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32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706677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130.49KB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32Word格式.docx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32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32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学生借助生字卡片,在六人小组内互教互学,认准生字读音。
2.通过游戏巩固生字、词。
3.找出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出来。
(1)学生读,老师相机把句子用实物投影打出来。
(2)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3)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这些句子是写什么的?
四、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一)再读全文,在自己读得最满意的段落前画一颗星。
(二)采用学生相互推荐的方法,通读全文。
(三)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指导写字
(一)教师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涩、惭愧、掠”)
(二)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明确学习目标,为阅读语言材料提供思考的方向。
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及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的能力。
学生的识字态度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在本环节进行强化,使能力进一步提高。
找句子这一环节,既扫除阅读障碍,更为突破“从小女孩儿交树种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中体会小女孩的心情”这一教学重点做好铺垫。
在“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发挥其主动性。
同时落实新课标中对学生进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这一要求。
(三)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评。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板题,读题。
(二)复习生词。
(三)自由朗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边听边画出描写种子的语句。
(展示课件第三屏)
(1)交流。
(2)再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二)学习第2—8自然段。
1.默读,边读边画出描写小女孩交的树种句子。
(1)指名说。
(展示课件第四屏)
(2)再读句子,与大家交来的种子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展示课件第五屏)
2.小女孩交来的树种粒粒饱满,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那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交来的呢?
请大家再读课文2—8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交树种时的动作(展示课件第六屏)、神态(展示课件第七屏)、语言(展示课件第八屏)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心情,并简单写写批注。
3.汇报交流,重点:
从小女孩儿的外貌、神情和动作中体会出她有些不好意思,感到愧疚,甚至因为采得不如同学多而深深自责。
4.你们喜欢这位小女孩吗?
为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5.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
动?
用“因为……所以……”说说。
通过对比文中两处描写种子的语句,学生自然产生对小女孩儿的初步评价。
通过再读课文、体会心情、简写批注这些环节,小女孩儿纯朴、诚实的形象就在学生心中逐渐丰满、生动起来。
在此基础上,“为什么小女孩的种子少,却令我很感动?
”这一重点顺势解决。
尊重学生个性的感悟和体验,不要求统一的说法,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随机的点拨引导,努力做到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2只拣儿童多处行
冰心的语言清新朴实,细腻动人。
文中所描绘的也是孩子游玩时的景象,写得真实,一读就懂,但如何在阅读时,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心里的反应,读懂作者的心,是个难点,需要老师在学生和文本中间架设起桥梁。
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课标》精神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特点,在课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引导他们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
2.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成功地实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身心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提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
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会写“聚、匆、概、梢、释、额、纽、旺、召”9个生字,会认“拣、隙、漾、匆、棠、额、纽”7个生字,理解“大概、匆匆、树梢、释放、纽扣、旺盛、聚精会神”等词语。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1.课件。
2.搜集春天的诗句、图片等。
3课时
设计思路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一)同学们,不知不觉春姑娘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春天美丽极了,谁能用我们学过的诗句热情赞美生机盎然的春天?
(二)学生背有关春天的古诗。
(三)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两句跟“春”有关的诗句: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
交流:
谁来说一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把这两句诗改了一下,读“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为什么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冰心,走进她的文学世界,共同学习她的优美散文。
(板书课题)
(四)简介作者。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明确要求: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熟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二)学习生字。
(三)学生质疑。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指名分段读文,思考: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二)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
(三)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
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
通过背古诗比赛,理解诗句“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意思,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了解作者有助于帮学生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儿童的爱。
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抓手引导学生分段,便于学生很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
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
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
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四)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一、复习生字词(展示课件第三屏)二、整体入手,导入新课
回忆,冰心奶奶的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
复习第二个问题,体现从整体入手。
第三个问题也很重要,与结尾呼应。
前面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她确定的一个意见;
后面则是实践的证明。
冰心奶奶要到颐和园去,怎样确定自己的游览路线的?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
过渡:
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一)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表示儿童多的句子。
(二)交流出示句子。
(三)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并读一读。
(四)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天使”比喻谁?
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五)引读第二自然段。
四、讲读第三至八自然段
冰心奶奶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了颐和园,去了知春亭畔和玉澜堂,她看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一)讲读第3自然段。
通过理解、朗读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孩子的多和可爱。
这个过渡性的问题,提示了这堂课学习的目标。
这样引读,主要是提示学生注意领悟这段话之间的内在联系。
1.
自读,思考:
在知春亭畔冰心奶奶看到了什么?
2.大屏幕出示第3自然段。
(师引)“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生读)“座无隙地!
女孩子……”(师引)“也有些孩子——(生读)大概是……”(师引)“湖面”——(生读)“无数坐满儿童……”
(二)引读第4自然段。
(三)讲读第5、6自然段。
迎着儿童的涌流,冰心奶奶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她看到了什么?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交流,品读。
这几棵海棠开得怎么样?
(展示课件六至十三屏)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2.读第6自然段。
提问:
看着这些海棠花,冰心奶奶忍不住赞叹。
她赞叹什么?
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7、8自然段。
冰心奶奶正在赞叹春光和春天的力量的时候,孩子们围聚过来了。
冰心奶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交谈的情景是怎样的?
(1)自读第7自然段。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看着开得正旺的海棠,看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冰心奶奶又想了些什么呢?
(1)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
(2)交流,并进一步讨论:
花儿和儿童有哪些共同点?
(需要人培育;
活泼、生命力旺盛;
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自己的风采;
给别人带来欢乐。
学生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朗读7、8两段。
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引读一带而过。
老师的两处“引”,提示了“地点”。
讲读这两个自然段,采用了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很清楚。
读的形式选择也比较恰当。
要读出冰心的慈爱,女孩的忸怩,男孩的爽朗。
五、板书设计
2只拣儿童多处行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儿童多处就是春
湖面湖边玉澜堂
(花儿——儿童)
第三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在哪里呢?
”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
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
春天在儿童身上!
二、学习第九自然段
(一)齐读第九自然段。
(二)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
1.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2.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展示课件第十四屏)
(三)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因为儿童就是最美好的人间春光。
板书儿童是最美的春光三、拓展延伸
1.冰心曾经说过:
世界上最大的是儿童,除了宇宙之外还是儿童。
同学们,我们就带着冰心奶奶对儿童特殊的爱的情感,一起走进冰心的世界。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
她曾说:
“我们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
以“只拣儿童多处行”来结束全文,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能首尾呼应。
为了让学生能更近距离地走近冰心奶奶,了解冰心奶奶,通过阅读冰心奶奶的作品来走进她的内心,体会她那颗关怀少年儿童的拳拳爱心。
入‘不拒细流’的大海”。
冰心老人爱海,冰心老人就是大海!
她辽阔、深邃、温馨、博大。
教师朗读冰心小诗。
2.同学们,老师也希望你们在课后,能多找一些冰心的书来读一读,那你一定会像冰心那样充满了爱心。
四、总结课文,深化感情
3钓鱼
1.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2.新课标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建构并运用语言,提高读写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纵、距、皎、沮、诱、抉”等6个生字,会写“捕、辉、剧、钩、
距、辩、乞、德、抵”等9个字,掌握“操纵、抛了出去、辉映、溅起、剧烈、上钩、距离、争辩、乞求、诱惑、抵制”等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鲈鱼有关资料。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展示课件第二屏)
1.同学们,你们钓过鱼吗?
如果钓到一条大
鱼,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3.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谁在钓?
钓到鱼了吗?
钓到一条什么样的鱼?
……)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2.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事,想好后同桌相互说一说。
3.提出疑难问题,交流讨论。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读生字,在课文中圈画新词,并读新词。
2.自己想办法记生字,相互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可引导学生采用偏旁加部件的方法记忆字形,还可以结合字义记忆字形,要启发学生把本课学的生字与以前学过的形近字进行比较,巩固记忆,防止认读混淆。
3.教师检测识字效果,并对字音和字形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认读生字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教师要有重点地指导,会认字中,“纵”是平舌音,韵母是后鼻音。
“鳃”是平舌音。
“皎”读第三声。
7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偏旁。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2.说一说,这些字的特点,书写时应注意哪
些?
3.根据学生的要求,教师范写一两个生字。
4.学生练写。
(“辉”字的光字旁最后一笔变成竖提;
“九”的横折弯钩要托起“力”;
“纵”字第五笔是点;
“辩”字的中间是言字旁;
“抵”字最
后的点不要丢掉。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件辅助教学,学生快速浏览,增强记忆。
五、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1.分部分,指名学生朗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注意让学生倾听,指名评价。
]
2.找出课文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叙述的顺
序。
3.结合课后习题第2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1.抄写喜欢的词语。
3.搜集有关诚实的格言。
一、复习引入
1.认读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展示课件第五屏)4.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
5.为什么“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这节课。
我们继续研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研读“钓鱼和放鱼”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一)体会钓鱼的过程。
(展示课件第六屏)1.理解“涟漪”的意思。
2.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里的作用。
3.指导朗读。
(二)体会钓鱼时的心情。
(展示课件第七屏)1.理解“小心翼翼”的含义,用“小心翼翼”
练习说话。
2.理解“翕动”的意思。
3.出示鲈鱼的相关资料。
(展示课件第八屏)
4.体会“我”和父亲的心情。
5.引导学生读出“我”的感情。
(三)体会放鱼的过程。
本环节旨在承上启下,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概括能力。
(展示课件第九屏)1.“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在想什
么呢?
[让学生多元的理解,说出自己的见解。
]2.父亲做得对不对?
(展示课件第十屏)
3.你感受到父亲是怎样的人?
4.体会“我”的心情。
5.补白。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四)指导朗读8、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中彩那天》和《尊严》,想一想,这两篇课文给我们哪些启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和父亲钓鱼和放鱼的过程,感受到了父亲是一个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那么34年过去了,这件事又是怎么影响作者呢?
二、研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小时候
“我”和父亲钓鱼这件事给了“我”什么启示?
(展示课件第十二屏)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展示课件第十三屏)
①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②[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让他们感悟到,“鱼”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诱惑,指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比如:
在家里:
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你……
在学校:
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此处补白旨在深化课文的内容。
在公共场所:
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
想起三十四年前和父亲钓鱼的事,眼前浮现出父亲坚定的神情,耳边仿佛响起父亲不容争辩的话语。
于是,我就会获得抵制诱惑的勇气和力量。
①“道德抉择”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②齐读最后一句话,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三、回归整体,再次感悟作者的情感
1.课文是按着“钓鱼——放鱼——启示”的顺序来记叙的,想一想“我”的情感发生了几次变化?
是怎么变化的?
(“我”钓到大鲈鱼,十分惊喜;
父亲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我”极不情愿;
后来,“我”领悟到父亲的做法是对的,在三十四年的人生旅途中,面临各种诱惑,“我”变得非常坚定。
2.引导学生朗读全文,体会我的思想感情和父亲的人格。
四、拓展与练习1.面对着这样的父亲、这样的作者,你想对
他们说什么?
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启示,写一写。
板书设计:
钓鱼得意
放鱼不舍
启示获得勇气和力量
4*爷爷的芦笛
课文写了少年强强到海边找爷爷,并独自在爷爷的小闸屋里过夜,历经恐惧,在爷爷的笛声中变得勇敢起来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要想健康成长,就得经历风雨、见世面,在实际的锻炼与挑战中学会坚强。
文本情感真实,富有哲理,语言优美,有美好的意境。
教学时,力求体现自主阅读,自行探究,自我体验。
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后,再引导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条主线,启发学生体会在不同环境下强强听到爷爷笛声的不同感受。
指导学生通过找、画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想象,互相交流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等句子的意思。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明白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4.会认“闸、撼、颠、簸、哆、嗦”等6个生字。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强强的心理活动。
联系课文和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意思。
搜集大海波浪滔天的图片或音像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见过芦笛吗?
(展示课件第三屏)放在这爷爷嘴边的就是芦笛,它是用普普通
通的苇叶三折两卷而成的,它的声音可美妙呢。
2.有一个叫强强的孩子非常喜欢他爷爷做的
芦笛,听爷爷吹芦笛时发出的美妙声音。
围绕这芦笛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这是怎样的一次不平常的经历?
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
请大家一起学习《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寻找答案吧!
3.板书课题:
爷爷的芦笛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1.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的新词。
自学生字和新词。
2.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交流生字和新词。
3.检测生字和新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感知课文,抓住主线
1.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课文写了几次芦笛声?
都是怎样的芦笛声?
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相关词语。
2.引导学生找出三次芦笛声,说一说三次芦笛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再读课文。
一、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次芦笛声:
1.课文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爷爷的芦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爷爷吹芦笛的图片,可极大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领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策略关键是“主线”的设计,本环节设计旨在引领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一主线,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笛的呢?
2.思考:
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到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
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到底给了强强怎样的感受呢?
3.带着美好的憧憬,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1.过渡:
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有趣的芦笛,这一切让强强无限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
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来到苇叶葱茏的海边,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
2.默读2—6自然段,思考:
美丽的大海,清脆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受?
3.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2—6小节。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过渡:
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清脆的笛声,给强强带来无比的快乐。
可这次海边之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仅仅是快乐吗?
学习课文7
—13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
(展示课件第五屏)1.默读7—13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
出描写大海和强强的句子。
2.从哪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至4课课文百花园教案教学设计公开课 32 语文 四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课文 百花园 教案 教学 设计 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