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地震勘探标准化工作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725647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11.98KB
强化地震勘探标准化工作Word格式.docx
《强化地震勘探标准化工作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地震勘探标准化工作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化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特别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标准化这项活动究其历史,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
我国古代秦国所大力推行的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的度量衡等制度,使得秦国国力迅速提升,并最终灭亡六国,君临天下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而当时秦国所推行的这些制度,在现在看来,完全可以被划归标准化活动的范畴。
此外,秦灭六国的启示为:
标准化对于一个国家极其重要。
如果再略翻一下现代工业发展史,就不难得出: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标准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中也十分重要,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基础。
从这个层面上说,对地震勘探企业来说,标准化重要作用更是无可替代,其理由如下:
1.1标准化是地震勘探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从事地震勘探的企业来说,根本任务就是以有限的资源投入,为顾客提供准确可靠的物探成果,为国家寻找更多的石油资源,同时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以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为此,就必须把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加以系统、科学的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消耗,提高质量和效率,增加收益的目的。
在地震勘探生产经营、技术质量管理、科技创新等活动中,标准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直接为我们企业的各项活动提供了共同遵循和重复使用的准则;
其次,我们的企业如果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管理,就必须通过制定、贯彻和实施标准,建立起系统的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行为科学的最佳秩序。
1.2标准化是联系地质勘探各部门、各班组等的纽带
地震勘探的各个部门、班组、人员、系统以及环节之间尽管关系错综复杂,但它们之间又存在内在密切联系,要想使整个生产过程顺畅进行,只有通过各种标准来约束彼此,单靠人治或法制是远远不够的,人治容易出现异常,法制过于死板,一套程序走下来,地震勘探的黄金季节以及过程控制的关键期早已消逝,特别是对特殊产品、特殊过程以及特殊服务的评价而言,如果没有标准化工作,根本就无从谈起。
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在地震勘探中如果没有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以及操作标准作为各项活动的基础保证,那么成百上千的队伍、数一万计的设备与装备、规模宏大的地震勘探施工现场、海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将会何等的混乱不堪。
1.3标准化是提升地震勘探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企业六大基础工作之一就有企业标准化,企业的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经济效益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标准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并且是非抓好不可的工作,只有把企业的标准化水平搞上去了,企业的各种产品,各项管理,各类人员都有标准可循,才能使企业的素质得到很快的提高,从而从传统的管理水平提升到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并为企业开拓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4标准化是全面提升地震勘探质量水平的基础
地震勘探产品如原始记录、地震剖面等,地震勘探过程如设计、测量、放线激发等,以及地震服务如顾客满意度调查、合同完成情况回访等的质量管理,说到底要也要靠标准化,如果标准化水平不高,就不可能有高质量,因为衡量质量高低的依据是标准。
此外,全面质量管理所强调的三个方面,也就是全部门、全员、全过程的管理,都是以全面标准化为基础,即全面质量管理是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操作标准为依据。
纵观近些年来的地震勘探中所质量事故,均系标准化这一活动贯彻不力所致,其教训深刻,损失惨重,值得深思。
1.5标准化是地震勘探企业获得良好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重要条件
标准化工作的好坏,将最终反映在经济与社会效益上,标准化工作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是表现在高速度生产、高效率运行以及高投入高利润上,并且还表现通过标准化,,使技术设计、施工设计以及培训成才周期等的缩短上,表现在人员综合素质以及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上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标准化自然也就成为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2当前地震勘探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地震勘探所面临的问题涉及面极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地震勘探的地表情况越来越复杂
对地震勘探而言,目前的地震勘探,几乎触及了山地、丘陵、河流、湖泊、海洋、沙漠等各种复杂地形,并且其地表情况越来越复杂。
所谓的复杂地表主要是指对于从事地震勘探活动而言地表条件十分艰苦和恶劣的地区以及严重干扰和影响地震勘探设备布设及资料品质的的区域,如起伏剧烈的山地、山前带、纵深的沙漠腹地、砾石区、巨厚黄土覆盖区、南方灰岩出露的喀斯特地区、水陆交替的滩海及沼泽地区、高楼林立的城镇区、油气水管线密集区、工矿企业以及高附加值的养殖区等等。
复杂的地表情况,直接造成地震勘探激发、接收条件变差,能量下传困难,从而使数据信噪比降低,有效信号能量弱,静校正问题严重,并严重威胁着人员的安全以及地震勘探采集设备的安全以及施工的顺畅进行。
2.2地下构造越来越复杂,二次采集区块越来越多,地质任务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所进行的地震勘探区块,其地下构造大多靠以往资料所无法解释,如火成岩构造的空间展布如何等等,且浅、中以及深层都要兼顾,而二次采集多以中深层的低幅小构造、小断层、小断块、浊积扇、岩性体等为主,它们的地震响应表现为资料能量弱、激发接收条件差、信噪比低,难以分辨,炮点距、排列间距、道间距、炮排距、允许的空距药量等变化范围愈加苛刻,特别是成像等十分困难,可这些却恰恰又是地质任务所期望来实现或完成的,致使地震勘探面临巨大挑战。
2.3地震勘探的规模越来越大
近年来所施工的地震勘探项目,二维勘探的线元和三维勘探的面元越来越小,覆盖次数越来越高,直接导致了地震勘探规模越来越大,有的项目人员投入员已过五千,投入的地震道数以达数万,施工区域绵延数个省份,施工战线越来越长,人员设备等投入越来越多,造成生产、管理与协调等难度直线上升。
在2002年度,每放一次炮,最高可接收道数为768道,到2007年度,则跃至6144道,而2009年所完成的罗家高密度先导试验项目,更是创纪录的达到33600道。
这种快速上升的势头,必然会随着勘探精度和要求、工艺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加大。
于是规模越来越大便成为了必然。
图1道数增长变化对比
2.4工农矛盾越来越突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产业化的不断调整、地震勘探精度的日益提高以及老油区面积的逐步扩大等大气候、小气候的影响,使地震勘探中在工农关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新的规律;
当前,尖锐而突出的工农关系,已经严重威胁着地震队的正常生产和创效能力。
工农问题,已不再是施工中的点、线、面问题,而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系统问题。
极其紧张而又极其复杂的工农关系不仅常常会打乱整个地震生产的部署,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使地震勘探生产在举步维艰的同时,也蒙受了巨大损失。
比如在金家南三维地震勘探施工中,最多的一天,有400多户为房屋问题阻难施工,严重影响了地震队的正常秩序;
而这仅是其中的普通一例。
再比如昌深1井施工中所遇到的规模化多宝鱼养殖基地、螃蟹养殖基地等,使地震勘探中工农问题的解决更是雪上加霜,加上“难缠户”、“钉子户”越来越多,动辄向地震队狮子大开口,索要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情况屡见不鲜;
此外,偷盗、破坏以及扣押地震勘探采集设备的现象也司空见惯,在罗家三维地震施工中,一天之内就有数十根大线被砍,近一半的钻机设备被扣。
2.5数据处理越来越庞大
地震勘探施工点多面广、战线长,每一条测线或束线在生产中,都有成千上万的物理点以及参数,比如激发接收点的观测系统参数、表层参数、目的层参数及地震频谱参数等等,它们所产生的数据,其容量非常巨大,1Km2高密度采集三分量数据约5—10TB,1TB即1024G,也就是10—20台电脑硬盘的容量,整个工区下来,其数据量可想而知;
而如此大的数据,其处理又必须完全符合要求,不能有任何差错。
2.6许多人为造成的影响地震勘探生产的瓶颈问题尚未解决
当前,在地震勘探生产中,尽管成果斐然,但许多人为造成的影响地震生产的瓶颈问题尚未解决,如采集流程、执行的标准陈旧,更新不及时,地震标准化没有紧跟地震科技发展的步伐,严重阻碍了生产,如目前绝大多数三维采集,其覆盖次数、物理点密度等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维采集的数倍以上,然而所执行的一些施工标准却仍然沿用以往,极其不利于生产,即使达到了标准要求,其意义对改进资料品质等不大。
比如:
对原始地震记录的评价:
在几十道采集时所采用的方法,在几百道时还是照搬,在几千道时甚至上万道时仍然沿用,严重脱离了地震勘探的实际发展情况,成为影响地震勘探生产的瓶颈。
2.7高素质的标准化队伍尚未形成
随着地震勘探市场的不断拓展,人才流动日趋频繁,造成标准化队伍很不稳定,尤其是在基层,标准化人才已十分匮乏,新手理论水平、技术水平与业务素质等已经满足不了或者说很难满足当前以及今后地震勘探发展的需要,并造成了许多不期望的显性或隐性结果。
如单从标准方面考虑,经常出现在生产、经营与管理监督检查中片面抠标准条款,而不存理论上、整体上去分析活动或过程结果的现象,于是看似严格执行了标准的所谓指挥、处置等却在事实上背离了客观规律与实际情况,严重威胁着地震勘探的顺畅进行。
此外,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高水平的富有建设性的标准制修订建议也很难被征集到。
3强化标准化在解决当前地震勘探所面临问题中的独特作用
当前地震勘探所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这其中,在地震勘探中强化标准化自然也不例外,因为强化标准化在解决当前地震勘探所面临问题中方面作用独特,无可替代。
只有通过强化标准化,才能使地震勘探在不同的复杂地表下、复杂的构造条件下、高要求或苛刻的地质任务下、错综复杂的工农关系中、庞大的数据处理面前形成不同的经过标准化后的应对方法、应对策略和应对措施,并实现对人为所造成的影响地震勘探生产的瓶颈问题的快速反应、解决能力,此外,还能促进高素质标准化队伍的形成,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地震勘探安全、优质高效运行。
4地震勘探企业如何开展标准化工作
4.1必须加大对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宣传、贯彻、实施的力度,增强企业员工的标准化意识。
为此首先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和多种方法大力宣传标准化的基本知识,使企业员工了解和熟悉标准化工作的内涵、原理、目的和意义。
其次,通过贯彻实施标准,把员工的一切活动置身于标准的实践和标准化的过程中,使其从切身体验中认识标准化工作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再者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员工认识到,标准化就在身边,进而从被动的、盲目的、消极的、潜意识的开展标准化工作,变为主动的、自觉的、积极的、有意识的开展标准化工作。
4.2必须加强标准化队伍建设,促进地震勘探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标准化工作既是一门管理科学,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科学,理论性、知识性、政策性都很强。
必须在大力普及标准化基本知识的同时,下功夫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标准意识、较高理论素养、较好技术水准和较多实践经验的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
标准化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技术性工作,建设一支专业过硬、技术精良、能紧紧跟踪国内国际前沿技术的队伍是十分必要;
同时,许多标准的制定还需要去实践去验证,因此,对技术人员从事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培训,实行人员和知识的更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对于企业来说,直接参与标准化工作,可以使企业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作用,从而直接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并在竞争中争得主动权。
4.3必须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确保标准化在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良好条件下有序进行,确保标准的配备齐全,有效。
4.4有必要组成精兵强将,对地震勘探标准化进行系统梳理及研究,同时收集地震勘探方面的科技情报,在思想上打破传统,进行大胆创新,大胆尝试。
如复杂地表地区(特别是大沙漠与山地)的次生干扰波往往具有很大的视波长,对地震生产的队伍而言,就特别希望将检波器组合拉开较大,以大组合基距压制沿地面传播的、强烈的次生干扰;
但是,在这种地表条件下,如果组合基距拉开得较大,往往会出现很大的组内高差,违反有关的操作地震勘探采集标准。
2007年,中国海洋大学的魏继东通过严密论证,与李庆忠院士一起提出旧的操作规程是不合理的,并认为在很多地区过于“严格”、死板地对组内高差进行限制,恰恰是造成采集资料品质差的重要原因。
因为在沙漠、山地等地区,如果组内相对高差达到±
15m,绝对高差达到30m,并不会对20-40Hz的有效波造成大的损害;
相反,在允许大的组内高差的同时,将检波器组合进行横向拉开,就会有效地压制干扰波,特别是次生干扰波,大大提高信噪比,得到用于构造解释的有用剖面。
他们的研究结论是:
正负15m组内地形高差并不妨碍低频有效波的叠加成像。
而目前的地震有效反射,其优势频带恰恰就处在低频带内。
然而时至今日,这一在地震勘探标准化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仍然不被充分利用,使得地震勘探中的放线检波工序,不得不为了迎合标准要求而费九牛二虎之力,把员工用绳索吊到悬崖半空进行检波器埋置的事情几乎还在天天发生,的确劳民伤财、隐患无穷。
再比如SY/T5314-2004-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规定,组内最大高差:
ΔH=V0/(4fdom)
其中V0为近地表地层的速度,fdom为最浅目的层反射波的主频。
然而,在低速带基本等厚的地区如沙漠、巨厚黄土覆盖区等计算组内高差时,采用的应该是降速带的速度V1,而不是低速带的速度V0,因为产生组合时差的主要原因是降速带的起伏,计算组内高差时应该用降速带的速度。
所以,在某些地表非常复杂的地区,今后的规程应该改为采用降速带的速度V1来计算组内最大高差。
死板地抠操作规程,不解放思想,不敢使用大的组合高差,其结果只能是得到废品记录。
如果将标准化与科研成果有机结合,积极收集地震勘探方面的科技情报,在思想上打破传统,进行大胆创新,大胆尝试,那标准化必将对地震勘探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5应用实例及效果
近年来,在地震勘探中,胜利物探在生产中、管理中以及经营中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先后形成了一系列标准的工作流程、技术系列、管理方法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1形成了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加速了技术设计以及施工设计的速度,缩短了设计周期,为招标以及在施工的黄金季节进行施工赢得了宝贵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
5.2建立起标准化的野外地震勘探流程,保证了各个过程的有序进行,为过程质量控制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针对施工指导、放线检波、钻井激发、测量、仪器操作以及资料分析与整理这六大过程均建立了相应的流程,此外,对于每个过程,又细分成标准化的工序,比如放线检波工序,就细分成找点工序、挖坑工序、放置检波器工序、填涂埋置工序等,通过细分,使员工所承担的任务逐渐走向了简单化,专业化,对于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生产实效起到了根本地促进作用。
5.3形成了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流程及自主研发软件
面对越来越多的待处理海量数据,通过不懈的标准化,使胜利物探逐渐形成了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流程及相关软件,譬如自主研发的SEISWAY软件,其中就包含了标准的SPS数据处理模块,为了满足今后更大规模的数据处理需要,目前相关软件正在加紧研发与升级中。
图2自主研发的标准化SPS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实例
5.4在复杂地区形成了标准化的观测系统
整个工区的观测方式不在为单一模式,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采用:
不等炮检距观测系统;
同一条测线不同覆盖次数观测系统;
同一条测线不同道距观测系统;
中间发炮,端点发炮,两边观测联合使用;
过障碍特殊观测系统;
大排列观测系统;
面元细分观测系统;
砖墙式观测系统;
蛇形观测系统等等,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的联合观测系统,大大提高了复杂地区的施工能力。
如在东营城区施工中,通过多种观测系统的联合应用,使施工面积在满足各项要求的前提下减少170Km2,明显加速了生产进度,降低了工农成本等成本。
表1标准化城区设计与常规城区设计结果对比表
5.5形成了标准化的井深药量设计技术
一方面根据小折射、微测井、岩性取信芯等已经标准化的低降速带调查方法,利用专用软件,通过室内模拟、现场实测等标准化的流程,对每口井的井深以及炸药量进行逐点落实,为地震勘探资料品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的黄土塬、石灰岩出露区以及山前砾石区等攻关项目之所以能取得突破,标准化的井深药量设计技术功不可没。
5.6推广应用经过标准化的高清晰卫星图片,全面提高了施工效率
推广应用经过标准化的高清晰卫星图片,提高放样效率和准确度。
2009年胜利物探购买了全部工区的高清晰卫星照片,在室内进行物理点布设和变观设计,设计点位作为测量组实地放样的参考点,大大降低了二次测量物理点的比例,全面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测量数据的准确度,确保了地质任务的完成。
5.7形成并完善了多套技术系列
如近年来,通过对钻井工具的标准化改进,形成了多种轻便钻具,一经投入生产,解决了许多难题;
同时还促使形成了以下钻井技术:
(1)水域墩钻技术:
一般使用于比较松软的泥土层的打井作业,对于因工农关系紧张造成的复杂地区及水库、沼泽、盐池、养殖池等静水覆盖的地区具有很好的推广意义。
(2)轻便钻机技术:
它吸取了墩钻和车载钻机的技术思路,能够解决城镇、密林、农田、丘陵等复杂地表区的钻井问题。
由于它灵活、压地少,能够到机械化钻井设备无法进入的区域进行钻井作业。
(3)山地钻井技术:
试验和改装了多种钻机,利用套管打井技术较成功地解决了砾石区的打井下药问题。
(4)流沙区、淤泥区钻井技术:
采用套管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在流沙区和淤泥区打井的问题。
此外,通过在地震勘探中强化标准化,也促进了滩浅海施工技术,大型水域及盐池区穿越技术,东北高寒区勘探技术,南方碳酸岩区以及西部山前沙漠砾石区勘探技术的形成和完善。
5.8形成了对地震勘探噪音的标准化快速识别及分析处理模型
在地震勘探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噪音,而如何对地震勘探噪音进行快速识别及分析处理,对提高地震勘探资料品质,加快生产进度,保障生产顺利进行都至关重要。
通过在这方面的多年标准化,目前已形成了对诸如抽油机、大钻等机械干扰、高压电磁干扰、火车汽车等干扰的标准化快速识别及分析处理模型,这对地震勘探来说,其意义十分重大。
如在地震生产中,若发现干扰半径为3Km的噪音,通过与标准化的噪音模型相对比,就会快速准确的确定这种干扰的干扰源为大钻,之后就可立即采取相应标准化对策措施。
大钻干扰
图3标准的大钻干扰模型
5.9形成了多套标准化的管理方法
通过在地震勘探中持续进行标准化,先后形成了标准化的工农管理法、设备管理法、质量监督与管理法、物探特色标准宣贯法等等。
如在高经济农作物广泛分布地区施工时,首先教育野外生产的所有员工,要在确保施工质量、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高经济农作物的损毁或肆意破坏;
此外,加强对各野外生产班组管理,提高全员工农关系防范和工农成本节约意识;
明确要求各野外生产班组制定与本工区特点相应的《工农管理规定》,并认真落实执行,同时强化施工人员劳动纪律,增强工农关系防范意识,这不仅有助于树立良好的队伍形象,而且还可以在确保施工质量进度的基础上将农作物损坏做到最小化,从而有效的减少了青苗赔偿费;
再者,要求野外施工车辆压地时严格按“一字作业法”,同辙进,同辙出,在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度的前提下,尽量做到能走路不压白地,能压白地不压青苗,能压青苗不压高经济作物,检波器埋置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在农作物之间的夹空内挖埋,要求员工施工中爱惜农作物,在必须损坏农作物时要做到避重就轻,减少工农关系的发生,以节约工农成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百公里耗油标准管理法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柴油及汽油的消耗,基本上杜绝了公油私加、公车私用的现象。
2183队所施工的官6及瓦城工区无论是在工作量还是设备投入等方面都相差不大,相比来说,瓦城工区由于地处海陆交互带,其施工难度更大,但通过采用百公里耗油标准管理法,使瓦城工区的油料消耗还不及官6工区的一半(见下表)。
表2官6与瓦城油料消耗对比表
工区
生产炮数
柴油(t)
汽油(t)
千炮柴油(t)
官6
14880
96.39
145.813
6.478
9.799
瓦城
16266
46.791
64.440
2.877
3.962
如果以2009年8月份柴油价格5510元/吨,汽油价格6580元/吨作为参考价格,如果按照官6工区,瓦城工区理论上就要消耗:
柴油:
96.39*16266/14880=105.36(t)
汽油:
145.813*16266/14880=159.3947754(t)
于是可得:
瓦城节约=(105.36-46.791)*5510+(159.3947754-64.440)*6580
=947515.64元
5.10标准化促使生产连上新台阶
通过在地震勘探中强化标准化工作,使胜利物探地震勘探效率从2007年单支地震队日均不足200炮,上升到2008年日均生产300多炮,2009年则更是创纪录的达到600多炮,实现了地震勘探生产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跨越的预期目标;
另外从个别日生产可上千炮来看,今后日均生产炮数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提升的余地。
5.11在地震勘探中通过强化标准化,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通过在地震勘探中通过强化标准化,不仅减轻了工作强度,盘活了人力资源,弥补了在人才需求方面的不足,而且也使施工质量、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后勤保障、队伍管理、战斗力和执行力等方面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
同时,也树立了队伍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持续提升了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地去开拓市场,实现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这一切,是无法或者说很难用具体的经济数字来衡量的。
总而言之,通过强化标准化工作,实现了地震勘探的新跨越。
至于今后如何更好地在地震勘探中进行标准化,仍需要长期去探索,去发展,去创新。
柳旭茏(1973-),男,1998年大学毕业,工程师,国家注册质量师,现供职于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主要从事地震勘探施工质量控制及地震勘探观测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
05468858944或05468856764,通讯地址:
山东省东营市牛庄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公司,邮政编码:
257100电子邮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强化 地震 勘探 标准化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