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579169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06MB
中考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考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题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若补充一种玻璃仪器___(填仪器名称),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的气密性
(2)酒精灯①③⑥⑦⑧
2KMnO4△K2MnO4+MnO2+O2↑
35.(2013.福州市)结合图9、10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
(3)装置B与C组合,可以制取的一
种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来源:
学。
科。
网]
,能用装置C收集该气体的原因是。
(4)一种洗气装置如图10所示,为了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分,
气体应从(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
(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⑴AC(或AE)、2KMnO4△K2MnO4+MnO2+O2↑
⑵先打开止水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液面浸没长颈漏斗下端;
再关闭止水夹,水后,观察液面是否变化(合理均可)
⑶氧气(合
理均可)2H2O2MnO22H2O+O2↑
(合理均可)、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无毒。
⑷a⑸CO2+Ca(OH)2=CaCO3↓+H2O
36.(2013.佛山市)小忻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2和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2)请补充画出装置C中a、b导气管
(3)小意分析实验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至少应添加一后冼气瓶F,你认为应该在_____(填装置编号)之间加入装有______(填试剂编号)洗气瓶F。
a.浓NaOH溶液b.澄清石灰水c.饱和NaH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
(4)打开止水夹K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至装置E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CO2
(5)当装置C中收集满CO2,关闭止水夹K2,把注射器D中的5mL浓的氢氧化钠压入到装置C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平同学认为证明CO2与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内D中浓NaOH溶液换成________,再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2)图略(b延长接近集气瓶底部)
(3)A、B;
c(4)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5)2NaOH+CO2=Na2CO3+H2O装置E中红色石蕊溶液会倒吸入装置C中
(6)5mL水对照实验
[来源:
学#科#网]
37.(2013.德州市)对于化学反应,我们不但要考虑加入的试剂,还要考虑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教材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你认为试管A中的物质除木炭与氧化铜外,还处在。
(1)根据你所学化学知识猜测
:
试管A中,出C、CuO外,
还可能有物质(用化学式,下同)参与反应。
除木炭可以还原氧化铜外,经反应生成的也可以
还原氧化铜。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排除环境对该反应的影响,你认为应采取何种措施?
(2)请你推测,进入试管B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有。
要想使进入试管B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应采取什么措施?
空气
(1)O2COCO+CuO
Cu+CO2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气等保护气体)
(2)氧气(或空气、氮气、一氧化碳)将澄清石灰水换成较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或将试管换成大烧杯、广口瓶,增加澄清石灰水的量)
38.(2013.苏州
市)(8分)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下列有关连接仪器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将单孔胶塞的约二分之一旋进试管口
B.乳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前用水润湿管口
C.乳胶管一端塞进玻璃导管内
D.玻璃导管口一端旋进乳胶管一端
(2)①图1是某人设计的制备二氧化碳的示意图,
其中有处错误。
②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③“实验是检验化学原理的最高法庭”。
下列有关实验室
收集二氧化碳方法的叙述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填序号)。
图1
A.因为CO2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CO2
B.因为CO2溶解性并不强,与水反
应生成的碳酸又很不稳定,可用排水法收集CO2
C.排水法收集CO2时,需观察倒置的试管内液面下降和有气泡从试管口逸出
D.通常状况下,CO2密度大于空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E.因为CO2是无色气体,排空气法收集CO2时,需用燃着的木条“验满”
(3)如图2所示,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
旋紧胶塞,上、下持续振荡一定时间。
①写出实验室鉴定CO2的化学方程式;
②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试管外大气压强(选填“>
”或“=”或“<
”);
③振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是:
、。
图2
(1)C
(2)①3处②CaCO3+2HCl===CaCl2+H2O+CO2↑③AD
(3)①Ca(OH)2+CO2==CaCO3↓+H2O②<
③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促进石灰水充分吸收CO2
39.(2013.成都)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ABCDE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选填“b”或“c”)相连接。
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E装置手机慢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时,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c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Ca(OH)2+CO2===CaCO3↓+H2O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0.(2013.宜宾市)(8分)已知盐酸是HCl气体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
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中,如果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往往看不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
现有一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却看到了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B装置的作用是。
实验后向B中滴入石蕊溶液可看到的现象是,写出B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
(3)如果去掉B装置,将A与C直接相连,则C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⑴CaCO3+2HCl=CaCl2+CO2↑+H2O
⑵除去氯化氢气体;
石蕊变红;
HClH2CO3
⑶Ca(OH)2+2HCl=CaCl2+2H2O
41.(2013.安徽省)(8分)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
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
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
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
不可能含有N2,因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说:
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认为:
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_________性。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有毒。
(1)二氧化碳;
Ca(OH)2+CO2=CaCO3↓+H2O。
(2)不能;
若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当氧气含量过少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酸。
42.(2013.泸州市)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
若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下图字母)
(2)装置③中盛装的试剂为,作用是。
(3)④为
O2的收集装置,可选用装置(选填上图字母)。
(1)CaCO3+2HCl=CaCl2+CO2↑+H2OA
(2)NaOH溶液除去二氧化碳
(3)C、E
43.(2013.昆明市)(10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若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若选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
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①实验(II)中溶液变色;
②实验(III)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
为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1)酒精灯,2KMnO4
K2MnO4+MnO2+O2↑
(2)改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CaCO3+2HCl===CaCl2+H2O+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①红②紫碳酸受热分解
44.(2013.莱芜市)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
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请看图回答问题: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1)2H2O2
2H2O+O2↑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C中液面下降D中有液体进入,有气泡产生
(3)CO2+H2O=H2CO3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
45.(2013.达州市)(8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
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
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
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
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气体生成(填化学式)。
B装置的作用是;
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
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填“能"
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
【
实验探究】:
HCl验证是否有水生成Ca(OH)2+CO2=CaCO3↓+H2O(2分)
①
①白色污染②不能如果将B、C位置进行交换,气体从C中出来再检验到有水分,就不能充分
说明水是燃烧时生成的,还是从C装置中带出来的。
46.(2013.烟台市)一男孩在排污井盖上燃放鞭炮,点燃了排污井内的气体,井盖被炸飞,男孩被井盖击伤。
【提出问题】排污井内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排污井内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了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CO2、CH4等。
【提出猜想】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排污井内气体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2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Ⅰ:
有CO2、CH4猜想Ⅱ:
有CO、CH4
猜想Ⅲ:
有CO、CO2猜想Ⅳ:
有CO、CO2、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
【问题讨论】
(1)装置A出现浑浊,证明猜想不成立。
(2)小明通过装置C处的现象,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小芳对此提出了疑义,小芳认为要在位置,再增加一个上图中
(填序号)装置,才能证明猜想Ⅲ不成立。
(3)为了进一步确认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小明将装置C处气体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D、E,经实验测定装置D增重1.8g,装置E增重2.2g,因此证明猜想成立。
(4)小明认为要证明排污井内气体是否含有CO,可以不用装置B,小芳认为需要使用装置B,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1)Ⅱ
(2)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装置B与装置C之间D
(3)Ⅰ(4)除去排污井内气体中的CO2
47.(2013.吉林省)请根据下列装置和仪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BCDEF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若要过滤分离出MnO2,除了仪器E、F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名称是。
(1)长颈漏斗
(2)ACCaCO3+2HCl===CaCl2+H2O+CO2↑
(3)漏斗
48.(2013.兰州市)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
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②。
(2)以上(从A—E中选择)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
若使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
精灯,原因是。
(4)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广口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
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1)酒精灯长颈漏斗
(2)A导气管应露出橡皮塞少许即可
(3)A2KMnO4
K2MnO4+MnO2+O2↑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4)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CO2CaCO3+2HCl=CaCl2+H2O+CO2↑E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49.(2013.呼和浩特)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2)丁烷(C4H10)是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丁烷完全燃烧后与甲烷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1)CO2
(2)2C4H10+13O2
8CO2+10H2O
50.(2013.南京市)2013.年6月5日市“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和天然气等。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PM2.5D.氮气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石油
(2)D(3)①下层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碳酸Ca(OH)2+CO2==CaCO3↓+H2O
51.(2013.眉山市)(7分)某天化学兴趣小组听老师讲:
“浓硫酸加衣服等于洞洞眼眼,还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兴趣小组结合浓硫酸的性质思考,难道浓硫酸能与碳单质反应?
若反应,会生成什么呢?
[查阅资料
]:
①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SO2=CaSO3+H2O;
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用于检验SO2存在;
③SO2能与溴水反应而被吸收SO2+Br2+2H2O=H2SO4+2HBr。
[提出猜想]:
从物质组成元素看,可能生成H2、CO2、CO、SO2气体及H2O;
[实验步骤]:
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
(1)按上述图示安装好仪器;
(2)检查气密性;
(3)加入对应药品,并将浓H2SO4放入烧杯中;
(4)加热A,加热H;
(5)停止加热。
学科网]
[实验分析]:
(1)B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说明有H2O生成;
(2)C处,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填化学式)生成;
(3)E处,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填化学式)已被除尽;
(4)F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产生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5)H、I处无现象,说明无CO、H2生成。
[实验结论]:
(1)气体中有H2O和生成,无CO、H2生成;
(2)浓硫酸能与碳单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分析]
(2)SO2(3)SO2(4)Ca(OH)2+Co2=CaCO3↓+H2O[来源:
[实验结论]
(1)SO2CO2
(2)C+2H2SO4(浓)CO2↑+2SO2↑+2H2O
52.(2013.孝感市)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
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
探究前老师提示,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提出猜想的依据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有相似之处,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Ca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写出SO2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若拆去B装置,直接连接A和C装置进行实验,可能导致后果发生。
【实验探究】实验开始时,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灯;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发现A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
结论:
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