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592938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8.38KB
影像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影像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h超急性期脑梗死:
常规CT、MRI无异常,血管内无流空信号672h急性期脑梗死:
CT平扫梗死区密度减低、MRI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310d亚急性期脑梗死:
13周时可出现“模糊效应”,即平扫病灶等密度、MRIT1WI低、T2WI高信号、脑水肿(占位效应)数周数月慢性期脑梗死:
CT平扫梗死区密度更低、MRIT1WI很低、T2WI很高、脑萎缩接近脑脊液CSF6.腔隙性脑梗死:
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
7.脑出血:
水肿和占位效应逐渐减轻超急性期(4w):
CT低密度,接近脑脊液MRI信号多变,与血肿内成分有关。
8.硬膜外血肿:
颅内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膜之间。
CT:
(1)颅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区,范围小而厚
(2)血肿多位于骨折下方,密度多均匀(3)边缘清楚,光滑锐利(4)血肿压迫邻近的脑血管可出现脑水肿或脑梗死(5)具有占位效应MRI:
形态与CT相似,呈双凸梭形,边界锐利血肿急性期:
MRI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MRIT1WI和T2WI高信号9.硬膜下血肿:
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1)急性期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血肿范围广
(2)局部一般无骨折,常为脑挫裂伤,密度多均匀(3)边缘清楚,但是不光滑锐利(4)局部有或无脑水肿(5)出血时有占位效应MRI:
信号随血肿不同分期而异,能显示血肿的异常信号组织CT密度T1WIT2WI水肿低低高含水囊肿低低高瘤结节等、高低高亚急性出血高高高钙化高低低脂肪低高高胆固醇低等、高高10.星形细胞肿瘤:
为胶质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肿瘤。
CT:
(1)幕上、级星形细胞瘤大多数表现为脑内低密度,类似水肿,少数为混合密度灶,肿瘤边界多不清楚。
(2)幕上、级星形细胞瘤病灶密度不均匀,以低密度或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最多,肿瘤内的高密度多为钙化或出血,低密度为肿瘤坏死区,其边缘清楚光滑。
绝大部分的、级星形细胞瘤有强化。
各级肿瘤均有占位征象,、级最明显。
MRI:
(1)肿瘤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2)肿瘤的信号常不均匀,与其坏死、出血、囊变、钙化和肿瘤血管有关(3)增强扫描,偏良性的多无增强,偏恶性的多有增强11.脑膜瘤:
仅次于胶质瘤,来自蛛网膜粒细胞,与硬脑膜相连。
(1)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以宽基靠近颅骨或硬脑膜
(2)平扫大部分为高密度,少数为等密度,密度均匀,边界清楚(3)大部分肿瘤有轻微瘤周水肿(4)增强扫描后呈均匀一致的显著强化,边界锐利(5)可有白质坍塌、颅骨增厚、破坏或变薄等脑外肿瘤的征象MRI:
(1)脑膜瘤信号多于皮质接近,T1WI等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
(2)内部信号可不均匀,表现为颗粒状、斑点状等(3)注射Gd-DTPA,肿瘤出现明显均匀强化(4)脑膜尾征:
约60%可显示肿瘤邻近脑膜呈窄带状强化12.脑转移瘤:
由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肾癌等转移形成。
(1)平扫肿瘤密度不等,高、等、低、混密度均有
(2)多位于灰白质交界区(3)特征:
小肿瘤、大水肿(4)增强扫描后大部分病例有增强,呈结节状或环状MRI:
(1)肿瘤在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2)肿瘤周围水肿广泛,占位效应明显(3)注射Gd-DTPA后,肿瘤有明显强化13.颅咽管瘤X线:
平片常显示鞍区钙化、蝶鞍异常CT:
鞍上圆形或类圆形肿块,以囊性和部分囊性为多MRI:
信号多变,占位效应诊断依据:
儿童多发,鞍上区囊性占位病变并钙化14.听神经瘤X线:
头颅平片常表现为内耳道、内耳道口的扩大和邻近骨质破坏CT:
桥小脑角占位病变MRI:
肿瘤位于桥小脑角,与硬脑膜呈“O”字征,为圆形或分叶状15.脑脓肿CT:
环形强化,完整、光滑、薄壁MRI:
占位效应,环形强化16.脊髓内肿瘤CT:
平扫可见脊髓密度均匀降低,外形呈不规则膨大MRI:
脊髓呈梭形膨大,肿瘤在T1WI低信号17.脊髓外硬膜下肿瘤:
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X线:
椎弓根骨质破坏、椎间孔扩大CT:
平扫肿瘤呈圆形实质性肿块,密度稍高,脊髓受压移位MRI:
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头颈部1.视网膜母细胞瘤:
儿童眼球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X线:
眶窝密度增高、可见沙粒样钙化、视神经孔扩大、眶壁骨质破坏CT:
(1)眼球内实质性肿块,好发于后半部
(2)特征表现:
伴有斑块状或斑点状钙化(3)肿瘤较大,眼球增大,眼球突出(4)视神经增粗,肿瘤沿视神经向颅内蔓延(5)增强显示不均匀强化MRI:
(1)T1WI、T2WI为等信号,钙化表现为低信号
(2)增强有明显强化2.鼻咽癌NPC:
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鼻咽侧壁和顶壁。
(1)鼻咽腔变形,不对称:
一侧咽隐窝消失、隆起,变平为最常见的早期表现
(2)鼻咽顶、侧、后壁增厚、软组织肿块(3)病变向周围侵犯(4)颅底骨质破坏,鼻旁间隙缩小、消失,出现肿块(5)颅内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RI:
(1)肿瘤的信号:
T1WI低等信号,T2WI较高信号
(2)增强后病变强化、颅底骨质破坏、颅内侵犯(3)颈部淋巴结转移呼吸系统1.支气管气像:
在较大的实变阴影内常可见支气管分支充气像。
肺腺泡:
肺小叶内的呼吸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
2.空洞:
为肺部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坏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
常见于结核、炎症、肿瘤。
(1)虫蚀样空洞干酪性肺炎形成的空洞常小而多发,如虫蚀样。
(2)薄壁空洞洞壁厚度3mm洞壁为纤维组织和肉芽组织,常见于肺结核慢性阶段。
(3)厚壁空洞,洞壁厚度3mm化脓性肺炎、肺脓肿形成的空洞周围常有明显的炎性浸润,癌性空洞发生于肿块的基础上,空洞如液化快,支气管排导不畅常可见液平。
3.空腔:
指肺内生理腔隙扩大形成的含气囊肿,如肺大泡、支气管扩张、肺囊肿等。
4.印戒征:
见于胸部CT扫描,它是由一小圆形软组织密度影邻接一围绕大圆形低密度空气影的环状软组织密度影构成。
印戒征是支气管扩张患者的CT表现。
5.阻塞性肺气肿为支气管不完全性阻塞所致的活瓣作用。
可因腔内异物、肿瘤、肉芽肿、分泌物或周围淋巴结、肿瘤等压迫所致。
局部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
(1)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
表现为一侧肺或一个肺叶的肺气肿
(2)广泛性阻塞性肺气肿:
两肺透明度增加6.阻塞性肺不张:
最多见为支气管完全阻塞所致。
一侧肺不张X线:
(1)一侧肺野密度增高阴影,体积缩小
(2)胸廓塌陷(3)肋间隙变窄(4)膈升高(5)纵膈向患侧移位(6)对侧肺代偿性肺气肿特点:
肺叶密度变高、体积缩小、移位现象7.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内腔的异常增宽X线:
(1)肺纹理增粗
(2)沿肺纹理可见两条平行的线状阴影,称为“轨道征”(3)囊状支气管扩张形成多发的囊状阴影,呈蜂窝状,合并感染时有液平CT:
(1)支气管内腔增宽,为环形或管状影像
(2)囊状支气管扩张表现为多发的囊状影像8.大叶性肺炎
(1)均匀高密度影
(2)边缘光滑锐利(3)一般只局限于一个叶9.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
(1)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
(2)模糊的小结节及斑片状阴影(3)肺腺泡实质呈边缘模糊的结节阴影10.肺脓肿X线:
(1)空洞形成后,在大片阴影中有低密度区及气液平
(2)空洞的壁较厚,空洞内缘光滑或不规则(3)外缘模糊,周围有斑片浸润阴影11肺结核基本病理改变:
(1)渗出性病变:
浆液性或纤维素性肺泡炎
(2)增殖性病变:
结核性肉芽肿(3)变质性病变:
干酪样坏死结合分型:
(1)原发型肺结核:
原发综合征指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
两肺弥漫分布粟粒样大小结节(三均=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匀)亚急性和慢性:
两肺多发性结节阴影(三不均=分布不均+大小不均+密度不均)(3)浸润型肺结核(成人最常见):
好发于上叶的尖、后段及下叶背段X线:
包括片状、小结节、空洞及条索阴影,病灶呈单发或多发结核球:
一般为单个、直径2cm以上的由纤维组织包绕干酪样结核病变或阻塞性空洞被干酪物质充填而形成的球形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多位于肺的上叶;
一般表现为球形块状影,轮廓清楚,密度不均可含有钙化灶或透光区,周围可有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常称为“卫星灶”。
干酪性肺炎:
属于浸润性肺结核,肺段或肺叶实变阴影,可见虫蚀样空洞。
(4)纤维空洞型肺结核X线:
病变多发生在一侧或两侧肺脏的上叶,肺体积缩小、密度增高、可见厚壁空洞,其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空洞周围有条索样、结节或斑片样病灶。
(5)结核性胸膜炎X线:
肋膈角变钝,有较多胸腔积液时,可见大片致密阴影,密度均匀,上界呈外高内低的反抛物线状。
12.支气管肺癌: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型:
(1)中央型:
发生于肺段或肺段以上的支气管,主要为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
(2)周围型:
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3)弥漫型:
一般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及腺癌中央型肺癌:
早期:
胸片无明显异常发现,或表现为支气管狭窄的继发改变中、晚期:
肺门肿块及支气管阻塞改变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表现为肺叶、肺段或一侧肺的密度增高阴影肺门肿块使肺不张阴影的肺门侧密度增高及有肿块突出,右上叶肺不张和肺门肿块形成“横S征”CT:
支气管轻度狭窄、管壁增厚中、晚期:
直接征象:
支气管的异常(狭窄、阻塞、管腔内结节及管壁增厚)和肺门肿块间接征象:
支气管继发的阻塞改变(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阻塞性肺气肿)转移:
纵隔淋巴结转移肺转移胸膜转移胸壁转移远处转移周围型肺癌:
呈分叶状轮廓,边缘模糊,有胸膜凹陷征中、晚期:
可能有分叶或无分叶,边缘模糊或清楚,空洞多为厚壁空洞,内缘凹凸不平CT:
肿瘤密度:
均匀,部分结节可见空泡征(结节内数毫米的低密度影),结节内很少有钙化肿瘤边缘:
毛糙和分叶征多见周围征象:
胸膜凹陷是肿瘤于胸膜之间的线形或三角形影。
有的肿瘤的周围血管向肿瘤集中,在肿瘤处中断或贯穿肿瘤,称“血管纠集征”。
中、晚期:
均匀,较大的肿瘤可有钙化,肿瘤坏死后形成空洞,多为厚壁空洞肿瘤边缘:
分叶征,边缘较毛糙,在肿块、血管相连处及胸膜凹陷处可形成明显凹陷弥漫型肺癌X线和CT:
多为两肺多发病灶(密度相似、大小不同)及肺段、肺叶的实变影像(密度不均)13.肺癌胸部转移的影像学表现
(1)肺内转移:
肺内多发小结节影像
(2)肺内淋巴结转移:
肺门增大、有肿块,纵隔增宽(3)纵隔大血管受损(4)胸膜、胸壁受侵:
引起胸腔积液及胸膜结节循环系统1.X线摄影体位及观察内容后前位:
X线最常用方法,能判断心脏外形以及肺循环改变右前斜位:
左心房,肺动脉段以及右心室流出道情况左前斜位:
主动脉、心房以及心室改变2.心脏增大
(1)左心房增大左心房向右增大与右心缘形成双心房影左心耳增大“第三影弓”食管中段受压向后移
(2)右心房增大右心房段向右上膨凸心后缘下段可见一圆弧状膨凸(3)左心室增大:
主动脉型左心室段延长,心尖下移左心室段向左膨隆心后缘下段向后下膨凸(4)右心室增大:
二尖瓣型心尖园隆、上翘心前缘前凸,与胸骨的接触面增大3.肺循环异常
(1)肺血增多(肺充血)肺血管纹理增粗、增多肺动脉凸出,两肺门动脉扩张扩张的血管边缘清楚肺野透明度正常
(2)肺血减少(肺缺血)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肺动脉正常或缩小严重时侧枝循环,紊乱的血管影肺野透明度增加(3)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明显凸出右心室增大肺门动脉扩张,肺动脉外围分支纤细,有时与肺门动脉之间有一突然分界,称“肺门截断现象”(4)肺静脉高压肺淤血,肺门影增大,边缘模糊间质性肺水肿:
K氏线肺泡性肺水肿:
肺出现广泛的斑片状阴影4.房间隔缺损(ASD)血流动力学改变:
房间隔缺损左心房血流至右心房右心房压力右房增大右心室受血右心室受血右心室压力右室增大肥厚肺动脉血肺充血肺动脉扩张肺动脉高压影像学表现:
(1)肺血增多,心脏呈“二尖瓣”型
(2)心脏右心房、室增大,主动脉结核左心室缩小或正常(3)严重时,房水平出现的双向分流甚至右向左分流(超声心动图)5.法洛四联症病理:
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血流动力学改变:
室间隔缺损左心室受血右心室肥厚右心室肥厚右向左分流主A扩张骑跨主A血肺动脉狭窄肺循环血减少体循环血含氧量全身紫绀影像学表现:
(1)肺血减少,两肺门动脉细小
(2)主动脉升弓部多不同程度的增宽、凸出(3)心脏近似靴形,肺动脉段-心腰部凹陷(4)心尖园隆、上翘,右心室增大6.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狭窄(MS)血流的动力学变化:
二尖瓣狭窄左心房淤血左心房增大、扩张肺静脉压升高肺静脉淤血肺毛细血管痉挛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负荷增大右心室增大影像学表现:
(1)心脏呈二尖瓣型
(2)左心房增大,左心耳凸出,双房影,第三弓出现(3)肺动脉增粗、模糊,肺淤血(4)右心室增大,心前缘前凸,与胸骨的接触面增大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前叶呈城墙样改变,后叶与前叶呈同向运动7.心包积液PEX线:
(1)300ml以下者,可无异常发现
(2)大量积液时,心影向两侧扩大,心腰和心缘各弓的正常分界消失(3)心缘搏动普遍减弱CT:
(1)显示PE为沿心脏轮廓分布、邻近脏层心包脂肪层的环形低密度带MRI:
(1)心包脏、壁层间距增宽消化系统1.龛影:
胃肠道壁上溃疡或者凹陷达到一定程度后被钡剂填充,切线位可见一局限于腔外的恒定钡影,是由充钡的胃肠轮廓某局部向外突出的含钡影像。
龛影边缘不整,位于胃腔轮廓之内常提示恶性病变,如胃癌。
龛影壁光滑,位于胃腔轮廓之外常提示良性病变,如胃溃疡。
2.憩室:
是由于钡剂经过胃肠道管壁的薄弱区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影像,或是由于管腔外临近组织病变的粘连、牵拉造成管壁全层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影像,其内及附近的黏膜皱襞形态正常3.充盈缺损:
指在钡剂造影时,由于病变向腔内突出形成肿块,即在管腔内形成占位性病变,所以造成局部造影剂缺损。
常见于肿瘤或增生性炎症引起的肿块。
4.胃肠道功能性改变张力改变、蠕动改变、排空功能改变、分泌功能改变胃肠道异常CT表现:
(1)消化道管壁增厚
(2)肿块(3)周围脂肪层改变(4)临近脏器浸润(5)淋巴结转移(6)远隔脏器转移5.食管癌X线中晚期可分:
(1)髓质型:
腔内充盈缺损伴官腔狭窄,其上部食管明显扩张
(2)蕈伞型:
官腔内较低平的充盈缺损,常有表浅溃疡(3)溃疡型:
以大小和形状不同的龛影为主,切线位龛影深入食管壁,可出现“半月征”(4)缩窄型:
呈节段性对称性环形狭窄或漏斗状梗阻6.胃溃疡X线:
(1)直接征象:
龛影、龛影口部水肿带(急性:
线征、项圈征、狭颈征)、粘膜纠集(慢性)
(2)间接征象:
功能性改变:
痉挛切迹、分泌液增加、胃动力及张力异常疤痕变形:
瘢痕收缩7.半月综合征:
进展期胃癌的X线常表现为不规则龛影,多成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龛影外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轮廓不规则但锐利,其中常见结节状或指压状充盈缺损。
8.胃癌
(1)蕈伞型:
胃腔内有充盈缺损,双对比时充气良好的腔内可见软组织块影
(2)溃疡型:
龛影呈盘状、不规则,系腔内或腔内外龛影。
边缘不规则有指压征、裂隙征,龛影周围为不规则癌组织围绕构成“环堤征”(3)浸润型:
弥漫浸润型:
全胃或大部胃被浸润革袋胃局限浸润型:
漏斗胃等9.胃溃疡性胃癌和良性胃溃疡的鉴别诊断X线表现溃疡型胃癌良性胃溃疡溃疡的口部不规则光滑整齐指压迹征有无息肉状缺损有无裂隙征有无狭颈征无有项圈征无有口部粘膜线无有溃疡在胃腔轮廓之外全部或部分位于胃轮廓内在轮廓外溃疡的环堤有无溃疡周围的粘膜突然中断到达龛影的口部局限性辐射、不均匀纠集广泛性辐射、均匀纠集近口部呈结节状增生越近口部越细胃小区改变可见炎性小区,小区消失带分界清楚,有胃小区破坏多见炎性小区,小区消失带呈移行过渡,无胃小区破坏10.肝海绵状血管瘤CT:
平扫:
单发或多发,呈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楚,密度均匀,较大病灶其中心密度更低。
增强:
动脉期可见边缘呈结节状或小片状强化,渐向中心扩展;
强化幅度高,病灶的强化密度与动脉血管的密度相近似。
静脉期:
病灶继续强化,其密度明显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
延迟扫描:
仍可有对比剂充填,病变密度与肝脏密度相一致,病变影消失,故有“快进慢出”特点。
病灶中心的血栓或纤维化可以始终不强化。
MRI:
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随回波时间(TE)延长,信号强度递增,直至达到超过胆囊信号,在重T2WI信号强度更高,称“灯泡征”。
11.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分为:
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性肝癌、混合细胞性肝癌按形状分为:
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CT:
单发或多发结节,病灶多呈不均匀性低密度(肿瘤坏死、囊变或出血)增强:
符合“快进快出”特点A期:
小病灶多明显强化,大病灶多为不均匀性强化。
V期与肝实质期:
正常肝实质继续强化,而病灶密度迅速下降,低于正常肝组织。
T1WI:
病灶呈低信号,巨块型可为不均匀混杂信号。
T2WI:
病灶信号高于正常肝组织,巨块型可为不均匀混杂信号。
肿瘤增强,和CT增强方式相一致,边界更清楚,坏死区无强化。
12.肝转移瘤CT:
多发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光整或不光整,可有坏死,出血或钙化少见。
多数病灶有不同程度不均匀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
典型表现为病灶中心低密度,边缘环状强化,最外缘密度又低于正常肝,称为“牛眼征”。
MR表现和CT相类似,T1WI呈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可有“牛眼征”,增强扫描病变多呈环状强化。
13.胰腺癌CT:
(1)胰腺局部增大,肿块隆起或分叶状
(2)肿瘤密度低或同胰腺,其中心因坏死、液化呈低密度区(3)增强时肿瘤增强不明显,胰实质增强明显形成差别(4)胆总管受侵,致胆总管以上肝内外胆管扩张,胰头处胆总管突然狭窄、中断、变形(5)胰头癌阻塞胰管近端致胰管扩大,胰体、尾萎缩晚期
(1)胰周脂肪层消失,侵犯临近脏器
(2)邻近血管推移、侵蚀和包绕(3)淋巴结转移。
肝门、腹膜后淋巴结肿大(4)肝及其它脏器多发转移、腹膜等转移14.急性胰腺炎CT:
(1)胰腺增大、密度减低,周围模糊,胰腺被膜隆起。
(2)腹腔渗出性改变(3)胃肠道管壁炎症、水肿,导致管壁增厚(4)肾前筋膜增厚(5)假性囊肿形成(6)坏死性胰腺炎见胰腺密度不均匀,有低密度坏死区和高密度出血影。
(7)增强时一般是均匀强化,坏死区不增强。
15.慢性胰腺炎X线:
平片可见多发性结石及钙化。
ERCP:
可见胰管扭曲、变形、不规则、狭窄。
胰腺局部增大,假囊肿形成,沿胰管分布的斑点状钙化。
左肾前筋膜增厚,胰管不同程度扩张。
胰腺增大,信号不变,有假囊肿形成时出现囊肿信号。
16.肠梗阻临床症状:
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
(1)单纯性小肠梗阻:
立位平片:
阶梯状气液平、大跨度肠襻、鱼肋征
(2)绞窄性肠梗阻:
“假肿瘤”征、“咖啡豆”征、空回肠扭转征、肠段排列异常(3)麻痹性肠梗阻:
腹部肠腔普遍性中等度积气,立位平片见阶梯状气液面(4)单纯性结肠梗阻:
立位平片见“天平征”(即闭袢扩大伸长气液面)卧位平片见“川字征”(充气之闭袢)钡灌肠:
鸟嘴征17.肠套叠:
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急性)。
影像学表现:
平片:
肠梗阻征象空气灌肠:
用于发病24小时以内,可作诊断,亦可作治疗。
梗阻端见软组织块影。
钡灌肠:
梗阻端见杯口状充盈缺损、套叠鞘之肠壁可呈弹簧弓样征象18.胃肠道穿孔腹部透视或腹部平片:
腹腔内积气,游离气腹。
19.胆囊癌临床与病理:
分为腺癌、鳞状上皮癌及类癌CT:
胆囊增大或缩小,囊壁不规则增厚,腔内肿块,增强后有增强效应,如有淋巴结增大、腹水、肝内转移则为晚期征象。
T2WI图像上见高信号胆汁为呈充盈缺损状软组织病变。
20.胃窦良、恶性狭窄鉴别要点良性恶性狭窄段近端(入口)病变与正常分界呈渐行性,可伴有小弯良性溃疡龛影病变与正常分界突然,有肩胛征或袖口征,可伴有腔内龛影和环堤狭窄段粘膜纹粘膜纹存在呈横行或排列紊乱,有时可见浅表溃疡粘膜纹破坏消失或呈息肉状增生胃壁形态和扩张度一般可收缩和扩张,狭窄形态可变呈漏斗形,胃壁僵硬不变,有时可见双重阴影狭窄段远端(出口)球底无压迹或伴有胃粘膜脱垂、球部溃疡球底不对称压迹,可伴有“截断”现象泌尿系统1.肾结核X线:
早期无异常发现,当结核干酪灶发生钙化时,肾实质内斑点状、云絮状或环状钙化尿路造影:
(1)早期肾小盏边缘虫蚀状改变
(2)当肾实质空洞与肾小盏相通时,见肾小盏外侧有一团对比剂与之相连,肾盏完全破坏,出现多个边缘不整“棉桃样”空洞(3)病变进展,肾盂、肾盏广泛破坏或形成肾盂积脓,排泄性尿路造影常不显影,逆行造影使肾内病灶显示清晰,肾盂肾盏形成一扩大而不规则的空腔。
(1)肾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缘不整,增强后可有对比剂进入,示结核性空洞
(2)病变进展,肾盂肾盏扩张,呈多个囊状低密度影,肾结核钙化时,显示多发点状或不规则高密度影2.肾癌(肾细胞癌)X线平片:
X线平片可以见到肾外形增大、轮廓改变,偶有肿瘤钙化尿路造影:
肿瘤压迫时使肾盏受压、变形、拉长、狭窄及至闭塞,使肾盏分离呈“手握球”状改变。
当肿瘤压迫侵及肾盂时,肾盂变形或发生充盈缺损。
(1)肿瘤呈类圆形,局部向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