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666260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678.17KB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计意图:
极地地区距离我们的生活遥远,对其独特的环境,学生缺乏了解和感知,通过视频,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环境、唯美的画面、完美的音乐和解说中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壮美,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获得具体而深刻的感知,并激发学生对极地地区深入了解的兴趣。
教学评价:
通过问题直接切入本课的教学重点——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成因,可以看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是否正确。
教学环节二:
图释导学,寻果探因
学习过程:
学生通过读图、析图、讨论和完成学案,归纳出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及成因。
学生活动1:
在图中找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找出重要的经线和纬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在地球上是不是所有的地点都只有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相交?
有没有几条经线同时经过的地点?
北冰洋和南极洲跨越多大的经度范围?
它们位于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黄河站位于亚洲大陆的什么方向?
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
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理解和对极地投影图方向判读的掌握情况。
极地地区投影图不同于以往的地图,对初中学生来说较难理解,通过问题引领化解难点。
学生活动2:
在图中描出南极圈和北极圈,找出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
你能描述极地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吗?
为什么极地地区异常寒冷,绝大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
看学生是否明确极地地区的范围,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它的地理位置有最直接的关系。
学生活动3:
极地地区异常寒冷,绝大部分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那么,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没有差异呢?
列举你找到的差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看学生的读图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学生是否明确自然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4:
通过学案完成下列内容。
通过完成学案内容,对活动3起到印证梳理的作用。
教师可以进一步列举数据和实例说明南极地区酷寒、干燥、烈风的气候特征,让学生获得较为深刻的体会,能真正理解这六个字的含义。
还可以通过图片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南极地区可爱的一面。
教学环节三:
科考宝地,保护为先
新闻播报:
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的时间和地点。
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份?
你能在教材图10.1中找出我国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吗?
除了我国,还有哪些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科学考察站?
南极的自然环境这么恶劣,是什么吸引了这么多的科学家去哪里研究?
学生应逐步掌握透过图文中信息发现问题,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活动设计:
读教材图10.1。
南极地区被称为自然资源的“大仓库”,你能说出都有哪些自然资源吗?
煤应该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形成?
(温带,有大片森林)为什么在南极地区会出现大面积的煤田?
学生应明确,在读图时既要读出显性信息又要读出隐性信息,同时还检验了前面的知识掌握是否灵活。
阅读教材材料“穿越南极”和P98活动2。
从科考路线来看,队员们前进方向是如何改变的?
南极地区有哪些重要的科学价值?
为什么南极会有这么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
检查学生对极地投影图的判读和对前面知识的运用情况。
通过阅读材料,体会科考的艰难,感受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了解科学考察的意义和极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读教材图10.2。
在图中找出我国在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的名称。
在北极最佳建站时间是几月?
北极都有哪些自然资源?
两极地区都是资源的宝库,是地球尚未开发的“聚宝盆”,你认为哪个地区比较利于人们开发?
为什么?
学生应该明确南、北极地区的暖季时间是相反的,检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应用能力。
读教材阅读材料“日本猎捕鲸”,展示三幅图:
人类对极地资源的开发带来了哪些问题?
面对最后一块净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落脚点:
一是签订条约,进行国际合作,和平利用,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二是加强个人的环保行为。
)
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认识到一些国家假借科研名义发展本国经济的虚伪面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完成教材第99页的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既了解了相关事件与知识,又在教育别人的同时教育了自己。
教学环节四:
归纳总结,把握思路
完成下表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位置范围
海陆状况
气候特征
资源
代表动物
我国科考站
科考最佳时间
通过列表对比,能帮助学生尽快明确南、北极地区的主要知识体系和差异,更好地掌握本章内容。
教学与反思
极地地区独特的环境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相差甚远,对其学生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感知,没有感知就会变得抽象而不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视频,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在真实的环境、唯美的画面、完美的音乐和解说中感受极地地区的神奇与壮美,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获得具体而深刻的感知,通过问题引领、活动设计,一步步激发学生对极地地区深入探究的兴趣,保持思维的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教学评价,确保学生逐渐领悟如何通过现象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逐步理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利于地理思维的养成。
不足之处,因《冰冻星球》拍得太好了,不舍地删减,总想让学生多看点,导致课时紧张,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很重要。
课堂学习评价
一、慧眼识图
读下图,完成第1~3题。
1.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
A.亚洲 太平洋 B.亚洲 北冰洋
C.南极洲 北冰洋 D.南极洲 太平洋
2.“冰雪覆盖的白色王国,人类最晚涉足的神秘领域”,这里是( )。
A.欧洲西部 B.南极地区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东南亚
3.站在地球的哪个位置会找不着北?
( )。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 D.北极圈
读下图,完成第4~5题。
4.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象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正确的是( )。
A.到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鲜花、野果漫山遍野
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
C.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
D.冰山漂浮,企鹅漫步
5.企鹅比北极熊生活的地区更寒冷,主要原因是( )。
A.南极地区是大陆,而北极地区是海洋
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风大
C.纬度更高
D.南极地区无常住人口
6.下列图片说明了北极地区( )。
A.石油资源丰富
B.食物匮乏
C.越来越冷,北极熊和海豹忍受不了寒冷
D.人类的开发导致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再加气候变暖,冰雪消融,会使动物失去家园
二、图说地理
7.南极,这块银色大陆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989年7月28日,我国的秦大河与来自美、法、英等5国的队员组成“1990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完成了按最长路径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科学探险活动,再次把人类足迹印在了南极极点上。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南极地区示意图
(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填注环绕南极大陆的三大洋的名称。
(2)考察队为什么选择在8月至次年3月穿越南极大陆?
(3)东方站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__(方向),在南极洲建房屋,为了采光好,房屋应________。
(4)为什么许多国家都要在南极建立科考站?
答案:
一、1.C 2.B 3.A 4.D 5.A 6.D
二、7.
(1)略。
(2)气候温暖,多位于极昼期。
(3)北方 坐南朝北
(4)自然资源丰富,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教学设计二】
作者:
朱卫青 单位: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
运用地图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能够说出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原因。
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极地地区辨别方向以及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成因。
情景导入:
播放《帝企鹅》片段以及我国在极地科考的相关视频导入新课。
通过读图确定极地地区位置与范围
结合教材图10.1和图10.2,读出环绕南极大陆的海洋以及环绕北冰洋的各大洲名称,并在图中做出标记。
引导学生归纳:
南极和北极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教师提出问题
1.假如想盖一座房子,四面八方都朝南,你认为应该选择在哪里?
2.你能不能在教材图10.1和10.2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师生总结:
1.在北极点四面八方都朝南,在南极点四面八方都朝北。
2.找出两个极点(N和S),总结口诀:
北逆和南顺,错误的同学在同位的帮助下改正。
通过自读课本,找出南极地区的世界之最,为后面探究打下基础
结合学案和相关图文资料,说出南极地区的世界之最
1.世界纬度最高的地区。
2.最冷的地区。
3.海拔最高的地区。
4.降水最少的地区。
5.气候最干旱的地区。
6.固体淡水最多的地区。
通过合作探究,归纳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完成以下问题:
1.阅读教材相关图文资料,归纳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
2.形成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独特,形成了“酷寒、干燥和烈风”的特点,南极地区纬度高导致气候寒冷,海拔高以及冰雪覆盖加剧了气候的寒冷,由于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气候干燥且风力强劲,因此形成“白色沙漠”和“世界风库”。
通过对比,归纳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差异
结合教材第95页活动2,对比分析南、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性。
气温更低
降水更少
风力更大
气温较低
降水较少
风力较大
教师引导:
北极和南极地区的纬度都非常高,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地区还要更冷一些?
两极地区由于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较少,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地区,气候都非常寒冷,降水少,风力大。
由于南极地区是一块大陆而北极地区是一片海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两极地区的自然景观存在差异。
引导:
尽管两极地区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但是也有生命的存在,结合教材图10.3和10.4说出代表性的动物是什么。
你知道两极地区还有哪些动物生存吗?
通过讨论,认识去极地地区科考的重要意义
小组讨论:
南极地区远离人类居住地,而且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为什么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和科考船去南极科考?
科学家去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什么?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6~97页图文资料,归纳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地下:
有丰富的矿产如煤和铁;
地上:
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沿岸:
有无数的海洋生物;
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实验室)
2.读教材图10.1,找出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科考站:
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位置,我国科考站的建站时间为什么都要选择在2月份?
(我国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相反,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而且有极昼现象,有利于进行科考)
3.阅读教材“穿越南极”阅读材料,同时补充资料介绍我国科考学家秦大河,阅读教材第98页活动2秦大河对南极科考的形象比喻,说出南极科考的真正意义。
目前在南极地区有18个国家建立了140多个科考站,对南极科考可谓是“蜂拥而至”,同时人类也把目光投向北极地区,阅读教材第97页图文资料,说说北极科考为什么也越来越频繁。
(北极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矿产资源以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为科学考察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因此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也越来越频繁)
总结: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越来越认识和体验到极地地区的价值,因此极地地区也会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宝贵资源和科考价值。
通过各抒己见,认识对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学生自读教材第98页图文资料以及阅读材料,了解日本等国家对南极大陆以及北极地区的鲸、海象等海洋生物的滥捕滥杀情况。
2.教师补充相关图文资料,极地地区的资源随意开采等情况。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有关极地地区的环境遭到破坏的事实。
4.南极是地球最后的一片净土吗?
我们如何保护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目前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的环境,1959年,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成立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了《南极条约》。
同时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对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我国在极地科考取得的成绩
1.阅读教材第96页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极地科学考察站情况,并在图中落实经纬度位置。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3.结合有关图文资料,让学生自主总结我国在极地科考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让学生课后收集资料,以班级为单位做一次中国科考成就展。
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和不足,互相交流学习的感受,对于两极地区的科考任重而道远,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不远的将来也会成为极地地区的科考者和环境保护者。
1.课堂教学设计遵循的主体永远是学生,真正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设计相得益彰的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2.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科学的引领。
3.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和体验是多方面的,多途径和多渠道的,教师一定要引领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世界,关注人类和谐与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
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位于南纬80°
25′,东经77°
06′的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读图完成第1~6题。
1.中国南极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南美洲与南极洲之间隔着的海峡是( )。
A.麦哲伦海峡 B.德雷克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白令海峡
3.中国南极长城站临近的南极半岛( )。
A.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B.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C.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D.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4.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图中昆仑站在南极点的什么方向?
(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6.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南极乔治王岛(长城站所在的岛屿)按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它所经过大洋的顺序依次为(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南极地区是科学家的天然实验室。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粗线上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长城站的地理坐标:
西经大约为________,南纬大约为________。
(3)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________方向。
(4)每年都有大批科学家赴南极地区考察。
当我国处于________(春、夏、秋、冬)季时,是考察该地区最理想的时期。
(5)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多年考察发现,该地区有冰雪融化、冰层变薄的现象,请你解释原因。
(6)南极洲与北冰洋相比( )。
A.南极洲气温偏高 B.北冰洋气温偏高
C.南极洲动植物较多 D.北冰洋上冰层更厚
一、1.C 2.B 3.D 4.B 5.D 6.A
二、7.
(1)顺时针方向。
(2)60°
60°
(3)正北
(4)冬
(5)全球气候变暖,致使冰雪融化,冰层变薄。
(6)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十章 极地地区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年级 地理 下册 第十 极地 地区 教学 设计 新版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