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3古诗文阅读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577026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6.38KB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3古诗文阅读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3古诗文阅读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3古诗文阅读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时,诏书令公卿选可使匈奴者。
温舒上书,愿给厮养,暴骨方对,以尽臣节。
事下度辽将军范明友、太仆杜延年问状,以其言无可取,罢归故官。
久之,迁临淮太守,治有异迹,卒于官。
(节选自《汉书》传21,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B.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C.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D.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解析]正确标点为:
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则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春秋》是由孔子整理修订的儒家经书,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举孝廉”是汉朝时期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即低级职位官员。
C.《书》即“五经”之一《尚书》,“五经”还包括《诗经》《礼记》《周易》《春秋》。
D.“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超迁”指破格提升;
“左迁”指降级使用,贬官。
[解析]“孝廉是低级职位官员”解说不当,孝廉只是孝子廉吏,而不是官职,有了这个功名可实授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路温舒读书勤奋,编蒲抄书。
他的父亲是个看城门的人,让他去牧羊,他就采集水中的蒲草,裁成简牍的形状,用绳子编缀起来,在上面写字。
B.路温舒初为小吏,再学《春秋》。
学问稍有长进,先做小狱吏,学习律令,升为狱史,又学习《春秋》,略知大意。
被举为孝廉后做了郡的属吏。
C.路温舒上书奏事,尚德缓刑。
路温舒代理奏曹掾,兼行廷尉史之职,汉宣帝刚刚即位称帝,路温舒向汉宣帝上书,建议应该崇尚仁德、减轻刑罚。
D.路温舒自荐出使,未能如愿。
皇帝让大臣推荐出使匈奴的人,路温舒上书请求随使者出使匈奴,因范明友、杜延年认为他言无可取而未能出使。
[解析]“被举为孝廉后做了郡的属吏”不对。
应是被举为孝廉后先做山邑县丞,因犯法而被免职,后来才又做郡的属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
(5分)
译文:
鄙视仁义之士,尊崇刑狱之官;
正言进谏被当做诽谤,指陈过失被看做妖言。
(2)夫人情安则乐生,痛则思死。
就人之常情来讲,安宁的时候就热爱生活,痛苦的时候就想到死亡。
严刑拷打之下,什么样的供词能得不到呢?
[解析]
(1)“贱”“贵”“谓”“遏过”各1分,句意1分。
(2)“安”“乐生”“棰楚”“何求”各1分,句意1分。
[译文]路温舒,字长君,是巨鹿郡东里县人。
他的父亲做东里的看门人,让路温舒去牧羊,路温舒就采集水中的蒲草,裁成简牍的形状,用绳子编缀起来,在上面写字。
学得稍有长进,就请求做小狱吏,乘机学习律令,升转为狱史,县中每遇到疑难案件,都向他请教。
太守巡察各县,见到他,觉得他不是凡夫俗子,就让他代行决曹史之职。
他又拜师学习《春秋》,略知大意。
被举为孝廉,做山邑县丞,因犯法而被免职,后来又做郡的属吏。
元凤年间,廷尉李光审理奉天子诏令而被押的犯人,请路温舒代理奏曹掾,兼行廷尉史之职。
正赶上汉昭帝去世,昌邑王刘贺立为天子又马上被废除,汉宣帝刚刚即位称帝,路温舒向汉宣帝上书,建议应该崇尚仁德、减轻刑罚。
他是这样说的:
我听说秦朝有十大过失,其中之一现在还存在着,那就是审理刑狱的官吏。
秦统治的时候,鄙视仁义之士,尊崇刑狱之官;
所以忠诚之心、恳切之言都只能藏在胸中,阿谀奉承之声不绝于耳。
这是秦朝丧失天下的原因。
现在天下之人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没有战争的危险,也没有饥寒的苦难,父子夫妻齐心尽力,建设家园,然而还没有真正实现天下太平,这是因为刑狱的破坏。
刑狱是国家治乱的关键,死去的人不可能再活过来,肢体被割断不可能再接合。
《尚书》上说:
“与其杀死无罪的人,宁可失于不合常规。
”现在审理刑狱的官吏却不是这样,上下互相驱使,把刻薄当做清明,审理刑狱的官吏都希望受审讯的人被处死,这是仁圣之政受到损害的原因。
太平盛世不能实现,问题大概就出在这里。
就人情来讲,安宁的时候就热爱生活,痛苦的时候就想到死亡。
所以断狱之官援引法律陷人于罪,刻薄残酷,没有限度,得过且过,权宜行事,不考虑给国家带来的祸患,这是当今最大的祸害。
所以,天下的祸患,没有比刑狱更大的了。
破坏法律、违背正轨、离散亲人、阻塞圣道,没有比审理刑狱的官吏更厉害的了。
这就是存在至今的秦朝十大过失之一。
只希望您免除所谓诽谤君主的人的罪责而接受直切的谏言,扫除导致秦亡的失误,遵循周文王、周武王的德政,减省法律条文,放宽刑罚,废除刑讯之狱,那么,太平盛世就能来临,永远和平、安乐,与天地共存,天下之人都会感到无限欣慰。
汉宣帝很欣赏路温舒的上书,迁升他为广阳私府长。
内史举荐路温舒为文学科的第一等,升为右扶风丞。
当时,皇帝下诏书让公卿大臣推荐可以出使匈奴的人,路温舒上书,请求作为随从人员,随使者出使匈奴,以报效天子,皇帝把上书转交度辽将军范明友、太仆杜延年询问情况,认为路温舒言无可取,罢归故官。
很长时间之后,升迁为临淮郡太守,政绩非常出色,死于任上。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
文帝在东宫,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
文帝践阼,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
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
迁兖州刺史。
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乃著《治论》,又著《兵书》十余篇,言奇正之用。
正始中,转任徐州,封武观亭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
昶以为国有常众,战无常胜;
地有常险,守无常势。
今屯宛,去襄阳三百余里,诸军散屯,船在宣池,有急不足相赴,乃表徙治新野,习水军于二州,广农垦殖,仓谷盈积。
嘉平初,太傅司马宣王既诛曹爽,乃奏博问大臣得失。
昶陈治略五事:
其一,欲崇道笃学,抑绝浮华,使国子入太学而修庠序;
其二,欲用考试,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
其三,欲令居官者久于其职,有治绩则就增位赐爵;
其四,欲约官实禄,励以廉耻,不使与百姓争利;
其五,欲绝侈靡,务崇节俭,令衣服有章,上下有序,储谷畜帛,反民于朴。
诏书褒赞。
因使撰百官考课事。
二年,昶奏:
“孙权流放良臣,嫡庶分争,可乘衅而制吴、蜀。
白帝、夷陵之间,黔、巫、秭归、房陵皆在江北,可袭取也。
”乃遣新城太守州泰袭巫、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诣夷陵,昶诣江陵,两岸引竹絙为桥,渡水击之。
贼奔南岸,凿七道并来攻。
于是昶使积弩同时俱发,贼大将施绩夜遁入江陵城,追斩数百级。
昶欲引致平地与合战,乃先遣五军案大道发还,使贼望见以喜之,以所获铠马甲首,驰环城以怒之,设伏兵以待之。
绩果追军,与战,克之。
绩遁走,斩其将钟离茂、许旻,收其甲首旗鼓珍宝器仗,振旅而还。
于是迁昶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京陵侯。
甘露四年薨,谥曰穆侯。
(节选自《三国志·
魏·
王昶传》,有删节)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
B.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
C.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
D.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
[解析]正确的标点为:
明帝即位,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
昶虽在外任,心存朝廷,以为魏承秦、汉之弊,法制苛碎,不大改国典以准先王之风,而望治化复兴,不可得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有急不足相赴 急:
紧急情况。
B.广农垦殖,仓谷盈积 广:
广大。
C.欲绝侈靡,务崇节俭 崇:
推崇。
D.因使撰百官考课事 考课:
考核。
[解析]广:
扩大。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王昶有责任感。
他发现官军驻守在宛城,离襄阳三百多里,各军分散驻扎,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赶到,于是上表请求迁移治所到新野。
B.王昶有治政才能。
司马宣王诛曹爽后,王昶主动从尊道崇学、实行考试制度、官员凭政绩升迁、精兵简政、根除奢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C.王昶忠于魏国朝廷。
他得到孙权流放贤良的大臣、嫡子庶子相互争斗的消息后,立即上奏皇上,建议乘机用偷袭的办法制服吴国和蜀国。
D.王昶具有军事指挥才能。
他在与贼敌大将施绩的交战中,采用诱敌深入之计,把贼敌引到平地和他们会战,待贼敌出来,一举将其打败。
[解析]“主动从……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分析不当,原文的意思是在“乃奏博问大臣得失”的前提下提出的建议。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都畿树木成林,昶斫开荒莱,勤劝百姓,垦田特多。
当时京都附近地区树木成林,王昶伐树开垦荒地,辛劳地勉励百姓,开垦出的田地特别多。
(2)令衣服有章,上下有序,储谷畜帛,反民于朴。
让人们衣服上有着显示身份地位的标志,上上下下有着明确的等级,储存粮食积蓄布帛,让老百姓回归淳朴的风俗习尚。
[解析]
(1)“畿”“斫开”“劝”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
(2)“章”“序”“反”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
[译文]王昶字文舒,是太原晋阳人。
文帝在东宫作太子时,王昶任太子文学,又升任中庶子。
文帝即位,他转任散骑侍郎,又任洛阳典农。
升任兖州刺史。
明帝即位,加授为扬烈将军,赐给关内侯的爵位。
王昶虽然在外地任职,心里想着朝廷,认为魏国沿袭了秦朝、汉朝的弊端,法律制度苛刻琐碎,不大力改革国家的典章制度来效法先王的风范,而希望国家的治理、百姓的教化重新兴盛,是不可能做到的。
于是撰写了《治论》,又撰写《兵书》十多篇,谈作战时对阵交锋、埋伏突袭等战术的运用。
正始年间,转任徐州刺史,封为武观亭侯,升任为征南将军,授给符节都督荆州、豫州各军军务。
王昶认为国家有常备的军队,但打仗却没有常胜不败的;
地形有固有的险要,但防守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
现在驻守宛城,离襄阳三百多里,各军分散驻扎,战船却在宣池,遇到紧急情况不能及时赶到,于是上表请求迁移治所到新野,在两地训练水军,开垦荒地扩大农业生产,仓库里的粮食非常充盈。
嘉平初年,太傅司马宣王杀了曹爽以后,于是上奏广泛向大臣们征询有关政事得失的意见。
王昶陈述了治理方略的五件事:
第一,希望尊崇道义重视学问,抑制杜绝浮华的风气,让公卿大夫的子弟进入太学并办好学校;
第二,希望实行考试制度,考试好比是准绳,没有舍弃准绳而凭主观臆断来确定是非曲直,废除罢免升迁的制度来空谈官员能否称职的;
第三,希望让担任官职的人长期留在他的职位上,有了政绩就提升官职赐给爵位;
第四,希望精简官员人数增加官员的俸禄,用廉洁知耻来激励他们,不让他们和老百姓争夺利益;
第五,希望根除奢侈浪费,大力推崇勤俭节约,让人们衣服上有着显示身份地位的标志,上上下下有着明确的等级,储存粮食积蓄布帛,让老百姓回归淳朴的风俗习尚。
皇帝下诏书褒扬称赞王昶。
于是让他撰写百官考核的制度。
嘉平二年,王昶上奏说:
“孙权流放贤良的大臣,嫡子庶子相互争斗,可以乘机制服吴国、蜀国。
白帝、夷陵之间,黔、巫、秭归、房陵等地都在长江以北,可用偷袭的办法占取。
”于是派遣新城太守州泰袭击巫、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出兵到夷陵,王昶出兵到江陵,在河两岸拉起竹索作为桥梁,渡过长江去攻打贼敌。
贼敌逃奔到南岸,开通七条道路一齐来进攻。
这时王昶命令连弩同时一齐发射,贼敌大将施绩连夜逃入江陵城,王昶带兵追击杀死数百人。
王昶想把贼敌引到平地和他们会战,于是先派五支军队顺着大路撤回,让贼敌看到感到高兴,派人披着缴获的鞍甲骑着缴获的战马挂着斩杀的贼敌首级,围着江陵城奔驰以此来激怒贼敌,布置好伏兵来等待贼敌出来。
施绩果然出来追击魏军,王昶和他交战,把他打败了。
施绩逃走,魏军斩杀了他的将领钟离茂、许旻,收缴了他的士兵首级、军旗战鼓、珍宝器械,整顿好军队胜利返回。
于是升迁王昶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封为京陵侯。
王昶于甘露四年去世,谥号穆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谢瞻,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陈郡阳夏人。
年六岁,能属文,为《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才士,莫不叹异。
初为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
瞻幼孤,叔母刘抚养有恩纪,兄弟事之,同于至亲。
刘弟柳为吴郡,将姊俱行,瞻不能违,解职随从,为柳建威长史。
弟晦时为宋台右卫,权遇已重,于彭城还都迎家,宾客辐辏,门巷填咽。
时瞻在家,惊骇谓晦曰:
“汝名位未多,而人归趣乃尔。
吾家以素退为业,不愿干预时事,交游不过亲朋,而汝遂势倾朝野,此岂门户之福邪?
”乃篱隔门庭,曰:
“吾不忍见此。
”及还彭城,言于高祖曰:
“臣本素士,父、祖位不过二千石。
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荣冠台府,位任显密,福过灾生,其应无远。
特乞降黜,以保衰门。
”前后屡陈。
高祖以瞻为吴兴郡,又自陈请,乃为豫章太守。
晦或以朝廷密事语瞻,瞻辄向亲旧陈说,以为笑戏,以绝其言。
晦遂建佐命之功,任寄隆重,瞻愈忧惧。
永初二年,在郡遇疾,不肯自治,幸于不永。
晦闻疾奔往,瞻见之,曰:
“汝为国大臣,又总戎重,万里远出,必生疑谤。
”时果有诉告晦反者。
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瞻曰:
“吾有先人弊庐,何为于此!
”临终,遗晦书曰:
“吾得启体幸全,归骨山足,亦何所多恨。
弟思自勉厉,为国为家。
”遂卒,时年三十五。
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
灵运父瑛,无才能。
为秘书郎,早年而亡。
灵运好臧否人物,混患之,欲加裁折,未有方也。
谓瞻曰:
“非汝莫能。
”乃与晦、曜、弘微等共游戏,使瞻与灵运共车;
灵运登车,便商较人物,瞻谓之曰:
“秘书早亡,谈者亦互有同异。
”灵运默然,言论自此衰止。
(节选自《宋书·
列传》卷五十六,有删节)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
B.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
C.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
D.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
[解析]正确的标点:
瞻疾笃还都,高祖以晦禁旅,不得出宿,使瞻居于晋南郡公主婿羊贲故第,在领军府东门。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二千石”是汉代郡守这一官职的代称,因其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
B.“降黜”在古代指官员被降低官职,并被发配到边远地区服劳役,“罢”指罢免官职。
C.“太守”为一郡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D.“台府”指中央政府机构或御史府。
“永初”是南朝宋皇帝宋武帝的年号。
[解析]“降黜”只指官员降职,没有被发配到边远地区服劳役的条款。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谢瞻知恩图报。
叔母把他们弟兄养大成人,他们对叔母也如同亲生母亲一样,甚至叔母要到吴郡去,谢瞻也辞官跟了过去。
B.谢瞻有先见之明。
他向宋高祖请求对弟弟谢晦的官职进行处置,高祖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后来,果然有禀告谢晦反叛的人。
C.谢瞻重视手足之情。
他临终的时候,留下遗书给谢晦,表示自己的一生没有更多遗憾,希望谢晦勉励自己,既为家,也为国。
D.谢瞻劝人有方。
在对谢灵运的教育中,他借与谢灵运一同乘车之机,仅一句话,就让谢灵运逐渐改掉了喜欢评价别人的毛病。
[解析]“高祖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理解不当。
原文说:
“前后屡陈。
”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晦或以朝廷密事语瞻,瞻辄向亲旧陈说,以为笑戏,以绝其言。
谢晦有时候把朝廷隐秘之事告诉谢瞻,谢瞻总是向亲人朋友叙说,把那些话当成戏言,来禁绝他的言论。
(2)灵运好臧否人物,混患之,欲加裁折,未有方也。
谢灵运喜欢评价人物的好坏,谢混很担心他这样做,想对他加以压制,只是没有办法。
[解析]
(1)“语”“亲旧”“绝”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
(2)“臧否”“患”“裁折”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
[译文]谢瞻,字宣远,一名谢檐,字通远,是陈郡阳夏人。
他六岁时,就能写文章,写了《紫石英赞》《果然诗》,当时有才华的士人,没有人不惊叹他的奇异。
他起初担任桓伟安西参军,楚台秘书郎。
他从小失去父母,婶婶刘氏抚养他很有恩情,谢瞻兄弟侍奉婶娘,如同对待亲生母亲。
刘氏的弟弟刘柳调任吴郡太守,带着姐姐一同赴任,谢瞻不能违背他们的意愿,便辞去职务随同前往,在刘柳手下任柳建威长史。
谢瞻的弟弟谢晦当时任宋台右卫,权势显赫,恩遇宠厚。
谢晦从彭城回到京城接取家眷,一时宾客车马聚集,填塞门巷。
此时谢瞻正在家中,见到这种情景,惊骇地对谢晦说:
“你的名位不高,而士人归依奔向你竟到了这种地步。
我们家以清淡谦退为家风,不愿意干涉政事,结交的人不过是亲戚朋友,而你现在竟然权势使朝野倾动,这难道是家门的福祉吗?
”谢瞻于是用竹篱隔开门院,说:
“我不忍心见到这种场面。
”等他回到彭城,就向高祖说:
“我本来是寒门平常之士,父亲、祖父的官位也都是没有超过二千石的职位。
弟弟年纪刚刚三十岁,志行浅薄,能力平庸,但在台府荣耀居于首位,职务地位显要,福气失去灾祸来临,恐怕应该不远。
我特地请求你把他降职贬官,来保住我们这衰微的家门。
”前前后后屡次向高祖陈请。
高祖命谢瞻任吴兴郡太守,谢瞻又亲自陈情请求辞退,于是改任豫章太守。
谢晦有时候把朝廷隐秘之事告诉谢瞻,谢瞻总是向亲人朋友叙说,把那些话当成戏言,来禁绝(或禁止、杜绝)他的言论。
谢晦终建辅佐帝王创立帝业的功劳,被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谢瞻更加担忧害怕。
永初二年,谢瞻在豫章郡患病,不肯请医生医治,希望就此死去。
谢晦听到他生病的消息急忙赶去,谢瞻见到他,对他说:
“你是国家大臣,又掌管军机大事,老远地到我这里来,一定会招致怀疑,产生流言。
”当时果然有禀告谢晦反叛的人。
谢瞻病重,回到京城。
高祖因为谢晦掌管禁军,不可出宫住宿,就叫谢瞻住在晋南郡公主夫婿羊贲的旧宅,地点在领军府东门。
谢瞻说:
“我有祖先留下的旧房子,为什么住在这里!
”谢瞻临终的时候,留下遗书给谢晦说:
“我能够善终,侥幸保全,归埋家乡,葬于山麓,哪里还有什么更多的遗憾呢?
弟弟你要勉励自己,既为家,也为国。
”于是死去,死时三十五岁。
谢瞻善于写文章,辞采非常华美,可以与族叔谢混、族弟谢灵运相比美。
谢灵运父亲谢瑛,没有才能。
做过秘书郎,早年就去世了。
谢灵运喜欢评价人物的好坏,谢混很担心他这样做,想对他加以压制(或想抑制他),只是没有办法。
谢混对谢瞻说:
“不是你的话没人能做到(制止他)。
”就与谢晦、曜、弘微等一起游玩,让谢瞻与谢灵运坐一辆车;
谢灵运一上车,就开始评价人物,谢瞻对他说:
“你的秘书郎父亲死的那么早,谈论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谢灵运沉默不言,评价的言论从此逐渐减少以至停止了。
二、古代诗歌鉴赏(22分)
(一)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
岁 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爇:
焚烧。
②雁默先烹:
雁,鹅;
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
‘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
’主人曰:
‘杀不能鸣者。
’”
13.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流年不再的情形,也为全诗思想感情奠定了基调。
C.“雁默先烹”引用《庄子》中的典故,比喻有才能的人容易遭嫉妒,受损伤,因而首先被淘汰。
D.“不如且进手中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情感,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如出一辙。
E.用语平实,文句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言虽然浅显,但意境深邃、言近旨远。
答:
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
答B、C,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B“也为全诗思想感情奠定了基调”分析不当,“催”字在诗中并不带特定的感情色彩。
C“比喻有才能的人容易遭嫉妒,受损伤,因而首先被淘汰”分析不当。
该引用并无此含义。
D“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如出一辙”欠妥。
14.这首诗流露出那些情感?
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6分)
①对自己盛年不再的感叹(韶光易逝,流年不再)。
②对怀才不遇的喟叹(对人才无用武之地的愤懑)。
③面对福祸,借酒浇愁的苦闷之情(无奈之情)。
[解析]首联表现韶光易逝的感叹,颈联表现怀才不遇的喟叹,尾联表现借酒浇愁的苦闷之情。
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2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古诗文 阅读 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