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精简分型笔线段1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654708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11.59KB
缠论精简分型笔线段1文档格式.docx
《缠论精简分型笔线段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缠论精简分型笔线段1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显然没有。
而第一次跌破5月线后,下面的10月、30月线上来,自然构成新的调整底部,后面自然还有一波大的。
1.1.3.后来开始写于本ID理论有关的东西。
本ID的理论,本质上分两部分,一是形态学,二是动力学,当然三就是两者的结合。
如果按正式的课程,那肯定要先讲形态学。
但如果不说动力学,那至少背驰是没法讲了,然后中枢震荡也不可能用类背驰的方法去判别,第一类买卖点也无法说了。
而所有买卖点,归根结底都是第一类买卖点,那这样,要把形态学和动力学都说完,才说第一类买卖点,估计所有看的人都会晕倒。
1.1.4.站在纯理论的角度,形态学是最根本的。
形态学,从本质上就是几何,这部分内容,是无须任何前提的。
以前说的本ID理论成立的前提,其实并不是针对这部分的,主要是针对动力学部分。
因此,就算一个庄家自己全买了,一个人天天自我交易,也永远逃不出形态学画的圈圈。
而动力学方面的东西就不同了,必须有本ID要求的那两个前提:
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
1.1.5.动力学,是属于物理范畴的,但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物理,物理的本质就是几何,当然,这是所有物理学家都不可能认同的,但如果用一些几何结构就可以把所有物理的常量给搞掂,那物理学家不认同也是白搭。
同样道理,本ID理论里的动力学部分,本质上也是几何,只是这种几何比较特别,需要把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作为前提转化为某些几何结构,然后构造出理论的证明来。
1.1.6.本ID理论在整体上依然只是几何,只是需要有价格充分有效市场里的非完全绝对趋同交易的前提。
而且,最终的理论,当然不会涉及那些基本上谁看都会晕的几何结构,而是谁看都能看明白的当下的走势。
1.1.7.所谓形态学、动力学,其实很好分辨。
任何涉及背驰的,都是动力学的范围,背驰是动力学的基本点之一。
中枢、走势的能量结构之类的东西,也属于动力学。
而形态学,就是中枢、走势类型、笔、线段之类的东西。
1.1.8.其实,光用形态学,就足以形成一套有效的操作体系。
只是在形态学中,由于没有背驰的概念,所以第一买卖点是抓不住了,但第二买卖点是肯定没问题的。
单纯用形态学去操作,就是任何对最后一个中枢的回拉后第一个与回拉反向的不创新高或新低的中枢同级别离开,就是买卖段。
1.1.9.当然,上面只是说如果只用形态学,也可以进行操作。
但实际上,当然是动力学、形态学一起用更有效。
所以,千万别认为以后就只用形态学了。
不过这里有一个用处,就是那些对背驰、区间套没什么信心的,可以先多从形态学着手。
而且,形态分析不好,也动力不起来。
1.1.10.站在实际应用的角度,关于中枢的递归定义以及与从分型、笔、线段开始的最小级别定义之间的区别之类的东西,也是可以不管的,但这样,逻辑上就容易乱,所以,搞清楚没坏处。
如果你实在特懒,那就从分型学起,这也可以。
1.2.懒人线路图:
1.2.1.分型-笔-线段-最小级别中枢-各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1.2.2.上面几个东西,是形态学中最基本的,完全没有办法再简略了,所以无论多懒,如果真想学本ID的理论,那请先把这几样东西搞清楚。
1.2.3.关于形态学,后面还有很多内容,最主要是关于各种与结合律相关的问题。
当然还包括世界上所有有关股票的理论中关于形态部分的理论,根据本ID的形态学,例如什么K线理论,波浪理论之类的玩意,都可以从本ID的形态学中严格推出,而且,本ID还可以指出他们的缺陷以及原因。
这个工作是必须干的,彻底穷源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包罗万象。
2.分型-笔-线段-最小级别中枢-各级别中枢、走势类型
2.1.分型:
顶分型:
像图1这种,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叫顶分型;
底分型:
图2这种叫底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顶分型的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底分型的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由于顶分型的底和底分型的顶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就可以简称为顶和低。
也就是说,当我们以后说顶和底时,就分别是说顶分型的顶和底分型的底。
2.2.笔:
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所谓笔,就是顶和底之间的其他波动,都可以忽略不算,但注意,一定是相邻的顶和底,隔了几个就不是了。
上升的一笔,由结合律,就一定是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
下降的一笔,就是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
注意,这里的上升、下降K线,不一定都是3根,可以无数根,只要一直保持这定义就可以。
当然,简单的,也可以是1、2根,这只要不违反结合律和定义就可以。
但这里有一个细微的地方要分清楚,因为结合律是必须遵守的,像图3这种,顶和底之间必须共用一个K线,这就违反结合律了,所以这不算一笔,而图4,就光是顶和底了,中间没有其他K线,一般来说,也最好不算一笔,而图5,是一笔的最基本的图形,顶和底之间还有一根K线。
在实际分析中,都必须要求顶和底之间都至少有一K线当成一笔的最基本要求。
2.3.从分型到笔,必须是一顶一底。
那么,两个顶或底能构成一笔吗?
这里,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只是把好几笔当成了一笔,所以只要继续用一顶一底的原则,自然可以解决;
第二种,在两个顶或底中间没有其他的顶和底,这种情况,意味着第一个顶或底后的转折级别太小,不足以构成值得考察的对象,这种情况下,第一个的顶或底就可以忽略其存在了,可以忽略不算了。
根据上面的分析,对第二种情况进行相应处理(类似对分型中包含关系的处理),就可以严格地说,先顶后底,构成向下一笔;
先底后顶,构成向上一笔。
而所有的图形,都可以唯一地分解为上下交替的笔的连接。
显然,除了第二种情况中的第一个顶或底类似的分型,其他类型的分型,都唯一地分别属于相邻的上下两笔,是这两笔间的连接。
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膝盖就是分型,而大腿和小腿就是连接的两笔。
2.4.K线包含关系:
在实际图形里,有些复杂的关系会出现,就是相邻两K线可以出现如图6这种包含关系,也就是一K线的高低点全在另一K线的范围里,这种情况下,可以这样处理,在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而两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
反之,当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而两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
经过这样的处理,所有K线图都可以处理成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
而图7,就给出了经过以上处理,没有包含关系的图形中,三相邻K线之间可能组合的一个完全分类,其中的二、四,就是分别是顶分型和底分型,一可以叫上升K线,三可以叫下降K线。
2.5.K线包含关系定义:
用[di,gi]记号第i根K线的最低和最高构成的区间,当向上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axdi,max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也就是说,这n个K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为[maxdi,maxgi]的K线是一回事情;
向下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K线的包含关系必须遵守结合律,其为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
也就是说,第1、2根K线是包含关系,第2、3根也是包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3根就有包含关系。
因此在K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什么是向上?
什么是向下?
假设,第n根K线满足第n根与第n+1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gn>
=g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上的;
如果dn<
=d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下的。
有人可能又要问,如果gn<
gn-1且dn>
dn-1,算什么?
那就是一种包含关系,这就违反了前面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的假设。
同样道理,gn>
=gn-1与dn<
=dn-1不可能同时成立。
上面包含关系的定义已经十分清楚,就是一些最精确的几何定义,只要按照定义来,没有任何图是不可以精确无误地、按统一的标准去找出所有的分型来。
注意,这种定义是唯一的,有统一答案的,没有任何含糊的地方,是可以在当下或任何时候明确无误地给出唯一答案的,这答案与时间无关,与人无关,是客观的,不可更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被分析的K线已经走出来。
2.6.再说分型、笔
如果没有包含关系,3个K线就可以决定一个分型。
但注意,任何相邻的分型之间必须满足结合律,也就是,不能有些K线分属不同的分型,这样是不允许的。
一般来说,对不熟悉的人,首先应该按定义,把分析的图中的分型按照包含关系以及结合律的最基本处理后给标记好,顶分型可以用向下的箭头、底分型可以用向上的箭头,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有了上面这基础工作,那这个图就可以看成只有这些分型,分型之间的K线都可以暂时不用管。
下面的工作,就是确定笔了。
笔,必须是一顶一底,而且顶和底之间至少有一个K线不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
当然,还有一个最显然的,就是在同一笔中,顶分型中最高那K线的区间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线的区间,如果这条都不满足,也就是顶都在低的范围内或顶比底还低,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在确定笔的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上面的条件,这样可以唯一确定出笔的划分。
这个划分的唯一性很容易证明,假设有两个都满足条件的划分,这两个划分要有所不同,必然是两个划分从第N-1笔以前都是相同的,从第N笔开始出现第一个不同,这个的N可以等于1,这样就是从一开始就不同。
那么第N-1笔结束的位置的分型,显然对于两个划分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顶或底。
对于是顶的情况,那么第N笔,其底对于两个划分必然对应不同的底分型,否则这笔对两个划分就是相同的,这显然矛盾。
由于分型的划分是唯一的,因此,这两种不同的划分里在第N笔对应的底分型,在顺序上必然有前后高低之分,而且在这两个底之间不可能还存在一个顶,否则这里就不是一笔了。
如果前面的底高于后面的底,那么前面的划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按这种划分,该笔是没有完成的,一个底不经过一个顶后就有一个更低的底,这是最典型的笔没完成的情况。
如果前面的底不低于后面的底,那么如果再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前,如果有一个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那么,这两种划分都是不正确的,所划分的笔都是没完成的;
如下面一个顶分型出现前,没有一个底分型低于前面的底,那么下面一个顶分型,必然高于前面的底,因此,前面的底和这个顶分型就是新的N+1笔,因此,第N笔和第N+1笔就有了唯一的划分,这个第N笔开始有不同划分相矛盾。
关于第N-1笔结束的位置的分型是底的情况,可以类似去证明。
综上所述,显然,笔的划分是唯一的。
2.7.从上面笔划分的唯一性证明中,其实也知道如何去划分笔的步骤:
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
如果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
对于底,前面的高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前面那个可以X掉。
不满足上面情况的,例如相等的,都可以先保留。
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
如果相邻的性质一样,那么必然有前顶不低于后顶,前底不高于后底,而在连续的顶后,必须会出现新的底,把这连续的顶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底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顶,都X掉;
在连续的底后,必须会出现新的顶,把这连续的底中最先一个,和这新出现的顶连在一起,就是新的一笔,而中间的那些底,都X掉。
显然,经过上面的三个步骤,所有的笔都可以唯一地划分出来。
2.8.线段:
线段至少有三笔。
线段无非有两种,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和从向下一笔开始的。
对于从向上一笔开始的,其中的分型构成这样的序列:
d1g1d2g2d3g3…dngn(其中di代表第i个底,gi代表第i个顶)。
如果找到i和j,j>
=i+2,使得dj<
=gi,那么称向上线段被笔破坏。
对于从向下一笔开始的,其中的分型构成这样的序列:
g1d1g2d2…gndn(其中di代表第i个底,gi代表第i个顶)。
=i+2,使得gj>
=di,那么称向下线段被笔破坏。
2.9.线段的最基本的前提,是线段的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这里必须特别强调一次。
线段至少有三笔,但并不是连续的三笔就一定构成线段,这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2.10.由上面线段被笔破坏的定义可以证明:
缠中说禅线段分解定理:
线段被破坏,当且仅当至少被有重叠部分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破坏。
而只要构成有重叠部分的前三笔,那么必然会形成一线段,换言之,线段破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线段破坏。
2.11.当下性与客观性:
为什么要当下的?
因为如果当下那些K线还没走出来,那么具体的分型就找不出来,相应的笔、线段、最低级别中枢、高级别走势类型等就不可能划分出来,这样就无从分析了。
而一旦当下的K线走出来,就可以当下按客观标准唯一地找出相应的分型结构,当下的分析和事后的分析,是一样的,分析的结果也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不同。
因此,当下性,其实就是本ID的客观性。
2.12.分型的实际应用:
有人可能要问,如果看30分钟图,可能K线一直犬牙交错,找不到分型。
这有什么奇怪的,在年线图里,找到分型的机会更小,可能十几年找不到一个也很正常,这还是显微镜倍数的比喻问题。
确定显微镜的倍数,就按看到的K线用定义严格来,没有符合定义的,就是没有,就这么简单。
如果希望能分析得更精确,那就用小级别的图,例如,不要用30分钟图,用1分钟图,这样自然能分辨得更清楚。
再次强调,用什么图与以什么级别操作没任何必然关系,用1分钟图,也可以找出年线级别的背驰,然后进行相应级别的操作。
看1分钟图,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玩超短线,把显微镜当成被显微镜的,肯定是脑子水太多了。
2.13.线段的划分标准
2.13.1.用S代表向上的笔,X代表向下的笔。
那么所有的线段,无非两种:
一、从向上笔开始;
二、从向下笔开始。
简单起见,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为例子说划分的标准。
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可以用笔的序列表示:
S1X1S2X2S3X3…SnXn。
容易证明,任何Si与Si+1之间,一定有重合区间。
而考察序列X1X2…Xn该序列中,Xi与Xi+1之间并不一定有重合区间,因此,这序列更能代表线段的性质。
序列X1X2…Xn成为以向上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
序列S1S2…Sn成为以向下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
特征序列两相邻元素间没有重合区间,称为该序列的一个缺口。
2.13.2.关于特征序列,把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那么,如同一般K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非包含处理。
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成为标准特征序列。
以后没有特别说明,特征序列都是指标准特征序列。
参照一般K线图关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定义,可以确定特征序列的顶和底。
注意,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顶分型;
以向下笔开始的线段,只考察底分型。
2.13.3.在标准特征序列里,构成分型的三个相邻元素,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情况:
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第二种情况:
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低点开始的向上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顶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
而且,第二个序列中的分型,不分第一二种情况,只要有分型就可以。
上面两种情况,就给出所有线段划分的标准。
显然,出现特征序列的分型,是线段结束的前提条件。
本课,就是把前面“线段破坏的充要条件就是被另一个线段破坏”精确化了。
因此,以后关于线段的划分,都以此精确的定义为基础。
2.13.4.以上把线段的划分为两种情况。
分清楚是哪种情况,对划分线段十分关键。
其实,判断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特征序列的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这个分型结构中所谓特征序列的元素,其实是站在假设旧线段没被破坏的角度说的,而就像所有的分型一样,就算是一般K线的,都是前后两段走势的分水岭、连接点。
这和包含的情况不同,包含的关系是对同一段说的,而分型,必然是属于前后的,这时候,在构成分型的元素里,如果线段被最终破坏,那后面的元素肯定不是特征序列里的,也就是说,这时候,分型右侧的元素肯定不属于前后任何一段的特征序列。
这个道理其实很明白,例如前一段是向上的,那么特征序列元素是向下的,而在顶分型的右侧元素,如果最终真满足破坏前线段的要求,那么后线段的方向就是向下的,其特征序列就是向上的,而顶分型的右侧元素是向下的,显然不属于后一段的特征元素,而该顶分型的右侧元素又属于后一段,那么显然更不是前一段的特征元素。
所以,对于顶分型的右侧特征元素,只是一般判断方面的一种方便的预设,就如同几何里面,添加辅助线去证明问题一样,辅助线不属于图形本身,就如同顶分型的右侧特征元素其实不一定属于任何的特征元素,但对研究有帮助,当然是要大力去用的,如此而已。
2.13.5.补充资料:
Ø
缺口的概念。
缺口用向上的为例就是在该单位K线图上两相邻的K线间出现没有成交的区间。
例如,在上海指数日线单位的K线图里,1994年的7月29日与8月1日,就出现[339,377]这个区间没有成交。
那就说,[339,377]是一缺口。
缺口的回补,就是在缺口出现后,该缺口区间最终全部再次出现成交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在下一K线就出现,也可能永远不再出现。
例如[339,377]这一缺口,虽然不敢说永远不再回补,但到股市被消灭前,大概也没什么机会回补了。
根据缺口的是否回补,就构成了对走势行情力度的一个分类。
1、不回补,这显然是强势的;
2、回补后继续新高或新低,这是平势的;
3、回补后不能新高、新低,因而出现原来走势的转折,这是弱势的。
一般来说,突破性缺口极少回补,而中继性缺口,也就是趋势延续中的缺口,回补的几率对半,但都一定继续新高或新低,也就是至少是平势的。
而一旦缺口回补后不再新高、新低,那么就意味着原来的趋势发生逆转,这是衰竭性缺口的特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至少出现较大级别的调整,这级别至少大于缺口时所延续的趋势的级别。
也就是说,一个日线级别趋势的衰竭性缺口,至少制造一个周线级别的调整。
而一个5分钟级别的衰竭性缺口,至少制造一个30分钟级别的调整。
注意,这里的级别和缺口所在的K线图无关,只和本ID理论中的走势类型级别有关。
不同周期K线图和走势的级别,就如同不同倍度数显微镜和显微镜所观察的物体,这个比喻反复说了,不能再混淆了。
显然,日K线图有缺口,在日线以下的任何周期的K线图都会相应有缺口,而回补日线的缺口,不一定能回补日线以下周期K线图上的缺口。
另外,在盘整走势中的缺口,与在趋势中的缺口性质不同,属于普通缺口,这种缺口,一般都回补,而且没有太大的分析意义,唯一的意义,就是在中枢震荡中有一个目标,就是回拉的过程中,几乎肯定能至少拉回补掉缺口的位置。
2.13.6.特征序列的定义有点复杂,1、搞清楚特征序列,2、搞清楚标准特征序列,3、是标准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与底分型。
而分型又以分型的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间是否有缺口分为两种情况。
一定要把这逻辑关系搞清楚,否则一定晕倒。
2.13.7.显然,按照这个划分,一切同一级别图上的走势都可以唯一地划分为线段的连接,正如一切同一级别图上的走势都可以唯一地划分为笔的连接。
有了这两个基础,那么整个中枢与走势类型的递归体系就可以建立起来。
这是基础的基础,请务必搞清楚,否则肯定学不好。
2.14.线段划分标准的再分辨
2.14.1.特征序列中元素的包含关系:
首先的前提是这元素都在一特征序列里,如果两个不同的特征序列之间的元素,讨论包含关系是没意义的。
显然,特征序列的元素的方向,和其对应的段的方向是刚好相反的,例如,一个向上段后接着一个向下段,前者的特征序列元素是向下的,后者是向上的,因此,根本也不可能存在包含的可能。
2.14.2.为什么可以定义特征序列的分型:
因为在实际判断中,在前一段没有被笔破坏时,依然不能定义后特征序列的元素,这时候,当然可以存在前一特征序列的分型。
同时,由于还在同一特征序列中,因此,序列元素的包含关系是可以成立的;
而当前一段被笔破坏时,显然,最早破坏的一笔如果不是转折点开始的第一笔,那么特征序列的分型结构也能成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转折点前的最后一个特征序列元素与转折点后第一个特征元素之间肯定有缺口,而且后者与最早破坏那笔肯定不是包含关系,否则该缺口就不可能被封闭,破坏那笔也就不可能破坏前一线段的走势。
这里的逻辑关系很明确的,线段要被笔破坏,那么必须其最后一个特征序列的缺口被封闭,否则就不存在被笔破坏的情况。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最早破坏那笔就是转折点下来的第一笔。
这一笔,如果后面延伸出成为线段的走势,那么这一笔就属于中间地带,既不能说是前面一段的特征序列,更不能说是后一段的特征序列,在这里情况下,即使出现似乎有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的走势,也不能算。
因为,这一笔不是严格地属于前一段的特征序列,属于待定状态,一旦该笔延伸出三笔以上,那么新的线段就形成了,那时候谈论前一线段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就没意义了。
2.14.3.总之,上面说得很复杂,其实就是一句话,特征序列的元素要探讨包含关系,首先必须是同一特征序列的元素,这在理论上十分明确的。
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从转折点开始,如果第一笔就破坏了前线段,进而该笔延伸出三笔来,其中第三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简 分型笔 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