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滩垮塌领导讲话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677111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44KB
阳明滩垮塌领导讲话文档格式.docx
《阳明滩垮塌领导讲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明滩垮塌领导讲话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上部结构支承体系,两端为双支座,中间墩上为单支座。
3、该联桥梁上部结构不发生倾覆,必须具备同时两个条件,一是支承体系坚固,二是衡载与活载的合力作用点必须位于支承面以内。
4、从图片看,盖梁的破坏位置在支座外侧,从而可以判断,箱梁倾覆并非支承失稳所致,因为受剪破坏的剪切面一定在作力点之间。
5、箱梁发生整体倾覆,排除支承失稳,只有一种可能,倾覆力矩大于抗倾覆力矩,即衡载与活载的合力的重心在支承面之外。
发生这种状况,必须是以下条件同时满足,一桥梁上部结构自重小,二超载严重,三超载车辆偏载严重(在同一侧靠外边缘行驶)。
现场证据可以证明一、二两个条件是满足的。
一钢箱梁自重比混凝土箱梁要小很多,属于轻型结构;
二超载明显,4辆满载三轴车辆(3辆载满石灰,一辆载满饲料),根据《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该桥梁的设计荷载应为超-20,挂-120,即计算荷载为重车55T的车队,验算荷载为120T的挂车一辆单独从桥上经过。
是否严重偏载可以查阅监控录像。
那谁应该为这次事故负责?
超载是外因,结构本身的稳定性是内因。
目前运输市场状况是竞争强、低单价、高成本,而运输市场交易和其他交易一样,盈利是交易的动机,低价又要盈利,超载是必然。
目前中国公路设计荷载最高标准为超-20,挂-120,但超载的现状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而设计人员只考虑合规,不考虑现实情况,纸上上谈兵,从法理上讲,设计符合国家规范,设计人员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设计先天不足,埋下的隐患,难道要求非专业人士的驾驶员、甚至受害者者来买单?
篇二:
阳明滩大桥垮塌事件分析论文
从阳明滩大桥倒桥事故谈如何避免突发新闻报道中的隐性失实20XX年8月24日,刚竣工不到一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附属右侧匝道桥发生垮塌,导致3死5伤的惨痛悲剧的发生,全国几乎所有的媒体都一致地以“阳明滩大桥垮塌”为题进行报道,引起受众的强烈反响,致使“豆腐渣工程”一说愈演愈烈,指导最后官方给予“桥体垮塌由超载造成”的解释难以使受众接受。
而《新闻调查》节目的调查结果揭示,发生垮塌额并非阳明滩大桥。
而是而是距大桥南端
3.5公里的市政道路桥梁,是三环路群力高架桥的一条右侧匝道桥,和阳明滩大桥不是同一个项目,施工、监理和设计单位均不同,工程质量和设计均不存在问题,除此之外,其他媒体的报道中还存在不少细节有失偏颇,直接导致受众的强烈不满情绪。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条常识,失实是新闻的最大忌。
从新闻的采写主体即记者、编辑的角度看,新闻失实可分为显现失实和隐性失实两种。
显现失实主要是极少数职业操守低下的记者、编辑,出于名利等方面考虑,故意“炮制”无中生有的“新闻”,或者故意隐瞒一些新闻要素,放大另一些新闻要素,从而造成失实。
如影响较大的“纸包子”事件、“华南虎照”事件、“法国媒体歪曲报道奥运圣火传递”事件等。
新闻的显性失实,多具有主观故意性的特点,也比较容易被发现,而且要冒较大的风险,如被法律追究、被新闻纪律处理、相关媒体失去公信力和读者等,因此这类显性的新闻失实在实践中较少发生。
在新闻实践中,较多发生的是与之相对的另一种新闻失实,即隐性失实。
新闻的隐性失实是指相关记者、
编辑非主观故意的、由于采访不深入、理论水平不高或者新闻观念偏颇等原因造成的新闻失实。
由于其具有非主观性、隐蔽性等特点,其发生的几率较之显性失实要多得多,因而危害也更大。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感到,新闻的隐性失实与媒体在越来越加剧烈的竞争环境中为吸引“眼球”而采取的新闻策略和理念等也有很大的关联,如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新闻写作中的故事化、娱乐化倾向等。
而上面所提到的全国多数媒体对“阳明滩大桥垮塌事件”报道的失实,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案例,而且带来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增加了社会不安情绪,降低了公众对市政管理部门和建筑设计的信任度。
然而,除了在某些情况下新闻媒体为了达到一定的宣传目的而刻意失实,一般类似于阳明滩大桥大桥事故的突发事故,新闻媒体在追求时效性的同时,通常都很难保证新闻细节的真实可靠。
本文试图探讨的是,如何在采编各环节上,层层设防,应对无意间造成的新闻失实。
首先,传播者要有规避新闻报道中隐性失实的意识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造成新闻报道中的隐性失实,原因并不在于传播内容的多义性,传播技术的不可控性,也不在于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误解,而完全在于传播者人为的因素。
因此,新闻报道中隐性失实的规避,只能是从作为传播者的记者、编辑和通讯员做起。
不少记者、编辑和通讯员往往认为,在新闻采、写、编中,只要做到所写所刊作品与报道对象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即可。
他们并不知道还有隐性失
实这一说,更不知道自己惯常所采用的套路例如简单归因、错误归因等,就有可能导致新闻报道的隐性失实。
因此,有必要把隐性失实作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提出来,并指明它的危害性,以引起业内人士的充分重视,有必要通过分析典型个案,探究新闻报道中隐性失实的主要表现、形成原因以及经验教训,使警钟在传播者的耳畔长鸣。
与此同时,要在从业人员中大力倡导贵任意识。
新闻报道中的隐性失实和显性失实,在某些情况下同出一源。
报道者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其重要原因。
其次,要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掌握有关新闻事实的真实情况。
通过采访掌握有关新闻事实方方面面的情况,是报道者进行判断以确定真伪和进一步作出新闻选择的重要依据,面对报道对象要坚持细心观察、认真提问、仔细倾听,以透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因果联系。
这既是完成新闻作品的先决条件,也是规避新闻报道中隐性失实的重要环节。
如上面提到的《新闻调查》在“阳明滩大桥垮塌事件”的报道中,采访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并且层层深入,不断寻找桥体倒塌的真正原因,寻找事故源头,将整个新闻事实冷静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整个节目中,每一个结论的产生都有相应的证据,如在证明桥体质量没有问题时,不仅有桥梁专家组组长黄大健的采访内容,还有哈尔滨安监局的调查结果证明,这使最后的提出的结论可以尽可能地接近新闻事实。
再次,较强的思维能力是避免隐性失实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新闻报道实践中,面对采访对象,细心观察和倾听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细心分析和思考,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
也许观察和倾听所得会是真假掺合、鱼龙混杂,但虚假的东西经不起科学分析,假象是经不起理性思考的。
报道者当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使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尽可能达到缜密的地步提倡在不同方向上多想一想
一是向纵澡处想一想。
将事物的现象看作是把握其本质的向导,不满足于了解现象,而要进而探究事物的本质。
二是从反方向想一想。
如,某地媒体报道说,全国加强了打击票贩子的工作,该地火车站上下重视,完善执法工作,今年头8个月已抓获3000余名票贩子,比去年同期多抓了2000人,可见执法得力,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的交通秩序云云。
这则新闻所报道的基本事实确凿无疑,结论貌似表扬,却又似是而非。
此地的执法工作真的得力吗?
怎么票贩子越来越多了呢?
如果当地秩序确实维护得很好,应该严于防范,票贩子应该变少才对。
其实,报道者在写作的时候,还是可以多想一想这样的现象究竟反映了怎样的本质,这样的逻辑推理是否说得通,所摆的事实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和充分的说服力,根据现有报道有没有得出其他结论的可能性。
想透了这些问题,就不会做那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报道了。
三是再从其他方面想一想就所报道的事实想一想,它是否合乎情理、逻辑,想一想对它的报道是否合乎基本常识,想一想报道中所作的交代是否合乎正常的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等等。
复次,记者、编辑和通讯员衡要扩大知识面和储备丰宫的知识
不仅要有一定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比较宽的知识面。
个人的经验有限,记者的知识储备将影响其对客观事实认识的准确度和深刻度。
事实的外部形态比较容易把握,但要对它作出深人的报道,则必须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解释和预测的能力,以便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揭示事实的本质。
如果按照更高的要求,还要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度报道,这就更需要记者具有丰厚的知识积累。
前文所举“率实真实而判断有误”,对结果的“简单归因”、“错误归因”所导致的新闻报道隐性失实,就与记者、编辑和通讯员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有着密切关系。
最后,借助于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规避新闻传播中的隐性失实
第一种方法:
对事实及有关内容认真加以核实。
既要通过当事人、知情人和目击者进行核实,通过踏勘现场进行核实,又要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核实,从有关著作、典籍和媒体报道中寻找资料,以作为自己所写报道的佐证、参照或借鉴,还要通过专家或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核实。
第二种方法:
对报道中的遣词造句进行反复推敲,以准确地陈述新闻事实,准确地表达报道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总而言之,新闻报道中隐性失实的规避,既是一个理论问
题,同时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学界人士和业界人士要从理论和实践的
篇三:
阳明滩大桥引桥坍塌事故分析报告(初稿)
1阳明滩大桥引桥坍塌事故分析报告
1.1工程简介
1.1.1概述
阳明滩大桥位于哈尔滨市西部松花江干流上,因主桥穿越松花江阳明滩岛而得名,大桥连接松花江北岸松北区和松花江南岸道里区群力新区。
工程于20XX年12月5日开工建设,20XX年11月6日正式竣工通车,估算总投资18.82亿元。
阳明滩大桥为哈尔滨市首座悬索桥,大桥全长7133米,其中桥梁部分长6464米,接线道路长669米,每小时车流量可达9800辆,桥面宽度41.5米,双向8车道,主桥跨度427米,主塔高80米,桥下通航净高不小于10米,可满足松花江三级航道通航要求。
1.1.2设计
阳明滩大桥全长7130米,其中桥梁长度6464米。
哈市建委西部路网工程建设指挥部的技术人员表示[1],阳明滩大桥之所以建设得如此长,是因为在北面有个松北的防洪大堤,南岸有个群力的防洪大堤,堤外是滩涂地和松花江,必须高架过去,跨过两个大堤,全线是高架形式,因此,阳明滩大桥全长达7130米。
桥宽包括双向八车道和两侧各2米人行道共计41米,桥面总面积23.6万平方米,相当于33个标准足球场面积。
全桥共使用混凝土近40万立方米,使用各种钢材6万多吨,钢梁6600吨,缆索1450吨。
阳明滩大桥是自锚式悬索桥,主桥为双塔五跨自锚式悬索桥钢-砼组合梁结构,南北引桥为简支转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多箱室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梁[1],其超大规模和多种复杂结构并存的形式是中国跨江桥梁中的代表。
大桥两座主塔巍然矗立,两条主缆分别与桥体连接,从侧面看呈现“m”型。
在主缆与桥面之间,垂直的设置98对、196根吊索,将自重达2万余吨的阳明滩大桥拽起来。
自锚式悬索桥在桥面上需要很大的水平力。
经过科学计算、论证和实验,采用钢混叠合梁当承担水平力的桥面梁,很好地解决了桥面沥青混凝土和桥面之间的关系。
此外,桥梁防洪能力达300年一遇,设计最高及最低通航水位分别为120.3米和113.1米,满足三级航道通航要求,市民无需担心阳明滩大桥的质量。
1.1.3施工
松花江公路大桥于1983年5月动工修建,1986年8月30日竣工,桥长为1565米。
与之相比,阳明滩大桥从建设到贯通仅仅用了14个月的时间[1]。
从建设历程看,阳明滩大桥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建设节点:
20XX年,施工人员利用冬天在零下3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完成了主塔的80根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阳明滩垮塌 领导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