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电算化各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594126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23KB
初级会计电算化各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docx
《初级会计电算化各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电算化各章知识点汇总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通用会计核算软件的特点:
(1)通用性强。
(2)成本相对较低。
(3)维护量小、且维护有保障。
(4)软件开发水平较高。
(5)开发者决定系统的扩充与修改。
(6)专业性差。
三、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模块的构成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构成
会计核算软件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一般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
1.含义:
是指会计核算软件中能够相对独立完成会计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的各个部分。
2.我们通常按会计核算软件的职能来划分功能模块,并以账务处理为中心来划分结构,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软件必定包含账务处理模块,其他职能模块也将直接或间接与账务处理模块发生联系。
四、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异同
(一)会计核算软件与手工会计核算的相同点
1.目标一致。
无论是手工会计核算还是会计核算软件,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
2.遵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法律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
会计法规不能因为约束对象所使用的操作工具或操作手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两者均须遵守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3.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二者的基本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一致的。
如复式记账的原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等。
3.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第二章 会计电算化工作环境
第一节 计算机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产生:
1946年2月,美国,ENIAC,用于弹道轨迹计算(军事目的)
2.发展阶段:
(划分标准)
第一代(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这个阶段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用途。
第二代(1959~1964):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的编制方便了、通用性增强了,从而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从军事研究、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并开始进入商业市场。
第三代(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这一阶段计算机的突出特点是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存储量大、速度快等,并且,更加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1971~今):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3.发展方向:
未来计算机将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
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电子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根据计算机的用途:
通用机、专用机
根据计算机的规模:
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个人机、PC机)
从用户使用角度:
微型计算机、服务器、终端
二、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三、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管理信息系统(MIS)
决策支持系统(DSS)
专家系统(ES)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四、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编码
(一)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
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即用“0、1”代码表示数据。
优点:
电路简单、工作可靠并稳定、运算简单、逻辑性强
(二)数据的存储单位:
位bit:
用于表示一个二进制位、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
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1字节=8位1Byte=8bit
(三)计算机中的编码:
计算机中的数据:
数值、文字、图形、图像,声音
数据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编码
第二节 计算机硬件
一、中央处理器
1.中央处理器(CPU)
2.组成:
控制器:
指挥系统,从RAM中取出指令执行
运算器: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3.技术参数:
(1)型号:
486、586、Pentium、PentiumI、PentiumII、PentiumIII、Pentium4
Core2duoCore2quad
(2)主频:
CPU工作的时钟频率。
主频越高,速度越快。
单位MHZ、GHZ。
PentiumIII800中的800即为主频。
(3)字长:
字:
在计算机中,作为一个整体被传送和运算的一串二进制数被称为字(WORD)。
字长:
一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的位数。
8位、16位、32位;
目前:
64位比较常见。
(4)CPU的速度主要由字长和主频两个指标决定。
4.CPU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
二、内存储器(内存、主存)
1.作用:
在计算机内部,用于存放CPU待加工处理的数据、中间结果以及最后结果。
2.分类:
ROM(只读存储器):
系统信息、只读不写、关机(断电)后,信息不消失。
RAM(随机存储器):
用户信息、可读可写、关机(断电)后,信息消失。
Cache(高速缓存):
Cache是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规模较小但速度很快的一种存储器,目的是解决CPU和RAM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增加Cache不会改变内存的容量
3.存储容量:
目前微机内存(RAM)容量一般为512M,1G,2G
4.内存容量和存取时间是决定内存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
5.内存容量的大小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
6.CPU和内存构成了主机。
三、外存储器(外存、辅存)
用于永久地存放大量的程序和数据。
运行时,从外存调入内存。
2.光盘:
(1)分类:
只读型光盘、一次写入型光盘、可擦写型光盘、数字通用光盘
(2)常用:
只读光盘(CD-ROM):
650MB
光驱:
数据传输率是衡量光驱的的技术指标之一。
150Kb/S为一倍速。
目前40倍速以上。
读写速度比较:
硬盘>光盘>软盘
四、输入设备:
1.常用:
鼠标、键盘、光笔、扫描仪
2.鼠标:
串行接口鼠标(微机常用)、总线接口鼠标、USB接口鼠标(笔记本常用)
机械式和光电式
两键和三键
3.键盘:
微机必备的输入设备之一。
键盘分为四个分区:
主键盘区、小键盘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键区
五、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2.显示器:
监视器。
显示系统由显示器和显卡构成。
显示器:
CRT:
微机常用
LCD:
笔记本常用、轻、薄、耗电少、无辐射
显卡:
3.打印机:
击打式:
针式
非击打式:
喷墨、激光
4.微机必备的输入输出设备是:
键盘、鼠标、显示器
5.兼有输入输出设备功能:
外存、触摸屏
6.外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了微机的外部设备
六、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
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字长越长,数据的运算精度和计算机的运算功能就越强,他的行使空间就越大,处理速度也就越大。
2.主频:
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即CPU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操作次数,是决定计算机速度的重要指标,频率越高处理速度越快。
3.内存容量:
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处理时与外存交换数据的次数就越少,因此处理速度越快。
4.存储周期:
存储周期越短速度越快。
5.运算速度:
是指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一般以每秒所能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来衡量,单位为每秒百万条指令。
影响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中央处理器的主频和存储器的存取周期。
第三节 计算机软件
一、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类支持服务程序等。
1.操作系统
作用:
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用于管理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
最靠近硬件。
常用:
Windows2000/WindowsXP/Vista/Windows7
2.语言处理程序
包括:
汇编程序、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
任务:
将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执行的机器指令。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关系型(最常用)、层次型、网状型
小型:
VisualFoxproAccess
大型:
Oracle、SQLServer、Sybarse
数据库与会计软件联系紧密,会计软件必须有数据库支持。
4.支持服务程序
二、应用软件
定义:
在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用户为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编制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及相关文档均称为应用软件。
举例:
会计核算软件、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
通用应用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 表格处理软件 图形图像软件 网络通信软件 演示软件 统计软件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及功能: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2.主要功能:
资源共享:
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传送:
数据交换、信息检索、消息发布、邮件传递等,以便实现网络会议、电子邮件、信息检索等功能。
分布处理:
由于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相对分散,以便对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
二、计算机网络分类:
(一)按地理有效范围划分:
1.局域网(LAN):
距离短,一般不超过10公里。
3.城域网(MAN):
大型的局域网。
2.广域网(WAN):
长距离通信线路,电话线、卫星、微波、光纤
(二)按通信媒介划分:
有线网和无线网:
(三)按使用范围划分:
公用网和专用网
(四)按配置划分:
同类网、单服务器网和混合网
(五)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划分
分布式和集中式
三、因特网
Internet又称因特网或国际互连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广域网的一种。
它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体,是进行信息交流和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最佳手段。
Internet产生于1969年初,它的前身是阿帕网(ARPA网),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为军事目的而建立的网络。
为了在不同结构的计算机之间实现正常的通信,ARPA网通过一个称为TCP/IP的通信协议,要求联网用户共同遵守。
(一)因特网协议
TCP/IP是Internet最基本的网络互联协议,是在Internet上的计算机之间通信所必需共同遵循的一种通信规则。
TCP/IP表示一个协议集合,它由许多协议组成。
(二)因特网功能:
1.WideWeb)浏览,被称为万维网,简称3W.
(1)超文本与超链接。
要想了解WWW,首先要了解超文本(hypertext)与超媒体(hypermedia)的基本概念,因为它们是WWW的信息组织形式,也是WWW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
(三)Internet网址
1.IP地址:
(1)概念:
正式接入Internet的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惟一的数字地址。
(2)构成:
32位二进制数、分成四个部分。
每个部分用十进制数来表示。
每个数的范围是0~255,彼此之间用“。
”分隔。
第五节 计算机安全
一、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对策
1.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的主要风险
(1)系统故障风险
(2)内部人员道德风险
(3)系统关联方道德风险
(4)社会道德风险
(5)计算机病毒
2.保障计算机安全的对策
二、计算机病毒防范: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蓄意编制的能够入侵计算机系统并可导致计算机系统故障的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计算机程序。
1.结构:
(1)传染模块。
这是病毒程序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把病毒代码复制到传染目标上。
(2)破坏模块。
这是病毒程序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病毒间差异最大的部分,它负责病毒的破坏工作。
(3)触发模块。
大部分病毒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触发其破坏模块的。
2.特点:
3.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症状
4.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5.计算机病毒的清除
(1)方法:
杀毒软件(KV3000,瑞星,金山毒霸)
(2)局限性:
新病毒的出现无法检测,定期升级
最彻底的清除方法:
格式化
三、计算机黑客及防范:
一般是指通过网络非法进入他人系统的计算机入侵者。
2.手段:
决绝访问,扫描器,嗅觉器,网上欺骗等。
3.防范措施:
一是要制定法律,以法制黑;
二是要在网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防黑产品。
如防火墙等;
三是建立防黑扫描和检测系统。
第三章 会计电算化基本要求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1999年10月31日,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再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等。
1994年6月,财政部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在试行文件的基础上正式制定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和《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
1996年,财政部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电算化又专门制定了《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第二节 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用、维护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会计核算软件设计应当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保证会计数据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2.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核算软件中的文字输入、屏幕提示和打印输出必须采用中文,可以同时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或者外国文字对照。
此外,我们将分别就会计核算软件中,对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内容提出具体的要求。
二、会计数据输入功能的基本要求
数据输入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会计核算软件处理结果的准确性。
在所有计算机会计数据的输入环节中,我们经常用“垃圾进,垃圾出”来说明数据输入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数据输入形式
会计核算软件的会计数据输入可以采用键盘手工输入、软盘导入或网络传输等几种形式。
此外,会计软件某个功能模块中所需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从另一功能模块中取得,也可以根据其他功能模块中的数据生成。
(二)对初始数据输入的基本要求
在会计账套正式启用之前,会计核算软件必须进行初始化设置。
(三)对记账凭证输入的基本要求
1.会计核算软件必须提供输入记账凭证的功能,输入内容包括:
填制凭证日期、凭证编号、业务摘要、会计科目名称或编号、金额、附件张数等。
2.记账凭证的编号可以由手工输入,也可以由会计核算软件自动产生。
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对记账凭证编号的连续性进行控制。
(四)对记账凭证的控制功能要求
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提供以下控制功能,确保记账凭证的编制和处理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五)对原始凭证输入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软件提供的原始凭证输入项目应当齐全,主要项目有:
填制凭证日期、填制凭证单位或填制人姓名、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等。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要求
一、电算化会计岗位的划分及职责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中提出了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的原则,“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等。
电算化会计岗位是指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岗位,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根据计算机系统操作、维护、开发的特点,结合会计工作要求,划分电算化会计岗位。
大中型企业和使用大规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单位,可以考虑设立如下电算化会计岗位:
(一)电算主管
(二)软件操作
(三)审核记账
(四)电算维护
(五)电算审查
(六)数据分析
(七)会计档案保管
(八)软件开发
二、中小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岗位设置
可以一人可以兼任多个工作岗位。
但是中小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电算化会计岗位设置,应该注意满足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如出纳和记账审核不应是同一人,软件开发人员不能操作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等。
小规模单位电算化岗位的设立,可由会计主管兼任电算主管和审核记账岗位,由会计人员担任操作员和电算维护员,还应单独设立出纳员岗位。
第四节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要求
一、替代手工记账的任务和条件
(一)替代手工记账是会计电算化的目标之一
从广义上讲,替代手工账(俗称甩账)是指将各种基本的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电子计算机设备和会计软件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分类、汇总、转存等),生成会计信息并存储在磁性或光盘等介质上,根据需要输出各种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即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算账、报账这一过程。
并行和甩账验收等工作。
(二)替代手工账的基本条件
一个前提和三项基本条件。
一个大前提:
是计算机与手工会计核算应该并行三个月以上,计算机与手工核算的数据相互一致,软件运行也安全可靠;
其次要求打印输出的证账表格式必须正确,签名盖章必须齐全。
三项基本条件则是:
1.配有适用的会计软件和相应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级 会计 电算化 各章 知识点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