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式养老经验材料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606679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3.10KB
候鸟式养老经验材料Word格式.docx
《候鸟式养老经验材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候鸟式养老经验材料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项
拥有遍布全国的候鸟式养老连锁基地和配套的专业服务设施——硬件要好,自然环境和服务设施都要到位;
第二项
需要适合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真正能把老年人的健康管起来——要有确确实实科学的健康管理技术,让老年人不生病、少生病、就算病了,还能够康复!
第三项
具备优良人文环境基础——老年人需要的不再是天天喝酒卡拉OK,而是健康快乐的文化氛围!
生命的品质在于健康;
又健康又快乐!
才是养老的核心品质。
四、评价从候鸟式养老成本看,去异地养老能够入住到一家满意的养老机构,无疑是最经济的选择,这也是公司建设“候鸟走廊工程”的初衷。
许多城市之间都在探索这种新兴的养老服务模式,如果未来全国养老院之间能够联网互动,更多老人就能轻松实现“南飞北漂”的“候鸟式生活”。
“候鸟走廊工程”只是创新的开始。
以养老服务为主,集老年人科学养生、医疗保健、康复健身、文化娱乐、学习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养老基地,是最终理念
然而,专家指出,并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候鸟式养老。
黑龙江省女性学研究会理事张琪认为,从医学角度分析,长期生活在北方的老年人,身体生长已经适应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如果避开北方严寒冬季跨入海南炎热的夏季气候,会改变人体长期适应的生物钟的运行,会对老年人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尤其对于身患多病、体质较弱、脾胃功能虚弱的老年女性更为不利。
五、现状
养老产业堪称朝阳产业,但人才短缺,却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护工短缺,特别是具备专业性护理知识的护工非常少。
同时,社会对护工的认可度低。
眼下月嫂动辄一个月拿好几千元工资,而同时照顾4个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的护工,一个月才挣1000多元。
事实上,护理老人的护工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
从中国现状来看,95%以上为居家养老。
随着科技进步,新型养老方式日趋流行,社会上也涌现出一系列如只为父母设计的电视盒子等高科技产品,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是智慧养老,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
互联网养老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亮点
篇二:
市人民政府打造养老服务体系经验材料
市人民政府打造养老服务体系经验材料近年来,面对老龄化程度加快的新形势,我市整体谋划,突出重点,破解难题,打牢基础,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形成新格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理思路,对养老服务工作进行新规划
为摸清全市养老情况,2010年,全市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
通过普查、抽查等方式,进行了科学统计、测算,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全市养老现状呈现出三个特点,即“两多一少”:
一是老年人口多。
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万人,占总人口的14﹪,其中城镇老年人口万人,老年人口以每年4﹪的水平递增。
到“十二五”末,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万,城镇老年人口万人。
二是失能失智老人多。
城镇失能失智老年人约万人,城市“三无”老人约500人。
这些人需要政府供养或专业机构护理。
三是养老床位数数少。
目前,我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8家,养老服务床位仅有3340张。
要在“十二五”末达到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30张的目标要求,任务艰巨。
从养老人数和养老现状看,全市面临的养老形势十分严峻。
为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先后到北京、江苏、上海、广州等地,学习先进地区养老服务的经验。
全市上下形成了思想共识:
一是养老事业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养老事业要发展,政府支持是基础。
各级党
委、政府要把养老服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二是养老事业必须加大投入。
要通过政府投入、政策优惠、动员社会力量等方式,推动养老事业发展。
三是养老服务必须统筹规划。
在市、县、街道、社区打造了不同服务重点的养老服务平台。
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市场运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社会化。
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对养老服务工作的要求,结合泰安实际,明确了全市养老服务建设的总体思路:
全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在市级层面,建设一所以城市“三无”老人、困难老人和失智失能老人为重点,兼顾社会老人养老需求的大型示范性养老服务机构,同时具备培训、指导职能;
在县级层面,各县建设一所主要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专门服务,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在社区层面,每个社区建设一处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托、膳食供应、生活照料、保健康复、健身娱乐等日间服务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在具体指标上,“十二五”期间,全市构建起“9073”养老格局,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社区养老,3%的老人机构养老。
全市养老服务床位到2015年达到万张。
二、建平台,夯实养老服务基础
全市坚持区分层次,整合资源,整体推进,推动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一)抓好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全市以区、市为重点,推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在建设中,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与社区建设相结合。
选择基础较好的社区先期抓好典型。
全市抓了19个社区试点,按照“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实体运作”的总体原则进行推进。
二是与政策扶持相结合。
通过上级支持、财政配套、社区自筹等渠道,解决资金困难。
XX区出台了相关支持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政策,按照建设规模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资助。
三是与社会组织相结合。
充分发挥社区公益组织的作用,开展日间照料服务。
XX区70个社区组织参与了社区养老服务。
主要开展培训、邻里互助、上门服务、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
四是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日间照料中心建设。
全市吸纳资金600余万元,建设19处日间照料中心,床位760张。
(二)抓好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
按照国家、省对养老服务的要求,XX市6个县市区都已开始建设县级社会福利中心。
各县根据各自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渠道筹资,多形式建设。
全市县级福利中心建设共有三种类型:
一是政府投入型。
XX县社会福利中心占地1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床位300张,累计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
中心将福利院、老年公寓、光荣院整合建设,整体规模适中,建设标准较高,建设速度快,目前已经投入使用。
二是市场运作型。
XX县在资金较为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市场化手段多方筹集资金8000万元,建设一所集老年公寓、光荣院、儿童福利院、救助站、救灾救济仓库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
项目占地63亩,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中心由建设局承建,建成后交民政局运营。
三是区镇共建型。
XX区将社会福利中心建设与敬老院改扩建相结合,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利用敬老院较为完善的设施和较为成熟管理,通过改扩建,提高整体能力和水平。
(三)抓好市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
山东泰山社会福利中心是一所集养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标准、示范性的养老服务机构,同时兼顾培训和指导县级、社区等养老服务组织和人员。
中心占地245亩,规划设计2000张床位,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
项目选址于泰山东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养老服务条件优越。
(四)抓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主要为城市“三无”老人、“三老”优抚对象、低保特困老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无偿、抵偿服务,提高困难老人的生活质量。
建立信息化的养老服务平台。
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政服务中心、商业网点的地点、电话等信息联网,采取为老服务热线、“一键通”紧急呼叫系统、与114联网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
2011年,全市利用信息化平台为老年人服务8000余人次。
三、建机制,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活力
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民政等12部门联合下发了《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事业当中。
一是明确政府职责。
养老服务工作必须由政府主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养老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内容。
民政、人社、卫生、财政、司法等部门各司其职,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社会救助等方面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提出了要求并制定了长远的规划。
二是明确扶持政策。
社会福利机构的城市建设管理费用,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予以减免。
社会福利机构用水、用气、用电一律执行居民收费标准;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减免税条件的,经主管税务部门审查批准,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相关税收;
建设用地能够采取划拨方式供地的采取划拨,不能划拨的采用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供应土地;
社会福利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的,对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予以优先审核确定。
“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力量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10家,新增养老服务床位数1920张。
篇三:
居家养老经验材料
为社区老人服务为繁忙儿女分忧
建华区东市场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
(2009年8月10日)
东市场社区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倡导“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这一理念,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依托社区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从而不断促使了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和谐。
一、以人为本,构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平台
东市场社区有居民2060户578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507人,占总人口数近9%。
多年来,东市场社区一直注重营造敬老、孝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积极筹资,于2009年1月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
建站之初,在学习借鉴南京、哈尔滨等经验的同时,围绕老年人实际需求,在建设规模、功能配备方面坚持了高标准。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站建筑面积达到1180平方米,建成“12室2堂1站”,包括:
保健室、康复室、健康宣教室、关爱室、日托室、休息室、人民调解工作室、法律援助室、阅览室、健身室、娱乐室、夕阳红老年创作室,另外还有社区老年食堂、社区课堂及义工工作站,免费为老年人提
供服务。
建立了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库、电子档案,随时掌握老年人的动态需求,为供需双方搭建对接平台。
区委、区政府投资万元,设立了触摸屏、易安通等设施,较好地满足了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该站投入使用后立即得到了社区老年人的欢迎,彻底改变了老年人原来“夏秋蹲墙根,春冬不离巢”的境况。
二、立足社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体系
我们依托社区服务网络打造温馨家园,使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同时在社区可以享受到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权益维护等各类服务项目,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便利。
(一)细化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一是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专职助老员1名,专职社工4名,专职卫生保健员7名,其他社区工作人员9名,负责调查养老需求、受理申请、签订协议、派工服务、监督等工作。
二是强化老年协会作用,发挥其在居家养老中的协调、桥梁、助手和监督等作用,社区507名老人已有423人入会,协会11名组织成员为服务站提出合理化建议8条,均被采纳。
三是发挥志愿者作用。
社区已登记的志愿者186人,志愿者组织队伍7支。
社区成立了由60名义工组成的“为老志愿者服务队”,每两名义工负责为一栋楼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开展“一天一敲门,关爱进家门”活动,与独居老人结对子,义务服务。
四是整合社区资源,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为老服务。
目前已与10家单位签订服务协议,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二)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
社区及时掌握老年人基本情况及需求信息,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因地制宜开展了健身娱乐、阅览、日间休息、基本体检、法律咨询、精神慰藉、打扫卫生、医疗陪护、代缴费用、代购用品、送餐上门、洗衣缝补、入户理发、日间照料等14项有偿、低偿、无偿服务。
一是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料。
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代缴费用、陪护聊天、陪送看病、代购物品、清洁卫生、家电维修等服务。
二是开展便利的医疗保健服务。
依托社区医疗站及卫生服务网点,开展医疗咨询、保健讲座活动,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设立家庭病床,提供基础体检、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基本实现了“大病进医院、小病在社区”。
三是利用老年之家等室内外活动场所,开办老年学校,组织经常性的老年文体活动、比赛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驻社区的3个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的12名法律工作者深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定期为老年人开展法律咨询,提供便捷、及时、专业的法律援助和服务。
(三)明确居家养老服务责任。
服务站以公共化服务与社会化服务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有偿、低偿、无偿服务,与社会化服务机构签订了居
家养老服务协议书,协议对服务人员服务的时间、范围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接受服务的老人和服务人员各执一份,社区留存一份。
同时,社区还建立了完善的回访跟踪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促进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三、开拓思路,持续扩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外延
东市场社区是“美德型”社区,社区居民曾在全国学习型家庭、全市五好家庭、全市十大孝星等评比中取得多项荣誉,社区80%的家庭达到了美德家庭的标准。
目前是,社区形成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的大氛围。
在居家养老工作中我们更是围绕“美德”二字持续扩展工作外延。
(一)有效利用资源,扩展服务阵地。
利用格言栏、宣传栏、文化长廊等文化阵地,开展征文比赛、板报展、书画展等活动;
利用社区文化广场举办“家庭趣味运动会”、“激情广场大家唱”、“老年人交谊舞会”、“文艺汇演”、“老年人健康讲座”、“书画展”等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打造“爱老、敬老”温馨楼道,在楼道内张贴敬老爱老格言及温馨提示,得到了社区居民,尤其是得到了老年朋友的赞誉。
(二)充分发扬美德,扩展服务人群。
在居家养老工作中,我们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子女赡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开展“孝行建华”活动以来,社区内挖掘出了许多孝敬老
人好儿女的典型事迹,通过宣传,在社区内形成了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二是义工服务与专业服务相结合,建华区公职人员义工制度的
建立,实现了无偿服务的最大化。
三是邻里互助与以老助老相结合,通过系列“美德”主题活动的开展,在社区居民中达成了“关爱他人,邻里相友,养我育我,父母恩深”的一种共识。
并且,从关爱老年延伸到帮助残疾人、资助困难家庭,社区内形成“儿女孝,邻里帮,社区助,机构养”的美德链。
(三)不断满足需求,扩展服务内容。
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我们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设施及人力、物力资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端午节为孤寡老人送去了葫芦、粽子,陪空巢老人过小年,母亲节陪儿女不在身边的母亲过节,为社区残疾老年人家庭粉刷墙壁,给社区空巢老人过生日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与完善,使社区居家老人在生活上得到精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关爱和慰籍。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步入了正轨,较好地满足了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今后,我们将根据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积极开展各类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生命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候鸟 养老 经验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