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业水平测试题仅供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674729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55.37KB
校长专业水平测试题仅供Word格式.docx
《校长专业水平测试题仅供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专业水平测试题仅供Word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次要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依标施教、坚持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参考答案三:
答:
个人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
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恰当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
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
恰当,主要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
2.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
教师要能深刻地理解、正确地把握教材,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
3.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
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是以一定的参与度为标准的。
学生参与的程度,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
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
4.教学方法要得当。
教师是否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紧张、有趣的生成过程。
其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恰当、适度
5.教学效果要好。
包括教学气氛要和谐,师生关系要融洽,训练要扎实有效。
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等方面学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
2、《校长专业标准》规定校长应当履行哪些专业职责?
1、规划学校发展。
2、营造育人文化。
3、领导课程教学。
4、引领教师成长。
5、优化内部管理。
6、调适外部环境。
四、论述题
1、作为校长,你负有规划学校发展的职责,请简要阐述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应包含哪几方面内容?
并论述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方法和步骤。
参考答案一:
学校发展规划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对学校未来三至五年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如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与速度、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所做的安排。
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
(一)学校的现状分析。
一般包括学校历史和办学传统,学校发展中的特色和优势,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目前面临的挑战,社区及教职工对学校的期望等方面的分析。
(二)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政策依据。
如“三个面向”、“四有目标”、“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
(三)学校发展目标定位。
学校发展目标主要由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两方面构成。
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需要分阶段实现,所以学校发展目标包括:
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四)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系统。
本部分主要是针对学校选择的优先发展项目,分别确定具体目标、具体任务、实施步骤等。
优先发展项目是从德育、课程、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学校中心工作中选择的。
它是落实学校发展目标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五)学校发展规划的保障系统。
主要有:
组织保障(学校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保障);
队伍保障(师资队伍、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的保障);
学校条件的保障(学校的硬件建设的保障);
制度保障(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的保障)。
学校发展规划的设计步骤:
(一)学校现状的调查分析。
在对学校的原有基础、办学传统及教育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学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寻找学校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为确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学校发展目标提供依据。
(二)对学校发展的目标进行定位。
学校发展的目标一般包括三个维度:
方向(办学特色),程度,时间。
(三)制定各部门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一般包括两个系统:
一是支持保障系统,;
二是反馈调控系统。
行动计划要把重心放在优先发展项目上。
围绕优先发展项目,制定各部门的行动计划,落实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和具体行动。
(四)建立监控和评价机制。
学校规划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过程,实施监控和评价有助于学校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修订计划。
规划过程是一个循环和持续的活动过程。
监控,主要是进行日常检查以促进规划准时实施和完成,促进学校实现自己所定的目标。
各部门应向校长提供计划实施的评价报告,学校建立监控和评价机制,把监控和评价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
参考答案二:
学校发展规划文本应包含:
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能力与行为三方面内容。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方法和步骤是:
1.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和研究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组织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多方参与制订学校发展规划,确立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
3.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制订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指导教职工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并提供人、财、物等条件支持。
4.监测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根据实施情况修正学校发展规划,调整工作计划,完善行动方案
参考答案三:
答:
应该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
(1)规划名称(其中应含全称校名);
(2)规划执行的起止年月(即“规划年”);
(3)背景分析;
(4)办学理念(或办学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5)发展的目标定位——一般包括办学目标、培养目标;
(6)领域目标——“发展项目”及其工作举措;
(7)“保障措施”与实施策略;
(8)“阶段目标”、“成功标志”及“责任人”。
凡提交学校教代会审议的,文本最后要注明“经×
届×
次教代会(×
×
年×
月)审议(通过)”。
个人认为,一所学校的发展规划是整个发展过程的纲领性文件,至关重要,其方法和步骤如下:
(1)、成立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小组:
一般由党政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教师代表组成,也可以邀请上级领导或教育专家参与,根据需要分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2)、拟定规划编制日程表:
可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开展工作,也可以掌握工作节奏,减少疲劳感和厌烦情绪。
(3)、培训编制小组成员:
培训骨干,保障后续工作的有效开展。
(4)、发动群众分析校情:
只有全面分析学校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才能立足学校发展的基础和需求,寻找新的生长点,制定出一份对学校发展有价值的规划。
如果不是首次制定规划,分析校情时要重视对原规划执行情况的总结。
编制小组认真梳理和归纳群众认定的问题,便于进入新一轮时的讨论。
(5)全校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按照问题类型,展开专题研讨会,提出改进措施。
编制小组确定改进方案和时间表。
学校各部门拟定相应的部门规划。
(6)、提出规划初稿。
(7)、提出规划修改稿。
(8)提交教代会审议。
(9)形成正式文案予以公布。
2、请结合本校实际,阐述你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并论述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学校文化的理解)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
物化文化是载体,行为文化是外现,制度文化是规范,精神文化是灵魂,课程文化是核心。
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
做到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激发动力凝聚人心。
好一所学校,首先必须定位准确并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学校的校名、校训、校歌、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等都要围绕她的文化内核来进行。
学校的精神文化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是衡量学校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
(三)强化制度文化建设,规范管理依章办事。
建立健全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章办事,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学校管理要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四)强化行为文化的培育,提升师生自身素质。
当学校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并坚持开展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广大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就会得到展现。
(五)狠抓课程文化建设,增强师生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基石,是师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和核心能力的重要依托。
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优秀学校文化的过程,就是师资水平逐步提升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过程。
一、良好的学校文化能让老师幸福地工作
二、良好的学校文化能让老师高效地工作
三、良好的学校文化能让老师快乐地工作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是:
1、绿化、美化校园环境,精心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设计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
2、精心设计和组织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以及学校组织特有的仪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3、建设绿色健康的校园信息网络,向师生推荐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和先进模范人物,努力防范不良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和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4、凝聚学校文化建设力量,发挥教师、学生及社团的主体作用,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班集体活动开展提供必要条件,保证活动时间。
答:
在理论界,对校园文化的形态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表现出多样性。
一般认为,校园文化由浅入深可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层:
物质文化层,主要指校舍建筑(教学楼、生活楼、操场等)、校园环境(花园草坪、林阴小道、假山喷泉、小桥流水、小亭子、木栈道等)、图书资料、文化设施和文化网络等学校教学、科研、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设施、物理环境,这种以物化形态为主要内容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最表层,是标准的“硬件”。
第二层:
制度文化层,主要指保障师生在校园中有序活动的各种正常化、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公约、校纪、校规等。
如作息时间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学教研管理制度等。
它附着于物质文化层,随着物质文化的诞生而诞生。
第三层,行为文化层,主要指学校师生在学校制度影响下的共同的学校生活、行为方式,如学习生活、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它是校园文化的中高层,是校园文化最具体、最直接的载体,也是我们追求的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和体现方式。
第四层,精神文化层,主要指学校师生认同和共同把持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道德情感、思想作风、思维模式、气质取向等,主要通过学校的历史传统、校训校风、学风教风来体现,如陈宝琛塑像、雷锋塑像等,它是校园文化的最深层,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个性特征的高度表现,即校园精神。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实践层面上说,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它主要包括:
以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由此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
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实小的京剧院、茶院、书院、棋院、小文社等校本课程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为:
1、以老师、学生为本,调动广大老师、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
让课外生活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2、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我们的师生培养成、特别是实际训练成会学习、会生活、会工作、会合作的人。
(1)、校园布置。
标语不要消极、反面、板起面孔:
像严禁乱扔垃圾,不准破坏公物……;
要积极向上、正面:
像“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人是创造之人”。
在校宣传栏上定期出现每位教师的格言、警句等。
(2)、教室安排:
桌椅摆成“U”字型,四张桌子拼成一个“圆”
(3)、开放绘画墙裙。
3、网络建设与管理不可忽视。
电脑、网络是人们获得知识、信息新的手段与方式。
也是交流思想,谈心交友的无拘无束的场合和自由的天地。
3、校长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请结合本校实际,论述教师专业成长对推进课程改革的意义,并设计本校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措施。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意识,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地;
完善自己的专业行为,适应新的教师角色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无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是课程改革的研究者。
通过他们在现实环境中所进行的自主反思性探索,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实践活动与研究一体化,实现自己的革新行动,这就是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真正意义。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专业发展牵引着学生的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措施:
第一、注重引导、强化考核,树立良好师德。
通过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对学校文化、学校精神的内涵作深层次的理解,并努力将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学校组织开展师德系列教育活动,通过评选、宣讲、展示等形式弘扬师德风范良好的教师,提升我校教师整体的师德素养。
第二、创建组织、鼓励进修,增强教师专业学识。
鼓励教师参加本科或硕士课程班进修。
为教师订阅《读者》《人民教育》杂志。
开放图书阅览室,每学期进行读书沙龙活动。
创建学习型班组、教研组,在创建过程中求得教师个人、团队的双重发展,每一年评比一次。
第三、校本研训、同伴互助,提升教师专业技能。
1、建立市、县、校三级骨干教师申报考核机制。
发挥骨干教师在本学科或本教研组中引领作用,促进团队中老师共同成长。
2、坚持开展课堂教学诊断活动,敦促教师切实转变教学方式。
3、定期举办课改论坛,为教师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
4、鼓励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5、认真开展每周一次的基于教学问题解决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研训活动。
6、尽可能多的组织教师参加市县级的教学观摩和教学技能比武活动。
7、坚持开展校级交流和课堂开放日活动。
8、每年进行一次教学案例或论文的评选,学校编写案例或论文集,并鼓励教师参与市县评奖及向杂志投稿。
第四、专项辅导、针对训练,完善教师个性品质。
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升育人能力:
心理辅导能力、与家长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等。
进行心理辅导讲座,进行心理辅导游戏,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缓减教师职业倦怠感。
在教师中增设单项奖的评比,以弘扬教师中良好的个性品质。
新课程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走向,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能否落实到位,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性工作。
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措施:
1、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推行校本教研,完善教研训一体的机制,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
2、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指导教师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支持教师轮岗交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
3、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教师从事有偿补课。
4、维护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关爱教师身心健康,建立优教优酬的激励制度。
我打算从如下几个方面推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校本研究:
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1、课题研究。
2、案例研究。
3、教育沙龙。
二、读书学习:
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1、阅读书籍。
2、远程培训。
3、外出交流培训。
4、专家引领。
三、上公开课:
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我们就是在听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也是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成长的”“哪位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
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公开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如果没有公开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缓慢的”对于公开课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许多教师深有体会。
一种是校内的公开课,一种是各级各类的观摩课、赛课或评优课。
四、教育博客:
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1、知识共享。
2、同行互动。
3、专业引领。
五、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1、教后记。
2、群团反思。
五、材料分析题
请结合上述材料,根据《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阐述你的教育质量观,并论述提升教育质量的措施。
我理解并倡导的科学质量观,至少应该有如下内涵:
第一,追求可持续的质量——既要重视学习成绩,更要重视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既要为学生的升学服务,也要为学生终生服务。
第二,追求整体的质量——面向每一个孩子,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最好的发展。
无数“每一个”的成功,便汇成我们的“整体”优异的质量。
第三,追求和谐的质量——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不一定是均衡发展,但一定要协调发展。
就发展而言,协调比平均更重要;
就成长而言,幸福比卓越更可贵!
第四,追求方法、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质量——方法科学,过程快乐,结果理想,让孩子现在就幸福。
提升教育质量的措施:
1、明确办学定位,增强发展战略意识,提升教职工工作动力。
树立“以德治校,科研兴校,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让全校师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为实现学校目标上来。
2、优化内部管理,践行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建立完善一套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组建高效务实的管理团队,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大力实施课程改革,顺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监控,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强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程教学资源。
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健身的技能,善良的品质,正直的情怀,高远的志向,宽广的胸襟,雅致的修养,学习的兴趣,阅读的习惯,坚韧的意志,科学的思维,创新的智慧,沟通的本领和优良的学习成绩。
4、落实德育首要地位,营造人文氛围。
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建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
5、扎实开展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
以新理念为导向,以课堂作平台,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多模式的教研方式,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根据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学习,我的教育质量观是:
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持困难群体,推动平等接受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
1、有效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落实,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教学资源。
2.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及少先队活动等课程的课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3.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深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数量。
4.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主要内容及解读
2012年12月24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并就此《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
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对于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将《标准》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是教育部继幼儿园、中小学等教师专业标准发布后又将出台的一项重要标准。
校长专业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
《标准》要求,必须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
二、主要内容
“校长标准”首次系统建构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6项专业职责,即“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并具体包括了以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能力与行为为子项目的18项专业要求分类,共计60条细则。
除了一些基本原则外,有一些提法引人注目,如:
诊断学校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和研究分析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
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建立优教优酬的激励制度;
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
三、《标准》解读
1、规划学校发展
《标准》要求校长注重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诊断学校发展现状,把握国内外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借鉴优秀校长办学的成功经验,组织社区、家长、教师、学生多方参与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确立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
2、营造育人文化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
重视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要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标准》要求校长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的知识。
3、领导课程教学
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
《标准》对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提出要求,指出校长要深入课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进行指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时数量。
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
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课时,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应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建立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不片面追求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4、引领教师成长
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将学校作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主阵地。
建立健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落实每位教师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
维护和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关爱教师身心健康,建立优教优酬的激励制度。
5、优化内部管理
坚持依法治校,崇尚以德立校,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不得向学生推销商品谋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长 专业 水平 测试 题仅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