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741273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556.21KB
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技术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该路段有大桥一座,中小桥5座,涵洞15座,其中中小桥除一座22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桥外,其余均为13米一跨的普通钢筋平板桥:
大桥为20米一跨的预应力平板桥:
桩基础均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
涵洞包括板涵、箱涵及圆管涵。
路面为贯入式沥青碎石过渡性路面。
由于该路段地基为软土基础,加上因工期原因采取高填土路基,并且未作分层碾压。
从95年11月11日至97年10月19日,针对路基的下沉,进行了相关路段路基的下沉观测及分析试验,以便为珠港大道的后期土方施工及其他涉及软土地基的项目参考。
19k+059大桥引道采用水泥喷粉桩的方法加固地基,为了检测地基加固效果,指挥部专门聘请了广东工业大学的有关专家对喷粉桩进行了原状土试压块、动测、单桩承载、复合地基、抽芯等试验。
作为实验小组的成员,对试验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进。
除对该路段的路桥进行监理工作外,本人还承担了该路段的测量工作,与交通勘察设计院人员合作布设及恢复全路段的坐标控制网及水准控制网,负责全路段的土方、路面验收工作,并承担工程量的计算任务,承担相关结算工作。
与此同时,作为指挥部技术资料管理的负责人,主管技术资料的审查及
管理,竣工资料的审查,并跟进全路段有关工程的预结算工作,根据技术规范制定有关项目施工的验收检查项目、标准等。
通过不断的学习,承担各项工作,使我在路桥方面的技术业务能力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工作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内业能力还是外业能力均有较大的加强。
各项技术工作均得到了领导、技术干部及同行们的认可。
因此,1998年8月,迎澳门回归重点工程莲花大桥建设的正式展开,为加强对工程的技术管理,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及保证工程按期完成,指挥部成立了莲花大桥技术小组。
本人被聘任为该三人技术小组成员,技术小组由市公路局总工程师同志担任组长,本人与公路局的另一位工程师作为组员长驻工地,协助同志处理莲花大桥的技术问题,协调现场各单位,包括监理、质监单位、各政府部门的关系,对有关工程技术问题提出意见及方案,与各部门有关技术人员共同解决莲花大桥的技术问题。
莲花大桥总长1756.67(1907.39)米,由澳门与珠海共同兴建,其中珠海侧工程包括三跨引桥及a、b换向匝道,分别长102米,785.49米,936.21米。
三跨引桥上部为预应力现浇箱梁,a、be道上部为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弯箱梁。
珠海侧工程共有墩台84个,一般为双柱墩设计。
除两桥台采用27根垂直长度约50米的φ550的phc预应力混凝土打入管桩,斜度采用1:
7外,其余一般为8根斜度1:
8,垂直长度约50米的φ600的phc预应力混凝土打入
管桩。
莲花大桥桩基础采用φ600,斜度为1:
8的phc预应力混凝土打入管桩基础,这种设计应用在桥梁工程上比较少见,斜桩为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因此在打桩初期出现了不少坏桩现象,并一度造成停工。
在林鉴章同志的指导下,我们与施工单位、监理、质监、管桩厂等多方共同讨论研究,参考相关的技术资料及相关的施工经验,并通过大小应变等试验,最终解决了坏桩率过大的问题,改进了施工工艺,确定了准确的桩基检测手段。
从而降低了坏桩率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成桩进行了补桩或补强等处理,保证大桥桩基础能达到设计要求。
在莲花大桥,我主要是负责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并协调现场各施工及管理监督部门的关系外。
除此之外,还参与了例如承台、墩身、箱梁等部位重大缺陷的处理工作,与监理、质监一起监督诸如钢筋绑扎、焊接、混凝土浇注等工序的质量,参与箱梁门式脚手架基础稳定性的讨论研究分析以及相关材料的实验等。
在莲花大桥的工作,不仅使领导及同行认同了我的技术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了我的技术业务水平,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能独立地处理技术问题。
除负责莲花大桥的技术工作外,作为技术组成员,还必须承担横琴联检楼方面的技术工作。
横琴联检楼首期工程包括联检楼主楼及连接联检楼与匝道桥的钱桥的管桩基础施工,南北下坡道的喷粉桩施工及相关的挡土墙、路基路面工程,南北客运检查通道的结构、
水电、装修、通讯等工程。
联检楼各项工程之间的统筹安排的合理性显得特别重要,有好的安排方能使工程顺利有序地进行。
通过联检楼方面的工作,我在土建方面的技术亦增长了不少。
在施工、管理工作中,通过大型重点项目工地施工现场的锻炼,通过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学习问题,使我巩固并加深了路桥方面的基础知识,加强了路桥方面的技术管理能力,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施工中的实际问题。
在技术业务能力方面,我认为自己是称职的,通过多年的学习及工作锻炼,我认为自己能够达到作为一个工程师的资格。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
根据XX广州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新政策指示,自XX年开始专业技术人员至少每年需要学习两门专业课和两门公修课,公需课不少于18学时,专业课不少于42学时,继续教育学分直接和职称、聘任挂钩。
相关教育政策解读和报读指引请访问:
:
//zgzyjs.gzedu/include/zhuanti.jsp
技术工作总结
xyw,XX年7月毕业于xxxx大学,专业为土木工程系工民建专业,于XX6月年到xxxxx集团第三工程公司工作。
弹指一挥间,来xxxxx项目三分部已经一年多了,经过短短的一年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我已经从一个对测量方面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人员逐渐成为项目测量方面的主力,测量作为工程的前期工作,这就决定了它的工作性质:
严谨、辛苦。
这就要求测量人员必须具备勤奋认真,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刚来的一个月使我从中学到了最基础的东西,从对测量仪器的使用、外业地形测量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有个系统的认识,随后跟着一些有经验的测量人员去现场放样,这个过程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测量有了整体的认识,知道了测量工作基本方法和基本工作,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吃苦耐劳精神,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将成为我以后工作中的一笔财富。
测量工作首先进行的是导线的加密与导线的复测;
导线的二等水准测量。
这些工作是为以后的测量放线与沉降观测做准备。
导线加密点布臵应满足1.两点之间互相通视;
2、两点距离在两百米左右;
3、角度在60度与120度之间。
4、导线必须从已知边开始最后应闭合到已知边上。
测量放线工作主要是精度的控制,钻孔桩地基处理,
-1-
钻孔桩偏差小于50mm;
承台、加台上部结构物偏差小于30mm;
墩柱偏差小于10mm。
放线有很多种方法,最通常用的是后方交会和已知两点建站放样。
后方交汇应注意的是后视的两个已知点和仪器建站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角度应满足:
大于60度小于120度。
建站放样,后视距离应大于前视距离,便于精度的控制。
沉降观测主要是通过多次反复的测量画出曲线图,掌控结构物沉降的规律,便于分析,了解结构物什么时候的沉降会达到一个平衡。
在工程的后期主要负责一、二工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沉降观测作为中国客运专线新实施起来的一种事物,在其萌芽阶段一直是摸索发展,所以对客专的沉降观测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起初刚刚接触沉降观测时,也知道其是按二等水准要求进行测设的:
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0m,前后视距累积差≤3.0m,视线高度≥0.5m,测站限差:
两次读数差≤0.4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
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0.01mm。
测站顺序为:
后—前—前—后等等。
对于测量资料也就是原始数据未有一个明确规定,对于数据处理、观测频次、记录表、汇总表的表格样式也未统一,所以前期沉降观测一直在朦朦胧胧中进行、、
自从xxx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观测变形观测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下来之后,沉降观测才逐渐进入正轨,包括观测技术要求,数
据处理等等。
负责的xxxxx特大桥共计238墩台,xxxxx特大桥管段共计有墩台131个,1.6公里路基。
无论是在外业测量还是在内页资料上,沉降观测可以说是一份最单调,最辛苦的工作,首先观测频次高,尤其是路基:
单从其观测断面上就相当于野桥营所有墩台数量的2倍还多,在就其观测频次一般为1次1天,填筑前后,接管前后都要观测,这仅仅是沉降板,还有剖面管压力计等等,再次资料多,沉降观测资料每月至少几百份资料,而且每天都要汇总记录,最后是观测环境及外界影响因素多,单纯是控制点高程变化,就给沉降观测带来不少麻烦,尤其是冬季,风大、温度低不利于或者是很难观测,更厉害的是冻土层使全线点位高程发生变化,这就使沉降观测很艰难的进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XX年3月24日,由xx公司组织,铁三院、铁二院、德国pec+s公司对我分部xxxxxx段,共计6.7公里,进行沉降观测评估,最后达成一致决定:
xxx局xxxx特大桥xxxxxxx观测数据及评估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无渣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等规范、规定及标准对客运专线铺设无渣轨道的各项要求,可以进行无渣轨道铺设的相关工作。
这是整个xxxx标通过最长的一段,这无疑为我分部进行轨道板施工赢得了时间,同时也大大鼓舞了我分部测量人员的士气,全身
心的投入五月初下段xxxxx特大桥xxxxx段的评估工作。
最后在这一年来,在领导的悉心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但是,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补短,不断努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xxxx
XX年4月20日
经过差不多两个周的工程测量实习,从某个角度来讲,可以说使我对工程测量这门课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领悟。
毕竟工程测量这门课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而不是仅仅只靠我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就能轻而易举地掌握。
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亲自去实际操作和使用仪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学以致用。
在这两周的测量实习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一些是勘查选点方面的,也有一些是仪器使用操作方面的,还有一些是数据处理和绘图方面的。
总之,在遇到这些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解决的同时,自己不仅学到了一些方法技巧,而且还积累了一些经验。
以下就是我所总结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一、勘测选点:
在测量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以前没有选过控制点,对选取控制点的要求不是特别清楚,所以就隔一定距离随便选了一些控制点。
但到测量高程和角度时,却发现选取的控制点不符合实际测量要求。
因为当用仪器测量高程和角度时,视线却被一些障碍物挡住了,以至于不能进行读数。
最后经过重新选取控制点,才把这一问题给解决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在选点时没有考虑一些障碍物对读数的影响。
所以,在以后的测量实习中选取控制点时,不仅要考虑站在控制点观看测量区域的通视性,而且还要尽量避免障碍物对测量读数时的影响。
二、仪器操作与使用:
在这方面,我所遇到困难主要就是经纬仪的对中与整平。
因为没有经验,在给经纬仪对中和整平时真是花费了
不少时间。
有时即使花费了很多时间,也还是对中了整不平,或者整平了对不中。
经过几天的摸索,我终于找到了快速对中与整平的方法:
那就是先通过移动脚架,把控制点大致移到脚架圆孔的中心,然后再把经纬仪放到脚架上进行对中。
当对中以后,再通过升降、挪动脚架来把圆水准泡调到中间。
反复操作,直到经纬仪和控制点对中,以及圆水准泡和管水准泡居中为止。
因为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快速地进行对中,而且还能快速地进行整平。
可以说,掌握这种经纬仪对中与整平的方法,大大加快了我们测量的速度,为我们小组节省了许多宝贵时间。
因此,我们可以用节省出来的时间进行复习,为考试做准备。
同样,我们用这种方法在操作全站仪时,测量进度也果然明显加快。
别的小组看到我们如此快速熟练的使用仪器,都向我们投来了羡慕的眼光,也有不少小组来向我们“取经”、请教经验。
经过我们的一番指导,他们的测量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小组也感到十分高兴和有成就感。
三、数据处理与计算:
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时,我们都是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和规格。
比如说在保留小数时,我们都是严格按照“四舍六入五看前一位,奇进偶不进”的标准。
在这方面我所遇到的困难就是根据转折角来计算方位角,刚开始不知道怎么算,后来才明白如何计算。
也就是说计算方位角时,要考虑是如何测量转折角的,要遵循“左加右减”,即测量方向是顺时针时就用前一个角的方位角加上后一个角的转折角再减去一百八十度;
当测量方向是逆时针时,正好与顺时针时相反。
总之,通过这两个周的工程测量实习,让我对书本知识更加了解和熟悉,加深了我所学的知识,为自己今后毕业参加这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和做好了准备。
所以,这两周的实习使我受益匪浅,对我的帮助也很大,真希望以后还能尽可能多地进行这种实习。
与此同时,由于这次实习是分小组进行的,也让我体验了一下团队合作。
我们小组在进行测量时分工明确,所以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任务去做,可以说是各斯其职。
因此,我们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和谐,大家做起事来干劲十足,都争先恐后地去做,所以我们的测量结果十分精确,返工量才会那么少,这完全要归功于大家的努力和热情投入。
我为我们小组所做出的成果而感到骄傲和高兴,希望我们在以后的测量实习中继续保持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再接再厉,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新疆和什托洛盖煤田沙吉海三井田地质
勘探项目钻孔定位测量技术总结
一、测量工作任务概述
为顺利完成新疆和什托洛盖煤田沙吉海勘查区三井田地质勘探项目钻孔定位测量工作,我单位组织工作力强的测绘队伍,其中项目测量组配备测量技术人员3名,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灵锐s86双频动态rtk接收机二台、以及相应的测绘软件等必要仪器设备。
项目测量组于XX年7月9日奔赴野外一线对63个钻孔进行精密测绘,于XX年7月11日顺利完成野外测量任务。
二、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
利用甲方提供在该区布设的gps静态控制点,作为新疆和什托洛盖煤田沙吉海三井田地质勘探项目钻孔定位测量的依据。
三、坐标系统
本次地质勘探项目钻孔定位测量坐标系统,平面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87°
中央子午线3度带高斯投影直角坐标;
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四、测量工作的依据和技术方法
1、测量工作中执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gb/t18314—XX《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地质矿产工作测量规范》(gb/t18341-XX);
(3)煤炭部1987年制定《煤炭资源勘探工程测量规程》;
(4)本区技术测量设计书及审查意见。
2、测量工作作业技术方法及精度评述
采用gps实时动态rtk的测量方法,将rtk基站架设在甲方提供的gps静态控制点上,利用其它两个gps控制点进行三点校正,检查无误后在固定解状态下进行钻孔定测。
本次钻孔定测使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灵锐s86双频动态rtk。
仪器标称精度:
平面精度:
5mm+1ppm;
垂直精度:
10mm+2ppm。
rtk测量中pdop≤5,观测卫星数≥6个,rtk基准站设站检查的最大误差为:
△x0.015米;
△y0.020米;
△h0.028米。
在流动站rtk信号固定时,平面定点误差≤0.05米时,进行钻孔点位测量工作。
五、质量监控与测绘成果的精度评定
1、质量监控
测绘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设计》,并通过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方法控制测绘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对测量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了测量成果资料的质量。
通过控制测量的各项较差、闭合差衡量加密控制点的精度,重复测量方法检查了钻孔点位3个点,占总物理点数的4.76%。
通过最后综合评定计算衡量测绘成果资料的质量。
内、外业测量成果资料完整齐全、清晰美观、质量可靠,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2、测量成果精度评定
⑴、利用重复测量检查结果衡量勘探线测量精度评定:
①、测量点位中误差:
m点=±
sqrt((∑△x2+∑△y2)/2n)=±
0.073m
②、高程测量中误差:
mh=±
sqrt(∑△h2/2n)=±
0.046m
⑵、最终测量成果精度评定:
①、最弱点测量点位中误差:
sqrt(m控2+m点2)=±
0.0735m
②、最弱点高程测量中误差:
sqrt(m控2+mh2)=±
六、提交测量成果资料
(1)地质勘探项目钻孔定位测量成果(电子文档)1份
(2)测量工作技术报告
XX年6月3日1份
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我叫xxx,自XX年9月进入xx公司以来,一直在xxxxx公司所在的项目从事测量工作。
XX年9月进入xx公司,先后在xxxx公司下属项目——xxxxx、xxxxx、xxxxx、xxxxx从事测量工作。
其间克服了各种恶劣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困难,并且顺利出色地完成了施工测量工作。
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许多施工测量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强化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锻炼并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术管理能力。
为此,现将这几年的施工测量工作分别归纳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及工作态度
本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现行各项方针政策,在工作之余关注时事政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工作态度端正,团结同志,工作积极负责,不怕苦、不怕累,独立工作能力强。
二、工作简历及工作能力
1.工作简历
XX年9月——XX年8月:
进入xxxxx,担任测量骨干人员。
于XX年1月担任技术主测,参与10月份gps全线加密和三角高程复测并顺利通过。
XX年8月——XX年10月:
xxxxx,负责现场放样、高程测量。
XX年10月——XX年7月:
xxxxx,负责四工区中(xxxxx--xxxxx)3公里测量工作。
XX年7月——XX年10月:
xxxxx,负责xxxxx全部测量资料。
XX年10月——迄今:
xxx公司xxxxx,任职:
测量组长,负责全面测量工作。
从XX年7月底调到xxxxx,负责全部测量资料交与资料公司这一工作。
任职中发现测量资料分类不清,已完成和未完成的混放在一起。
后根据自己原有经验,把资料进行了分部分项,桥、隧道、路基、查清未作部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顺利交与了资料公司。
10月调到xxxxx负责测量组。
xxxxx全线53.53公里,由三个工程处组成,其中三处刚好跨越两套坐标系,这是我从事测量工作近三年来没有遇到的,如果采用两套坐标系进行施工非常麻烦,而且容易出错,唯一的办法是转换成统一坐标系。
经过我们探讨后发现,我们跨坐标这一道刚好在直线上,可以从第二工程坐标系的方位角延伸第一工程系。
理论上这是可行,但是设计院没有给我们交接段第二工程系的逐桩坐标,不能在理论上支持,只能到现场去用第一工程系的坐标和第二工程系坐标去比对,得出的结果完全符合精度
要求。
2.工作能力
1)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复测工作
开工前期准备阶段的交接桩和控制网复测是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整个工程以后进行施工测量的基础和保证。
初期复测工作的的主要内容是控制点的交接、复测与加密,不同的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地理环境、地形状况、自然条件等选择不同形式和精度等级的复测方法。
在第三工程处有一个7公里多隧道,没有贯通,对复测难度加大,要绕县道二十多公里,影响复测精度要求。
根据测量组会议研究决定:
在方斗山处进行分段加密,先分段平差,贯通后进行全线平差。
经过一个月时间,分段加密成果复核完全要求。
2)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样、监测与控制技术
每项工程施工一开始首先是测量放样,快捷、高效、准确地测量放样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
由于工程各地点的通视条件和精度要求不同,所以结合各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地形和不同精度要求采用不同的测量放样方法。
3)测量技术方案编制、内业数据整理、分析及处理技术。
a、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
在开工前期,根据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单独编制总体施工测量技术方案,然后在各分项工程底基层、基层或下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又分别详细编制各分项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以便正确指导和熟悉实际操作过程,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
b、内业数据整理、分析及处理技术
除了外业测量放样外,内业数据的计算、整理、误差分析及精度评定等工作十分繁琐却又至关重要。
外业测量放样正确的前提基础是内业数据计算准确无误,内业数据的计算整理工作既包括审阅复核图纸设计尺寸、标高,又包括计算放样点的坐标及放样数据元素、控制点观测误差分析、精度评定等等。
因此对一项跨大型公路桥梁工程项目,测量内业计算要靠计算机协助来完成。
4)测量仪器设备的检校、使用和维护工作
按照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按计划进行了定期鉴定校准,建立了仪器设备台帐、鉴定计划,履历书等。
对a类管理设备送有鉴定资质的测绘仪器鉴定机构检校后,掌握仪器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对
b、c类管理设备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了自检,并形成自检记录和明显标识,以便指导实际操作和正确使用。
严禁使用失准仪器进行作业,所有检测仪器设备均由经过培训的测量人员负责操作使用和保管维护,始终使测量设备保持良好状态。
三、个人体会及今后展望
测量专业技术工作是工程设计、施工、竣工营运等各个阶段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是贯穿整个工程建设的先锋和主力军,也是一项全面而复杂的技术工作。
个人认为从事该工作的首要条件是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审核设计图纸,复核每一步测量工作,认真做好每一步测量的记录。
在有测量任务之前必须提前计算测量数据,经过其他人复核后方可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测量 技术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