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2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627307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18
- 大小:2.92MB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2Word文档格式.docx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2Word文档格式.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快速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两侧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
二、主干路
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
自行车交通量大时,宜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形式,如三幅路或四幅路。
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
三、次干路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
四、支路
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第2.1.2条
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占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Ⅱ、Ⅲ级。
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
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
小城市应采用Ⅲ级标准。
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第二节计算行车速度
第2.2.1条
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
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第三节设计车辆
第2.3.1条
机动车设计车辆外廓尺寸见表2.3.1及图2.3.1。
第2.3.2条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外廓参考尺寸见表2.3.2。
第四节道路建筑限界
第2.4.1条
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
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
最小净高见表2.4.1。
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第五节设计年限
第2.5.1条
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
快速路、主干路为20a;
次干路为15a;
支路为10~15a。
第2.5.2条
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见第10.2.2条。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10a。
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
第六节道路抗震设防
第2.6.1条
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第2.6.2条
道路工程以设计地震烈度表示的设防起点一般为8度。
以下情况设防起点应为7度,7度以下不设防。
一、高填方路基边坡或深挖方路堑边坡,地震时可能产生大规模滑坡、塌方的重要路段。
二、重要附属构筑物如高挡土墙、高护坡、高护岸等。
二、软土层或可液化土层上的道路工程。
四、粒料路面为5a。
第三章道路通行能力
第一节设计小时交通量
第3.1.1条
机动车道通行能力按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断面的小客车数计;
中、小城市小型汽车很少时,可按普通汽车计。
计算路段的通行能力时,车种换算系数见表3.1.1-1。
计算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时,车种换算系数见表3.1.1-2。
第3.1.2条
确定车道数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按下式计算。
第3.1.3条
年平均日交通量或平均日交通量与k、δ值均应由各城市观测取得。
未进行观测的城市可参照性质相近的邻近城市的数值选用。
新辟道路可参照性质相近的同类型道路的数值选用。
不能取得时,k值可采用11%,δ值可采用0.6。
第3.1.4条
确定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时,应综合考虑现有交通量、正常增长交通量、吸引交通量、发展交通量等。
第二节道路通行能力
第3.2.1条
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当本市没有ti的观测值时,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3.2.1-1的数值。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进行折减。
第3.2.2条
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h·
m);
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veh/(h·
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受平面交叉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
以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
自行车交通量大的城市采用大值,小的采用小值。
第3.2.3条
信号灯管制十字形交叉的设计通行能力按停止线法计算。
十字形交叉的设计通行能力为各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为各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一、各种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1、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按下式计算:
2、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按下式计算;
二、进口道设有专用左转与专用右转车道时,设计通行能力应按照本面车辆左、右转比例计算。
先计算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再计算专用左转及专用右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1、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按下式计算:
2、专用左转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按下式计算:
3、专用右转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三、进口道设有专用左转车道而未设专用右转车道时,专用左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N1应按本面左转车辆比例β1计算,如下式:
四、进口道设有专用右转车道而未设专用左转车道时,专用右转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Nr按本面右转车辆比例βr
计算,如下式:
五、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对面到达的左转车超过3~1pcu时,应折减本面各种直行车道(包括直行、直左、直右及直左右等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第3.2.4条
信号灯管制T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各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典型计算图式见图3.2.4-1及图3.2.4-2。
一、图3.2.4-1中T形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为A、B、C各进口道通行能力之和,还应验算C进口道左转车对B进口道通行能力的折减。
按以下规定计算:
1、A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式(3.2.3-1)计算。
2、B进口道为直右车道,其设计通行能力用式(3.2.3-2)计算。
3、C进口道为直左车道,其设计通行能力用式(3.2.3-3)计算。
当C进口道每个信号周期的左转车超过3~4pcu时,应折减B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式(3.2.3-12)计算。
二、图3.2.4-2中T形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为A、B、C各进口道通行能力之和。
应验算C进口道左转车对B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按以下规定计算:
2、B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用式(3.2.3-10)计算,式中Nsl为本面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3、C进口道的直行车辆不受红灯信号控制,通行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应受交通特性的制约。
如直行车道的车流与对向车流大致相等时,则C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可采用B进口道的数值。
第3.2.5条
信号灯管制交叉口进口道的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000veh/(h·
第3.2.6条
环形交叉口机动车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与相应非机动车数见表3.2.6。
表列数值适用于交织长度为lw=25~30m。
当lw=30~60m时,表中机动车车行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应进行修正。
修正系数ψw按下式计算:
第三节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
桥、人行地道的通行能力
第3.3.1条
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见表3.3.1。
第3.3.2条
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设计通行能力折减系数规定如下:
一、全市性的车站、码头、商场、剧场、影院、体育馆(场)、公园、展览馆及市中心区行人集中的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采用0.75。
二、大商场、商店、公共文化中心及区中心等行人较多的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计算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采用0.80。
三、区域性文化商业中心地带行人多的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等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采用0.85。
四、支路、住宅区周围道路的人行道及人行横道计算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采用0.90。
第3.3.3条
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的设计通行能力见表3.3.3。
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4.1.1条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
第4.1.2条
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
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第4.1.3条
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
第二节横断面布置
第4.2.1条
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见图4.1.2-1~图4.1.2-8。
图中:
ωr——红线宽度(m);
ω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m);
ω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
ωpc——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路面宽度(m);
ωpb——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m);
ωmc——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mb——非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l——侧向净宽(m);
ωdm——中间分隔带宽度(m);
ωsm——中间分车带宽度(m);
ωdb——两侧分隔带宽度(m);
ωsb——两侧分车带宽度(m);
ωa——路侧带宽度(m);
ωp——人行道宽度(m);
ωg——绿化带宽度(m);
ωf——设施带宽度(m);
ωs——路肩宽度(m);
ωsh——硬路肩宽度(m);
ωsp——保护性路肩宽度(m)。
各种横断面型式的适用条件如下:
一、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
二、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
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
三、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
四、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第4.2.2条
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型式的横断面。
当道路横断面型式或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变化时,应设过渡段,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为起止点。
第4.2.3条
桥梁、隧道断面型式规定如下:
一、小桥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
大、中桥断面型式中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
计算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m的道路的两侧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
桥上不应设停车带。
二、隧道的的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
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但曲线隧道不得用标线代替。
隧道中不应设置停车带。
第三节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
第4.3.1条
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根据车型及计算行车速度确定。
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4.3.1。
第4.3.2条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包括几条车道宽度。
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
单幅路与三幅路机动车车行道上采用临时实体中间分隔物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分隔物与两侧路缘带宽度,见图4.3.2-1。
采用双黄线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双黄线宽度,见图4.3.2-2。
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特殊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不得采用双黄线;
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主干路宜设中间分车带,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
第四节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路面
宽度与路面结构
第4.4.1条
非机动车车行道主要供自行车行驶,应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自行车车道条数。
非机动车道路而宽度包括几条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宽度。
三幅路或四幅路的非机动车车行道上如有兽力车、三轮车、板车行驶时,两侧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除按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确定外,还应适当加宽。
为减少分隔带断口,保证机动车交通顺畅,允许少量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顺向行驶一段距离时,应适当加宽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
第4.4.2条
非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4.4.2。
第4.4.3条
非机动车道路面应根据筑路材料、施工最小厚度、路基土种类、水文情况以及当地经验,确定结构组合与厚度。
有少量机动车行驶时,路面结构应满足机动车行驶要求。
路面结构应有足够强度。
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
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和水稳定性。
处于潮湿地带及冰冻地区的道路应设垫层。
第五节路侧带宽度及人行道铺装结构
第4.5.1条
路侧带宽度应根据道路类别、功能、设计行人交通量、绿化、沿街建筑性质及布设公用设施要求等确定。
第4.5.2条
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
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由式(4.5.2)计算,并不得小于表4.5.2-1的规定。
二、绿化带宽度见第13.2.11条。
三、设施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等所需宽度。
红线宽度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与绿化带合并,但应避免各种设施与树木间的干扰。
设施带宽度见表4.5.2-2。
第4.5.3条
人行道铺装结构设计应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及工业废渣的原则,并考虑施工最小厚度。
人行道铺装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美观。
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
处于潮湿地带及冰冻地区时,应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
大型商店、大型公共文化机构、名胜古迹、公园、广场等附近和游览区道路的人行道面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并注意美观。
车辆出入口处人行道铺装的结构和厚度应根据车辆荷载确定。
第六节
分车带
第4.6.1条
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
分车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
分车带形式见图4.6.1。
分车带最小宽度及侧向净宽等见表4.6.1。
第4.6.2条
分隔带可用缘石围砌,高出路面10~20cm,在人行横道及停靠站处应铺装。
第4.6.3条
积雪地区分隔带宽度除满足第4.6.1条要求外,还应根据临时堆放积雪的要求进行验算。
一、积雪地区类别按重现期为20a一遇的年积雪厚度、年积雪时间、一次降雪厚度等指标,划分为重积雪地区、中积雪地区和一般积雪地区三类,见表4.6.3。
二、积雪地区分隔带宽度应根据不同类别积雪地区降雪量的大小及临时堆放积雪的要求确定。
降雪初期允许将路面积雪临时堆放在分隔带上,积雪地区分隔带宽度应大于或等于堆雪宽度。
两侧分隔带的宽度可按临时堆放机动车道路面宽度之半的积雪量计算,其余允许堆到路侧带上;
中间分隔带的宽度可按临时堆放路面全宽的积雪量计算。
堆雪宽度按式(4.6.3-1)及式(4.6.3-2)计算。
两侧分隔带堆雪宽度应按下式计算:
中间分隔带堆雪宽度应接下式计算:
三、分隔带堆雪高度自路面边缘算起应小于或等于1.1m。
第七节
路肩
第4.7.1条
采取边沟排水的道路应在路面外侧设路肩。
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及保护性路肩,见图4.7.1。
左侧路肩适用于双幅路或四幅路中间具有排水沟的断面,见图4.2.1-6。
第4.7.2条
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0km/h时,应设硬路肩。
硬路肩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
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薄。
硬路肩最小宽度见表4.7.2。
接近城市、村镇有行人的路段,右侧硬路肩宽度应根据人流确定,但不得小于表4.7.2规定值。
不设硬路肩时,路肩宽度不得小于1.25m。
第4.7.3条
保护性路肩宽度应满足安设护栏、杆柱、交通标志牌的要求。
最小宽度为50cm。
保护性路肩为土质或简易铺装。
第4.7.4条
快速路右侧路肩宽度小于2.5m,且交通量较大时,应设紧急停车带,其间距宜为300~500m。
紧急停车带宽度及各部尺寸见图4.7.4。
第八节路拱曲线与路拱坡度
第4.8.1条
根据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横坡度等,选用不同方次的抛物线形、直线接不同方次的抛物线形与折线形等路拱曲线形式,见图4.8.1-1~图4.8.1-4。
一、不同方次的抛物线路拱见图4.8.1-1。
不同方次的抛物形路拱设计坡度i为路拱中点与路边连线的坡度。
二、直线接不同方次的抛物线形路拱见图4.8.1-2。
直线接不同方次的抛物线形路拱设计坡度i为直线段横坡度。
三、折线形路拱包括单折线形及多折线形两种见图4.8.1-3及图4.8.1-4。
单折线形路拱设计坡度i为折线坡度;
多折线形路拱设计坡度i为靠近缘石折线的坡度。
第4.8.2条
路拱设计坡度应根据路面宽度、面层类型、计算行车速度、纵坡及气候等条件确定,见表4.8.2。
第4.8.3条
非机动车车行道路拱设计坡度可根据路面面层类型按表4.8.2选用。
第4.8.4条
人行道横坡度宜采用单面坡,横坡度为1~2%。
第4.8.5条
路肩中路缘带部分的横坡度与路面相同,其余部分的横坡度可加大1%。
第九节
缘石
第4.9.1条
缘石宜高出路面边缘10~20mm。
隧道内线形弯曲路段或陡峻路段等处,可高出25~40cm,并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稳定。
缘石宽度宜为10~15cm。
第五章平面与纵断面设计
第一节
平面设计
第5.1.1条
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一、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二、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三、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
四、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五、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第5.1.2条
直线、平曲线的布设与连接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直线长度宜满足下列要求:
1、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m)宜大于或等于计算行车速度(km/h)数值的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道路 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