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教你作弊而是让你聪明高考作文大秘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611260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8.43KB
不是教你作弊而是让你聪明高考作文大秘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不是教你作弊而是让你聪明高考作文大秘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是教你作弊而是让你聪明高考作文大秘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你没看错。
这十几二十秒就决定了你的人生。
这不是不负责任,这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我们现在高考阅卷的现实。
因此,孩子,写好字吧!
高考是一个选拔性考试,他就是要在5个学生中选拔出3个上大学,另外两个是注定要淘汰的。
所以我们阅卷教师,实际上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找出那两个注定要被淘汰的人选。
那么教师们根据什么来在短短的十几二十秒内来评价一位考生的学习情况呢?
很简单,卷面啊。
因为一个人的卷面,反映了这位学生对考试的态度:
非常重视——干净整洁;
“平常心”——偶尔有误;
漫不经心——胡乱涂抹。
既然你自己都对考试不放在心上,那么我们教师自然要成全你啊,因此你作文得分不高,最后落榜。
所以,同学,练字吧!
然后就有同学一定会说,这要求太高了——短短30分钟内我不但要写出一篇有内容的文章,还要保持卷面整洁,这个事情做不到啊!
其实,你一定能够做到。
因为,高考中的好作文,都是准备出来的。
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问题。
二、文章结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高中语文课文选题,都比较偏向艺术性。
我们的高中语文作文训练,都比较抽象,不客气的说就是只说大原理,具体怎么构思一段,怎么将我们的文学修养在作文中表达出来,一概不说或者语焉不详。
我们的高中语文作文训练与高考作文要求往往背道而驰:
平时训练要求学生发扬个性、要艺术,要求学生自由探索,要求学生不要拘泥于俗套;
但是高考作文却要求学生作文一定要符合大众口味,要求考场作文有鲜明的文体特征和规范的文体特点,要求学生对长期以来形成的“美文”范式能够熟练应用。
所以很大程度上,学生高考作文写不好,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的教材与高考实际要求的错位问题。
其实,我们中国人对应试作文早就有了非常成熟,非常具体,非常有效的行文规范。
科举考试自隋唐以来,为我们中国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为了闯过科举,实现人生价值。
无数的应试举子苦心专研,终于在宋代开发出了对付应试作文的原子弹级武器——八股文。
后来经过元明清三代中国文人的不断完善和补充,在清代中期,八股已经成为一种极其规范,应用极其方便的应试系统。
八股文中的“八股”为:
名称
另名
行文格式
内容要求
破题
无
二句散行文字。
将题目字面意义破释。
承题
四、五句散行文字。
将破题中紧要之意,承接而下,引申而言,使之晓畅。
要求明快关连,不可脱节。
起讲
小讲、原起
散行文字
浑写题意,笼罩全局。
起股
起比、题比、提股、前股
四五句或八九句双行文字,两扇句式必须相同,要求相对成文,形成排偶。
开始发议论
中股
中比
句式双行,句数多少无定制。
要求相对成文,形成排偶。
内容是全篇的重心所在,必须尽情发挥,进一步搜剔题中正反神理奥妙,要求锁上关下,轻松灵活,宜虚不宜实。
后股
后比
句式双行,多少无定制。
需相对成文,形成排偶。
作用是畅发中比所未尽,或推开,或垫衬,要求庄重踏实,振起全篇精神。
束股
束比
双行,每扇二、三句或四、五句。
用来回应、提醒全篇而加以收束。
大结
散行,不一定用对偶。
全文结束语,不用圣贤口气,可以发挥己意。
另外,八股文起承转合有一定的规矩。
最初三股和末一股可采取散文形式,中间四股需用排偶的句子。
如此看来,八股文其实是一种帮助考生在短时间内完成作文的一套系统工具。
其破题、承题、起讲三部分,分别为考生详细地规划出了文章开头部分应该写什么,应该如何写。
其起讲、中比、后比,告诉我们文章中间部分应该写什么,应该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问题。
其束股、大结的结构,告诉我们文章结尾应该如何构思,应该写什么内容。
这种不但提供思考范式,甚至提供语言范式的应试思想,对我们现在的高考依然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
高考内容要求
引用或化用一两句名人名言或者哲理深刻的句子,结合材料,点出材料的核心思想。
只要一两句就好,多则散乱,切记。
将材料字面意义破释、引出,提炼出材料中心思想,并结合考生实际选定一个写作突破口。
四、五句文字。
最好实用排比句,这样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凸显出作者的才华。
将材料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紧扣材料,引出下文的文章中心论点。
这里就是一个过渡段。
散行文字,提出本文中心论点,一两句就好。
提出中心论点。
以排比为基础,造就几段排比段。
期间混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最好。
常见的固定排比句式有:
“……告诉我们……”,“我从……中看到/感受到/想到等等……”,“……是……的……”,“君不见……”,“再回首……”……
四五句或八九句双行文字,每段句式必须相同,最好相对成文也就是成为对偶句,形成排偶。
开始发议论,这里是正面立论。
主要是论据的堆砌,至于表象即可。
这里不需要太多的引申,不需要深入的分析。
具体格式与上面的起股相同。
最好相对成文,形成排偶。
这里常见的句式有“一方面……,另一方面……”,“一边……,另一边……”,“以……之小见……之大”,“不畏……的浮云遮望眼”等等。
具体到高考作文中,其实就是将中心思想提升、放大,跳出材料本身,将文章中心论点放在实际生活中,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
最好能引申到哲理的层面。
从哲学的高度来议论中心,规模、气象要宏大,要言之凿凿。
这里的常见句式有“猛回头……”,“反面来看……”,“……值得我们反思”,“假如没有……”,“如果不是……”,“难道……”等等。
说具体点就是要开始反面论证了。
常见用词有:
“总之……”,“综上所述……”,“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总的来说……”,“简而言之……”,“也就是说……”等等。
简而言之就是重申中心思想,再次点明主题。
如果不知道怎么提出倡议和号召,就记得多留几个感叹号!
全文结束语,可以发挥己意。
一般是要发出号召,或者提出倡议。
一定要再次点到材料,可以是材料中的一个词,可以是材料中心中的一个思想。
八股格式表面看起来是繁杂的,但是实际上它的本质却是简单的。
如果同学们记不住这么多的框架,那么这里还有一个简易框架供同学们使用:
1用排比句点开材料中心(破题、承题、起讲)——2用排比句展开论据,进行例证(起股、中股)——3正面论证完了反面论证(后股)——4再次重申中心思想(束股)——5再次点到作文材料中的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发出号召(大结)。
这个框架看起来非常眼熟,这就是我们小学、初中时候老师再三强调的1、4部分首尾照应,2、3部分正反对比论证,5部分发出号召。
这就是八股文的秘密,这也就是千百年来考场应试作文最实用的写作捷径。
以下是2013年宁夏高考满分作文,笔者试以八股文笔法为同学们分析一下:
勇气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破题,以名人名言来引出“勇气”这个题目。
的确,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适者生存,如果你连战胜困难的勇气都没有,又怎么会有成功呢?
承题,联系社会实际,将“勇气”对我们的现实意义以反问之手法提出。
因此,在一切不幸面前,靠百倍的勇气。
起讲,振起全文中心,提出本文核心论点:
面对不幸需要勇气。
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雨果在40岁那年,心脏病突然发作,经常饱受病魔折磨,脸色发青、浮肿,走起路来气喘吁吁,无法提笔创作。
人们都在为他感到惋惜,认为这颗巨星就要陨落了。
但是病中的雨果并不悲观,树立起乐观的心态、必胜的信心以及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
一方面积极配合医生治病,另一方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使他的身体逐渐康复。
在60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共出版了26部诗集,12个剧本,21部理论着作和20部小说。
起股,以雨果之事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将自己的论点树立起来。
一个人在一切不幸面前,只有靠百倍的勇气才得以成功。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你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永远都有人帮你解决困难,永远有人帮你应付自然灾害,永远有人帮你应付一切不幸……人生必须要靠自己的勇气、走自己的路,别人不会照顾你一辈子,人生走到某个阶段终究要挑起大梁,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你不靠百倍的勇气又能靠谁?
将勇气这个观点推而广之,应用在普遍的人生之中。
这就是所谓的贵“虚”,不贵“实”。
因为这样
5岁时,张海迪因病,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
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会诊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此时此刻受到死亡威胁的小海迪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靠百倍的勇气完成了从小学直到硕士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口语、德语、翻译了数十万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大量的书籍,并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着,为群众无偿治疗达一万多人次。
先后荣获“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环球20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等称号。
再次举例,加深印象。
一个人无论遇到怎样的挫折和困难,都要靠百倍的的勇气来应付。
而别人给予的仅仅是辅助、引导。
当困难来临时,绝不退缩,相信自己、靠自己百倍的勇气来战胜一切困难,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功,而是一种智慧,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中股,以“一种”为排比词,将勇气对人生的意义强调出来,依然是虚言。
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了,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生活。
遇到困难就哭闹着找父母,一直出现了一批“高智低能儿”这是多么可悲与惋惜啊!
这就是遇到困难不靠百倍勇气战胜的结果。
后股,提出“独生子女”的现状作为反面例证,为正面观点“勇气”提供对比。
万事开头靠勇气,千年万年永不弃。
束股,总结全文,再次提出“勇气”,照应开头,重申中心论点。
2013年宁夏高考作文参考范文
经验与勇气
当经验凝结成人生的宝石,也带来了宝石上的裂缝。
所以,年轻人,如果你有勇气割开它,请不要去想失败的后果。
破题,以一句比喻句来引出经验,再用一个假设句来引出勇气。
一块价值不菲的带裂缝的宝石,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
是切还是不切?
老工匠们的丰富经验告诉他们切割这块宝石是极易失败的,于是他们都放弃尝试。
一位年轻工匠却勇敢地站了出来,完美地切割出了两块宝石。
是的,有时面对困难,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丰富的经验,更需要抛却顾虑的勇气。
承题,将材料中的经验和勇气的关系,引申到“有时面对困难”这个广义的人生处境之中,为下一段提出中心论点铺平道路。
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我们经历了林林总总的成功与失败,累积了越来越多生活的经验,同时随之增长的种种顾虑也使我们丧失了一冲而上的勇气。
面对困难时,往往根据经验先在心里给自己竖起一道墙,我们站在阴影下,失去了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起讲,提出本文中心论点顾虑/自己竖起的墙,使得我们丧失了勇气。
高斯读大学时,每天晚饭后他会做导师布置的作业题。
平时他总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有一天却碰到了困难,然而对数学的着迷使他没有放弃,一晚过后,高斯终于解出了这道难题。
当他把作业交给导师时,导师惊呆了,原来高斯解出的那道题并非是导师布置的作业,而是导师不小心夹进去的研究题目。
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连阿基米德、牛顿都没有解出来,而那时还称不上数学家的高斯却用一个晚上解了出来。
后来高斯说:
“如果那时有人告诉我那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就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解决它了。
”起股,举出第一个高斯的例子,为中心论点提供具体事实论据。
有些事情,在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困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这就是“无知者无畏”。
这并非是说无知能使人做得更好,而是说经验会使人产生顾虑,而顾虑使人丧失勇气。
中股,这里作者可能是因为篇幅关系,并没有展开议论。
但是也将本文中心观点由高斯和他老师的个别例子,拓展到了人生中的“无知者无畏”这个普遍现象中。
一个人的进步,一个社会的进步,经验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在增长经验的同时持有勇气呢?
也许是因为无法承受失败的代价,也许因为对失败的不可容忍。
可是正像年轻的工匠一样,我们还年轻,为什么要害怕失败的代价呢?
为什么对失败不能容忍呢?
毕竟我们看到,社会对失败的容忍是越来越宽容的,我们也有这个资本去容忍失败。
后股,反面提出“为什么要害怕失败的代价呢”来为正面论点“经验让人丧失了勇气”做对比。
当经验凝结成人生的宝石,也带来了宝石上的裂缝。
束股,再次用比喻的形式来告诉读者“经验让人丧失了勇气”,再次重申中心论点。
大结,提出号召,可惜没有用感叹号。
2013山西高考满分作文:
须辩证对待经验与勇气
根据思维定势,我们一般会这样认为:
有经验者必定老练沉着,做事谨慎,相对保守;
有勇气者必定少年壮志,意气风发,个性张扬。
破题,用一般人的思维定势来引出“经验与勇气”的话题。
以此来看,经验与勇气相去甚远。
承题,推出一个论敌“经验与勇气相去甚远”来作文全文辩驳的靶子。
实则不然,经验与勇气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起讲,用一句“实则不然”强调在现实的人生中上面的看法是有问题的,来引起读者的注意。
然后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经验与勇气相辅相成”
经验的不断积累,让我们有更足够的勇气去完成艰苦的未来。
人的一生要经历无数次风雨的洗礼,遭受千百回困难的打磨。
在这其中或许会失败,或许会成功。
但不论是失败或成功,都是人生宝贵的经验,我们在这些经验中成长,在这些经验中聆听属于自己的教诲。
于是我们就在这一路教诲的陪伴下磕磕绊绊地完成了自己艰苦却光明的未来。
回首肩上硕大的包袱,那里满载着经验,这些经验为我们提供了面对苦难的勇气,成为我们勇敢做自己的盾牌。
科学家为什么有勇气提出旷古的言论?
那是因为他们有经验的积累。
牛顿就认为自己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自己站在伽利略等巨人的肩膀上。
哲学家们为什么有勇气提出世人所不解的言论?
那是因为他们集结了前人的智慧。
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就是因为马克思充分借鉴了前人作品、各个学科的成果等人类智慧的结晶。
年轻人为什么有勇气切割那颗宝石?
那是因为他有这项技术的经验,从而为他提供了勇气。
为什么我们会越挫越勇?
那是因为经验给了我们再次站起来的勇气。
起股,提出第一个分论点“经验让我们有勇气”,并结合牛顿和马克思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凭借一腔勇气,我们会为未来的成功收集到更多空前的经验。
鲁迅凭借着勇气,弃医从文,为中华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毛泽东凭借着勇气,开创了新中国;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凭借着勇气,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春天;
林肯凭借着勇气,在美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些成功是勇气的正能量所表达的,而在成功的背后是勇气最好的赠品——经验。
割宝石的年轻人成功了,首先要向他的勇气道谢,正因如此,他才会获得珍贵的经验。
中股,提出第二分论点“勇气收集经验”,并用鲁迅、毛泽东、马云、林肯的例子,以“凭借着勇气”为排比词,罗列论据。
然后再引入普遍人生中的“正能量”概念,来虚化论述。
通往成功的路上,经验与勇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就像做习题一样,当你没有接触过的完全陌生的题型摆在你眼前的时候,你会惊慌失措。
而你若是有过做这类题的经验,就能从容下笔。
可是如果你对于完全陌生的题型也尝试去解决,有可能在中途就会发现原来它是某种熟知类型的演变转化形式而已。
于是你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它的基本问题,从而积攒下来新的经验。
如果你此时望而却步,做了一番估计之后觉得自己可能解不出来放弃而去,那么你就错过了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
后股,反面提出如果缺少经验与勇气中的一个会怎样。
以自己做习题的人生实践来说明自己的论点。
最后对比出结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为有了必要的经验,我们具备了更大的勇气;
也因为有着非凡的勇气,我们才获得了更为宝贵的经验。
束股,再次重申论点,只不过将“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具体化为“经验让人具备勇气”“勇气让人获得经验”两个分论点。
在前进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学会辩证对待经验与勇气之间的关系,必能如虎添翼。
大结,发出建议,提出倡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优秀的高考作文,其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它们实际上暗合了八股文的结构要素,他们符合了一千多年来中国文人对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认知,符合了中国文人对优秀作文的基本要素追求。
这种认识是潜藏在中国文化中的,是不以教育改革或者个人喜好为转移的,这就是规律。
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这个规律,将这规律应用在自己的作文中,让你的阅卷老师发现你的才华。
好了,我们再次复习一遍这个规律:
如果这个你还记不住,那就记忆一个口诀“一引用,二排比,三反证,四重申,五号召”。
三、文章缺少文采。
很多同学在平时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会被老师批评“没有文采”。
那么什么是文采?
简而言之就是修辞。
可是我们都知道,在考场上那个非常紧张的时间段内,光是完成一篇作文就已经不容易了,怎么兼顾文章文采呢?
其实很容易,就是平时多准备。
笔者在这里就给同学们一个使文章迅速有文采的办法——排比段。
例如这个经验和勇气的作文题目,一见到这个题目,你能想到那些例子呢?
我告诉你,其实你不用多想,我们学习生涯中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
例如高考中最常见的几个被用作例证的人物:
屈原、李白、杜甫、毛泽东、牛顿。
我们就用这几个人物来给大家构造一个排比段:
屈原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气。
李白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勇气。
杜甫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勇气。
毛泽东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勇气。
牛顿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勇气。
这些是勇气的,我们还是这几个人,换成经验试试:
屈原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会收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经验。
李白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会收获“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经验。
杜甫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会收获“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经验。
毛泽东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会收获“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经验。
牛顿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会收获“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经验。
发现了么,无论你用任何题目,这几位伟人总会站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提供弹药的。
这是因为我们的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多面性的,我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层次,都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例如泰坦尼克号的遭遇对船上人类来说是个悲剧,但是对船上水族箱中等待宰杀的海鲜来说就是生命的奇迹!
当然,告诉同学们这些并不是让同学们永远只用这四个人做例子,这种偷懒的办法是不可能得高分的。
因为,这四个人做例子,在高考中使用的考生太多了。
多到什么地步呢?
根据笔者的经验来看在高考中大约每3个人的文中就一定有这几位做例证,最后看到这几位做例子,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学生眼界有限,没有前途!
因此,我们将上面几个例子中的人物换一下,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
荀子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不屈气魄。
白居易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豁达大度。
李商隐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贞勇敢。
孙中山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勇往直前。
奥巴马告诉我面对困难,我应该有挑战世界陈旧观念的坚强勇气。
这样的排比段不论是放在文章开头,还是放在文章的结尾部分,一定能够让你的阅卷老师“过目不忘”的。
所以只要同学们能够灵活实用排比段,那么你的文章马上可以高大上起来。
四、文章缺少深度。
在我多年的阅卷经验中,我发现过很多自己整洁,文体结构得当,文采飞扬的文章,但是最后都不能给这些同学满分。
因为同学们因为生活经历限制或者是思维深度限制,而无法对人生和世界有更多的深入思考。
也就是说,同学们“深刻”不起来。
可是我们距离考试时间并不多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我们自己深刻起来啊。
难道就没有办法,让同学们的文章深刻起来了么?
办法是有的,而且很简单。
办法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尤其是那些有哲学背景的作家文章中,例如帕斯卡和周国平。
现在我就以帕斯卡的一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为例子,来给大家看看,怎么让你的文章马上“深刻”起来。
人是一根能思想有勇气的苇草
我很能想象一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
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勇气:
那就成了一块顽石或者一头畜生了。
思想勇气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有勇气的苇草。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置他死命了。
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置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
因为他知道自己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是 作弊 而是 聪明 高考作文 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