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669033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624.36KB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到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
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乙方框处形成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图中共有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到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神经传导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及分析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突触结构或神经节位置可判断:
图中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乙为脊髓,甲为大脑皮层。
【解答】
A.痛觉在甲方框处的大脑皮层形成,A错误;
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是静息电位,电位分布是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即外正内负,B错误;
C.图中共有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C正确;
D.神经递质可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大类,因此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可能引起乙的兴奋,也可能引起乙的抑制,D错误。
故选C。
3.下图是反射弧的某类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相关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可表示膝跳反射的模式图
B.刺激图中的e,a处会产生感觉
C.兴奋在bd上的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反
D.若c中Ⅰ处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Ⅱ处可测得电位变化
【答案】D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A.该图不可表示膝跳反射的模式图,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有2个神经元,A错误;
B.刺激图中的e,a处不会产生感觉,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
C.兴奋在bd上的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C错误;
D.若c中Ⅰ处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Ⅱ处可测得电位变化,D正确。
故选D。
4.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
B.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本题的知识点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分析题图可知:
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途径是①→②→③→④→⑤。
【解答】
A.切段传入神经②,反射弧的结构被破坏,不能完成反射活动,A错误;
B.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感受器①→传入神经②→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⑤,B错误;
C.在反射弧中,兴奋只能由感受器传至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C正确;
D.③是脊髓,是反射活动的低级中枢,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在大脑皮层,D错误。
故选C。
5.下图是人体神经调节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大脑皮层依然有感觉
B.如果传入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依然有反应
C.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大脑皮层依然有感觉
D.如果传出神经受损,其他结构正常,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依然有反应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知识,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过程,关键是把握受损部位。
图示过程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结构。
由图可知,兴奋可从感受器经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可将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也可将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
A.由图可知,传入神经受损,则兴奋无法传到大脑皮层,所以没有感觉,A错误;
B.由图可知,传入神经受损,则兴奋无法传到效应器,则效应器没有反应,B错误;
C.由图可知,传出神经受损,则兴奋可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皮层,所以有感觉,C正确;
D.由图可知,传出神经受损,则兴奋不能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没有反应,D错误。
故选C。
6.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A、由于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故A选项正确;
B、由于b处位于传入神经上,所以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故B选项正确;
C、由于从a到d没有效应器,所以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故C选项错误;
D、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在c处突触部位有神经兴奋的传递,因而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故D选项正确。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牵拉骨骼肌产生了兴奋,且兴奋能在反射弧中传递。
由于b上有神经节,所以a、bc、d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突触和传出神经。
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及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如图表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a→b→c→d→e
B.该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e→d→c→b→a
C.刺激b点,a与e均能测到动作电位
D.d是神经纤维的轴突
【答案】B
A、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方向是e→d→c→b→a,A错误;
B、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方向是e→d→c→b→a,B正确;
C、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b点,e点测不到动作电位,C错误;
D、d位于神经节和感受器之间,是神经元的树突,D错误。
B。
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e感受器、d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和a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调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反射弧的结构基础是反射
B.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由于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造成Na+外流,形成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D.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错误;
B.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主要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形成膜电位为外正内负,B错误;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正确;
D.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是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错误。
9.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
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答案】A
A、在甲图中,由于与①相连的③上有神经节,所以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A错误;
B、甲图的⑥结构即突触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外负内正),ac为未兴奋部位,C正确;
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D正确。
A。
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灰质,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
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本题考查了反射弧的结构以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神经节的位置以及突触结构判断图中数字表示反射弧的各部分结构,掌握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机理,难度适中。
10.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图中兴奋部位是A,产生兴奋的原因是K+外流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意在提高学生识记相关知识点,理解兴奋的产生与传导过程并结合题图作答。
据图分析:
图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传导示意图。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
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因此图中A为兴奋部位,而B和C为非兴奋部分。
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兴奋部位是A,A错误;
B.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因此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B正确;
C.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因此兴奋传导的方向为A→C、A→B,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兴奋部位是A,产生兴奋的主要原因是Na+内流,D错误。
故选B。
11.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或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A.A图所示是兴奋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A正确;
B.B图所示是兴奋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B正确;
C.C图所示是兴奋是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而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错误;
D.D图所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其特点是双向、速度快,D正确。
12.神经纤维受刺激时,下列表示受刺激部位(箭头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及电流方向正确的是()
C.
本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图形,能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神经纤维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动作电位,此时与兴奋部位相邻的部位仍处在静息状态,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
13.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动作电位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突触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是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及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的考查,分析题图可知,a是突触小体,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间隙,③是突触后膜。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使神经递质释放,其形式是胞吐,利用了细胞摸的流动性,因此信息传递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①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胞吐,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错误;
C.②是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神经递质,C正确;
D.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时,兴奋部位的外面分布着负电荷,D正确。
14.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
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
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
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
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B.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
C.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外流
D.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
A、SCN神经元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A错误;
B、GABA是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B错误;
C、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C错误;
D、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
白天导致氯离子外流(协助扩散),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导致氯离子内流(协助扩散),SCN神经元受抑制,D正确。
D。
1、神经元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2、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
3、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
白天导致氯离子外流(协助扩散),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导致氯离子内流(协助扩散),SCN神经元受抑制。
本题考查了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意,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
导致的是氯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
15.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使突触后膜电位差增加
C.γ-氨基丁酸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
D.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一致,均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A、据图2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正确;
B、由图1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突触后膜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l-内流,导致膜电位增加,B正确;
C、γ-氨基丁酸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C正确;
D、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一致,但是γ-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而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D错误。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完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突触后膜的离子透性发生改变,因此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16.如图表示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②③④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②释放神经递质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①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A、神经递质是从②处,通过胞吐方式释放,所以②③④分别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A正确;
B、神经递质从②突触前膜处,通过胞吐方式释放,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
C、①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C正确;
D、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错误。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及神经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7.下图表示反射弧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
B.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C.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D.剪断②后刺激④处,⑤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射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及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反射弧的结构的识记、理解与运用能力。
由神经节位置或突触结构可知,①表示感受器,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突触结构,位于神经中枢,④表示传出神经,⑤表示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
A.据图分析,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A错误;
B.神经纤维膜静息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变为外负内正,则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B错误;
C.③表示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正确;
D.剪断②后刺激④处,能引起⑤的反应,但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叫发生反射,D错误。
18.如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给Y处一适宜刺激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B.如果分泌物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激素b可能是甲状腺激素
C.在X处给一刺激,导致甲分泌a,该过程为反射
D.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无分泌物a产生,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不变,则药物可能影响神经递质与递质受体的结合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A、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可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B正确;
C、图中没有完整反射弧,不能称之为反射,C错误;
D、给予药物后,检测到神经递质与给药前相同,说明没有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但冲动被阻断,推测可以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D正确。
电流表偏转几次取决于电流表的两极发生几次电位变化;
根据题意可知,给予药物后,检测到神经递质与给药前相同,说明没有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但冲动被阻断,推测可以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多,因此推测细胞甲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由于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因此激素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19.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能会使突触后膜兴奋性加强
C.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突触后膜外正内负电位差会增大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突触的结构,膜电位的变化,兴奋的产生以及传导等知识点,较为综合,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难度适中。
A.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体现了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A正确;
B.由题图可知,钙离子的作用是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因此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后膜兴奋性增强,B正确;
C.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外正内负电位差会增大
,C正确;
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神经递质不进入细胞内,D错误。
故选D。
20.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只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B.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在机体反射中的只能单向传递
D.神经元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本题考查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和兴奋的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A.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A错误;
B.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解析版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单元 检测 必修 第二 章动 人体 生命 活动 调节 通过 神经系统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166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