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秩老人养生自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733391
- 上传时间:2023-02-0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32KB
九秩老人养生自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秩老人养生自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秩老人养生自述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过去的中药还强调要道地药材,那是指地区差别,不同的地区的药物有不同的效力。
现在可好,到处移植,人工培植,人工施肥,还有什么转基因、抗生素……等等的人工干预,所以药材的、补品的……都早已变了种、变了味,还能有什么补品价值。
所以别想从哪些补品中来得益,还是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才是上策。
人是强大的,人是从与自然搏斗中生存下来的,要想生存还要不断搏斗。
人是从与贫穷、饥饿、细菌、病毒的搏斗中取得胜利而健康长寿的;
解放前的平均寿命是35岁,现在已经到了八十岁。
现在要对抗疾病的方向则与之相反,是要与“吃得太好、动得太少、斗(过度的竞争、不当的勾心斗角——心理太紧张、脑力消耗太多)得太多”,进行努力“搏斗”才能保持、取得更加健康、更加长寿的未来。
这还得、也得靠努力。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是脑力社会,因此影响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是脑力,是脑。
是用脑过度,是用脑不当。
是体力太少。
是生活方式病,是心理疾病、是情绪疾病。
现在九十岁以上的,百岁的老人,谈健康长寿的经验都是谈到心态、谈到心理平静、宁静、和豁达乐观……其原理、其理由就来于此。
所谓的把握阴阳。
这里也包含着阴阳。
他的九十岁自勉是:
生老病死自然律,健康长寿靠努力, 躯体运动常不懈,心理驾驭度百岁。
展开来的意思是:
一,不怕死,死是铁定规律,任何人都逃不掉,越怕那就越紧张,损害大脑神经,有害有弊而无益;
不怕,坦然处之,心理宁定、反倒有益。
二,不怕不等于莽撞,而要有努力,对待健康要积极主动争取,等待是等不到的。
三,生命在于运动。
在运动中取得平衡。
这个动,一是躯体动,动才能不早衰,才能延缓衰、骨密度也能不断更新而不疏,驱体强劲有力;
二是脑子动,动而思维旺盛,脑力不衰,痴呆不生。
心理力强盛,心理主宰,生理功能才能平衡、强盛,器官功能良好,吃得下、睡得着、动得动、玩得欢、想得开。
脑子动要正动,要动正能量的动;
不要逆动,不要动歪脑筋,歪脑经不仅不能增寿,而且要折寿、损寿。
四,心理最重要,心理是主宰。
心理不仅只是安定、宁静、豁达、乐观,从容,这些词似乎仍是被动的;
应该用更精确的词进行表达,用“驾驭”似乎更贴切而且是主动的,想想很多词难以表达,所以找了“驾驭”这个词。
顺其自然,而且心理要学会驾驭,要能自控,这就是把握阴阳。
心理能驾驭,那么全身所有的肢体、器官及其所有的功能都在“驾驭”制控之下,通畅顺利健康强力地安全地运转。
(这个机理、原理还可以参考:
“情绪是生理与心理的桥梁”)
这也就是阴阳,这就是平衡对立、矛盾统一对立。
(关于阴阳待续)2015-5-8写于有感
续:
养生理念:
“顺应自然”是第一部分,全部内容,包括了“把握阴阳”这个规律。
关于阴阳的理论历史和实践:
阴阳是一对,对立面就是一对,缺一不可,缺一就不是一对。
过与不及也是一对对立统一体:
过则不行,不及也不行。
“中(中庸)”最好、最平衡。
用“度”的术语来说,就是适中,就是中庸。
也就是“和”。
更简单的比喻:
上与下、多与少、左与右、高与低、厚与薄、光明与黑暗、祸害与福禄;
利与弊、热与冷、暑与寒、内与外……这一对对的内容就是阴阳。
两者不可缺一,缺一就不是阴阳。
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阴阳是最高的一对。
最基本的一对。
统一是运动中统一。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永恒的。
运动中的平衡是最好的平衡。
独轮车(不是老式木制的独轮车)无法直立,运动中就能直立。
把握阴阳,就是要精确深刻了解这些原理。
予以把握。
祸福相依、利弊(害)相随,遇到福时,必须警惕祸灾;
得到利时别忘了弊害的跟随。
健康与疾病是一对、生与死更是一对。
离开了疾病无所谓健康;
没有死哪有生。
所以深刻地了解这个阴阳原理,对死根本不需要恐惧,更不需要忌谓。
但这不等于莽撞。
我的阴阳观把握和实践:
我现在观察到自己没有严重的慢性危及健康的疾病,癌症似乎也不大可能,但PSA检查已连续超过正常值三四年了,今年则高到13.360(目前准备再复查一次)但仍没有被它吓到。
我要出问题,最难料的是突然心脏停博,发生猝死。
所以我的应对措施是在昏迷发生前进行胸前区用拳叩击,这两年曾经疑似发生过数次,停博两次,甚至是好像到达三次。
但当我如果停博三次以上,就立即叩击,我的拳握住已在胸前。
此外我还在研究这种猝死是否是绝对毫无规律可言,但当我研究模糊科学时,发现模糊也是一种科学,也有规律存在,因此猝死也有模糊中的规律。
也是可以预防和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的。
而这也是一种把握阴阳。
又如,另一个致死性的疾病事件是老年人的骨折,有时还有防不胜防的可能性存在。
那么我的应对是加强躯体、加强肢体的运动从运动中加强骨密度。
从运动中提高平衡的反应能力。
这样即使不慎摔倒,也能抗击骨折的发生。
还有当摔倒时,正确判断是否有骨折,从而决定采取应对的措施。
数月前我曾经不慎重重地摔倒在地,当时彻骨痛心简直不能动弹。
但凭我的医学知识,判断没有骨折。
那么要康复不留后遗症,必须及早积极运动。
这也是一种把握阴阳。
结果未到一月,我彻底康复了,未留一点后遗症。
这些措施就是我的“把握阴阳”理论和实践。
健康时必须想到病、预防病。
现在的人们,健康时不知道保护健康,而随意糟蹋健康;
等到疾病发生,又忧心忡忡,怕得要死,拼命吃药、吃补品。
这就是不懂得这个规律、不懂得把握阴阳。
中医的四证八纲:
望、闻、问、切;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也是一对对的对立统一体,也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
失衡就是异态,平衡就是常态。
阴盛阳亢,阴衰阳虚都是病态,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这就是把握阴阳法则的治疗法则;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是对病的根据阴阳规律的辩证判断认识、治疗根本法则。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其理相通。
按照现代语来说,是最最科学的科学依据。
阴阳的概念,阴阳的学说、阴阳的规律,也可以说是宇宙中的根本法则、根本规律。
这就是中医的科学。
认为中医不科学,那是无知。
更多的阴阳论述参见拙编的“把握阴阳”
附件:
把握阴阳
什么是阴阳
阴阳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是宇宙中最基本最根本的法则。
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动、消长转化的阴阳学说,太极图是最好的表达。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周易》。
《易传•系辞》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含有根本道理,规律之意。
《周易》认为,“阴阳调和,生生不息”。
《易经》以一为阳,二为阴为基本符号,演化生成八卦、六十四卦,用来描述世间万物的阴阳组成和变化。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类经•阴阳类》注曰:
“道者,阴阳之理也。
”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章),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阴阳组成的。
阴阳学说
我们的祖先从天地自然中男女、雌雄、日月等现象,逐渐悟出“阴阳”的概念,进而逐渐形成阴阳对立统一、互根互动、消长转化的阴阳学说,并形象地用一对黑白头尾环抱成一个圆的鱼来表示阴、阳之“象”。
这就是阴阳鱼图,又叫太极图。
在我国古代的许多经书典籍里,阴阳学说无所不在。
《庄子》用阴阳的“气变”、“形变”、“气聚”、“气散”,来说明人体形成和死亡的关系,认为人要做到“阴阳调和”,“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认为对人的伤害,“寇莫大于阴阳”,如果阴阳失调,就会生病乃至死亡。
阴阳学说中的唯物辩证法。
依照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可以用“相对、互根、消长、转化”八个字,来概括阴阳学说的深刻内涵。
1、阴阳相对: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周易•系辞上》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地、日月、昼夜、动静、热寒、男女、外内、上下、升降、气血、腑脏等等,都是阴阳对立的关系。
其中天为阳、地为阴;
日为阳、月为阴;
昼为阳,夜为阴;
动为阳、静为阴;
热为阳,寒为阴;
男为阳,女为阴;
外为阳,内为阴;
上为阳,下为阴;
升为阳、降为阴等等。
就人而言,物质的形态结构为阴,机体的功能活动为阳;
血为阴,气为阳;
脏为阴,腑为阳。
再具体到每一个脏,还有阴阳,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肝阴、肝阳等等,诚如《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阴阳互根:
自然界一切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不仅相互矛盾对立,而且相互依存统一。
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阴阳相互为用,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基础。
没有天,无所谓地;
没有地,也无所谓天;
没有昼,无所谓夜;
没有夜,也无所谓昼;
没有热,就没有寒;
没有寒,也无热可言。
人的生命也是如此。
生命物质的形态结构为阴,是生命的内在基础;
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是阳,是生命的外在表现。
形态结构良好,功能活动才能正常;
功能活动正常,才能保障形态结构良好。
反之,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遭到破坏,其功能活动就必然丧失;
组织器官如果长期功能活动紊乱,也必然导致其形态结构发生病变。
举例来说,许多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是因为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进而引起胃和十二指肠局部形态结构病变而发生溃疡;
也有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是由于直接损伤了胃和十二指肠的形态结构(如强酸、强碱、粗糙硬物等造成的损伤),从而使其胃和十二指肠的消化功能发生紊乱、破坏,甚至丧失。
中医认为,失去了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根),就会“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阴阳离诀,精气乃绝”,疾病降至,生命也将不复存在。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3、阴阳消长:
相互对立却彼此依存的阴阳,并非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静是相对的,动则是绝对的。
一天里,从0点到12点,是阴消阳长;
从12点到24点,则是阳消阴长。
一年里,从冬经春到夏,是阴消阳长;
从夏经秋到冬,则是阳消阴长。
人体生命活动阴阳矛盾运动的基本形式是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
阳主升而阴主降,阳主出而阴主入。
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及人体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都要通过阴阳之气的升降、出入来实现。
人体的清阳上升,浊阴下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以及脾升胃降、肝升肺降等,都是阴阳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
阴阳之间这种升降出入、此消彼长的运动和变化,在一定限度内,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从而保持了事物量的正常发展与变化,保证了事物的质的稳定性。
自然界中的春夏秋冬四季,人的生命过程,世间万物的演变,都是如此。
这里的关键词是两个:
度和动态平衡。
这是阴阳学说里,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度度,是阴阳消长量变引起质变的界限。
在这个界限内,阴阳消长量的变化不引起事物的质的改变;
超出这个界限,阴阳消长量的变化,就会引起事物的质的改变。
例如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在此限度内,水分子间的吸引力和逸散力此消彼长,不断发生着量的变化,而水的性质没有改变。
一旦温度达到了100摄氏度,量变就引起质变,水就从液体变成了气体。
人们从生活中懂得了这个道理,因此做什么事都知道要适度,不出格,“随心所欲,不逾矩”。
动态平衡,是“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对立统一运动的常态;
也是世间万物在质的规定性内,矛盾运动的正常状态。
在生命科学中,称之为“稳态”。
一旦阴阳失衡,事物就失去常态,生命也失去稳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素问•调经论》亦说: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用阴阳学说来观察人的生命过程:
健康,就是阴阳的平衡状态;
疾病,就是阴阳的失衡状态;
死亡,就是阴阳的离绝状态。
现在有些年轻人,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使阴阳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早早地就出现了衰老之象,就得了老年病。
因此,所谓养生,无非就是养护身体的阴阳平衡;
而治病,也无非就是矫正阴阳的失衡。
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4、阴阳转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双方相互转化:
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
中医中常说的病情“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就是阴阳转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
男人到了老年,常常寡言少语、静坐不动,一副阴多阳少之象;
相反,女人到了老年,却往往唠唠叨叨、里外忙活,一派阳多阴少之象。
这正是人的生命在老年状态下,阴阳相互转化的一种表现。
阴阳学说在当代的思想光辉。
当代科学认为,物质的存在和运动是因为存在正负粒子、作用和反作用力、引力和斥力等相互对立的因素,没有这种相互对立因素的存在和相互作用,客观世界便不可能存在。
物体分子、原子、电子等合成、分解的过程中,伴随着新物质的产生和能量吸收与释放,表现为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
阴阳学说中的阳左旋和阴右旋两种运动方式,与当代天文学复合时空论认定的宇宙空间有左旋和右旋两类空间颇为吻合;
也与生物化学发现的单糖、氨基酸等生命物质具有左旋和右旋两种旋光结构等,有惊人的一致。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时说:
“近代物理学与中国太极和阴阳二元说,有相似之处。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创立了量子力学中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玻尔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十分崇拜,他选择太极图作为他的爵士徽章并将它印在自己的衣袖上。
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高津说:
“玻尔对他的互补概念和中国的阴阳概念间的接近深有体会,以至他把阴阳作为他的标志。
美国当代著名物理学家F•卡普拉非常崇拜东方文化和阴阳学说,他认为太极图与现代物理学中的S矩阵理论最为接近。
他比较了太极八卦图同强子八重态之后在《物理学之道》一书中说:
“阴和阳的相互作用是最基本的对立面,是导致道所在运动的基本原理。
然而中国人并没有到此为止,他们进一步研究阴和阳的各种组合,从而发展了一套宇宙的原形。
”太极图这个神秘的标志显于万物、隐于细胞,它在浩瀚宇宙的各个角落留下闪光的痕迹。
太极用深刻简明的哲理,诠释了天、地、人及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相互关系及规律。
阴阳学说是对世间万物共同本质(共性)的深刻揭示。
总结阴阳学说的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阴阳学说深刻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共同本质,也就是世间万物的共性。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要点:
1、世间万物都是由其内在的阴、阳两个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体构成的。
2、世间万物内在的阴、阳两个矛盾体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中,而且在这种不断的运动中实现着此消彼长的量变和相互转化的质变。
3、世间万物内在的阴、阳两个矛盾体的不断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因而保持了事物性质的基本稳定;
然而,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一旦该限定的条件发生改变,事物内在阴、阳两个矛盾体的动态平衡就被打破,当超出自其稳定能力时,就必然引起旧的阴、阳矛盾体解体,而新的阴、阳矛盾体诞生。
4、世间万物不仅有各自内在的阴、阳矛盾运动,而且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外在的阴、阳矛盾运动。
事物与其外在其他事物的阴、阳矛盾关系,构成了事物的外在环境,这也就是事物内在阴、阳矛盾运动的外部限定条件。
5、世间万物内在的阴、阳矛盾运动,是其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内在基础;
世间万物之间的阴、阳矛盾运动,是其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外在条件。
这也正是辩证唯物论的“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
参考资料:
中医学说:
天人合一,人是小天地,人本论、整体论
四诊八钢:
阴阳虚实表里内外阴盛阳亢阴虚阳衰
把握阴阳、调控阴阳、恢复阴阳平衡,
辨别阴阳: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把握度、虚则增实则减
宇宙中,人类可见可知的物质成分只占4%左右,还有27%左右是未见未知的暗物质,另外七成左右则是同样神秘的暗能量。
每秒上亿暗原子穿身而过
宇宙中暗物质的成分占比极大,它们与普通物质一样具有质量,却与普通物质不发生电磁作用和强相互作用。
因此,暗物质可以在普通物质中穿梭来往,几无阻拦。
在人类所在的银河系,暗物质更是比普通物质多20倍以上。
每秒钟大约有上亿个暗物质原子穿透我们的身体,但人体内的原子数量达1亿亿亿个,也就是10的23到24次方,因此一天中体内某个原子被撞到的概率不足一次。
更何况,暗物质穿身而过的速度达每秒220公里左右。
情绪是生理与心理的桥梁
情绪是大脑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情绪与机体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良好的情绪能促进食欲、改善睡眠,能使心情舒畅、精神焕发,呼吸循环有力,血压平稳。
恶劣的情绪会使人食不甘味、眠不安宁,或垂头丧气,或爆跳如雷。
从而头昏胸闷、呼吸不畅、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因此,情绪是心理与生理间的桥梁。
正常有序的心理活动表现为宁静、稳重、和谐的心境,这种心境能保持强有力的生理功能。
此时机体处在最稳定状态:
内分泌活动良好,免疫力强大,植物神经平衡,机体代谢旺盛。
心理与生理通过下丘脑相联系。
下丘脑有三条主线;
免疫、内分泌和植物神经。
所有的情绪活动都会引起下丘脑三条主线的生理反应。
爆怒会交感神经高度紧张兴奋,结果心跳加快、血管收缩、面色苍白、血压上升。
悲伤焦虑会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减退,吸收不良,躯体消瘦。
长期严重的抑郁还会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癌细胞滋生。
威胁现代人健康和寿命的、已从细菌、病毒、理化、生物等外在因子转向紧张、焦虑、急躁等内在的情志失常和心理冲突,以及一切引起这些情绪变化的心理、社会因素。
情绪的激烈变化将导致植物神功能紊乱、内分泌活动失调以及免疫力下降,从而发生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心电生理紊乱心律失常、冠心病、中风及至癌肿的形成。
修心养性,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将越来越成为养生的重要手段。
除了正确对待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及挫折,还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脱挫折,战胜挫折,块速恢复一时失常的心理平衡。
如能常战常胜,定能健康长寿。
(原稿刊于1992.2.7日《文汇报》"
养生"
版第九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人 养生 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