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读书笔记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701002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1.88KB
季羡林读书笔记文档格式.docx
《季羡林读书笔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羡林读书笔记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季羡林读景》这本书收录了季先生从22岁到91岁近70年的写景散文。
有趣的是,在季先生31岁到51岁这整整20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收录一篇文章,不知道从1942年到1962年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书中大部分文章都不是很长,可能是因为我文学修养太低,通读这些文章时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之处。
如果单从文字表面来看的确是平淡无奇,用一个文雅一点的词——朴实无华——来形容应该是比较贴切的。
在这60余篇散文里我找不到太多华丽的词藻,很多时候看似都是平铺直叙。
在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甚至怀疑:
这难道就是大师之作吗?
还文绉绉地冠以“宁静致远”的封号,是不是太过于矫揉造作了。
但后来,尤其是当我回味读过的一些文章时,才渐渐明白“宁静致远”用在这里一点也不为过。
这本书并不适合在喧闹的都市里读,而是适合在一个宁静的夜晚,
一个人在柔和的灯光下细细品味。
每一篇文章都不是简单的一处景。
一簇海棠花、一株夹竹桃都蕴含着错综复杂的情感和哲理。
正如编者评价的那样:
季老的很多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并不单一,而是相互融合贯通又有学者的精研在里面,涉及书、史、人、世,个体与天道之融,小我与大观之势,内容极为丰沛,文字蕴含极为深远。
我只把这本书细读了一遍,不能完全领会书中潜藏的思想精华,但多少还是有一些感触的。
书中有一篇文章看起来比较突兀,题目是《母与子》。
说它突兀,是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并不是什么写景散文,我甚至可以把它作为一篇短篇小说来看。
文章大意是作者母亲去世,作者回家乡奔丧,沉浸在失去母亲的悲痛之中。
在前来吊唁的人群中,有一个“干皱的面纹,霜白的乱发,眼睛因为流泪多了镶着红肿的边,嘴憋了进去”的老妇人。
这个老妇人显然是经历了世事的沧桑,有点像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他有一个儿子,因为家里没有饭吃,出去当兵。
老妇人每天都盼着儿子回来,后来终于收到了一封早该在半年前寄来的信。
因为村里只有作者认识字,所以老妇人兴奋不已的把信交给作者,请作者帮她读信。
然而信的内容却是她的儿子已经阵亡了,让她找一个人把她儿子的棺材运回来。
作者不愿让这位已经饱受摧残的母亲再次受到打击,便谎称她儿子升了官,很快就会回来看她。
文章以作者自己与母亲和老妇人与当兵的儿子一暗一明两条线展开,非常带有文学色彩,但却深深地触动了我。
两对残缺的母子、不加修饰的文字,竟将母子之间的亲情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母亲健在时,唠唠叨叨,我们或许还会感到烦,但当你读到“正中放着一个大而黑的木匣子,这匣子里装走了我的母亲,也装走了我的希望和幻影”时,你的心恐怕要颤抖了。
当我们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世界,离开了故土,离开了母亲,我们或许在不经意间就把母亲忘了。
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在情人节也许会不惜重金买一大堆玫瑰送给不知道最终属于谁的女孩子,但在母亲节却吝啬得连一条祝福的短信都不舍得给母亲发。
殊不知母亲每天都在某一个角落里望眼欲穿地企盼着孩子的身影。
面对装着母亲的木匣子,作者陷入极度悲痛之中,这是回忆、
内疚交织的结果。
母子亲情剪不断,怎几颗眼泪了得?
季先生留德十年,其中哥廷根这个只有十来万人的小城成了先生的第二故乡。
不是因为在哥廷根他获得了博士学位,而是因为一座塑像。
这座塑像是有生命的,他是一位教授,也是季先生的“博士父亲”。
季先生留德十年里经常去这位教授家吃饭,季先生几乎也见证了这个家庭的悲惨遭遇:
二战期间,教授的儿子战死在北欧战场,不久,教授自己也被征从军。
留下教授夫人一人孤苦伶仃,季先生就成了她最亲近的人。
在以后的日子里,老教授怀着毫不利己的心情对季先生加以教导,才使得季先生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学有所成。
同时季先生与教授夫妇之间也结下了难解的师生情。
时隔35年,当季先生再次踏上哥廷根时,教授夫妇已经是老态龙钟了。
师徒促膝长谈,共同回忆那些老哥廷根的老生活直到深夜,最后依依惜别。
尽管他们都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了,但都不愿承认。
老教授把先生送上车,车开走了,老教授却依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成了一座塑像。
这是多么深厚的师生情啊!
完全没有了隔阂,超越了国界,黯淡了学术。
一座塑像诠释了一种不寻常的情愫。
我时常在想中国的一句古话:
患难见真情。
季先生与老教授夫妇不正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身处异国、孤独无依的季先生把自己的导师作为亲人,痛失爱子的教授夫妇也把季先生作为精神的寄托。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血缘联系,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师生关系,因为一场战争,他们紧紧地抱在了一起,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这种真情与亲情有多大区别呢?
也许是编者故意安排的,在这本书中另有两篇文章描述的也是一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
作者是从花园为切入点来引入的。
也是一对老夫妇,不同的是,这对老夫妇住在中国,而且他们的家离季先生的家不远。
男的是中国人,女的是德国人。
男的非常喜欢侍弄花,女的则有点怪,三十多年从未打理过花园。
一夜之间男的突然死去,别人都以为女的会回德国,但出人意料的是,季先生在一天中午竟然发现女的在花园里采摘丈夫所种牵牛花的种子,季先生问她采摘这些种子干什么,她的回答极其简单:
“我丈夫死了,但是他爱的牵牛花不能死。
”短短一句话反映出多么厚重的夫妻情就不用我再多说了。
这本书既然是写景散文当然不应该少了对山水美景的描写。
季先生一生去过不少国家,对世界各地的景观也有所了解。
但是在这本书中我没有发现太多专门描写著名景点的文章。
《登黄山记》《在敦煌》是比较少有的几篇相对较纯的写景之作。
很多文章都是写一些不起眼的花草树木,像《枸杞树》《海棠花》等,但即使是写一些小花小草也掺杂有其它的成分,真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
在书中经常会读到作者同外国友人一道观景的内容。
文章基本套路是前面大部分写景,后面笔锋一转升华到两国友谊的高度。
比如“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大米上写着‘印中友谊万岁’几个字”。
这应该是季老的一种写作风格吧,但我并不想就此做太多评论,论写作,季老是专家,我还没有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我只想表达一下自己对季老的敬意。
季老作为一个文人,却时刻关注着国与国之间的睦邻友好,在这里他实现了“小我”与“大我”的转变。
一个中国人在外国,无论你的身份是什么,维护祖国的尊严是爱国,保持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更是爱国。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高度信息化、日益缩小的社会里,中国必须注意与周边及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这是一个大国长久屹立不倒的重要基石,是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文章当属《延边行,我在延吉吃的第一顿饭》。
季老写这篇文章的手法比较巧妙,他以一条半死不活的鱼的口吻来向人类控诉。
控诉人类对鱼类的残忍捕杀,控诉人类吃喝成风的恶习,控诉现实社会的勾心斗角。
这篇极具讽刺性的文章是季老对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日益恶化的关系的批判。
在《喜鹊窝》中,孩子偷走小喜鹊的情节与这里的吃鱼是异曲同工的。
作者是在用这些无声的文字来唤起人们的良知,同时他也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表明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是可以和谐相处的。
在《老猫》《咪咪二世》中,作者提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三只猫:
虎子、咪咪和咪咪二世。
这三个小不点前后陪伴了季老十几年。
季老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他们也懂得季老的心思。
季老每天都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任务:
溜猫。
想象一下,夕阳抱猫
向斜阳是多么温馨的画面。
说了这么多,无论亲情、师生情还是夫妻情,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字里行间都体现着一种无私的大爱。
整本书实际上是以和谐为主题的。
季老认为,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的礼物,全世界都要“和为贵”。
这不正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吗?
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旗正在中华大地迎风飘扬,而季老早就在用他一生的心血默默地为这面大旗着色。
《季羡林读景》一书里作者用短短的几十篇散文告诉我们大自然的智慧。
面对浩渺的宇宙,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守好“人”的本分。
季羡林读书笔记 庄子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沉醉人间数十载,无论几经沉浮,或几番激荡,总要收帆归航,除却周身尘埃,独享安乐之时。
那时的你我就像一叶扁舟,漂浮于湖面之上,与静默中感受人生静美。
古语说,大道至简,大音希声。
浩瀚激荡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而对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个几经命运坎坷的老者,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练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冥思?
季先生在一篇名为《反躬自省》的文章中提到,自省要从认识自我开始。
省有两解:
一解为省悟,一解为反省。
先有醒悟后有反省。
醒悟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反省则为自我检查之意。
有人也会怀疑反省的作用,认为反省并不见得有多大的改变。
但是,真正能懂得反省的人,经过他的当地,就能真的让俗世纷纷扰扰的尘埃从心中流走,给自己一个美好的人生。
季先生从小家境贫寒,自小受苦,从那时起便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寻求一种朴素的个人生活。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反对追求美,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而具体到季先生身上,他表面的朴素也是种美,是种淡然和无欲无求,从内心深处讲,则是对大自然的向往,是以心的纯净感受最美的时尚。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宝贵的,尤其对步入老年之人。
季先生平素爱写文章,一旦涉及时间便感慨不已,是叹息,珍惜,亦是留恋。
每当季先生看到比他小很多的人终日无所事事,便替他们心痛。
季先生总觉得,有了时间就尽量去做更多的事,人是浪费不起时间的。
或许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季先生才在过往的岁月里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智者与成功者往往是懂得珍惜和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同时,择时善用也是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方法之一。
季先生认为,人生在世,有太多事情会干扰我们的内心。
名利、地位、金钱、得失,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内心不再平静。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季先生劝诫我们,要适时糊涂一点,哪怕是真糊涂,也可获得一时的清净,这样我们才不会活得太累。
无论怎样的人,不管他是一代伟人还是平常之人,都不能以一时的功过得失评价整个人,这是许多优势知识的观点,也是季先生的观点。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人的发展可以分为好几个阶段,我们不能因其在任一个阶段犯下的错误而去否定其一生。
看待一个人要全面、细致,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到全局,不能以一时的荣辱评判一个人。
20世纪30年代,季先生开始接触佛教。
季先生研究佛教,不轻信他人的观点,也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是以事实求是的态度看待这个宗教。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想活得舒心快乐,没有负担可能有很多办法可以做到。
不管用哪种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让良心背上负担,不要昧良心做事不欠良心债。
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为人坦诚,做事公正,任何时候都秉着事实求是的态度为人处世。
做好事,为善事,才能让良心安宁,生活安逸。
在季先生头脑中,没有什么结论是永远正确的。
即使那些结论经过了无数遍的考证推敲,其正确性也是在适合相对而言的。
季先生主张由四边和怀疑精神,尤其对那些所谓经典言论进行再创造。
怀疑精神使人进步的前提,是人获得幸福的一条康庄大路。
怀疑不是毫无目的的随便猜疑,而是像季先生等所有指着那样,在事实依据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大胆创新,相信生活可以在自己手中变得美好,事业在自己的经营下能够更加成功。
所以,开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大胆的怀疑和创新吧,生命会因为你的这种改变与众不同。
他是那样的普通,普通的无法和周围的人加以区分。
他如同一滴最平凡的水珠,无声的
消融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之中;
他如同一粒最平凡的泥土,加入了无比浑厚的黄土地的浑重之中。
季先生给予我们的人生寄语只有一个字:
真。
对亲人,要付出真爱;
对朋友,要付出真义;
对工作,要施以真心;
对人生,要甘洒真情。
以真示人,除去虚假的遮掩,才能换来他人的热心肠和真性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季羡林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