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子厂IPQC工作标准手册doc 24页正式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624036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00.17KB
某电子厂IPQC工作标准手册doc 24页正式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某电子厂IPQC工作标准手册doc 24页正式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电子厂IPQC工作标准手册doc 24页正式版Word文件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后,制程检查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检查技术。
在生产线上不同点作随机的检查,证实操作员是否按要求工作。
另一个武装制程检查员的方法是数据。
品质数据的主要来源是品质工程师(QE,qualityengineer)。
QE分析数据、确认问题区域、然后起草和推动改正行动。
QE应该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工艺检查员。
有这些信息的帮助,检查员可以预测特定的问题,并作相应的行动。
QE也了解顾客的投诉,即“逃掉的”或没有发现的问题。
如果检查员知道顾客发现的问题,他/她可以监测和评估用于防止这些问题重复发生的方法的有效性。
制造过程是另一个提供反馈给制程检查员的地方。
这个反馈可以直接来自操作员或来自控制图表(图2a和2b)。
控制图经常给出了需要注意的过程问题的线索,或者是来自工艺工程师(processengineer),或者是来自维护人员。
对“失控”情况的反应就是采取更正与预防行动。
再一次,检查员又处在评估这些行动的有效性的位置。
表一、一个好的制程检查员应该知道:
良好的制造工艺流程
良好的材料控制
制造生产线
统计过程控制
制造操作员的训练要求与状态
产品的缺陷历史
良好的标贴控制
顾客反馈
所要求的测试方法
怎样检查产品
良好的静电控制
怎样与制造主管一起工作
制程检查员应该把其大部分时间花在制造线上(表一)。
他们应该确认产品正是按照顾客要求进行制造的。
如果他们怀疑SPC不是正确地进行的,他们应该拿出其自己的样品来证实他们的怀疑。
制程检查员在补焊(touchup)操作员后面检查,来判断这些操作员的熟练程度。
制程检查员应该监测测试工位,看看测试是否适当地完成,他们应该检查标贴工位,保证标贴的良好控制。
总之:
如果你有良好的制程检查员在岗位上,并且他们对制造有信心,那么你只要在产品出货的路上作真正随机的产品检查。
你可以有真正的“局外的”或“填充式的”检查。
在我们公司,IPQC赋予了新的工作内容,控制层面进行了扩充,是指供应商送货一进入公司开始的卸货阶段,IPQC就要开始介入,此过程主要是对卸货搬运进行控制,在成品阶段,也要对装卸过程进行控制;
工作目的:
明确碟机制程巡检员工作职责,以规范碟机制程作业,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预防批量性品质事故的发生。
工作范围:
巡回检查成品及各种厂内加工半成品的生产的全过程。
工作权责:
品质部IPQC负责生产物料的检查、作业规范检查、相关指导性文件的执行状况检查、异常品质问题的发现与反馈及效果追踪,以及防静电、老化、测试电压的监督检查。
工作原则:
全面了解生产工作程序,对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联络解决问题,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成为制程中的“天气预报员”。
二、工作项目介绍
2.1制程巡检员负责下述职责:
2.1.1对产线仪器设备设置查核;
(仪器设备查核)
2.1.2通过制程巡查,及时发现并反馈制程物料使用品质状况。
(物料查核)
2.1.3以工艺文件SOP、SIP及相关规定为依据,对制程进行例性稽核,以规范制程作业。
(作业查核)
2.1.4对生产综合日报中相关数据真实性的查核。
(数据查核)
2.1.5对工程更改、关键材料代换、新机型试产之品质状况进行跟踪。
(文件执行)
2.1.6对品质异常纠正与预防措施进行追踪。
(跟踪问题)
2.1.7对相关程序文件执行的查核(程序文件查核)
2.1.8对新机型进行安规检查(安规检查)
2.1.9防静电例行检查(ESD检查)
2.1.10新机型外观、丝印图形、工艺要求查核(外观、丝印、工艺查核)
2.2品质部QA主管督导上述职责之实施。
三、工作详细内容
3.1仪器设备查核
3.1.1对产线装配工具的检查:
(包括电批、风批、)
a、能熟练操作装配工具;
b、对照SOP检查产线工具是否为规定之型号;
c、按SOP要求检查产线装配、工具的设置是否正确,如风、电批挡位等。
d、检查是否按SOP要求进行接地;
(含大地与批头所接静电地)
e、检查所用电源是否按要求进行连接,如电源的档位是否正确;
f、对于SOP有要求(或工程文件要求)的重点工位扭力需要与工艺检查并核对是否一致;
3.1.2对产线加工工具的检查:
(包括电烙铁、电风吹、刀片、胶锤等)
a、按SOP检查产线设备档位设置是否正确,如电风吹档位;
b、对照SOP检查产线是否按要求使用工具。
c、对照SOP检查所用加工工具规格型号是否正确;
d、对于电烙铁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要求对其温度实施监控,具体要求也可以参照工程文件和IQC原材料对其要求的焊接温度范围;
3.1.3对产线测试仪器的检查
a、对仪器的规格型号熟悉,能对仪器的每个调节按钮的功能熟悉,能正确操作产线所有使用的仪器;
b、按SOP检查产线的仪器档位设置是否正确;
c、按SOP检查产线仪器配置是否正确。
d、按照仪器设备操作指导书检查产线操作设置是否正确;
e、对于需要接地的仪器设备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接地;
f、对于高压仪器还需要有设备运行检查作业指导书,并且需要填写设备运行状况记录表;
3.1.4对老化设备的检查
a、按SOP检查老化车、老化架有掉电现象;
b、检查老化设备能否正常工作,插座(头)是否过松;
c、检查连接线是否有破皮、断路现象;
d、检查老化车的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
3.1.5.产线静电防护检测
a、对静电环检测;
方法:
1.给静电测试仪装上电池(9V);
2.将静电测试仪的接地线接到产线的防静电地线上,并检查产线静电环接地情况;
3.请被测人员的手按到静电测试仪的按钮上;
4.观察静电测试仪的指示灯,如绿色灯亮,则表示正常,反之异常,通知产线更换或维修;
(测试之前一定需要确认:
A地线未氧化;
B被测试操作员手不要碰撞工作台面、拉线;
C静电手环需要与手腕良好接触,不能过松;
出现以上问题有时会导致误判防静电环的好与坏;
)
b、对静电地线检查;
按静电地线的走向,观测线路有没有断路等情况(防静电地线上还需要接1个1兆欧的水泥电阻);
3.1.6产线烙铁接地检查
如烙铁接地不良带有静电,在焊接静电敏感材料时,可能对静电敏感材料进行毁灭性的破坏;
检测方法:
用万用表的最小电阻挡,用一表笔接电源的地线,另一表笔接烙铁的外壳,观察万用表的读数,一般读数小于60欧;
反之接地不正常;
3.1.7对产线、FQC要求记录的表格进行查核,是否按时记录;
3.1.8检查结果记录于《IPQC巡回检查记录表》。
3.1.9每日检查产线上所放置的温湿度计,并保证加湿器运行正常;
(静电安全区室温23±
3℃,相对湿度45%-75%RH)
3.1.10表面电阻测试仪器(我厂要求包装材料表面电阻值为106-1010)
3.2物料使用状况查核
3.2.1对上线使用之物料进行抽查。
a、一般装配物料、包装物料、附件每条拉每两小时抽查5PCS;
检查内容包括:
Ⅰ、按BOM和物料代用通知检查物料规格、型号、颜色、料号等是否正确;
Ⅱ、检查物料的版本是否正确(如:
有版本的物料说明书、部分改模后的结构件等);
Ⅲ、检查包装物料的丝印、标志、内容是否正确。
IX、彩盒、说明书、纸箱需要对其使用的单位符号进行确认(是否使用SI基本单位)
b、新材料试用跟踪、反馈,每条拉每两小时抽查10PCS;
Ⅰ、熟悉《新材料试用作业指导书》;
A.小批量300套料,中批量2000(如生产紧急也可以进行跨流程进行中量试用,需要评估后经工程部审核、品质部长批准后方可执行)B.新材料试用时一般只允许出现一次不合格(公司产品之新增加的原材料则视情况决定)。
C.新材料检验合格后在物料包装上贴上紫色的“新材料试用”标签;
D.生产部按“新材料试用通知单”执行生产,并将产品隔离放置且标识清楚,IPQC对其标识、隔离状况、使用状况进行追踪监督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
Ⅱ、物料检查内容同aⅠ、Ⅱ、Ⅲ
Ⅲ、按《新材料试用通知单》要求,对新材料的标识进行检查,并要求产线隔离分开;
c、特采物料跟踪、反馈,每条拉每两小时抽查10PCS;
Ⅰ、熟悉《特采作业指导书》;
A.品质部IQC收到经批准的“物料特采申请单”后,执行物料特采标识及相关单据的填制签核与传递,并标识上白色的“MRB”贴纸;
B.品质部IPQC负责追踪内部使用之特采物料使用状况,填制“特采物料使用记录单”并由OA系统发至相关部门;
C.监督生产部按“物料特采申请单”上之使用对策及评审意见执行特采物料的使用。
Ⅱ、物料检查内容同aⅠ、Ⅱ、Ⅲ;
Ⅲ、将特采物料使用详细情况记录于OA的特采使用记录栏目;
d、紧急放行的物料进行跟踪;
Ⅰ、熟悉《紧急放行作业指导书》;
A、紧急放行物料投入产线时,由工程部、生产部、品质部PQC按各自职责实施监控。
B、经审批后,由IQC在物料外包装上贴“紧急放行”标识。
产部领回紧急放行物料后,及时通知PE和PQC;
Ⅱ、检查内容同aⅠ、Ⅱ、Ⅲ;
Ⅲ、跟踪结果记录于《巡回检查记录表》中;
e、关键物料(如安规元器件、电磁兼容器件)每条拉每两小时抽查一次5PCS。
Ⅰ、按《安规关键元器件清单》、《电磁兼容关键器件清单》检查是否按要求执行;
(文件查阅:
OA系统中的产品实现→委外认证测试申请)
Ⅱ、按BOM检查物料规格、型号、颜色、认证厂家是否与资料显示等是否正确;
Ⅲ、检查物料包装是否人为损坏。
3.2.2对物料不良状况及时反馈,责成相关部门改善控制.
a、对产线挑出坏品进行确认;
b、对不良比例高的物料进行反馈相关部门处理;
c、对有争议的不良品联络QE进行裁决。
3.2.3督导产线物料规范摆放.
a、监督产线物料按规范摆放;
b、监督产线物料堆放高度按规范摆放。
3.2.4督导产线规范标识物料,避免物料混放和损坏.
a、原则上每种物料都要有标签,以做识别用;
b、按BOM表检查物料标识是否正确;
c、监督产线每种物料分开放置,禁止物料混放,以免错用。
d、熟悉《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物料标识。
3.2.5督导产线物料规范搬运.
a、检查产线搬运物料时是否有抛扔、脚踢、地上拖拉现象;
b、检查产线搬运物料时是否有相应的保护措施,搬运中是否有碰撞现象;
c、检查搬运中是否有超高、超重现象。
d、熟悉《物料搬运控制程序》;
3.3作业规范查核
3.3.1督导产线严格按照SOP要求安排工位及规范操作.
a、监督产线是否按SOP流程安排工位;
b、监督产线操作员工是否按SOP步骤操作;
c、在拆包工位,检查开箱时是否有划伤、碰伤物料的现象;
d、加工工位检查产线作业是否按SOP或特殊要求作业;
e、测试位,检查QC是否按SOP要求检测;
f、包装工位,检查产线包装方式是否按IE要求作业,附件是否配套、漏放;
g、检查各QC位是否按时记录不良品;
h、维修位,是否按规范操作、及时记录不良品维修结果。
i、熟悉各工位的SOP;
j、重点检查24P扁平电缆线(24P神经线)与光头的装配、成型全过程
*折叠排线时,排线的长短、方向要与SOP一致;
*排线插入光头、解码板插座时,必须平行下盖插到位,并将插座扣锁紧。
*禁止在排线的蓝色补强板处折压;
*禁止在非折叠处折压扁平电缆线;
*作业人员手指不要接触扁平电缆线的金属面;
*双面胶位置按照SOP、排线模板要求粘贴。
*固定扁平电缆线于下盖上时一定确认下盖干净、贴上3M胶后需要用手将粘贴位置压紧、压平整;
*防止3M胶受潮、避免3M胶有灰尘及脏污现象;
k、机芯光头操作注意事项依据SOP要求执行
*从包装取机芯,不能用倒出的方式,不能按光头上部卡纸,要用手指捏住机芯框架取出
*去机芯保护点时,手指不能压迫PDIC,可按在主轴电机上施力
*插排线时手指不能压在光头上部的神经线上,可在机芯框架上用手指定位后平推
*机芯托盘应堆放平整,不能叠层错位
*每个托盘内机芯用完后方可换另一托盘
*产线员工对整机操作应保持用力适度,不随意扔放
*维修工位取碟片应从仓门正面进行(PDVD)
*维修、产线拆机都应在保证保护点短路后方可取放机芯
*制作涉及机芯工位的标准作业指导书,要求有明确的图示操作(包括正确与不正确的)
*轻拿轻放,严禁碰撞光头各部;
*注意防尘,不可将机芯光头随意放置在维修台、抽屉内;
*65光头开保护点时特别注意不要让烙铁碰到光头其它部位,特别是LDFPC线,否则容易造成LDFPC线虚焊等不良;
*拿取机芯光头的双手一定需要确保戴好防静电手环和防静电手指套。
3.3.2对私自(未经IE同意)乱调整工位且造成损失者,须追查相应管理人员责任.
3.3.3员工不按SOP操作,给予警告,拒不改者对当事人及其直接负责人进行扣分处罚.
3.3.4对功能漏测、坏机漏记、错记者给予重罚。
{见《制程品质稽核奖罚规定》}
3.3.5产线装配稳定性检查,每条拉每两小时检查3PCS.
3.3.6查核结果记录于《IPQC巡回检查记录表》上,对严重不良情况需要发文反馈,责成责任部门改善控制。
异常反馈途径1:
品质管理→品质异常反馈模块
异常反馈途径2:
对于连续出现的异常现象,也可以通过其它文件→共享资料中反馈(一般情况反馈碟机功能问题不采取此方法)
3.3.7对FQC作业的查核
a、检查FQC作业与产线作业的差别;
b、检查FQC是否按相应作业指导书作业(SIP);
c、检查FQC是否按相关规定进行相关仪器检测;
3.3.8对相关要求自检的仪器(如:
高压测试仪、高低压、静电手环),检查是否及时检测,并作好记录;
3.4相关品质状况的记录及查核
3.4.1依照《IPQC巡回检查记录表》中设置的检查项目,时段整点开始的三十分钟内完成巡回检查结果的记录,及时填写《IPQC巡回检查记录表》(分半成品、总装),将上述作业要求进行查核的结果,记录于原始报表内,第二天汇总后交给文员从OA品质报表中发出。
3.4.2对制程品质异常及时联络工程部跟线PE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必要时在OA系统的异常管理模块中发出《异常反馈单》,读者为:
工程、品质、生产、PMC,如有必要可发给供应部门,责成责任部门改善控制。
3.4.3对特采物料使用状况的记录:
在OA系统中的特采物料管理模快中,新建《特采使用记录表》,要求数据准确,列出不良比例,读者发给相关部门;
3.4.4对紧急放行物料使用状况的记录;
在OA系统中品质管理模块→紧急放行中附件内注明使用异常情况,如物料有重大品质异常可以发共享资料反馈,并将物料使用状况记录于《巡回检查日报表》中。
3.4.5产线数据查询,包括:
QC不良记录、维修记录表
(产线投入数=在制品+QC不良品数+合格数+产线自检互检的不良品数)
原则上,维修报表记录的数量=QC不良品数+产线自检互检的不良品数
3.5相关文件落实查核
3.5.1直接作用于生产的指令性或指导性文件督导产线及时落实到位,并跟踪反馈落实效果.
3.5.2对文件落实不及时之行为予以提报并给予相关责任人以必要的处罚.
3.5.3以作裁决(QE)的外观问题,监督产线执行.
3.5.4按相应的版本记录表对每日正常生产机型、新机型试产、转拉进行检查对照,监督产线按文件执行.
3.5.5督导产线以最新的有效文件指导生产.
3.6品质专案跟踪
3.6.1对工程更改、关键材料代换、新机型试产之品质状况进行专案跟踪,并及时总结制程品质状况.
3.6.2对管理指标日报中的相关控制方法可行性及执行情况跟踪反馈。
a、对工程部直通率控制方法可行性及执行情况跟踪反馈;
b、对品质部上线不良率高材料改善情况跟踪反馈;
c、对生产部的一次送检合格率、人为返检率控制措施跟踪反馈。
3.6.3对首件制作进行跟踪并执行开机检验,检验结果记录于《IPQC巡回检查记录表》上。
3.6.4对产线返检作业情况跟踪,返检结果记录于《IPQC巡回检查记录表》上。
3.6.5返检时一定严格按照返检流程作业,依据工程部PE给出的返检方法进行操作,并要求产线将返检结果详细记录于返检追踪单上。
3.6.6相关文件要求IPQC跟踪反馈事宜.
四、工作流程或方法:
4.1新产品\新材料试产流程;
4.1.1按机型BOM表对照产线SOP,实物,所插的位置,即四合一对照;
4.1.2按《新产品实现》模块中的《工艺要求》文件,对照SOP是否已要求做;
4.1.3按《测试方案书》对照说明书,看指标是否一致;
4.1.4仔细检查说明书内容,看是否有不明确地方,如相关规定,副商标是否已公布等;
4.1.5按《产品实现》模块中的《产品使用说明书》对照新说明书中是否一致;
4.1.6仔细检查产品包装箱,A、应有安规的符号,认证号;
B、颜色标识;
C、警告标识;
D、是否有相关的认识证标识;
E、是否有相应的堆放层数,数量标识;
F、是否有相应的企业证号,证号是否正确;
G、是否有相应的商品条形码;
H、是否有环保标识;
I、是否有工厂编码;
J、确认纸箱上的标准单位是否为国际标准单位符号。
4.1.7对于工艺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应部门;
4.1.8按《试产方案》跟踪生产全过程,并记录相应的不良现象;
说明:
在试产中是以工程部门为主导,按工程部安排要求产线负责执行,开发的ECN指令应于工程转化过来后,生产部才能执行,我们在试产中的角色是对物料的确认、标识的监督跟踪,对相关工程文件、品质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确认检查。
4.2防静电检查方法;
4.2.1首先检查静电检测仪是否正常,按下检测按钮,应有鸣叫声,并红灯点亮;
4.2.2先检查被测者的静电手环接地是否接触良好,静电手环戴上后是否有太松的现象;
4.2.3先将检测仪的接地线接到静电地线上,被测试者的手按住测试按钮,相应有显示;
A.OK指示灯亮,即绿灯亮,表示OK;
(适用于IPQC用的静电测试仪)
B.LO,HI灯亮,并有鸣叫声,表示不正常;
(适用于IPQC用的静电测试仪)
C.如OK指示灯亮,即绿灯亮,并有鸣叫声,表示OK;
(适用于产线的测试仪)
D.LO,HI灯亮,即红灯亮,表示不正常;
(适用于产线的测试仪)
4.2.4不合格静电手环的处理;
A.如检查时发现接地线不良,或线断,交于产线组长更换;
B.如在检测时不良,要求被测人员重新戴好,还是不良,更换万用表测量,阻值在1MΩ±
200K,为静电手环OK;
4.2.5烙铁接地检查;
A准备好万用表,并将档位调至1Ω,
B将万用表的一表笔接电源的地线,另一表笔接烙铁的外壳,或烙铁头,读万用表上的读数,不大于100Ω即可;
4.3问题反馈流程
4.3.1首先确认是技术或是标准问题;
4.3.2技术问题反馈给工程部,于PE分析解决,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内人员;
4.3.3标准问题反馈给QE,于QE判定;
4.3.4生产问题如作业不良,直接反馈给相关生产组长,于生产组长改善;
4.3.5如是物料问题,确认厂家,生产日期,批量,并确认IQC样品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4.3.6文件执行问题先询问相关发文人员.或者直接要求生产线按文件要求生产;
4.3.7SOP文件反馈IE,如果是与其他问题相冲突,要求IE按文件要求更改,并要求有改善期限;
4.3.8简易流程:
发现问题→反馈到相关人员(QE/PE/IE/ME/生产组长)→跟踪改善过程→跟踪改善结果;
4.3.9问题改善完成条件:
A.工艺改善何时完成更改SOP
B.材料改善何时有文件要求
C.治具改善何时完成更改
D.人员什么时候培训并考核
E.如果随时功能故障是硬件问题→何时更BOM
是软件问题→何时有软件发行单
F.如果是流程问题要有相关工作指导书
4.4老化检查\记录方法
4.4.1老化是关键工位每天必须对老化进行重点跟踪
4.4.2注意观察老化中应无异常;
4.4.3跟踪生产/ME是定期检查老化架负载(半个月一次)
4.4.4随时检查:
为防接线柱熔化,地线必须是镀金香蕉插头,且不允许使用失去弹性的任何插头;
4.4.5对老化中的不良故障统计:
A.按照品质部文件要求每周需要对常规DVD进行通宵老化8小时实验;
B.严格按规定分别统计故障现象;
并于OA共享资料模块中发出。
C.追踪PE分析老化异常机器分析结果。
4.4.6PDVD锂电池充放电要求:
组件初测电压(负荷1.8A)→饱和充电操作(Time≤3.5H/V0=8.22--8.5V)→极限放电操作(Time≥3.5HRL=5V0=0V)→二次续充电1H(V0=7.6左右)→组件电压充测负荷(1.8A)→PASS组件标识(加贴版本)→10/500比率电池组件与整机配套重放测试一个循环(适用于DL377/DL387/DL333/DL369/DL379系列);
另内置电池是配套整机进行充电、即充放电时间与以上一样,此适用于(DL375/DL375K)
4.5IPQC每日\每周\每月工作事项明细;
为了更好的突出检查的重点,及时协助解决生产中相关问题,在记录中作以下规定:
(未注明为每日工作项目)
4.5.1物料检查记录;
A.物料使用的准确性记录;
对物料的规格、型号、色泽、体积、长度、料号、混料等各方面进行检查,并与BOM表相对应,不能有差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电子厂IPQC工作标准手册doc 24页正式版 电子厂 IPQC 工作 标准 手册 doc 24 正式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