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745141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505.48KB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
《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备课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单元教学准备:
学生:
学具,数学卡片等
教师:
学具,数字卡片及多媒体课件(6套)
六、计划课时数:
()课时
第1课时总第()课时
课题:
信息窗1----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31——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加法。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能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正方体图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
你喜欢谁?
为什么?
大家想不想到孙悟空的花果山去玩一玩?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花果山去游玩。
(课件出示:
花果山情景图)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看着这些事物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2.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二: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解决:
有多少只猴子?
谁能把信息和问题整合在一起说一说?
(自己先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手中的学具来摆一摆,看看是几。
)
2、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②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让不同方法的学生解释自己的想法)
可能出现方法有:
方法一:
一只一只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方法二:
用小方块来摆,先摆3个,又摆了2个,数一数一共是5个;
左边摆2个,右边摆3个,合起来是5个;
也可以用3+2=5算出来。
4、教学加法算式,认识加号,理解算法。
师:
像这样把3和2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
(板书课题:
加法)
板书:
3+2=5(只)
读算式:
3加2等于5
(这个算式中“3”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5”呢?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2+3”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5、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谁能完整的把这个问题说一遍?
学生回答:
左边有4只小鸟,右边有1只小鸟,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6、怎样列式?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列式:
4+1=5(只)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在这个算式中“4”,“1”,“5”各表示什么?
7、一共有几个桃子?
自己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2+2=4(个)
8、剩下的问题,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自己解决,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
几个小同学?
3+2=5
三、自主练习
1.教材第一题:
摆一摆
投影仪显示,提问:
你能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图的意思吗?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解答?
2.教材第三题: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1=2+2=4+1=3+1=
1+4=1+3=3+2=1+2=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独立填写计算结果。
四、走进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五、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
有哪些收获?
第2课时总第()课时
课题:
走进花果山——5以内的加法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5以内的加法,并能正确快速的进行口算。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能用所学的5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教师出10道口算卡片(和是6以内数的加法)。
一名学生口算,其余学生用手势反馈。
2+1=3+2=3+1=2+3=3+1=
4+1=2+2=1+4=1+1=1+2=
此题让孩子来举手抢答。
重点看学生能否正确计算。
小组分类说算式的练习活动:
要求:
四人一组,每人说出自己想要说的一组加法算式。
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或补充算式。
目的是通过算式练习的形式,引起学生口算的兴趣。
三:
自主练习第五题,算式与数的大小比较。
1+2○52+3○54+1○3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目的看学生是否会比较。
四:
说一说。
说出自己知道的和是2、和是3、和是4、和是5的算式,并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五:
自主练习第四题。
让学生看图讲一个数学故事。
要求“数学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包含数学信息并能提出数学问题的故事。
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画面自编故事。
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既要关注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
六、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第3课时总第()课时
信息窗2----小猴摘桃
教科书第34——36页。
1、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减法的意义,认识减号。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会读写减法算式,能够正确口算被减数是5以内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正确计算得数是5以内数的减法。
理解减法的意义。
小棒,学具。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吗?
想想孙悟空,爱吃什么?
好,那我们去它住的地方去看看,它爱吃什么?
小猴摘桃情境图)
学生仔细看图,图上有什么?
提出问题?
1、树上还剩几颗桃?
2、花上还有几只蝴蝶?
3、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我们先来解决:
树上还剩几颗桃?
谁能把问题和信息整合在一起说一说
(自己先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手中的学具来摆一摆,看看是几。
一颗一颗地数一数就知道了。
用小棒摆摆,先摆上第一幅图里的5颗,然后再摆上第二幅图里的2个,看看少了几个,可以用减法5-3=2(颗),来表示。
4、教学减法算式,认识减号,理解算法
像这样用5减去小猴子摘走的3就是减法
减法)
5-3=2(颗)
5减3等于2
(这个算式中“5”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2”呢?
结合图意或利用学具摆一摆,让学生理解“5-3”的算法,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口算,只要结果正确就可以
花上还有几只蝴蝶?
第三幅图花上有四只蝴蝶,第四幅图中飞走了2只蝴蝶,花上还剩几只蝴蝶?
4-2=2(颗)
学生说:
(1)方法一是倒着数,从4往前倒着数2个就得2个
(2)方法二根据6的组成,4可以分成2和2,从而得出剩2个
(3)方法三是看减法想加法
在这个算式中“4”,“2”,“2”各表示什么?
7、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2-2=0(只)
几只小猴子?
5-4=1(只)
2.教材第四题:
2-1=4-3=5-0=3-3=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减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
第4课时总第()课时
小猴摘桃—5以内的减法练习
教科书第36页。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5以内的减法,并能正确快速的进行口算。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能用所学的5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具,小棒。
教师出10道口算卡片(被除数是5以内数的减法)。
2-1=3-2=3-1=5-1=
4-1=2-2=1-1=5-2=
四人一组,每人说出自己想要说的一组减法算式。
说出自己知道的被减数是2、3、4、5的算式,并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自主练习第5题。
五、课堂总结:
第5课时总第()课时
信息窗3----野餐(和是6、7的加法及有关0的加法)
青岛版教材第37——40页的内容,能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及有关0的加法。
1、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学习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能从简单的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法问题,列算式解决问题,以及引导学生有序观察的能力。
3、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理解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学生在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的基础上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有关0的加法的学习。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小花图片、樱桃图片、星星评价表。
一、创设情境
1、出示野餐全景图
花果山里热闹极了,小朋友也来这里野餐,和小猴们成了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
愿意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生:
我看见图上左边树上有5只小猴,右边的树上有2只小猴;
左边树上有6个桃子,右边树上没有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二:
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野餐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观察图,说出有小朋友、小猴子、桃子、大树、小花……等等之后,引导学生说出主题图的文字: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师板书此问题。
)
2、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怎么求呢?
(1)请大家开动脑筋想问题,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2)你会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吗?
学生思考后交流答案。
可能是4+2=6(个)或2+4=6(个),在这里不论学生说的是哪个答案,都要让他说出这样列的原因。
3、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
4+2=62+4=6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2”“4”“6”各表示什么?
4、观察,比较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准确叙述,只要说清楚意思就行)
学生观察后的答案可能有:
(1)这两个算式都是加法。
(2)他们的加号两边都是2和4,等号后面都是6。
(3)他们加号两边的数的位置交换了。
……
4、师小结:
看来交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他们的得数不变。
5、巩固练习
1+4=2+3=4+2=1+3=
4+1=3+2=2+4=3+1=
三:
利用操作,加深理解。
1、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老师可真高兴,那你还能看图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重点板书。
2、我们先来解决小朋友们提出的“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这个问题。
请你把算式列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3、说一说这两个算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再次体会加法交换率。
4、学生交流。
5、我们再来看这个问题:
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颗桃?
自己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
6+0=6(颗)
四、自主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
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
(1)左边摆3朵花,右边摆3朵花。
(2)左边摆2个樱桃,右边摆5个樱桃。
看着自己摆的图片和同桌互相说算式。
集体订正。
四: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朋友们真棒!
我要给你们一点掌声。
可是“小小”的题还没完呢!
他要问问大家:
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的答案会有:
0+6=6(个)和6+0=6(个)
2、为什么用0呢?
学生自由发言。
(右边那棵树上1个桃子也没有,就用0表示。
)
运用游戏、巩固新知。
1、手指游戏。
(课后第9题。
(1)小朋友们刚才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敢的闯过了“小小”的重重关卡,他可高兴了!
所以他想邀请小朋友们和他一起做手指游戏。
快、快、快、准备好,我们来做手指操。
手指头动、手指头动,5可以分成2和几?
学生回答:
5可以分成2和3,2+3=5、3+2=5。
再把小手动一动、8可以分成2和几?
8可以分成2和6,2+6=8、6+2=8。
小手、小手伸出来,我们一起做运动,我出3,你出几?
学生回答:
你出3,我出4,3+4=7、4+3=7……
手指头动,再来动,我伸0,你伸几?
你伸0,我伸5,0+5=5、5+0=5……
(2)同桌互相做一做。
六: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你能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第6课时总第()课时
野餐----和是6、7的加法及有关0的加法练习
课本第39-40页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是6、7的加法及有关0的加法,并能正确快速的进行口算。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能用所学的和是6、7的加法及有关0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和是6、7的加法及有关0的加法的运算
难点:
有关0的加法的理解
教学工具:
学具,小棒
1、自主练习第2题口算
2+4=4+0=3+3=5+2=
1+6=5+1=3+4=6+1=
让孩子抢答,然后一起评价对不对。
2、自主练习第7题
2+3○67+0○74+2○55-5○1
2+5○83+3○46-0○03+4○6
3、讲数学故事,自主练习第9题
四、课堂总结:
第7课时总第()课时
信息窗4----野餐结束(口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和初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一年级上册第41—44页
教学目标
1、更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2、能够准确口算被减数是6、7的减法
3、初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被减数是6、7的。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学具。
一、创设情境
1、出示野餐结束全景图
小朋友们和小猴子度过了快乐的一天,太阳公公就要下山了,小朋友们也要和它们说再见了,请同学们找一找都有哪些信息?
生:
我看见上面图上树上有6只小猴,下面图上的树上还有2只小猴;
上面图上的树上有6个桃子,下面图上的树上还有1个桃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二: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结束的野餐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还剩下多少个同学?
2、还剩下多少个同学怎么求呢?
是6-2=4(个),让他说出这样列的原因
3、让学生独立列式。
6-2=4(个)
4、式子列出来了,怎么计算?
(1)方法一是倒着数,从6往前倒着数2个就得4个
(2)方法二根据6的组成,6可以分成4和2,从而得出剩4个
5、请同学们想想:
树上还剩几只猴子?
让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然后进行交流,注意多让孩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以达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和巩固算法的目的。
3、自主练习:
1、第2题口算练习,让孩子快速说出答案
6-3=6-4=7-7=6-5=
7-5=7=3=7-1=6-0=
第8课时总第()课时
野餐结束----练习被减数是6、7的减法
课本第42-44页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被减数是6、7的减法并能正确快速的进行口算。
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被减数是6、7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被减数是6、7的减法
一、自主练习第2题口算
6-3=6-4=7-7=6-5=
7-5=7-3=7-1=6-0=
二、自主练习第9题
6-4○37-0○05+2○84○7-5
7-1○42+4○76-2○56○2+5
三、讲数学故事,自主练习第11题
四、补充练习
出示第一幅图,观察图的意思,说出图中要表达的意思。
一共有9个西瓜,拿出来2个(2个在外面),筐子里有几个西瓜?
然后让学生列算式。
用同样的方法解决第二幅图。
注意:
⑴这种看图列算式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能明白、清楚的说出图中情景表达的意思,这是做题的基础。
⑵这里不存在去掉的问题,所以要让学生明白在这样的题中把看见的数量去掉,去求我们看不见的数。
⑶介绍学生认识“?
”,知道它表示的意思是让我们去求它后面的问题。
第9课时总第()课时
信息窗5----游水帘洞(和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
学习和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1、能初步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被除数是8、9以的减法。
2、能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和是8、9的加法。
3、在与同学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及联系。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从情景图中找出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
学生:
学具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
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花果山玩,并且吃了一顿野餐,猜猜他们今天去哪里玩儿呢?
2、演示水帘洞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介绍课外知识:
连环画。
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师:
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出:
我看到了小朋友、猴子和山洞、瀑布。
师进一步问:
你说的很好,你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数学信息。
对学生找出的数学信息进行归纳整理。
引导学生一起说一说。
3、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第三 单元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