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鞍部的提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630186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09MB
地形鞍部的提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地形鞍部的提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鞍部的提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目的:
利用水文分析的方法提取地形鞍部点,通过多种GIS空间分析方法的应用,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要求:
利用水文分析模块和空间分析模块相应功能提取样区地形鞍部点。
4.数据:
25米分辨率的DEM数据,面积约为59平方公里。
5算法思想:
鞍部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可被认为是原始地形中的山脊和反地形中的山脊会合的地方,因此可以通过提取正反地形的山脊线并求其交点,获取鞍部点。
6.操作步骤:
(1)正地形、等高线和晕渲图的提取:
同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提取中一样,由于鞍部点的整体位置是处于山脊上的,需要提取出地形以过滤那些在负地形上的错误的点。
正地形的提取过程与第一个例子完全相同,提取过程分别是:
利用11*11的窗口进行平均值的邻域分析,结果为meandem,原始DEM与meandem相减并以0为界进行重分类,大于0的属性值赋值为1,小于0的赋值为0,结果命名为zhengdixing。
利用SpatialAnalyst菜单下的SurfaceAnalysis菜单中的Contour和Hillshade工具分别提取样区等高距为40米的等高线数据ctour和样区晕渲图hillshade
(2)山脊线的提取
山脊线的提取与练习1(见“小傻帽吧”文库中的“山脊线、山谷线的提取”,就是用到Hydrology水文分析工具的那个word文档)中山脊线的提取过程完全相同。
分别是进行洼地填充—水流方向提取—汇流累计量计算—汇流累积量等于0的提取。
提取过程产生的各个数据分别为:
filldem、flowdir、flowacc以及flowacc0
好吧,为了方便大家,我还是在重复下山脊线提取的过程吧O(∩_∩)O~
a洼地填充:
使用Hydrology工具中的fill工具
b无洼地水流方向计算:
Hdrology中的flowDirfill
c:
汇流累积量计算:
Hdrology中的flowAccumulation工具
d汇流累积量为0的提取:
spaitialAnalyst模块的下拉箭头,单击RasterCalculator,计算:
e邻域处理:
f重新分类:
g将二值化的neiborfacc00进行重分类为reneibor,将属性值接近1的那一类的属性值赋值为1,其余赋值为0
h用spatialAnalyst菜单下的RasterCalculator将重分类后的reneibor数据与正地形数据zhengdixing相乘,消除那些存在于负地形区域中的错误山脊线,然后将计算结果进行重分类,所有值不为1的栅格赋值为nodata,记得到山脊线.
(3)反地形山脊的提取
反地形山脊的提取与练习1中山谷的提取过程完全相同,分别是基于原始DEM计算出反地形DEM数据(计算中是利用原始DEM减去常熟3000);
基于反地形DEM数据提取水流方向数据;
基于水流方向数据进行汇流累积量数据;
提取汇流累积量数据等于0的栅格。
提取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分别为:
fandem,flowdirfan,flawccfan以及fanfacc0
(4)鞍部点的提取
1)利用SpatialAnalyst菜单下的RasterCalculator的工具将山脊线数据flowcc0和山谷线数据fanfacc0相乘,结果命名为anbuqu
2)利用同样的方法将上一步中提取出的数据anbuqu和正地形数据zhengdixing相乘就得到了鞍部点的栅格数据,命名为rasteranbu
3)重分类rasteranbu,所有0值赋为NODATA数据,属性为1的值保持不变,重分类后的数据为rasteranbu2
4)将栅格数据rasteranbu2转换成矢量结构数据anbudian(RastertoFeatures)配合等高线数据和晕渲图对矢量形式的鞍部点数据进行编辑,剔除那些处于样区的边缘以及内部的伪鞍部点。
最后得到的鞍部点数据如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形 鞍部 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