学养殖法,选用最先进的北方大白猪型做各改良型。
计四个月出栏,每产出栏按150头,每头150KG计,年出栏产值是18。
9万*3=56.7万元。
扣除养殖管理费用和饲料,饲料加工费用。
养殖直接费用17。
01万元。
②种猪的配种效益
按每头年配种率计算,种猪配种直接收益为1。
8万元。
4:
鸭按亩产600斤,单斤市场6元计,直接费用为28。
8万元扣除养殖费用75%,直接经济费用7。
2万元。
总直接养殖费用(经济效益)折合人民币为112.9万元。
5.2间接经济效益
由于生态主体养殖各项措施的实施形成了多层次的主体养殖体系。
直接经济效益的利润非常明显,同时间接经济效益也表现了显著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由于立体生态养殖园的建设,对原有河道进行了改造和用水途经进行了改进。
为下游的水田的灌溉起到了畜水提供了保证,同时也提高了地下水位,保护了生态平衡,也提高下游的防洪标准。
对养殖场内的劳动力的培训,发展点与点联系,利用点带动面的制富原则。
这项目实施数年后的间按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是得民心的产业。
是扶农的主要手段。
5.3项目评价
从分析中看出,项目实施在经济上是划得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西县 菖蒲 综合 养殖 基地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