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四 二单元教案苏教版中考语文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612113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58.17KB
九年级下四 二单元教案苏教版中考语文Word格式.docx
《九年级下四 二单元教案苏教版中考语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四 二单元教案苏教版中考语文Word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在文章最后又说:
“此之谓失其本心。
”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请依据原文回答。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
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
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
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
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①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
②作者的写作意图:
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材料二: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材料四: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句翻译]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野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提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受饥挨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行动不顺遂,颠三倒四,使他的所作受干扰,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3、人恒过,然后能改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弼的贤士,国外没有相与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内容理解]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一章讲的是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
3、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人才是在艰难困苦中造就的道理。
4、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忧患意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与是俱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落伍。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开始就列举了六个著名历史人物的事例,这对阐明观点有什么作用?
这六个事例很好的支撑了其后的论证。
[思路结构]
本文先接连举事例,再讲道理,最后明确观点,全文4节,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
列举历史上圣贤们大苦大难的遭遇,论述担负大任并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先经历一番苦难的磨练。
第二段(3):
论述人常处于困境之中才能振作奋发,国家没有忧惧则要灭亡的道理。
第三段(4):
点明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愚公移山》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
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
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
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
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
《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
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
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1、掌握下列实词:
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
2、通假字:
指反惠亡厝
3、文言句式:
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4、习惯句式(如……何?
)
5、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6、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7、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8、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
语言流畅,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9、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四、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复习情况
二、逐段朗读课文
三、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
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
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
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
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四、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
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
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
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
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
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
再则,“甚矣,汝之不惠。
”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
”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如何处理土石的问题。
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
“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
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
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智叟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
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
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
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
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答案参考:
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
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五、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列子》(寓言)
不利条件有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年且九十——年龄之高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叩石垦壤,箕畚一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一愚公发展的观点
——一对比衬托————一
寓意:
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出师表
教学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病起书怀》)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三、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古今异义词:
(1)开张:
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
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2)痛恨:
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
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
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
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
一、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2.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
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
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
小结:
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
“广开言路”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问题探究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具体内容是什么?
严明赏罚;
“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②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不宜偏私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宫中”“府中”
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
1、举荐了哪些人?
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
第一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
(正面):
亲贤臣,远小人。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
(反面):
亲小人,远贤臣。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第一句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
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
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句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
具本指什么?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最后一句
2、请同学翻译第七段。
问题探究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请同学翻译第八段。
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开张圣听
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4.第9段:
结束语。
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以上6~9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激励其发愤图强。
二、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讨论:
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明确:
1)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
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他出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
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
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
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对刘备父子,真是一片至诚。
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
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2)《出师表》中的深厚感情。
正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完成国事看成是自己的责任。
他在给刘禅的表中,不但通过形势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作出具体安排,而且还通过自叙身世,在感情上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意愿。
刘禅是君,但是无能,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长辈”,但地位又是臣。
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
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
在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意思。
《出师表》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们君臣关系与众不同所决定的。
(3)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
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
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
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
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
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4)小结。
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
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
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教学目的: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忧国忧民情思
2了解本诗的体裁及关于杜甫的文学常识
3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重点:
重点词句的音形义/重点词句的背诵与理解
教学难点:
创作背景
过程:
一节课
步骤:
一\导入
师:
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
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石壕吏》、《江畔独步寻花》、《月夜》、《春夜喜雨》等九篇作品。
这节课,我们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鉴赏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现在大家默读这首诗,参看提示、注释,读懂诗句的含义。
生:
(阅读课文揭示,边诵读课文,边参看注释,有的查字典,有的翻阅资料,有的互相询问、讨论;
教师在学生行间查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
二\\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杜工部。
河南巩县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
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三:
写作背景
“茅屋”---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
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绝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勃一家子春色。
《江畔独步寻花》中“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就是茅屋建成后诗人在江边独自散步和雨中凭栏远眺时喜悦心情的反映。
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765年,严武病逝,失去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下四 二单元教案苏教版中考语文 九年级 单元 教案 苏教版 中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