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册月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665461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9.35KB
高一历册月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一历册月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册月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C.化国为家,君权至上D.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10.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
下列对促成古希腊民主政治出现因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海岛和天然良港众多B.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C.城邦制度的形成D.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做支撑
11.唐长孺说:
“汉末大姓、名士是魏晋土族的基础,而士族的形成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保证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实质上就是保证当朝显贵的世袭特权,因而魏晋显贵家族最有资格成为士族。
”这句话不能反映出
A.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B.皇权承认了士族在政治上的特殊地位
C.士族成为魏晋君主*制度的威胁D.士族与九品中正制是相伴而生的
12.下列历代措施中,不能起到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有
A.秦朝全面实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宋朝用分权办法加强地方控制D.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
1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明代政治制度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第二步
甲提出明代君主*空前加强的观点找到明太祖颁布的几道圣旨作证据
乙提出皇权有所限制的观点找到张居正的相关政治活动作证据
丙查阅到明太祖封了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等九王的相关史料得出分封制在明朝仍然以一定形式存在的结论
丁查阅到《大明律》的具体内容得出明代法律至上的结论
A.甲B.乙C.丙D.丁
14.史学家徐中约曾说: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
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
……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该“制度”最有可能是
A.世官制B.察举制
C.皇帝制D.科举制
15.史书记载:
“文武将吏,擅自属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该记载反映的是历哪一时期
A.西周B.秦朝C.唐朝D.宋朝
16.史学家钱穆曾说:
“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据此,我们作出的合理推断不包括
A.明清两代都是高度的中央集权社会
B.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黑暗局面
C.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王室”
D.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社会
17.罗马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是因为()
A、公民法法令内容不全B、公民法只保护贵族利益
C、罗马对外扩张,统治范围扩大D、罗马公民日益增多
18.甲:
“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
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乙:
“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丙:
“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
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丁:
“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A.丙乙甲丁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D.乙丁丙甲
19.雅典不仅维护了梭伦改革的原则,还向民主化方面跨了一大步。
这里的“原则”指()
A.打破世袭特权的垄断地位B.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
C.扩大民主范围和途径D.满足工商业者和平民的要求
20.“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古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
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
”材料表明
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
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D.君主*难以治理好国家
21.某同学在学习了必修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以后把“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作为其探究课题,为此他在网上搜集了下列史料,你认为在其史料中与这位同学探究的课题关系最直接的是()
A.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
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C.洪武九年,太平章政事、参知政事。
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D.大学士叶向高言: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
22.唐中宗曾未经三省同意封过一些官职,事后,这些官员大都被人瞧不起。
A.唐代君主*高度强化
B.皇权一定程度受到三省制约
C.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
D.唐代出现君主立宪制的雏形
23.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
当时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尚书省B.宣政院
C.中书省D.枢密院
24.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士,位居庶民之上,后来,“学而优则仕”蔚然成风,政府官员必须是饱读诗书经典的文化人,因而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和阶层。
其缘起是:
()
A.秦国实行军功制B.科举制度兴起
C.实行察举制选官D.程朱理学兴起
25.《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
“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
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之。
为此,则纪纲举,天下大治矣。
”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A、征收赋税B、监察官吏C、行政管理D、笔录政事
26.下表是根据司马迁《史记》整理的历代统治者的治国之策。
该记载反映了()
君主秦武公秦孝公秦慧文王……
措施十年(前688年),伐冀戎,初县之;
十一年,初县杜、郑…………十二(前350年),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十三年(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
A.历代秦国统治者都穷兵黩武
B.秦朝对外战争致使民不聊生
C.郡和县在秦统一全国之前就已出现
D.秦灭六国得益于正确的战略战术
27.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
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诗人,意见具有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28.古雅典城邦的克里斯提尼执政期间,极力发展梭伦构想的政策,为了促进雅典政治制度进一步民主化,减少政治混乱,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特意制定了
A.五百人议事会B.民众法庭
C.陶片放逐法D.平民保民官
29.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三位政治家的改革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他们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破除贵族世袭,制约公民权利
B.废除债务奴隶,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平民权利,推动民主进程
D.划分公民等级,明确权利义务
30.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
……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
”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结束贵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专权局面
C.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40分)
31.(本题10分)制度创新是古今中外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秦朝政治制度中创新的表现。
(2))据材料二分析,英美两国各采用了何种政体?
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在权力或地位上有何异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32.(本题8分)阅读下列材料:
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
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
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有何弊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
33.(本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
“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元史》
材料三(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
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
官制》
(1)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
这两种意见的最主要分歧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表明,元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争执?
其实质是什么?
(3分)
(3)材料三表明,元初地方行政设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有何意义?
(4)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什么?
(2分)
34.【改编】
(12分)制度建设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材料一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
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
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奂……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予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予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材料三
材料四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舰这一困局的?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
(2分
【二】
卷一(共16分)
一.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2..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
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礼乐制D.郡县制
3.“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与此吻合的历史时期应是()
A.秦朝初期B.秦朝末期
C.西汉初期D.唐朝初期
4.唐朝中央的三省中,负责审议的是()
A.门下省B.中书省C.尚书省D.中书门下省
5.明内阁和清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6.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A.维护国家统一B.发展社会经济
C.防御侵略D.加强民族团结
7.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8.以下机构或官职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台②都察院③刺史④中书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卷二(共34)
本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4分。
二.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
9.先秦时期的社会管理者通过对节庆时间、场合、仪式的安排等有意或无意地对治下百姓进行管理和教化。
夏商周三代的岁时节庆一脉相承,在人们参与节庆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共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体验。
由此可见,先秦节庆()
A.束缚了百姓的思想及其生活B.提升了人们的族群认同
C.宣示了夏商周政权的合法性D.娱乐性取代了教化功能
10.《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
“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这说明宗法制()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11.“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这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是()
A.君权神授B.天人合一
C.皇权至上D.大一统
12.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为他们建造了新的宫殿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
秦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
A.集中全国优势人才资源B.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
C.促进咸阳经济发展D.全面推行郡县制,巩固秦统治
13.钱穆说:
汉代宰相是*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
14.“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宋史中的省略号应是()
A.通判B.中书门下C.枢密院D.三司
15.赵冀《檐曝杂记》中说:
“则军机大臣面呈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
……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这则材料主要体现出“军机处”的特点是()
A.行政效率较高B.机构键全庞杂
C.人员位卑权重D.监察功能强化
1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它”是指()
A.西汉中、外朝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指
C.元朝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
三.非选择题(18分)
17.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
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
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
段灼传》
材料四唐人沈既济说: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
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
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8分)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
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这种制度的影响。
(6分)
卷三(共50分)
本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
四.选择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8.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19.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20.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消灭六国B.制度创新
C.修筑长城D.严刑峻法
21.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2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柳宗元在此强调的是: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23.史学家邓嗣禹说:
“历代名臣贤相,十之*,盖从此孔(科举)穿过,不能谓末得人才也,然以盖世奇才,有不尽出身科场者。
”这说明科举制()
A.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B.禁锏了人们的思想
C.难以全面地选拔人才D.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24.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25.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
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
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
26..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7.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
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D.秦简的记载
28.据《唐会要》载:
“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据此推断当时()
A.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加B.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
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D.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
29.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历册 月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