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参考资料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609235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88KB
加强参考资料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
《加强参考资料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参考资料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建设方向上,既要注重提高起点,大力发展新设备,又要注重挖掘潜力,使新旧设备互联互通,优势互补,最强整体功能;
在建设重点上,要坚持平战结合,着力解决好“动中通”和“动中指挥”的问题。
二是要注重协调,发挥军地作用,加强军地协调,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立足自身,不等不靠,积极克服困难,舍得投入,分步实施,逐项建设;
另一方面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财力支持,并充分调动预备役官兵的积极性,借助地方高科技人才和设备的优势,走军民融合共建的路子。
三是要突出重点,建用有机结合。
坚持“硬”、“软”并举,重点组织力量搞好模拟指挥、数据库、训练评估等软件开发,着力解决网上办公、教育训练、侦察预警、战役筹划、辅助决策、作战指挥等问题。
坚持边建边用,以用促建。
充分利用已建指挥平台进行指挥和管理,把现有各种设备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
以军民融合为手段,加强装备信息化建设。
军民融合是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信息化战争要求加快装备信息化建设步伐。
按照军民融合方针加强军队装备信息化建设,预备役部队面临更多的机会,有着更广的舞台,应突出在一下几方面有所作为:
一是要革新改造现有装备。
借助科研院所和地方高新科技企业的力量,广泛开展以技术革新、装备改造为重点对饿信息化建设“攻关克难”活动,通过嵌入、嫁接、整合、升级、完善等手段,对现有武器装备进行技术改造,为老装备插上信息化翅膀,提升武器装备器材信息化程度。
二是要预征预储信息装备。
以信息潜力调查认证为基础,以军事需求为标准,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信息做咋还能所需的诸如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器材储备,确定征用装备种类、制定征用方案、明确征用数量,并编入具体单位。
同时,要定期与预编单位交流沟通,准确掌握信息装备的技术战术性能,确保应急应战时顺利征用和有效使用。
三是要建立装备保障机制。
积极探索快速动员方法途径,努力构建与遂行任务相适应的军民通用信息装备保障体系,包括通过国动委协调拥有军民通用信息装备的单位制定装备预征预储方案,确保一旦有事,能够迅速完成平战转换;
与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企业等信息化产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健全装备革新包扎好难过制度等等。
以人才建设为支撑,培养信息化人才。
胡主席在谈科学人才观时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第一要素。
没有信息化人才支撑,就没有军队信息化,更不可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加强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必须培养和储备信息化人才。
一是要加大信息化人才编组。
强化“向编组要战斗力”,的理念,积极讲预备役人员重点向新兴企业拓展,向科技密集型行业拓展,向信息产业和科研院所拓展,广泛吸纳地方信息化专业人才,尽最大可能多把地方信息部门、大专院校、电子信息研究所等搞雷达、激光、电子、通信、气象的专家和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信息化人才编入预备役部队,为信息化建设和作战打牢人才基础。
二是要拓宽信息化人才培养渠道。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信息化技术培训,把信息化知识型人才的应急培训与超前培训、提高学历与提高能力统一起来。
可才去请进来教、送出去学、岗位上练、个人自学、交叉任职等举措,广开渠道培养信息化知识型人才。
聘请驻地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给官兵讲解信息化知识,参加上级机关组织的信息化专业技能培训,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生,全面加强信息化知识、技能的学习与研究,着力培养一批懂信息化建设和用信息化装备的人才。
三是要优化信息化人才管理机制。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广泛开展争做信息化人才标兵活动。
坚持考评制度,定期组织部队和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对预编的信息化人才进行考评,把个人的德才表现与其奖励、使用挂起钩来。
通过信息化知识竞赛、信息化专业比武等不同形式的考核,培养锻炼“尖子”、发现优秀人才,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以作战能力为目标,强化信息化作战训练。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着眼点。
预备役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必须大力强化信息化作战训练。
一是要拓展训练内容。
把信息化知识普及纳入训练内容体系,不断更新官兵知识结构;
把学习信息化新装备纳入训练内容体系,使官兵熟练掌握手中信息化武器装备器材,全面提高使用效能和信息作战指挥能力;
把多样化军事任务纳入训练内容体系,加强应急分队信息化建设,搞好应急方案演练,提高部队信息斗争能力。
二是要创新训练方法。
充分利用指挥自动化网、军事综合信息网等覆盖营区的信息网络,实行网上教学、网上指挥、网上对抗和网上考评;
区分单元、要素、体系三个层次开展集成训练,建立以专业技术训练为平台抓要素集成训练、以营为模块抓单元集成训练、结合战术演习抓体系集成训练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深化训练管理。
创新训练运行管理机制,加强训练监督、检验和激励,把各级主要精力聚焦到信息化作战训练这个中心工作上来,增强官兵搞好信息作战训练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预备役部队具有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和军地双重领导的特点。
针对这一实际,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应确立依托地方搞建设,坚持“平战结合、军民一体、整体建设”的思想,既要构建军民一体领导机构,形成军民一体化指挥体系,又要充分发挥地方高科技人员和高科技成果的作用;
坚持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为目标,牵动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全过程。
为此,应重点把握好六个问题:
科学运筹,系统规划。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科技含量高、涉及范围广、综合性强,必须遵循一体化的思想,在地方政府和军事机关部署下,进行统一规划和统筹协调。
要着眼平时和战时的军事斗争需要,搞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控制,注意区分课题,实施分类指导,明确各级任务和职责分工,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各项建设按照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稳步、协调、持续发展,防止重复建设。
更新观念,拓宽渠道。
要广泛开展信息化理论普及教育,引导预备役官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信息是战斗力,是战略资源”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注重搞好“扫盲”工作,普及信息化知识,使官兵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理论素养。
要强化信息网络的思想,充分依托军队和地方信息技术资源协作搞建设。
要大胆借鉴外军经验,尤其是预备役发展相对较快的外军经验,防止封闭保守,搞闭门造车。
突出重点,注重效益。
由于我军的机械化建设尚未完成、军队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在国家财力有限、军费紧张的情况下,预备役部队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立足实际和现有条件,紧贴职能使命,突出可能担负的任务需求,集中人才、财力、物力,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关键项目上,不能一哄而上,盲目蛮干。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预备役部队要充分借助地方优势,乘势而上,依托地方技术、人才资源,增强信息技术能力创造条件,争取在短时期内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水平,加速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
这不仅可以实现我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高起点、高效益,还可以使预备役部队信息网依托国家民用信息网,建立起互为依托的指挥体系,提高预备役部队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有效提高平战转换能力。
军地融合,确保一体。
预备役部队各种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化追求的目标。
业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任务,广泛进行数据采集,不断积累、增容、更新,实现向“信息流”的转变。
要强化标准意识,在预备役部队信息化顶层设计和总体框架的指导下,构建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化平台,努力实现预备役部队领域不同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甚至互动操作,同时要发挥与地方联系紧密的优势,搞好与地方应急力量指挥体系的信息网络对接。
创新理论,突出人才。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新生事物,需要在理论、技术和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尤其要注重理论创新,用理论指导实践。
要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即:
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和信息作战指挥人才队伍。
拓宽渠道,广纳贤才,发挥地方信息化优势作用,增大预任官兵高科技人才的比率,把地方高科技成果转化为预备役部队信息化作战能力。
如何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信息化作战保障能力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重要力量。
当前,大力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信息化作战保障能力,至关重要的就是向编组要信息化。
要构建科学的力量体系。
编组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基础工程。
“战时需要什么就编什么,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编”,这是编组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一体化联合作战,是诸军兵种及后备力量的联合行动。
多年来,民兵预备役部队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编组模式,难以与现役部队形成系统“融合”之势,影响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发挥作用。
因此,要着眼信息化战争特点,以担负的任务为牵引,把科技型、信息型后备力量建设作为重点,科学确定编组的种类和规模,实现民兵预备役部队编组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由农村分散划片向城市集中联片拓展、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延伸,逐步建成精干管用、反应迅速、攻防兼备的信息化民兵预备役部队力量体系。
要优化编组的人才结构。
信息化人才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许多军事强国十分注重信息化后备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储备。
伊拉克战争中,参战美军有80%的医务人员、30%的装备维修保障人员、80%的战略空运力量来自民间,全部战略海运人员均来自后备力量。
当前,随着地方各类院校规模日益扩大、科技开发园区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科研机构数量逐渐增多,积聚了大量信息化人才,与军事需求的兼容程度日益提高。
这些都为民兵预备役部队编组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
要调整扩大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高技术人员的编配比例,搞好信息化人才的调查摸底和登记统计,建立编组人才库,掌握信息化人才的数量、专业及分布状况,把政治素质强、文化程度高、业务素质精的高技术人才编入到各类分队中来,进一步优化编组的人才结构,努力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科技含量和编组质量。
要改善编组的武器装备。
信息化武器装备是战斗力形成的重要基础,是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前提。
民兵预备役部队向编组要信息化,更重要的是向武器装备要信息化。
从当前情况看,民兵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成为制约信息化建设发展的“瓶颈”。
为此:
一要统筹现役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武器装备的调整配备,按照“先打仗的先准备”、“先展开的先补充”的思路,加快民兵预备役部队信息化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力争做到与现役部队装备配备补充一体化。
二要将地方现有的信息化装备,纳入民兵预备役部队编组范畴,根据部队需求,预留军用接口,一旦需要,迅速建立军民一体化信息技术平台,保障信息化作战需要。
三要充分依托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以现有武器装备为基础,以总部技术规范标准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采取移植、嫁接、改造等方法,挖掘老装备潜能,提升现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含量和作战效能,确保有事能够拉得出、联得上、起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强 参考资料 预备役 部队 信息化 建设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