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杂剧传奇戏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686052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0.84KB
明清杂剧传奇戏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明清杂剧传奇戏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杂剧传奇戏曲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冲形象也一改被动反抗而为主动出击。
更加突出他嫉恶如仇、正直不阿的人格精神。
这与作者当时深受奸相严嵩倾轧而罢职闲居有关。
【《宝剑记》剧艺术并不成功:
结构松散,情节重复,生旦以外形象模糊,语言偏于文雕琢】
2、四大声腔与昆腔的发展:
明初—嘉靖(2世纪)四大声腔:
戈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脱颖而出。
嘉靖魏良辅改革推进昆山腔,—>
融合其他三腔北曲音乐—>
新昆腔—>
体制完备,受推崇雄踞300年权威楷模地位
3、梁辰鱼(魏良辅学生)《浣纱记》—第一部咏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演出的传奇剧本
也叫《吴越春秋》,45出,剧以范蠡、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为线索,演述吴越两国的兴亡。
剧本批判吴国君臣骄奢腐化,歌颂越国君臣艰苦奋斗,特别突出范蠡、西施为国雪耻甘愿献身的崇高精神。
——爱情悲剧&
政治剧
《浣》艺术上突破了夫贵妻荣大团圆结局,新人耳目。
宾白骈散互用,曲词俊语如珠。
首次用改革的昆山腔演唱。
细腻舒徐,圆润柔美。
对昆腔传播与发展有很大影响。
无名氏《鸣凤记》(传王士祯及其门人作)
《鸣》41出。
写嘉靖时当朝奸相严嵩父子专权,内任党羽,外用军财,致使倭寇侵界,河套失陷,朝政日非。
以夏言,杨继遗盛为首的忠直朝臣前仆后继与之斗争,犹如“朝阳丹凤一齐鸣”——政治悲剧现实化较早较完整
《鸣》人物众,头绪多,情节紧。
忠奸斗争,一线贯穿。
一方是“谏臣”,一方是大奸臣。
剧中人物、事件大都真空,是著名时事剧,演出时“令人有手刃嵩之意”(吕天成《曲品》),打破生旦团圆旧套。
但情节不够紧凑,人物性格也较浮泛。
(三)明后期传奇的繁荣(1573-1644,万历至崇祯年间)——第六章第三节(p-96)
1、剧坛概况
万历后传奇极盛,汤显祖及其“临川四梦”出现,沈璟作为“吴江派”领袖,在理论和创作上与“临川派”争胜,促进了传奇发展。
从声腔发展看,传奇多用典雅的昆腔,具较高的文学品位,民间弋阳腔与各地方戏结合,也有不少精彩题目。
从剧作精神看,明后期传奇张扬个性解放,批判封建礼教,常以婚恋自由具体演绎,于是有不朽作品《牡丹亭》、《娇红记》等问世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封建统治者寄予厚望
题材另有爱国剧:
冯梦龙《精忠旗》等道德说教剧宗教演示剧《忠孝记》等
喜剧色彩作品《红梨记》
高濂爱情喜剧《玉簪记》潘必正陈妙常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恋爱故事。
本剧有两大特点:
一是具有正视青年男女感情要求,乃至肯定情欲的健康态度;
二是剧情单纯,写人细腻,曲词朴素而优美,至今仍盛演不衰。
喜剧作家孙钟龄(仁孺)《白雪楼二种曲》(《东郭记》—讽刺明末吏治官场黑暗&
《醉乡记》
爱情悲剧周朝俊《红梅记》李慧娘由两条爱情线索交织而成:
一条是李慧娘对裴舜卿的生死之爱,另一条是裴舜卿与卢昭容的婚恋经历。
剧作将爱情故事》注入了政治内容,有力揭露了权奸贾似道的荒淫本性和残暴罪行。
京剧《李慧娘》据此改编。
&
孟称舜《娇红记》:
据宋梅洞同名小说、刘东生同名杂剧改编。
剧写小姐王娇娘、书生申纯的恋爱悲剧。
全称是《节义鸳鸯塚娇红记》。
《娇红记》生动塑造一对青年男女倾心相爱,誓同生死的感人形象,肯定他们无视门第、不畏压力,矢志不渝的坚贞爱情和抗争精神。
艺术上,男女合塚同葬的情节安排,坟墓鸳鸯成对的浪漫奇想,无疑寄托着美好愿望,大有《同窗记》梁祝化蝶的场面和情味。
语言雅丽,风格婉约,色彩缤纷,美不胜收。
第四节吴江派群体与玉茗堂风格影响下的剧作家(p-100)
1、沈璟的昆腔创作
沈璟,改编、创作17本昆剧,合称《属玉堂传奇》,现存7种。
沈璟传奇:
多从传统道德出发,抨击世风堕落。
名作有《义侠记》《博笑记》“命意皆主风世”(吕天成《义侠记序》)
沈璟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
全面构建以昆腔为主体的传奇格律体系,是曲家的填谱法则。
2、吴江、临川派和“沈汤之争”
吴江派:
因领袖沈璟是吴江人而得名。
成员有余姚吕天成、叶宪祖,苏州冯梦龙、袁于令,上海范文若,嘉兴卜世臣,吴江沈自晋等昆曲作家。
作品多宣扬传统伦理道德,这些人多是沈璟的子侄、门生或朋友,对昆曲格律十分讲究,被称为吴江派作家群。
临川派:
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以叫“玉茗堂派”。
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怀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现优美文采。
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①“沈汤之争”焦点:
“律”与“意”关系
沈“强调音律”,不惜“因律害意”:
“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
”——沈璟
汤“推崇意趣”,不惜“因意害律”:
“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
”——汤显祖
②沈、汤合之则美:
五骥德《曲律》:
“松凌(沈)据词法而让词致,临川(汤)妙词情而越词检”
3、吴江派曲学家群体:
沈璟吴天成叶宪祖《金锁记》等冯梦龙《西楼记》
4、玉茗堂风格的剧作家:
临川派又称玉茗堂派吴炳“粲花斋五种曲”《西园记》张继王玉赵玉英《绿牡丹》《疗妒羹》《情邮记》《画中人》
阮大铖“石巢四种”《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和》
孟称舜《娇红记》等
5、戏曲书籍大量印行。
如臧懋循的《元曲选》(又称《元人百种曲》)、毛晋的《六十种曲》、沈秦的《盛明杂剧》等。
第七章汤显祖——(p-108)
一、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他的生平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550-1583)为读书应举阶段,受业于罗汝芳,拒绝张居正的廷揽以致科考坎坷。
第二阶段(1584-1597)为入仕做官阶段。
上《论辅臣科臣疏》被贬。
五年遂昌知县生涯政绩显赫。
第三阶段(1598-1616)为辞官归隐,从事文学创作阶段。
】
1、坎坷的仕途:
明中晚期屡考屡败张居正贬颠簸15年辞官
临川四梦—至情论—儒释道个性解放至情误人救世仙道隐居
:
汤显祖思想儒、释、道兼有。
其师罗汝芳是秦州学派王艮三传弟子,又曾与李贽相会,深受其个性解放、市民意识影响。
与佛学大师达观神交多年。
汤显祖辞官归隐也受祖传家风影响。
祖父40岁后隐居乡村;
祖母对佛经诵读不倦;
启蒙老师徐良傅景仰蓬莱仙境,业师罗汝芳深通神佛吐纳之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人生信仰。
3、人生的至情论表现/内容:
(1从宏观上看:
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世间之事都伴随着情感旋律的抑扬
(2从理性上看:
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牡丹亭》就是“至情”的演绎。
题词呼唤精神的自由与个性的解放
(3从途径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表达汤以情施政
4、创作
传奇五种:
《紫箫记》《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
《紫钗记》作者《题词》:
“霍小玉能做有情痴,黄衫客能做无名豪。
余人微各有致,第如李生者,何足道哉!
”
《南柯记》淳于棼顿悟:
“人间君臣眷属,蝼蚁何殊?
一切苦乐兴衰,南柯无二。
《邯郸记》卢生大悟:
“糊涂帐,六十年光景,熟不得半箸黄粱!
“临川四梦”的比较
汤显祖“自谓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王思任《牡丹亭序》)四梦各有千秋翘楚《牡丹》
1、“四梦”相同处:
一是均系改编前人旧作而赋予新的内容;
二是均以“梦”为关键情节而表现浪漫特色。
2、“四梦”不同处:
(1从题材内容看,前两剧属儿女风情戏,女性为主;
后两剧属政治问题剧,男性为主。
(2从审美倾向上看,风情戏主要基点是对人物发自内心的肯定充满热情的赞扬体现真善美;
政治戏基点对主要人物及其所处环境的整体否定,展现官僚假恶丑。
(3从哲学主张、理想皈依看,风情戏标举真情、至情,可歌可泣;
政治戏揭示矫情、无情,可鄙可憎。
晚明王思任说:
“邯郸,仙也;
南柯,佛也;
紫钗,侠也;
牡丹,情也。
”(《批点玉茗堂牡丹亭序》)
汤显祖:
“词家四种,里巷儿童之枝,人知其乐,不知其悲!
(4从曲词风格看,风情戏艳丽多姿;
政治戏尖锐深刻。
二《牡丹亭》讲析
(一)《牡丹亭》题材和故事情节
1、题材来源真实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
2、剧情梗概:
第一出《汉宫春》词:
杜宝黄堂,生丽娘小姐,爱踏春阳。
感梦书生折柳,竟为情伤。
写真留记,葬梅花道院凄凉。
三年上,有梦梅柳子,于此赴高唐。
果尔回生定配,赴临安取试。
寇起淮阳,正把杜公围困,小姐惊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恼平章。
风流况,施行正苦,报中状元郎。
(二)至情论的演绎——《牡丹亭》的思想内容
1、《牡丹亭》题辞: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
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耶?
2、情与理的冲突
爱情发展的四个阶段:
爱情的萌芽—>
爱情的毁灭—>
爱情的新生—>
爱情的胜利
3、杜丽娘叛逆形象的意义
4、《牡丹亭》特殊的文化意义:
(1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褒扬像杜丽娘这样的有情之人,抚慰被迫害的弱女性
(2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美好生死相随的美满结合
(3商业经济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的新形势对于中能够在星期的个性解放思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清初传奇创作
以康熙末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1、清初至康熙末年繁盛期
(1)专业作家异军突起,如苏州剧派;
(2)理论研究成果显著,如李渔《闲情偶寄》;
(3)南洪北孔誉满文坛。
2、雍正至嘉庆年间衰落期
(1)体制宫廷化;
(2)内容日益伦理化;
(3)艺术风格诗文化。
补充:
昆曲:
1、昆曲的唱腔:
魏良辅认为:
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
也就是:
字面清楚,腔调纯正,节奏准确。
更重要是以【曲情】来统驭和激发演唱技巧。
1、昆曲的伴奏:
最早以笛、管、笙、琵按节而歌。
单皮鼓与拍板(又称檀板)称(鼓板)
强拍时击板,谓之(板):
次强拍和弱拍处击鼓,谓之(眼)。
合称(板眼)。
故有(一板一眼)的说法,就是现在常说的二拍子。
目前伴奏多为乐团编制。
唱腔之美:
清丽悠远,细腻缠绵
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长,延至数息。
(明代金石家顾起元《客座赘语》)
昆山腔的语音基础:
吴侬软语
昆曲主要伴奏乐器:
昆笛
声乐美学: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生:
大官生——多扮演身份高贵,风流倜傥的中青年男子,如《长生殿》中的唐明皇。
小官生——扮演当官的年轻男子,例如《金雀记》中的潘狱。
翎子生——扮演会武功的青年男子,如《连环记》中的吕布。
巾生——扮演年轻俊朗的书生,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即为巾生。
巾生表演时嗓音甜润优美,姿态蕴藉风流。
其唱腔真假嗓结合而以假嗓为主。
旦:
女性角色总称。
又为正旦、老旦、四旦、五旦、六旦。
正旦主要扮演已婚的中青年妇女。
多带有悲剧性。
表演时重唱工、声音激越宏亮、动作端庄凝重。
五旦,又称闺门旦。
主要扮演美丽端庄的妙龄女性。
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即属五旦。
表演时嗓音甜美圆润、身段自然大方,充满青春气息和动人的魅力。
还有《桃花扇》中的李香君。
虽然是歌妓,但因为文化素养高,也为五旦扮演。
六旦——扮演活泼勇敢,但位比五旦低微的少女,例如《牡丹亭》吕的春香。
老旦——扮演中老年妇女角色,例如《牡丹亭》中的杜老夫人。
丑行——扮演插科打诨的幽默角色,如《长生殿》中的高力士。
末行——又称老外——扮演中老年男子角色,例如《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父亲,太守杜宝,由末行扮演。
正净,又称大面——扮演豪迈直爽的正面人物,例如《单刀会》中的关羽。
副净,分为“白面”——扮演大反派,例如《长生殿》里的杨国忠,“邋遢白面”——扮演一些小人物,不是大恶人,却也不是什么好人,例如《长征殿》中的安禄山。
2、昆曲表演艺术(写意之美)
(1)昆曲的表演综合了唱、念、做、打等规范。
以之刻画人物,交代情节,传达感情,渲染氛围等。
所有表演程式高度合谐,统一在歌舞的节奏下。
(2)昆曲表演【唱念音乐化、做打舞蹈化】可谓【有声皆歌,无动不舞】。
昆曲的特性主要是歌、舞、剧、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昆曲一上台就得连唱带做,载歌载舞。
第八编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第一节清初戏曲
1、吴伟业和尤侗寄托心曲的抒情剧:
吴伟业《临春阁》《通天台》《秣陵春》—借历史人物抒己郁闷牢骚情怀
尤侗:
《桃花源》等
2、李玉等苏州剧作家的新编历史剧:
李玉《清忠谱》朱素臣朱佐朝叶雉斐毕魏丘园—风格类似
3、李渔的风情喜剧《笠翁十种曲》婚恋题材
第二节洪昇与《长生殿》
讲授要点
一、作者生平与创作
二、《长生殿》的故事来源
三、《长生殿》剧情
四、作品的思想意蕴
一、作者生平与创作
洪昇:
世宦家庭。
今尚存(稗畦集、续集)、《啸月楼集》。
他的主要创作成就就是在戏曲方面。
洪昇的剧作,今存《长生殿》和《四婵娟》两种。
据洪昇朋友徐材说,他“自谓一生精力在《长生殿》”(《天籁集·
跋》)
叠遭“家难”
国子监生:
传奇创作:
《沉香亭》(演李白事)
《舞霓裳》(删去有关李白的情节,加入李泌辅肃中兴事,侧重写政治。
)
康熙二十七年(1688):
《长生殿》(专写钗合情缘,即主要写李、杨爱情故事)
徐麟:
“一时朱门绮席,酒社歌楼,非此曲不奏,缠头为之增价。
”(《长生殿》)
《长生殿》之祸
凄凉晚景:
六月初一,泊舟乌镇,酒醉失足,落水身亡。
唐·
白居易《长恨歌》
元·
白朴《梧桐雨》
洪昇对故事题材的选择与改造天宝遗事的历史底蕴
《长生殿例言》:
“史载杨妃多污乱事,予撰此剧,止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为之,而中间点深处,多采《天宝遗事》《杨妃全传》若,涉秽迹,恐妨风教,绝不阑入,览者有以知予之志也。
三、剧情
李、杨的爱情是全剧的中心线索和主要内容,作者在第一出《传概》中给全剧定下基调。
全剧从第二出《定情》开始用大量的篇幅生动细腻地描写了李、杨二人的爱情发展过程。
《献发》《夜怨》等出展示了二人的感情挫折。
第二十二出《密誓》是他们爱情的高潮,二人共同许下诺言,“愿生生世世,为夫妇,永不相离。
接下来,他们的爱情生活因安禄山叛乱发生转折,马嵬坡前,六军不发,“宛转娥眉马前死。
之后,在《闻铃》《情悔》《哭像》《雨梦》中,作品着力描写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
最后,唐明皇对爱情的赤忱感动了天帝,李、杨二人同登仙界,实现了当初的誓言。
四、思想意蕴
(一)展现帝、妃情缘,宣扬李、杨挚爱
(二)穿插朝政事件,寄寓垂戒之意
围绕李、杨爱情的一系列军国朝政事件,生动反映了皇帝昏庸腐败,不理朝政,杨家挟势弃权,酿成祸乱的社会现实。
表现出乐极哀来,荒淫误国等“垂戒”之意,富有深沉的民族意识和兴亡之感。
明皇宠爱贵妃,“占了情场,驰了朝纲”酿成大乱。
《弹词》出李龟年“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劣感叹”同时寄寓了作者心声
(三)“情缘总归虚幻”点出全剧主旨
忘我爱情与社会角色矛盾,使李、杨历尽悲欢离合,终于大彻大悟,跳出爱海情海,在仙境以精神“长生”消解现实“长恨”。
“情缘总归虚幻”的主旨除开关《自序》开宗明义之外,终场“永团圆”曲更是卒章显志。
剧中其他人物
该剧联系安史之乱同时还塑造了其他许多人物形象
安禄山依仗武力,起兵叛乱,杨国忠穷奢极欲,纳贿弄权,是剧中的反面形象
郭子仪忠心为国,得到作者热情赞美,特别是普通乐工雷海清,他在安禄山的宴会上敢于痛斥安禄山“称兵作乱,秽污神京”是“兽心假人面”羞辱那些投降的官员是“贪生怕死,背义负恩”最后以琵琶挚击安禄山,悲壮而死。
五艺术特色
(一)结构:
全剧结构细密场次安排颇具匠心。
主线:
李杨爱情故事辅线:
朝政军国之事
李、杨爱情故事与朝政军国之事依次登台,除了突出对比效果外,在舞台表演外,避免了演员劳逸不均的麻烦。
全剧以李、杨爱情发展为主线,这条主线又以金钗钿盒为道具贯穿始终。
李、杨二人以金钗钿为定情信物,经过一番波折,至密誓,形成一个高潮。
紧接着安史之乱起,马嵬坡兵变,杨贵妃惨死,作为信物的金钗钿盒成为随藏品。
之后,已成蓬莱仙子的杨贵妃拆金钗一股,钿盒一扇,托道士转交唐明皇,重申前盟。
(二)曲词清丽流畅,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1、该剧曲词刻画人物心理细致入微
如著名的《闻铃》一出中,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思念借风声雨声,衬托出唐明皇心中的凄切缠绵之情。
《闻铃》是《长生殿》中的第二十九出,写杨贵妃在马嵬坡被众军逼迫自缢后,唐明皇行至剑阁道上,适值风雨交加,乃进入剑阁避雨,闻檐前铃声淅淅零零随风而响,引起国破妃亡的凄然之情。
2、该剧还能根据人物身份,具体情境设计不同风格的曲调。
如乐工李龟年《弹词》一出中【南吕一枝花】唱出了乱世悲哀,苍凉悲怆。
3,《长生殿》曲词多有点化前人作品之处。
试问:
《长生殿》与《牡丹亭》的异同之处?
(三)《长生殿》与《牡丹亭》的异同:
《长生殿》与《牡丹亭》一样,是一曲情的颂歌,它是晚明尚情思想的延续和弘扬。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前人认为“《长生殿》是一部热闹的《牡丹亭》
《长生殿》上半部以写实为主,既如实描写了李杨二人的情感历程又揭示了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社会政治因素使全局在内容上更加厚实。
该剧下半部重在写幻,以幻想的方式将李杨二人生死不渝的爱情发挥到极致充分实现作者的创作宗旨,即“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第三节孔尚任与《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
孔子第64代孙
石门隐居:
曾隐居曲阜石门山,捐资纳为国子监生。
出石异教:
康熙二十三年,皇帝第二次南巡,返程祭孔,孔尚任祭孔后讲经,当即被破格任国子监博士。
写《出山异教记》以述不世之遇。
“书生遭际,自觉非分,犬马图报,期渚没齿。
创作十年:
隐居石门山时酝酿草稿,淮扬三载搜集资料,任户部时,开始写作《桃花扇》三易其稿而问世。
康熙三十六年八月,《桃花扇》定稿,次年春,《桃花扇》上演,朝野轰动。
作品:
戏剧除《桃花扇》外,还有与顾彩合著的《小忽雷传奇》。
作文集有《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
《桃花扇》讲析
二、剧情梗概
明代末年南京,复社成员和魏党余孽阮大铖作斗争,其中复社中坚候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侯方域送李香君一把题诗扇,并订定婚约。
魏忠贤余党阮大铖为开脱罪名,想讨好侯方域,乘他们结婚之机送上厚礼,李香君不齿其为人,将礼物退还,阮恼羞成怒,造谣陷害侯方域,侯避祸逃走。
南明政权成立,阮大权在握,逼李香君改嫁。
李欲以死明志,将头撞破,把侯方域送她的定情诗扇染上了斑斑血迹。
杨友龙将扇上血迹点画成桃花,遂成一柄桃花扇,该剧由此得名。
清兵南下,南明政权垮台,侯、李二人分别避难于深山,一个偶然的机会,二人相遇,但国已破,家何在?
两人双双入道。
三、思想内涵
1、创作意图,反思历史的现实态度
《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桃花扇小引》
弘光朝灭亡的原因
(1)皇帝昏庸
(2)权奸专政
(3)武讧于外,史可法,江北四镇,左良玉,许写国。
(4)文争于内:
魏阉魏忠贤余党与复社文人势不两立。
清流文人以风流自许,饮酒看灯,欣赏戏曲,寻佳丽,出于门户之见揭发阀党馀孽。
左良玉东下,移兵堵江,江北一空,国家覆亡。
让张瑶星道士喝斥侯、李,侯、李双双入道,展示出国家与君、臣、民的关系,张瑶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其意义超越了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悲。
2、难以解脱的兴亡之感
“借男女之情,写兴亡之感。
(2)《哀江南》渔樵对话——时代哀者《余韵》
时间:
弘光政权灭亡后
地点:
南京郊外山中
人物:
净扮樵子苏昆生;
丑扮渔翁柳敬亭;
副末扮老赞礼
《余韵》为全剧最后一出,作者借三位明遗民之口抒发了历史感慨,尤其是借苏昆生演唱的《哀江南》套曲,表达了浓厚的故国之思。
四、离合之情与兴亡之感的精妙结合。
1、线索的设置,结局的安排,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都把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与一代王朝的兴废历史紧密结合起来。
相逢:
在党派斗争激烈的政治背景下
结合:
卷入了政治斗争
分离:
局势日益紧张,权奸逐渐得势,各自遭遇,两条线索。
重逢:
在祭奠忠魂的道坛上。
分襟入道:
以爱情殉故国。
侯:
串起武讧于外,文争于内
李:
串起昏主当朝,权奸专政
2、一柄桃花扇绾结全剧
“桃花扇何奇乎?
妓女之扇也,荡子之题也,游客之画也,皆事之鄙者也、、、、、、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
桃花美,美人之血痕也;
血痕者,守贞诗字,碎着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
权奸者,魏阉之余孽者;
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
帝基不存,权奸安在?
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明清 杂剧 传奇 戏曲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