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都语文word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599012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75KB
中考成都语文word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成都语文word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成都语文word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o)。
D.读书时不可存心诘(jié
)难作者,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jiá
o)消化。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她忽然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
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
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B.托尔斯泰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具有犀利的眼光,能够看清真相,能全面揭示广茂无垠的宇宙。
C.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我感到一种不可明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D.学者感到挺纳闷,苦苦地思索着,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然而,在众目葵葵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B.要把成都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C.在学校创新作文比赛中,李明的《心中的温暖》一文,构思别具匠心、选材新颖典型,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9分,每小题3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交通:
交错相通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
邀请
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
值得
D.处处志之志:
记住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忘路之远近B.见渔人,乃大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其如土石何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
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秘密
□□
题号
三
四
五
总分
总分人编号
分数
A
卷
一
二
B
第II卷(共82分)
1.第II卷共5页,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得分
评卷人编号
三、(10分)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分)
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8.用课文原句填空。
(任选六句填写)(6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十则》)
(2)故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两章》)
(3)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4),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5),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6)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7),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8),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4、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9~12题。
(12分)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冯云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
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
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
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
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
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
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
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
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
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
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
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
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
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9.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
请简要概括。
(3分)
答:
10.“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
11.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12.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
5、作文(60分)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60分)
(1)请以“听听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按要求作文。
2010年1月27日,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杰罗姆·
大卫·
塞林格去世,他因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而成为人们记忆中永恒的“守望者”。
在他的生命里,他守望爱情,守望责任,守望淡泊……
守望可以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守望可以是一种生命的态度,守望也可以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拟题目;
600
B卷(共50分)
1.B卷共5页,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1、诗歌鉴赏(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分)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2、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①,愿寄食门下。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
“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
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
”对曰:
“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②于薛乎?
”冯谖署曰:
“能!
”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辞曰:
“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孟尝君曰:
“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
“责毕收乎?
来何疾也!
”曰:
“收毕矣!
”“以何市而反?
”冯谖曰:
“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
臣窃计,君官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
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
窃以为君市义。
“市义奈何?
”
?
?
曰:
“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孟尝君不说,曰:
“诺!
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
齐策四》)
【注释】
①孟尝君:
姓田名文,齐国贵族,齐湣王时任齐国的国相。
他以好养士而著名。
与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一起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②责:
通“债”,债券。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使人属孟尝君属:
通“嘱”,告诉
B.以何市而反市:
买
C.孟尝君怪其疾也怪:
责怪
D.狗马实外厩实:
充满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
(1)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5.冯谖为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
结合全文概括作答。
3、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
“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
”时(甲)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甲)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甲)传令,教“……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甲)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懿曰:
“(甲)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
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众官无不骇然……
6.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文段中的甲是指;
在选文中表现出甲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请你再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个体现甲的这种性格特征的故事。
人物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成都 语文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