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689353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43
- 大小:625.40KB
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
《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地铁隧道明挖段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方案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40防水混凝土
抗渗等级不小于P10,砼裂缝,背水面0.3mm,迎水面0.2mm,且不得有贯穿裂缝。
侧墙及底板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SBSⅡPYPE4与SBSⅡPYS3
顶板
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
不小于2.0mm厚
变形缝
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止水带、双组分聚硫密封胶
底板及侧墙采用1.5mm厚,宽1.0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与1.5mm厚,宽1.0m的合成高分子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
纵向施工缝
双道止水胶及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
500mm宽SBSⅡPYS4加强层
环向施工缝
钢边橡胶止水带、
2.3工程的重点、难点
本区间防水等级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它部位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
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面积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
防水材料涉及品种较多、工艺复杂:
混凝土自防水、两种SBS卷材防水、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变形缝止水带防水、施工缝遇水膨胀止水胶防水等。
2.4施工组织机构
三、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经理和总工为副组长,由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组成的防水施工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全过程跟踪,监督对结构防渗漏技术和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负责制定结构防渗漏的对策,督促各项目队严格按技术和管理措施施工。
(2)在防水施工前,由总工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和有关规范标准,并进行方案交底。
使全体人员全方位的领会设计精神,了解工程特点、施工顺序和质量目标。
(3)在防水施工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规范标准、施工方案编制详细的技术交底,成品保护措施。
(4)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作业顺序,尽量减小因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而造成的对结构的渗漏性能的影响。
3.2材料准备
(1)提前准备好相应数量的防水卷材、涂膜以及其它配套的使用材料。
(2)所用防水材料必须带有材料供应商出具的产品出厂合格证,主要物理性能检测报告,产品使用说明书及防伪标志。
(3)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验收交接,并及时入库,并根据不同材料存储的不同要求分类进行存放,还应检查材料在出厂运输过程中是否受雨淋,浸泡而早期水化。
(4)材料进场应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抽检取样,100%办理见证取样手续,并经试验室复试,保证各项材料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主要工程量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规格
数量
备注
1
防水混凝土
m3
C40、P10
7744.46
顶板、底板、侧墙
2
聚酯胎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m2
4mm厚
9462.96
结构底板及侧墙、防水附加层
3
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膜
2.0mm厚
3938.63
结构顶板
4
双道遇水膨胀止水胶
m
1331.6
施工缝
5
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
573.38
6
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189.56
7
281.76
3.3机具准备
项次
工具
单位
数量
用途
振捣棒
个
10
振捣防水混凝土
喷灯
20
热熔法施工SBS卷材
3.4试验、检验工作(防水材料抽样复验表)
现场抽验数量
外观质量检验
物理性能检验
一组抗渗试件为6个抗渗试件,每连续浇筑500m3混凝土留置一组,每次浇筑同一配合比不小于1组。
每分项工程不小于2组。
不得有渗漏,迎水面0.2mm,背水面0.3mm.
抗渗等级检测
大于1000卷抽5卷,每500-1000卷抽4卷,100-499卷抽3卷,100卷以下抽2卷,进行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检验。
在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卷材中,任取一卷做物理性能检验,做复试1组。
断裂、褶皱、孔洞、剥离、边缘不整齐,胎体露白、未浸透,撒布材料粒度、颜色、每卷卷材接头,
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低温柔度,不透水性。
每15t为1批,不足15t按一批抽样做复试1组。
包装完好无损,且标明涂料名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产品有效期
固体含量,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柔性,不透水性
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同一生产厂,同月生产,同标记的产品为一验收批,在外观检查合格的样品中抽取做一组复试。
尺寸公差;
开裂,缺胶,海绵状,中心孔偏心;
气泡,杂质,明疤
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
遇水膨胀止水胶
表干时间、延伸率、抗拉强度、体积膨胀倍率
预埋注浆管
每500m为一批,不足500m按一批抽样
表面应无破损、开裂、脱线、脱胶
注浆管内、外径,抗压强度(或外径变形30%的压力)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每10t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抽样
抗折强度,粘贴强度,抗渗性
四、施工布署
4.1施工步序安排
主体结构划分为三个施工步序:
①底板施工(包括接地网、砼垫层、底板防水层、底板钢筋加工及安装、模板加工及安装、砼浇筑、养生);
②侧墙、中隔墙施工(包括侧墙防水层、拆除第三道钢支撑、侧墙钢筋加工及安装、侧墙模板加工及安装、侧墙砼浇筑、盾构环梁施工、养生);
③顶板施工(包括满堂支架搭设、顶板模板加工及安装、顶板钢筋加工及安装、砼浇筑、养生、做顶板防水层、拆除剩余两道钢支撑、回填土方)。
见图4-2《明挖段主体结构竖向施工顺序图》。
图4-2主体结构竖向施工顺序图
4.2施工进度安排
根据主体结构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安排施工。
防水工程施工组织结合基坑开挖进行,基坑底板垫层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由于本基坑施工面较长,采取分段施工,防水与主体结构交叉进行。
4.3劳动力组织和职责分工
为确保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总工、主管工工程师及相关部门组成防水施工领导小组,组织技术人员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交底,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持证上岗,选派有丰富施工经验,施工技术水平高的施工人员进场施工。
根据防水施工内容,需要的施工工种主要为混凝土工、防水工以及钢筋工和模板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现场共安排15名混凝土工、20名防水工,30名钢筋工,20名模板工。
五、主要施工方法
5.1防水结构图及施工顺序
防水工程施工程序为:
施工底板铺设200mmC20砼垫层,施做主体板、梁、柱的结构。
由于考虑防水、桩的变形体变形及施工误差,施工时将基坑支护结构外放了一定尺寸,施工主体结构时应注意考虑外方尺寸的影响,做底板防水层和混凝土保护层。
在底板防水层经验收合格后,再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底板。
然后施做侧墙防水,合格后施工主体侧墙混凝土,最后施工顶板、顶板防水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侧墙及底板采用双层SBS防水卷材进行防水处理,顶板采用2.0mm厚聚氨酯涂膜进行防水处理。
侧墙和底板防水层为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两层分别厚度为4mm、3mm,顶板采用2.0mm单组份聚氨酯涂料+1.5mm厚PVC抗根系刺穿层+10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5.2结构自防水
主体结构自防水采用C4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10。
结构防水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中不仅承担防水作用,还要和钢筋一起承担结构受力作用。
地下工程结构混凝土的抗裂比防渗更为重要,控制混凝土的裂缝开展是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施工的主要问题,为确保防水混凝土质量达到结构自防水的目的,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5.2.1原材料及配合比
由于本工程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技术部门对混凝土搅拌站提出试配要求。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强度、密实性、耐久性、抗渗等级和泵送混凝土的和易性(即坍落度及其损失)要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不小于320kg/m3,最大胶凝材料450kg/m3,避免采用高水化热水泥,优先采用双掺技术(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加上高效减水剂),并按设计强度、抗渗标号通过实验确定最佳配比。
另外,水胶比是对抗渗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明挖主体结构中,必须限制水胶比的最大限值为0.45,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最大含量不大于0.06%,最大碱含量为3.0kg/m3。
5.2.2防水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
(1)防水混凝土拌合
防水混凝土供应采用工厂拌合的商品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拌合必须选材固定,计量准确,拌合时间达到规定要求。
搅拌时间不小于2min。
掺加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
(2)防水混凝土运输
防水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拌合车运送,防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产生离析现象及坍落度损失,对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120~160mm;
当混凝土由于运送距离远或产生交通堵塞而引起混凝土出厂时间过长时,需要提前预计,在工厂调整配合比,严禁对由于出厂时间过长的商品混凝土掺加任何材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入模质量。
5.2.3防水混凝土浇筑
(1)模板
模板要架立牢固,尤其是挡头板,不能出现跑模现象,混凝土挡头板保证做到模缝严密,避免出现水泥浆漏失现象,且达到表面规则平整;
墙模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2)混凝土浇筑
控制泵送入模关:
防水混凝土采用泵送入模时,宜采用同配比砂浆,确保不改变入模混凝土的原有质量。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400m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2h,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缝。
混凝土泵送入模时,须经水平均匀入模,垂直控制其自由倾落高度,当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使用串筒、溜槽或在在浇筑面接一段水平导管。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控制入模温度,尽可能安排在夜间施工,夏季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入模温度不大于28℃,不小于15℃。
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的大于25℃。
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差值不大于25℃,必要时可通过冷却拌和水、骨料等工艺降低入模温度。
(3)混凝土振捣
把好混凝土振捣关:
防水混凝土振捣一般采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棒,混凝土振捣前应先根据结构物设计好振捣点位布置,振捣时间为10s~20s,以混凝土开始出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并避免漏振、欠振和过振。
对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变形缝、施工缝止水带位置需要严格按设计点位和时间进行控制振捣。
(4)施工缝部位处理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对接缝表面应进行清理,在混凝土表面施做一层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1.5kg/m2),用专用胶粘贴好遇水膨胀止水胶固化成型后的断面尺寸为(8-10mm)×
(18-20mm)。
顺作法施作的结构,在浇筑混凝土前,在施工接缝部位浇筑一层20~25mm厚、与浇筑混凝土相同标号的水泥砂浆,随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
施工缝处的混凝土充分振捣密实,振捣棒不得碰触止水条,保证接缝部位混凝土浇筑质量和结构防水效果。
(5)混凝土保护层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
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要求迎水面为50mm,背水面40mm。
在钢筋绑扎前应设置具有一定强度的垫块,防止钢筋网挠度过大,确保受力主筋的保护层设计厚度。
保护层垫块可用细石混凝土制作,其抗侵蚀能力和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水胶比不低于0.4。
(6)变形缝设置
防水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止水构造形式、位置、尺寸,以及止水使用的材料、变形缝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应加强变形缝处的浇筑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确保防水质量。
(7)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当采用泵送防水混凝土时,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技术指标可作适当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应控制在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
(8)混凝土拆模及养护
混凝土振捣完成到终凝之间需要采用覆盖的方式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散失,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以防止在硬化期间产生干裂,且养护结束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8天强度的50%。
养护采用喷洒水养护方法,保持混凝土表面滑润。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之差不得超过25℃,以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5.2.4质量检查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进行检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的有关规定,如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得到监理的认可;
(2)在拌制和浇筑地点测定混凝土坍落度,每工作班不少于二次,掺引气剂的防水混凝土同时测定含气量及抗冻混凝土;
(3)检查配筋、钢筋保护层、预埋铁件、穿墙管等细部构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报监理检验认可;
5.3底板、侧墙SBS防水卷材施工
本明挖段主体结构底板及侧墙防水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改性沥青防水层采用双层铺设,第一层采用SBSIIPYPE4类材料,第二层采用SBSIIPYS3类材料,两层分别厚4mm、3mm。
5.3.1基面处理要求
(1)混凝土垫层和围护结构表面不得有明水,否则应进行堵漏处理,待基层表面无明水时,再施做找平层。
(2)桩外喷射混凝土表面找平层采用1:
2.5的普通水泥砂浆或防水砂浆,厚度不得小于2cm。
(3)找平层表面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
底板混凝土垫层采用铁抹子二次抹面工艺,保证表面平整。
(4)找平层及底板垫层表面坚实、干燥,不得有明水流,允许出现局部潮湿部位,不得有酥松、掉灰、空鼓、裂缝、剥落和污物等部位存在。
(5)所有阴角部位均应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做成5cm×
5cm的钝角或R≥5cm的圆角,所有阳角均应做成2cm×
2cm的钝角或R≥2cm的圆角。
5.3.2防水层铺设顺序及方法
(1)首先在达到设计要求的阴、阳角部位铺设防水卷材加强层。
加强层卷材采用单层SBSIIPYPE4类材料,宽度为50cm,厚度同作为防水层的单层卷材厚度,转角两侧各25cm。
加强层卷材采用点粘或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
(2)当有管件等穿过防水层时,应先铺设此部位的防水加强层卷材。
加强层卷材采用满粘法固定在基面上,大面防水层也应满粘固定在加强层表面。
(3)平面防水层均可采用空铺法铺设在基层表面,防水层幅面间的搭接宽度10cm,采用热熔满粘焊接。
第一层防水层与阴、阳角部位的加强层应热熔满粘。
(4)第二层防水层采用满粘法与第一层防水层热熔焊接,要求砂面面向施工人员。
第二层防水层搭接宽度10cm,热熔满粘。
第一层防水层搭接缝与第二层防水层搭接缝应错开1/2~1/3幅宽。
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浇筑5cm厚的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5)立面的第一层防水层采用点粘或条粘法固定,第二层防水层与第一层防水层热熔满粘粘贴,搭接做法同平面防水层。
要求防水层甩槎长度均尽可能超过预留钢筋端部至少20cm。
必要时应将甩槎卷起后吊挂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保护。
(6)平面防水层的甩槎(超出钢筋的部分)应采用临时措施进行保护(木板、砖、沙袋等硬质材料覆盖),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
(7)侧墙防水层长边搭接缝处错开量为1/3~1/2幅宽,短边搭接缝处开量为1/3~1/2错开量或大于1.0m。
侧墙防水层应连续铺设至顶板上表面以上40cm的高度。
(8))施工缝和变形缝部位均应铺设防水加强层。
施工缝防水加强层采用单层SBSIIPYS4类材料,加强层宽度为50cm,砂面应面向施工人员;
变形缝顶板部位加强层采用厚1.5㎜、宽1.0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防水卷材,其中骑缝两侧各20cm(共40cm)范围内的隔离膜保留作为隔离层,外侧各30cm范围隔离膜撕掉与主体结构基面必须满粘,不得有空鼓及折皱,卷材加强层上表面隔离膜撕掉后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
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
侧墙及底板均采用厚1.5㎜,宽1.0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防水卷材用于大面防水层(SBS改性沥青卷材)与1.5㎜厚宽1.0m的合成高分子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之间,组成复合防水加强层。
(9)立面防水层分段铺设完毕后,除需要进行后续搭接的防水层外,均需要及时施做保护层,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设时,保护层采用1:
2.5水泥砂浆,厚度不小于6mm,确保水泥砂浆与防水层应粘结紧密牢靠,严防漏抹、空鼓。
当SBS改性沥青防水层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装时,立面防水层采用厚度不小于6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进行保护。
泡沫塑料片材料的发泡率均为25~30倍。
(10)预留洞口四周的防水层均需要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复合板进行保护。
5.3.3细部做法
图5.3-1SBS改性沥青防水层阴阳角加强构造
图5.3-2SBS改性沥青防水层平面铺设法
图5.3-3立面SBS改性沥青防水层粘贴法铺设
图5.3-4立面SBS改性沥青防水层机械固定法铺设
5.3.4施工注意事项
(1)雨雪天气以及五级风以上的天气不得施工。
(2)施工现场应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温度低于-10℃时不宜施工。
(3)应确保基层干燥程度满足设计要求。
(4)防水层施工前,应确保穿墙管、预埋件均应施工完毕。
防水层铺贴后,严禁在防水层上开洞,以免引起渗漏水。
(5)第一层防水层与基面粘后局部满粘部位可先刷冷底子油,如能够确保粘结强度,也可不刷冷底子油。
(6)如基层潮湿,第一层防水层无法采用条粘或点粘施工,也可采用机械固定法铺设卷材,固定点应设置在卷材搭接缝部位,并确保有效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7)无论采用何种固定方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铺设完毕的防水层滑脱。
(8)当SBS改性沥青防水层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设时,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之间必须采用满粘法铺设,且第一层铺设前,应在基层表面涂刷冷底子油;
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设时,平面部位可采用空铺、立面部分用条贴或点贴、机械固定法铺设。
采用机械固定法铺设时,仅在铺设第一层时在卷材四周边缘固定,并且应确保卷材有效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5.4顶板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
顶板防水层采用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层,成膜厚度一级防水不小于2.0mm,单组份聚氨酯涂料采用涂刷法施工,与聚氨酯涂防水涂料配套使用的产品包括聚氨酯密封胶和增强层材料,增强层可采用40~60g/m2的聚氨酯无纺布或玻纤网布.
5.4.1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清理基层→细部附加层处理→第一遍涂膜防水层→第二遍涂膜防水层→第三、第四遍涂膜防水层→平面涂层上做保护隔离层→平面细石砼保护层→立墙涂层上做软保护
5.4.2基层处理要求
(1)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反复收水压实(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抹面压平工序中,严禁向混凝土表面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使基层表面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进行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超过5mm,且只允许平缓变化)、坚实、无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部位存在。
(2)基层表面的突出物从根部凿除,并在凿除部位用聚氨酯密封胶刮平压实;
当基层表面出现凹坑时,先将凹坑内酥松表面凿除后用高压水冲洗,待槽内干燥后,用聚氨酯密封胶压填充实;
当基层上出现大于0.3mm的裂缝时,应骑缝各10cm先涂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立即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防水层。
(3)所有阴角部位均应采用1:
5cm的钝角或R≥5cm的圆角。
所有阳角部位做成1cm×
1cm的钝角或R≥1cm的圆角,转角范围内基层应光滑、平整。
5.4.3防水层施工顺序及方法
(1)基层处理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先涂聚氨酯专用底涂层(可采用专用稀料将聚氨酯防水涂料稀释后涂刷,用量约为0.1~0.15kg/m2,底涂层干后,在阴阳角和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mm;
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严禁涂膜防水加强层表面干燥后再粘贴增强层。
变形缝部位先按图中做法粘贴防水卷材加强层,然后按施工缝做法涂刷涂料防水加强层。
顶板变形缝部位加强层采用厚1.5mm,宽1.0mm的优质丁基橡胶双面冷自粘防水卷材,其中骑缝两侧各20cm(共40cm)范围内的隔离膜保留作为隔离层,外侧各30cm范围隔离膜撕掉与主体结构基面必须满粘,不得有空鼓及折皱,卷材加强层上表面隔离膜撕掉后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mm”,涂刷完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涂膜表面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防水层.
(2)涂刷大面的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多道(一般3~5道)涂刷,上下两道涂层涂刷方向应互相垂直,每道涂层实干后才可进行下道涂膜施工。
(3)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完毕并经过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做防水层的保护层,平面保护层采用10cm厚的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层上覆盖一层厚度为4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隔离层。
立面防水层采用厚度不小于6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进行保护。
所有泡沫塑料片材的发泡率均为25~30倍。
(4)顶板宜采用灰土,粘土或亚粘土进行回填,厚度不小于60cm.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石块,碎石,灰渣和有机物.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cm,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夯实时应防止损伤防水层,只有在回填厚度超过50cm时,才允许采用机械回填碾压.
5.4.4细部做法
图5.4-1涂料防水层平面做法
5.4.5施工注意事项
(2)涂膜防水层不得有露底、开裂、孔洞等缺陷以及脱皮、鼓泡、露胎体和皱皮现象。
涂膜防水层与基层之间应粘结牢固,不得有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地铁 隧道 明挖段 主体 结构 防水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