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637664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2.48KB
生理学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
《生理学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课程标准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
基础理论模块
生命基本特征及功能调节
1.能理解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2.能解释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机制,负反馈、正反馈的意义
3.熟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4.了解生理学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5.能用兴奋性的相关知识解释刺激与人体反应的联系,并用于实际生活
6.能说出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及特点
任务1:
生理学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任务2:
生理学发展简史
任务3:
生命的基本特征
任务4:
内环境与稳态
任务5:
人体功能的调节
活动方式:
1.以人体的生命表现导入
2.教学内容:
运用举例讲解生理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对比法讲解机体功能调节方式的特点
兴奋性概念
刺激与反应概念
刺激三要素
兴奋性的变化
内环境概念
稳态概念和意义
神经调节概念
体液调节概念
自身调节概念
反馈概念
负反馈概念和意义
正反馈概念和意义
3(理论)
2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
2.神经细胞及肌细胞兴奋表现及联系
1.能理解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原理
2.能表述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肌细胞收缩的原理
3.能解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原理;
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4.能用物质转运和兴奋性的知识点来解释生理现象
细胞膜的组成
跨膜物质转运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任务6:
兴奋收缩耦联
任务7:
肌肉收缩机制
1.从新陈代谢导入细胞功能的讲解
借标本实例讲解神经、肌细胞的兴奋性及其表现,解决因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
单纯扩散概念
易化扩散概念
主动转运概念
入胞和出胞概念
静息电位概念和机制
动作电位概念和机制
终板电位概念
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肌丝滑行学说
等长收缩概念
等张收缩概念
前负荷概念和意义
后负荷概念和意义
5(理论)
3
器官系统模块
1.血浆渗透压
2.血细胞生理功能3.血液凝固
4.ABO血型及的鉴定输血
1.理解血浆渗透压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2.能解释各类血细胞的正常值及生理功能,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ABO血型及输血
3.能理解血浆酸碱度,各种血细胞的生理特性,Rh血型系统
4.能解释血沉,红细胞的生成,抗凝物质,纤溶,红细胞脆性,红细胞凝集
4.能将输血原则及注意事项运用于临床
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理化特性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凝固和纤溶
血型和输血
1.以输血的由来导入血液的功能及血型
结合腌制食品讲解血浆渗透压内容,以临床病案为例讲解血液凝固和输血,通过血型鉴定实验加强对血型分型原则的理解
血液的功能
血细胞比容概念
血量
血浆渗透压意义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白细胞的功能
血小板的功能
血液凝固途径、过程
纤溶调节
血型概念
输血原则
6(理论)
4
1.心脏生理(心脏泵血机制)
2.血管生理(血压形成、组织液的生成)
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能理解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脏的泵血功能,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2.能解释心音的种类和意义,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微循环的组成及血流通路,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及其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能说明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微循环的调节
4.能用心肌细胞的自律、兴奋、传导和收缩特性解释心脏的泵血过程、机制,解释临床一些心脏用药的原理
5.能分析不同的生理状态下,血压的变化及机制
6.会用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病生水肿出现的原因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心肌生理特性
心脏射血功能
主要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动脉血压
微循环
任务7:
组织液与淋巴液
任务8:
静脉血压
任务9:
神经调节
任务10:
体液调节
1.以人体基本生命体征(心率和血压)导入循环系统
借心血管系统的临床病案,分析心血管的功能及机制,讲解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或用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机制
心脏射血功能分期和评价
血管分类
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微循环的通路
组织液和淋巴液的形成和功能
静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神经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特点
10(理论)
5
呼吸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1.能理解肺通气、呼吸气体的交换及PCO2、PO2、[H+]对呼吸的影响
2.能解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3.能解释呼吸道的功能特征以及肺的非呼吸功能
4.能说出呼吸的基本过程并分析临床常见呼吸困难的病因
5.会用生理学知识解释不同条件下呼吸变化的原因,为今后呼吸疾病学习奠定基础
呼吸过程
肺通气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气体的运输
呼吸调节
1.以呼吸困难来导入呼吸的基本过程
通过呼吸困难病案,分析呼吸具体过程及影响因素
3.用图表形式小结
呼吸概念
肺通气动力、阻力、评价
呼吸膜组成、功能
气体交换影响因素
氧气运输
血氧饱和度
氧含量、氧容量、血氧饱和度
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呼吸中枢
呼吸反射
常见的影响呼吸的体液因素
6
消化、吸收过程及机制
1.能理解消化的概念;
胃液、胰液的主要成份及其主要作用;
吸收的概念及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2.能解释胃的运动形式及其作用,胃排空的概念
3.能解释小肠内的消化液及其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及其作用;
大肠的功能
4.能说出食物在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消化过程,会用正常生理状态下胃液和胰液不消化自身的机制来解释溃疡和胰腺炎发病机制
5.能说出三大营养物质及无机盐的吸收过程
消化、吸收概述
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
胃内消化
小肠内消化
吸收部位和机制
小肠的吸收功能
1.以正常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物质的来源导入消化和吸收
借助分析食物摄入后的过程条理化讲解知识点,合理运用图示、类比和病案分析的教学手段
消化、吸收概念
胃液的组成、功能
胃的运动
胰液的组成和功能
小肠和大肠的运动
7
1.能量代谢与体温的联系
2.物理方法降温涉及的机制
1.能理解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基础代谢率的测算
2.能解释人体体温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值体温的神经调节。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3.能理解基础代谢率;
体温调定点学说
4.能理解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测定原理
5.能说出各种因素(环境、食物、运动和精神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6.能将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指标用于一些内分泌疾病的诊断
7.能将机体的散热方式用于临床物理降温
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影响能量代谢因素
基础代谢
正常体温
产热和散热
体温调节
1.以机体的体温如何维持稳定来导入
借助发热这一情景来讲解产散热及机制
能量来源
影响代谢因素
基础代谢概念、测定、意义
正常体温概念、数值、变化
产热、散热方式
体温调节方式
2(理论)
8
肾脏的排泄过程
1.能理解排泄的概念及主要排泄器官
2.能解释尿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能理解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4.能理解尿液的成份及理化性质
5.能解释肾脏在排泄及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意义;
排尿活动
6.能说出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并能利用影响尿液生成因素来分析尿液理化变化的可能机制
7.能理解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基本过程,帮助药理利尿药知识点的学习
肾的结构和血流特点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尿的浓缩和稀释
尿生成调节
尿液及排放
1.以肾衰竭为导入排泄
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展示尿液生成的过程,结合临床病案讲解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可前后类比肾小球的滤过和组织液的生成以强化知识点
肾的血流特点
滤过膜组成、作用
球管平衡
重吸收的特点和物质
肾糖阈
渗透性利尿
ADH的作用
排尿障碍
9
视觉和听觉器官(色盲检查、视敏度、听力测定)
1.能理解眼的三个调节、眼的折光异常、眼感光系统;
说出视敏度与视野的概念
2.能理解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3.能理解前庭的功能和半规管的功能
4.能正确使用音叉及视力图表测定听力及视力
5.能用生理学视觉知识点分析不同的视觉障碍成因
6.能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来区分耳聋的类型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视觉器官
听觉器官
前庭器官
1.以常见的感觉导入感觉器官
以临床失明为情景,用直观图示讲解视觉形成的过程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概念、区别
感受器生理特性
眼的折光异常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觉现象
听阈
内耳感音功能
半规管的功能
前庭反应
4(理论)
10
神经系统的作用(针刺激肢体后人体的表现及机制)
1.能理解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感觉投射系统;
肌牵张反射;
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熟悉神经纤维兴奋传导功能的特征;
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形式;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中枢抑制;
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能理解痛觉生理
3.能理解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
4.能说出感觉、运动的形成过程,能分析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受损后的机体功能变化及其机制
5.能区分内脏痛(牵涉痛)与体表痛,提示临床处理疼痛的注意事项
6.能说出不同机能状态下,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各系统的功能调节
神经元
突触
反射一般规律
感觉功能
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以针刺一侧肢体后的人体的反应为导入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反射弧分析实验加深学生对于感觉和运动形成过程的理解
神经元概念、组成、功能
突触概念、过程、特点
递质分类
中枢兴奋与抑制
深浅感觉通路的特点
脊休克
丘脑分类、功能
去大脑僵直
皮层感觉区特点
运动单位
牵张反射、肌紧张、腱反射
共济失调
帕金森氏病
舞蹈症
皮层运动区的特点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递质和受体的分布
8(理论)
11
内分泌系的生理作用及其调节
1.能理解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腺垂体激素的生理作用,三个功能轴
2.能解释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3.能解释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与调节;
知道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与调节
4.能解释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与调节
5.能理解肾上腺髓质的作用与调节
6.能理解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激素的一般特征;
激素的作用机制
7.能说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并解释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
8.能说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生成的调节,帮助理解临床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注意事项
9.能通过胰岛素的作用解释糖尿病的可能机制及治疗措施
内分泌和外分泌
激素作用机制和一般特征
下丘脑和垂体
甲状腺
肾上腺
胰岛
1.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为导入
多结合相应内分泌疾病表现讲解激素的生理作用
内分泌概念、方式
激素作用机制、特征
生长素作用
巨人症、侏儒症、肢端肥大症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甲状腺素合成、运输、分泌、作用、调节
糖皮质激素作用、调节
盐皮质激素作用
胰岛素作用
糖尿病
12
生殖器官的功能
1.能理解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2.能解释月经周期中雌孕激素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3.能理解睾丸的功能及其调节
4.能说出女性月经周期性激素的变化规律,帮助理解避孕药物作用机制
睾丸的功能
卵巢的功能
月经周期
教师指导出学习重点,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学习
睾酮的作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
月经周期分期、激素变化、内膜变化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
1.根据本课程标准,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理学优质教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分析各版本教材的特点,取长补短,重组教材,做到教学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2.在选用教材的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一方面强调生理学知识的重难点学习,另一方面还应注意与后续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内容的连贯性。
(二)教学建议
1.在课程内容组织上,以“能用、够用”为度,将一些涉及假说和分子机制的内容略讲,将学生容易理解的例如血液和生殖的部分内容改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重点讲授与后续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
机体各系统(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的重要生理功能、机制及其功能调节。
2.生理学属于医学生首次接触的功能学科,其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而专科层次的学生整体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为强化教学效果,授课时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
3.提高整体实验项目的设计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验过程中,在加深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4.重难点的处理:
部分生理教学内容较为抽象,依据课程标准来讲透重点、多次重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5.生理学实验教学是学生以实验小组的形式首次接触活体动物实验,教学过程重,注重灌输学生珍重生命的观念,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为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基础。
五、课程评价
课程内容与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临床医师岗位需求的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相关能力要求接轨,使执业资格考试及岗位需求与课程系统性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达到相应的职业要求。
任课教师的知识、能力要与课程相匹配,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
对教师的评价分为校系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
校系督导主要从教案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同行评价主要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评价主要从教师对学生的准备情况、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及思想教育等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突出过程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
过程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素质目标及能力目标,包括学生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课堂问答等内容;
阶段考核分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理论考试重在对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的考核,实践技能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
实验考核融入机能实验学考核之中。
结合后续临床课程授课教师、毕业生、用人单位及社会多方评价及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促使课程不断改进与完善。
编写成员:
编写时间:
审核人:
批准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