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华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672164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93.88KB
北京丰华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北京丰华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丰华中学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
9.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CO2的体积(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
3
4
5
6
7
8
9
10
注射器读数/mL
60.0
85.0
88.0
89.0
89.5
89.8
89.9
90.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B.实验中需快速地将10mL稀盐酸推入烧瓶内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D.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30mL
10.已知:
。
将MgCO3和CaCO3的混合物ag加入足量的100.0g稀盐酸中,固体完全溶解。
将产生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产生沉淀10.0g。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4.4gCO2
B.混合物中含1.2g碳元素
C.混合物的质量范围是8.4<
a<
10.0
D.反应中消耗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14.6g
11.分类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表中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类
分类标准
A
类别一:
硅、氧气、铁
类别二:
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铜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B
离子、原子核、质子、电子
中子、分子、原子
根据粒子能否显电性来分类.
C
铁、铜、镁
类別二:
水、二氧化碳、氢气
类别三:
氯化钠
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气体、液体.
D
试管,蒸发皿
集气瓶、量筒
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
A.AB.BC.CD.D
12.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1.4
B.X的化学式为CO
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2O2
CO2+H2O+CO
13.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反应后质量/g
X
28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
C.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物质与生成的乙物质的质量比为4:
14.(2011年浙江宁波,19题、)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
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苯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反应前质量/g
3.9
9.6
反应后质量/g
6.6
2.7
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13.5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15.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26,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H2
B.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
C.3.9g该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13.2g二氧化碳
D.5.2g该化合物与6.9g酒精(C2H5OH)含有等质量的碳元素
16.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固体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与b质量差是生成氧气的质量
B.P点处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C.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D.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
17.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红磷燃烧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在少量二氧化锰中加入双氧水
D.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正确的是( )
A.Z的化学式为X2Y3
B.mgX2和ngY2恰好完全反应,则一定生成(m+n)gZ
C.若有agX2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2b﹣a)gY2
D.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19.依据氯元素的化合价的不同,有关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可排列如下①NaCl,②Cl2,③HClO,④R,⑤Cl2O7,则R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A.KClO3B.Ca(ClO)2C.HClO4D.KCl
20.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是()
B.
C.
D.
21.实验室测定大理石主要成分的含量时,取16g含杂质的大理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加入到2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液205.6g,则该大理石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
A.62.5%B.72.5%C.80%D.82.6%
22.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固体是
A.一种单质B.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一种化合物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23.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
A.一定是化合物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24.下列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能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的是()
B.
D.
2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
加热的饱和溶液的KNO3和饱和溶液的Ca(OH)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
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26.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采用下图甲乙两种装置。
乙装置可视为甲的改进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1)在甲装置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当温度降到室温,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
(2)在乙装置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
(3)写出乙装置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4)乙装置实验中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mL
22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2l%(填“>
”、“=”或“<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量太多;
④加入铜丝量太少
(5)乙装置与甲装置相比较,优点在于_____(任答一点)。
27.如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探究分子的运动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三、九年级化学上册推断题
28.A、B……H八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
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H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
试推断:
(1)A是_________B是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B在反应②中作该反应的_________。
(3)写出D与G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29.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一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其中A是单质;
B、C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
E在常温下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①中出现火星四射现象)。
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其中的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F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___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①A→B+C_________,属____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②E在B中燃烧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B
解析:
【解析】
【详解】
A、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19%,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除了含有氧气,还含有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C、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总质量不会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有水蒸气、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2.B
A、硫粉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不会造成压强差,不能验证,不符合题意;
B、铜片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符合题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因为有氧气参加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
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
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3.B
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故错误;
B、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故正确。
C、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9.56%,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不只有氧气,故错误;
D、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蜡烛燃烧不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故错误;
4.D
A、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错误;
B、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化学式不同,即两种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
C、离子的最外层电子不一定为8,错误;
D、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到,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正确。
故选D。
5.A
A、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小干花颜色的改变,变色的部分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紫色的石蕊变色,故选项A正确;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用水吸收一氧化碳,故选项B不正确;
C、验证氧气是否收集满,要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图中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中,故选项C不正确;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逸散到空气中,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在烧杯中进行,故选项D不正确。
A。
6.C
根据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A、甲是硫化氢,硫、氢元素的质量之比=32:
(1×
2)=16:
1,故选项A不正确;
B、丙中含有多种分子,是混合物,故选项B不正确;
C、设34g硫化氢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x
X=48g
故选项C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
1,故选项D不正确。
C。
本题考查的是微观粒子的反应示意图,首先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再依据化学方程式逐项进行解答。
7.A
【分析】
根据C5H10、C3H6O、C6H12O6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可发现三种物质中C、H元素质量比都为12:
2=6:
1,因此混合物中C、H元素的质量比也为6:
1;
根据混合物中只含C、H、O三种元素,因此1-30%=70%即混合物中C、H元素的质量分数和;
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60%;
故选A。
8.A
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消耗了氧气,但密闭容器中的氮气质量不变,故选项A正确;
B、图②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故选项B不正确;
C、图③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有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要的时间短,无催化剂的反应完需要的时间长,生成气体的质量相等,故选项C不正确;
D、图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
1,而不是质量比,故选项D不正确;
9.D
A、实验前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后活塞回到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
B、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可能造成烧瓶内气压增大,稀盐酸难以完全推入烧瓶中或仪器连接处脱落,故需快速地将10mL稀盐酸推入烧瓶内,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不符合题意;
D、从第8分钟后气体的体积不再变化,但原稀盐酸占有10ml,(推入稀盐酸后仍然会恢复到原压强)所以第1分钟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50ml,第2分钟是75ml,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80ml,符合题意。
10.D
A、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碳酸钙10.0g,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计算过程如下:
,解得x=4.4g,故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正确;
B、碳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则碳元素的质量为
,正确;
C、假如加入的固体只有MgCO3,产生了4.4g二氧化碳,故消耗的碳酸镁的质量为8.4g;
假如加入的固体只有CaCO3,产生了4.4g二氧化碳,故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0g,而实际加入的固体是碳酸镁和碳酸钙的混合物,则混合物的质量范围是8.4<
10.0g,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盐酸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水中的氢元素,设产生的水的质量为y,消耗盐酸中HCl的质量为z,关系式为
,
,解得y=1.8g,z=7.3g,故消耗盐酸中HCl的质量为7.3g,错误。
11.C
【解析】A、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硅、氧气、铁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铜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类正确,选项错误;
B、根据粒子能否显电性来分类,离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均为带电的粒子,中子、分子、原子均为不带电粒子,分类正确,选项错误;
C、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气体、液体,铁、铜、镁常温下均为固体,水是液体,二氧化碳、氢气是气体,氯化钠是固体,分类错误,选项正确;
D、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试管,蒸发皿均能加热,集气瓶、量筒均不能加热,分类正确,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分类的关键在于分类标准的确定。
12.D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2.6+7.2-6.6-1.8=1.4,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为一氧化碳,故B正确;
C、X中氧元素质量为:
,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
0.8g:
7.2g=1:
9,故C正确;
D.设反应方程式为aC2H2+bO2
cCO2+dH2O+eCO,a:
b:
c:
d:
e=
:
=0.1:
0.225:
0.15:
0.1:
0.05=4:
9:
6:
4:
2,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2H2+9O2
6CO2+4H2O+2CO,故D错误。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13.D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20+3+2+20=X+28+2+0,因此X=15g;
甲、丁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
乙增加,是生成物;
甲反应掉了20g﹣15g=5g,丁的反应质量为20g﹣0g=20g,生成的乙的质量为28g﹣3g=25g.数据可以如下处理: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X=15
质量变化
﹣5
+25
﹣20
A、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
B、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故正确;
C、物质丙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说法正确;
D、参加反应的丁物质与生成的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0g:
25g=4:
5≠4:
7,故说法错误。
故选D
14.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苯、氧气质量都减少,为反应物,而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M苯+M氧气=3.9g+9.6g=13.5g,M二氧化碳+M水="
6.6g+2.7g=9.3"
g,13.5g>
9.3g,故X反应的质量为m="
13.5"
g-11.6g=1.9g,故A、B说法错误;
3.9g苯含氢元素质量=3.9g×
6/78="
0.3g"
7.2g水含氢元素的质量为2.7g×
2/18=0.3g,二者含氢元素质量相等,说明X不可能含有氢元素,D说法错误;
2.7g水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7g×
16/18=2.4g,6.6g二氧化碳含氧元素的质量为6.6g×
32/44=4.8g,二者之和2.4g+4.8g=7.2g,故X含有氧元素质量为9.6g-7.2g=2.4g,3.9g苯含碳元素3.9g×
72/78=3.6g,6.6g二氧化碳含碳元素的质量为6.6g×
12/44=1.8g。
则X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6g-1.8g=1.8g;
则X中碳元素与氧元素所含有原子个数为
=1:
1,故X的化学式为CO,CO能在氧气中燃烧,C说法正确。
答案为C。
15.D
A、C2H2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24:
2=12:
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
12×
2+1×
2=26,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92.3%,该选项说法正确;
C、3.9g该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13.2g,该选项说法正确;
D、5.2g该化合物、6.9g酒精中碳元素质量分别为:
=4.8g、
,因此碳元素质量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16.B
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差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选项正确;
B.P点处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固体成分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剩余的高锰酸钾,选项错误;
C.设反应前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x=
,选项正确;
D.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反应过程中,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
17.A
【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华中 初三化学 上册 期末 模拟 试题 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