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教学案例.docx
- 文档编号:2173648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72.56KB
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教学案例.docx
《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教学案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与代数数与代数的教学案例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第一章数与代数教学研究
第三节数与代数的教学案例及整数的认识教学
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的教学案例:
数豆子、千克和克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通过两个“教学过程”的阅读与分析,体会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学活动的一般特征,进一步体会数与代数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也能够体会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怎能样体现数学课程理念。
教学要点:
一、数与代数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数与代数的教学案例1:
数豆子
课前,老师准备了一袋红豆,每组分一小袋,让学生在课堂动手数豆子。
活动一:
学生在活动中估一估、数一数
板书:
数豆子。
(没等说明要求学生就已经数了起来)
师:
既然小朋友们对数豆子这么感兴趣,下面,就由大家自由数豆子,想怎么数就怎么数,想数多少就数多少。
5分钟过去了。
老师:
怎么数的?
数了多少粒?
生:
一粒一粒数的,数了50粒;两粒两粒数的,数了100粒;5粒5粒数的,数了一大堆;……
(老师表扬小朋友们后,捏了一小撮豆子放在投影仪上)
师:
现在不数了,我们大家估一估这里有多少粒豆子,看谁估计的数最接近实际数?
学生把手举的很高。
生:
约7粒;约10粒;约13粒;……估计的数都没超过15粒。
师:
现在我们一粒一粒地数,……,共32粒。
师:
大家再估计一下豆子大约有多少粒?
生:
30粒、大约25粒、大约28粒、……
师:
下面进行估数比赛。
每人轮流捏一小撮豆子放在文具盒的盖子里,让同组其他小朋友估一估有多少粒,再数一数。
谁估计的数与实际最接近谁就获胜了。
小朋友位估得很认真。
数得很细致,只听得教室里1、2、3、……的数豆子声。
获胜的小朋友兴奋得叫起来。
……
活动二:
10粒、100粒豆子有多少
实物投影:
放豆子的小盒(事先已经放进200粒豆子)
师:
请小朋友们估一估盒里有几百粒。
学生又开始凭空乱猜。
师:
现在每个小朋友数出10粒豆子,感觉一下10粒豆子有多少。
每组数出100粒豆子。
有的很聪明,5个人都把自己数的10粒拿出来合在一起,就是50粒,每个小朋友再数10粒与前面的50粒合起来就是100粒了。
师:
现在小朋友任意抓出一把豆子,估一估有多少粒,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有的组以100粒为一份,看能分几份,那么就是几百粒。
有的组把数好的100粒豆子放在学具里面,再用学具作为量器来量要估计的豆子约有多少粒。
学生玩得很开心,在玩中掌握了估计的方法。
活动三:
估一估生活中物体的数量
师:
谁能说出自己身边的物体或事物的数目?
很多小手就举了起来。
生1:
我们班大约有43个小朋友。
师:
我们班有43个小朋友,这个“43”是一个确定的数字,不是估计出来的。
生2:
校园里大约停了10辆车。
生3:
花坛里大约开了20朵花。
生4:
校园里大约有50棵树。
生5:
老师大约40岁。
师:
40岁?
老师有这么老吗?
你妈妈多大?
生5:
50岁!
师:
你爸爸今年多少岁?
生5:
70岁!
小朋友们都笑了起来。
老师又让另一小朋友说,回答更令人吃惊。
生6:
我妈妈今年20岁,爸爸30岁。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课后,老师了解了两位学生的情况,原来其父母都是30多岁。
……
这三个教学片断的教学过程表明:
从教学活动的科学性来看:
一是数豆子的教学活动操作性比较强,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学生学习比较感兴趣;二是数豆子的教学活动的形式比较丰富,内容的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从教学活动的目标上来看:
一是数豆子的教学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数感,而发展学生数感的数学活动有自由地数豆子、估计投影中一小撮豆子、估数比赛,还有估计大数量、估计不同物体数量;二是数豆子的教学活动还旨在让学生感知估计“大数量(200)”的豆子的方法(以少估多);三是数豆子的教学活动还安排了不同物体数量的估计活动,重视还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从教学活动的效益上来看:
充分体现了传统教学的特点,只有活动与训练,很少有回顾反思与感悟提升。
一是活动过程中缺乏对数学方法的概括总结(没有重点地进行“以少估多”的方法总结,也就是说,通过观察操作没有建立数学模型);二是活动过程中没能正确把握估计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活动三中,学生:
班级大约有43个小朋友,教师:
这个43是个确定数,不是估计出来的,问题在于这个学生也许不能确定是否是43个,因此,他完全有可能是一种估计的结果;三是活动过程中不能正确地估计的前提条件,在课堂上“估计”校园内的车辆与树木,严格地说这是想像估计,是以平时对校园内的树木与车辆的观察为基础的,没有这种观察经验,那么学生是无法进行估计的。
还有“猜老师的年龄,40岁?
老师有怎么老吗?
”,一是学生不知道“以貌取人”,二是估计的结果允许有较大误差,不要说40岁,即使估成50岁也是正确的。
后面估计父母亲的年龄,更显现出瞎猜成份。
从数学活动的宏观层面上看:
数豆子的教学活动还存在着一些探讨的问题。
第一、数感不是数学教学目标的全部,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数感去专门开发培养数感的数学活动。
事实上,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性问题与应用性问题解决)的教学,因此,我们更多的应该在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数学活动中来发展数感,估计、估算也应该结合问题解决(探索性活动)来教学。
第二、数豆子看起来是生活中的事情,满足数学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的要求,事实上,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这样数豆子呢?
因此,这种活动更类似于虚拟的数学活动(贴近生活的假象),旨在发展学生数感、建立估计的数学模型。
从数学活动的设计上看:
数豆子的教学活动必须明确教学活动的逻辑进程:
创设情境(精确数豆子转向估计豆子)——建立模型(“以少估多”,怎样估计“单位体积”有多少颗豆子,怎样估计“更大的单位体积”有多少豆子)——解释应用(窖藏包菜的估计、教室容纳人数的估计)(拓展(猜年龄是一种难度上的增加,也是估计模型的拓展,因为,估计的参照体系(相貌)具有欺骗性))。
(二)数与代数的教学案例2:
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
……
(投影显示各种各样的秤)
师:
这些工具大家认识吗?
谁能上来介绍一下?
生1:
这是天平,是称较小的东西。
生2:
这是电子秤,我在超市里看到,它称出的重量比较精确。
师:
说得真好!
生3:
它叫弹簧秤,妈妈用它称菜,看看菜农是不是短斤缺两。
师:
真有自我保护意识,很好!
生4:
这个称,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只知道它是用来称很重很重的东西。
师:
哪些东西呢?
生4:
它用来称大米,我还看到过称黄沙。
师:
这个秤,我们把它叫做磅秤。
生5:
这个秤常在菜场里看到,妈妈告诉我,这叫台秤。
生6:
这个秤我见那些挑担卖水果的阿姨用,叫杆秤。
师: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工具,虽然名称不一样,但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什么呢?
生:
都能称东西的重量。
师:
很好,物体的重量,科学地说是物体的质量。
要精确地称出物体的质量,除了看工具上的刻度之外,还要有合适的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质量单位。
板书:
质量单位
[计量工具与质量单位,确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克与千克”的教学由不同的计量工具的认识活动中引入,看似贴近学生生活,看似源于生活实际,看似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但事实上,不是先有计量工具后有计量单位,而是先有单位后有工具及工具改进与创新,因此,这样的引入似乎存在着违背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顺序,当然,也就逃不出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嫌疑。
显然,这样的引入缺乏自然性,完全又是一颗陨石从天而降!
]
师:
根据这个课题你们想了解哪些知识?
[这一课题“质量单位”,如果对质量及单位等概念有所了解,那么学生可以说出一些我想进一步了解的知识;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经验及知识基础,那么学生(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是难以提出我想知道什么的。
]因此,[“质量单位”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对这样的数学概念并不清楚它的意义以及形成的基础,因此,关于这个概念想了解什么的提问,并不一定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方向的引领。
]
……
师:
大家通过看书研究了很多问题。
下面再一起研究一个问题:
西瓜用什么秤称合适呢?
生:
台秤。
教师介绍台秤和质量单位——千克,围绕同学们感兴趣的台秤,分小组开展操作活动。
称一称
生:
学生动手称苹果(千克)、盐(500克,两袋)、洗衣粉(250克,4袋),看看是否重1千克。
数一数
师:
1千克的盐有几袋?
1千克的洗衣粉有几袋?
1千克的苹果有几袋?
生:
数数燕汇报结果,发现:
每组1千克苹果的个数不同。
师:
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有的挠着头,有的皱着眉。
教师拿起学生称的1千克但个数不同的苹果,同学们一看马上就明白了,纷纷抢答。
)
生:
苹果有大有小,大的称得少,小的称得多。
掂一掂
师:
现在大家掂一掂,用手掂的1千克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约有多重。
找一找
师:
现在大家再找一找,在三个外形一样而质量名异的盒子,只用手掂找出质量1千克的盒子。
学生跃跃欲试,找出重1千克的盒子,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
师:
刚才有的同学汇报说一个小方块质量大约是一克?
你怎么知道一个小方块的质量就是1克?
生:
书上说的。
师:
单凭书上的结论学习还远远不够,我们要想办法自己去验证。
请大家仔细看。
(演示)
试一试
师:
我们把天平的刻度指向1千克处,再将要称的小方块放在左边的托盘里,左右两边基本平衡了就说明了小方块的质量约千克。
1千克=1000克
师:
现在用手掂小方块,感受1千克有多重。
可以先用掂的方法来估计出它的质量,也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称出物体的质量。
想一想
师:
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请大家四人小组为单位,先估计再试验,最后,做好记录。
……
师:
要知道物体的质量,不能光看形状、颜色和大小,而是要看它们的实际分量。
……
师:
现在以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谁愿意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1:
我认识了质量单位一千克
生2:
学会了用台秤称物体的质量,以后上街买东西再也不会受人骗了。
生3:
我知道了称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较合适,称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师:
(用多媒体出示一头大象)刚才大家学得很好。
如果要表示这头大象的重量,用克或千克作单位合适吗?
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这个单位我们以后学习。
师:
同学们课后去找一找,看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克或1千克,先猜一猜,再掂一掂,然后称一称,看看自己的估计准确吗?
并把经历和体验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克与千克”的教学非常重视对克与千克的两个单位重量的体验,对于发展学生的“重感(事实上也是一种数感,只是这种用于感知的数量及数量单位缺乏具体直观的性质,不能通过视觉来判断,而是需要用特殊的感知方式“掂”来估计。
显然,在这个教学活动中,这种“掂”表现的非常充分,例如:
安排称一称、数一数、掂一掂、找一找、猜一猜、想一想等活动来感知一千克的重量及1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体现得非常充分,也是非常有效的。
显然,这些发展学生“重感”的数学活动中,不仅学生的想像、猜测、验证等数学能力得到了发展,而且学生有了一些关于探索事物重量的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只不过这些体验都是验证性巩固性的探索体验,并非是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体验。
]
[在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安排各种感知物体重量的数学活动,这些活动都与生活物品相关,这些物品有苹果、小方块、盐、洗衣粉,还有各种称量工具,充分表明教师已经关注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贴近生活,学习素材必须源于生活。
]
(三)案例给我们的教学启示
数与代数教学的一般过程:
从学生已经的经验出发;经历不断地数学化(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的过程,建立合理有效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应用和拓展。
数与代数教学活动进程的设计安排需要凸显思路清晰性、进程自然性、主题明确性的特点。
二、整数概念的教学
(一)教学情况分析
在数学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数的概念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代数 教学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