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课文+口语+习作+语文园地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746690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9.91KB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课文+口语+习作+语文园地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课文+口语+习作+语文园地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课文+口语+习作+语文园地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指名说。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请大家把这两句话分别朗读一下,看看这两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
我们在平时写作时,就应该注意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四、了解过程。
1.“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呢?
老师拟定了学习计划,请大家按要求分小组合作学习。
2.课件出示:
(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个四字短语。
(3)在白纸上画出四字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师:
刚才大家的合作学习真是热火朝天呀。
现在请每一组用一个词来概括发现的过程。
一组,梦见会飞。
(板书:
梦见会飞)二组,请教原因。
请教原因)
三组,痴迷研究。
痴迷研究)四组,发现原理。
发现原理)
大家真会学习!
独学而无友,那么孤陋而寡闻!
大家的合作探究进行得非常棒!
4.从“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根据板书回答:
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
5.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有没有什么想对作者说的呢?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是啊,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给自己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
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你就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说不定,你还会成为未来的创造家、科学家呢!
2.课后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并把它写出来。
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
梦见会飞一请教原因一痴迷研究一发现原理一敢于提问一不断探究一大胆想象教学反思
《童年的发现》一文,语言和故事情节都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我课前预设学生在课堂上自学时一定有话可说,才放心地把课堂交给学生。
教学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思想感情,并充分利用课前的资料,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口语:
我们都来讲笑话教学目标
1.对幽默的语言产生兴趣并能用普通话大方地讲笑话。
2.能感受带给别人快乐时自己也得到快乐。
3.能倾听别人的讲述,并能与人交流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笑话吗?
下面啊,老师就请同学们欣赏一个小笑话。
(逗你玩)
二、出示课题。
同学们,有趣而意味深长的笑话我们又叫它“小幽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讲笑话。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趣味练习。
是啊!
笑话以它有趣的情节和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但讲笑话也并非那么容易,想讲好笑话首先要练好基本功。
1.普通话练习。
g高贵骨干感官公馆观光
梗概
k——慷慨困苦克扣看客旷课
苦口
h——悔恨挥毫横祸合欢豪华
含糊
2.绕口令——哥挎瓜筐。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扣哥怪狗。
3.气息训练。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前面一树枣,拿着竿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
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
这是一个绕口令,一气说完才算好。
四、大家谈。
1.同学们课前都准备了几个笑话,谁愿意先把你的笑话讲给大家听听呢?
请同学们仔细倾听,看看哪个同学的笑话最有趣。
(引导学生评价:
先说优点,再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这样易于让人接受。
)思考:
要想把笑话讲得更加生动、有趣,要注意什么呢?
(1)讲笑话时自己不能笑场,逗人的地方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懂,把别人逗笑。
(2)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情、语气和动作,这样效果会更好。
五、示范厅。
要求:
自己先读一读要讲的笑话,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看谁讲得更能引人发笑。
(引导其他学生用心倾听,做一个好的听众。
)六、展75台。
1.你还知道哪些引人发笑的笑话呢?
快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看谁讲的笑话收获的笑声最多,掌声最响亮!
2.根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下面我们班将进行“笑话大王”评选活动。
(看大屏幕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参与这项活动,先在小组里讲,看小组里谁
讲得最好。
(1)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情、语气和动作。
(2)努力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良的口语习惯。
(3)要沉住气,自己不要笑场。
(4)每个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讲,看谁讲得最生动、最有趣。
七、我来评。
1.请大家投票选出我们班的“笑话大王”。
2.同学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笑话大王”表示祝贺!
没选上的同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我们应该微笑面对。
今天我们一起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课,学会了讲笑话,懂得了要用心倾听的道理。
板书设计我们都来讲笑话
克服不良的口语习惯用心倾听
教学反思
这一节口语交际课是把演讲的内容生活化,把演讲的技能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
课前布置学生去做准备一一笑话,让他们有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免得上课时因无话可说而“自乱阵脚”。
上课时直接进入笑话欣赏,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气氛。
基本功训练环节为热身环节,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其他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引导学生相互讲述、学会倾听。
通过这节课,学生既讲出了自己的笑话,又从同学那里得到了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笑话,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习作:
漫画的启示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得到启示。
2.根据阅读提示把看到的、想到的编成故事,进行习作。
3.抓住中心,恰当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了解漫画。
1.出示几幅漫画,让学生用心欣赏,并找出漫画与普通画之间的异同。
2.教师总结漫画特点:
漫画指的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较、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挖苦或歌颂的效果。
所以欣赏漫画时,我们不能光用眼看,而要用心看,努力思考漫画的深意。
3.试着让学生理解前面几幅漫画中的一幅,体会漫画的欣赏方法。
4.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我们徜徉在生活这本大书中,捡拾了许多生活给予的馈赠。
漫画,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馈赠。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华君武的漫画《假文盲》,看看它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二、指导观察,欣赏漫画。
1.观察漫画,理解画面。
出示漫画:
这是漫画家华君武的一幅漫画。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画家都画了些什么。
强调观察时关注细节。
仔细观察)指名汇报观察所得。
(老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
2.展开联想,拓展画面。
同学们能透过画面想象画外画家没画出来的内容吗?
出示图画指导:
这可能是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画上有哪些人?
周围还会有哪些景物?
面对母子,那几个男性角色是什么态度?
这位母亲又是什么表情?
她会说些什么?
小结:
看图就要这样,仔细观察画面后,要展开联想,透过画面看到画外的东西。
展开联想)
学生采用刚才的方法欣赏漫画,让漫画也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想好后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联系生活,升华画面。
看图,读“假文盲”这个题目。
读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你自身有过类似的现象吗?
“假文盲”们为什么这么冷漠?
他们为什么要站在母子上车处?
你觉得这幅漫画是在挖苦什么现象?
(提示:
这群“假文盲”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公德心。
)
总结:
文盲固然可怕,但“假文盲”更加可怕,因为他们是“真自私”!
社会上某些人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公德心!
这就是画家给我们的警示,也是我们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
引导回忆分析的方法。
联系生活)(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本中选入的另一幅漫画。
三、明确要求,撰写漫画作文。
1.明确要求。
(1)默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并用铅笔勾画出重点。
(2)归纳要求,明确习作内容分哪几方面。
1可以写漫画带来的启示。
2可以根据画意编故事。
(3)指导两个方面的写作侧重点,请学生选择要写的内容。
2.指导学生依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用第几人称的表达方法,指导命题。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漫画,当堂习作,教师随机个别辅导。
四、修改习作,眷写习作。
1.放声朗读自己的习作,找出习作的亮点,发现缺乏。
2.同桌交换阅读习作,互相评改。
3.指名在全班交流习作,师生一起评议、修改。
4.再次默读自己的习作,进一步修改,然后誉写在作文本上。
漫画的启示
仔细观察一展开联想-联系生活编故事——记叙文
谈感受议论文
根据学生喜欢漫画的心理特点,将了解漫画、欣赏漫画与撰写漫画作文结合在一起,在指导过程中教给学生漫画作文的写作步骤:
第一步,看漫画,定角度;
第二步,联现实,想寓意;
第三步,述画面,评价值。
语文
教学目标
1.学会交流,会听会说。
2.能体会句子表达的特点,试着表达自己的想法。
3.了解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的特点。
4.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学完这个单元的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呢?
2.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3.指名谈感受。
(1)本单元我们学习的《杨氏之子》语言幽默诙谐,故事通俗易懂,用简单的语调简述了一个关于语言的小笑话。
他们的对话围绕姓氏特点来做文章,问答巧妙,令人捧腹。
(2)《手指》这篇课文,作者用幽默的语言,展现了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明白团结就是力量
(2)引导学生读准节奏。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孑L/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句子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独立表达意思,因此中间要停顿。
)反复读课文。
三、理解文意。
1.参考注释,自学课文。
要求:
将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批注在文中,据此初步理解句尽、o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
以下字词比较陌生或古今差异较大,学生可能提出:
(1)其父:
他的父亲。
其,他。
(2)为设果:
小儿(杨氏之子)为他摆出水果。
设,摆放,摆设。
(3)此是君家果。
此,这。
君,您,古代对对方的尊称。
(4)未闻:
没有听说过。
未,没有。
闻,听说。
(5)夫子家禽:
先生您家的鸟。
夫子,古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君平。
禽,鸟类。
以上问题,可让学生通过同学之间讨论自己获取答案,如学生能够回答,教师那么应追问学生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无法回答,教师可以适当提示,让学生明白字词义。
的道理。
(3)《童年的发现》中,作者被老师误会时,用自我调侃的语言来抚慰自己,让一件普通的事情显得活泼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句子,小组交流讨论句子表达的特点。
(1)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比喻手法写出中指在五指中的地位)
(2)这个体操运发动的动作真灵巧,她在高低杠上的表演就像猴子在树林间攀援、穿行。
(比喻手法写出体操运发动动作的灵巧、技术的娴熟)
2.从下面情景中选一个说一说。
注意用上恰当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方法。
(1)游子回到家乡。
(2)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
(3)远处传来一声巨响。
教师点拨:
①游子回到家乡:
再次踏上故乡,他激动地跳下汽车,飞奔到村前的那棵大槐树下,像一个饥饿的婴儿扑进母亲的怀抱。
2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
雨点落在窗户玻璃上,像一颗颗透明的豆子,啪嗒啪嗒地滑到窗户下面去了。
3远处传来一声巨响:
他正在书房里读书,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声巨响,如一声闷雷,又似一个炸弹突然在他身边引爆,把他从书中的世界拉回到了现实。
3.读一读,跟周围同学讨论,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教师点拨:
这段话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描述了大拇指的各种用处,生动地表现了大拇指的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例如:
在这个班里,只有毛毛是最淘气的。
班里的窗户玻璃破了,那是他踢足球时的“杰作”;
班里的黑板上画满了小乌龟,那是他的美术作品;
同桌的椅子痛了一条腿,那是他的“小创造”一一卸掉螺丝;
一个小女生的书包里被塞进了一条玩具蛇,那是他的“实践课作业”。
三、书写提示。
1.有没有同学学过书法呢?
书法课上老师又是怎么教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书法家及其字体,指导学生好好写字、认真写字。
布置作业:
写一幅书法作品。
)参照课文,分析颜真卿书法的特点。
颜体这种气质具体表现为:
(1)庄严正气。
(2)伟岸饱满,字形有左右外胀的感觉。
(3)元气充分,主要表现在用笔和结构两方面。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句子,探讨意思。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意思:
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一一《论语》
(意思:
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却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一一《孟子》
同情心是仁的开端。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一一《左传》
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人有耻,那么能有所不为。
一一《朱子语类》
(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不会去做了。
)师范读,指名读,生齐读。
2.借助注释,理解名言古训的意思,从中得到教育。
3.熟读成诵。
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本次语文园地的重要任务。
通过相关书法的展示,学生领略到了书法的美之所在,但书法的高门槛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2.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四、体会语言精妙。
1.这个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是哪句话?
为什么?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没有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来应答,妙趣横生。
杨氏之子才九岁,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可见他聪明机智,应对能力强。
2.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相比,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
“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有顶嘴之嫌;
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水果”这个意思,反映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想象一下,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响?
设计意图:
通过想象表达,进一步体会杨氏之子所答言语的妙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小故事,大体了解内容,体会语言妙处。
2.感受中国语言的魅力。
(1)积累在表达上有特点的语言,如歇后语、谚语等。
(2)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等。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中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o板书设计
本课从读入手,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弄懂文言文意思,品读对话体会语言的巧妙,并且通过拓展环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的能力。
22.手指
1.认识“弦、揪”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等16个字,会写“关节、拇指”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及作用。
3.找出文中描写五根手指特点及作用的语句,体会语言的幽默幽默,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
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不错!
我们今天便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又是如何认为的吧。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己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查字典,把字音读准。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指出“搔”“庸”“憎”3个难写字的笔顺、笔画和结构。
3.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既然这些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作者在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浏览课文,重点阅读描写五根手指特点的相关段落,想想作者各写了五根手指的什么特点,完成以下表格。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填写表格。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优点
缺点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通过一张表格把文章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让学生在完成表格的同时,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同学们,说起团结,你们能想到哪些有关团结的名言警句呢?
说出来和大家提供提供。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2.填空: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不相同),然后分别描述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最后(说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3.提问:
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二、检查上节课自学情况,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上节课表格的理解。
2.指名反响表格中的内容,教师适当引导。
观察表格,结合课文内容,想想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
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例如,学习描写大拇指的第2自然段,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特点一一不美。
具体表现为: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使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大拇指在五指中是最能吃苦的。
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要喷出来、血要流出来、重东西翻倒去、读书、进门时的大拇指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表现大拇指特点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技巧,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3.通过以上的比照分析,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4.读第1、6自然段,思考:
作者写五指的目的是什么?
(告诉我们: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即团结就是力量。
)理解重点句子,体会语言特点。
(1)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
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
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
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这句话是对食指的描写,运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食指的作用及其勤奋、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特点。
(2)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的优裕环境中,所以才有“曲线优美”的姿态,“养尊处优”的性格。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中指优美的姿态和高傲的性格。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作者运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这兰花状的姿态是优美的,突出了无名指和小指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地位。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句话以手指的全体比喻人群的全体,说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可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三、品读课文,迁移运用。
1.理解句子: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2.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根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3.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四、拓展延伸。
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手指
姿态不同性格各异团结一致握成强有力的拳
(团结就是力量)教学反思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散文,语言幽默幽默。
可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读出作者的幽默感。
在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获得启示的习惯。
23.童年的发现教学目标
1.认识“胚、祸”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楚“我”发现的过程。
3.找出自己觉得有趣的局部谈感受,并体会作者童年时善于提问、乐于探索的精神。
4.说说自己有过的“创造与发现”,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I—t、BVA/"
、\\/
1.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烂漫的时节,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今天,让我们走进童年,去回忆童年的发现
吧!
童年的发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课文+口语+习作+语文园地 课时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八 单元 课文 口语 习作 园地 课时 教案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