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的毒性及危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1557438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6.93KB
氰化物的毒性及危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氰化物的毒性及危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氰化物的毒性及危害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秒——15
15秒1.5~2.02.5~2.753.0~3.5
30秒0.51.0~1.52.5~2.5
1分钟0.4~0.50.71.5
2分钟0.25~0.30.50.7
5分钟0.15*0.2~0.30.4~0.5
15分钟0.10.15~0.20*0.3
*原资料数据明显错误,作者参考有关资料进行了修改。
表2-2氰化氢对人的吸入毒性
空气中氰化氢的浓度作用效果
mg/Lppm
0~3270很快死亡
0.12~0.15110~1350.5~1小时内急性死亡或在其后短时间内死亡
0.05~0.0645~54吸入0.1~1小时不发生障碍
0.02~0.0418~36吸入6小时不发生障碍如长期吸入则有障碍
表2-3人对空气中低浓度HCN的反应(估计)
HCN浓度(ppm)发生的反应
5~18头痛、眩晕
5~13疲劳、头痛、无力、手、脚震颤并疼痛、恶心
4.2~12.4(平均8.3)头痛、虚弱、嗅、味觉改变,喉头刺激、恶心、呕吐、呼吸加快
2~8(平均5)甲状腺增大,血尿SCN-含量增加,但仍低于吸烟者
0~7(平均4.9)没有观察到作用
0.1~0.9没有观察到作用
0.23平均暴露5、4年后,白细胞、细胞色素氧酶,过氧化物酶、琥
珀酰脱氢酶活性轻度降低。
氰化物对人体的致死量从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看,每个人耐受力相差很大,小者0.5mg/kg体重即可致死,大者达3.5mg/kg体重。
一资料介绍,氰化钠的平均致死量为150mg,氰化钾200mg、氰化氢100mg左右,另一资料介绍,人口服氰化钠的致死量为100mg,氰化钾为120mg,或人一次服用氢酸和氰化物的平均致死量为50~60mg,总之,少量的氰化物就会置人于死地。
见表2-4。
表2-4氰化氢氰化钾氰化钠对人的毒性
毒剂名称中毒途径致死剂量(mg/L)
氰化氢(氢氰酸)口服50~100
氰化钾口服200~250
氰化钾口服150~250
天然水体中不会有氰化物,但一些植物的果实中含有少量以糖甙形式存在的氰化物如樱、李、桃、杏、枇、杷、苹果等果仁中就含有这种氰化物。
因误食此类果仁而发生不幸者并不鲜见,特别是由于小孩食苦杏所引起的中毒实例尤多,此外,我国南方有一种木薯,别名葛薯,其表皮、内皮、薯肉与薯心均会有不同量的氰甙,尤其是内皮最多,如食用前未用水充分处理,可引起中毒,南方还产有棉豆,其中也含有氰甙,家禽吃了亦能中毒,文献介绍,苦杏仁成人服40~60粒,小孩服10~12粒就能中毒或死亡,吃未经处理的木薯3~6个能引起严重中毒。
土壤中的腐植质也是一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一定数量的氮化合物可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生成氰和酚,并随土壤的深度增加而递减,导致土壤中CN-含量为0.003~0.13mg/kg。
尽管氰化物毒性之大,但除自杀者外,大部分中毒以致死亡者并不是误食固体氰化物或氰化物溶液,而是吸入氰氢酸气体所致,这与牲畜不同,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固体、液体氰化钠管理严格,另一方面氰化物以其特有的气味使人不致于误食,也不致于让皮肤常时间与其接触。
即使是氢氰酸中毒,也有其特定的条件,有很大的局限性。
总之,因氰化物中毒而死亡者极少,但由于工作原因导致慢性中毒者相对较多。
2.1.1氰化物的危害、症状和体征
由于氰化物的性质和中毒途径的不同,导致的症状和体征也不一样。
人对空气中不同浓度氰化物的反应见表2-1、表2-2、表2-3,几乎所有报道的病例或调查结果都可发生在包括神经消化和呼吸等系统,出现类似神经衰弱症候群和肌肉酸痛,活动受限及皮肤刺激等症状亦有最终导致失能残废和死亡的症例。
在氰化物的慢性作用下,由于组织供氧不足,可引起一系列反射性改变,如红细胞血红蛋白代谢性增高,血糖升高以提高血氧容易,加速能量代谢的恢复,由于体内SCN-增加,还可由此引起血压下降,并抑制甲状腺聚碘功能,干扰碘的有机结合过程,妨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并能增加碘由肾脏的排出,减少体内碘的储备,从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低下,致使脑垂体前叶代谢性地加强分泌促甲状腺素。
从而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肿大。
另外,氰化物慢性中毒的发生与机体。
整个营养状况也有关,如维生素B12缺乏,蛋白质营养不良,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的缺乏可使机体用于CN-解毒的S2O3、S及-SH减少这些因素均可使摄入体内的CN-毒性增加,从而导致一系列慢性中毒的症状和体征出现。
一.神经系统
由于CN-可使神经纤维蜕髓鞘现象和脑组织坏死及空泡变性等退行性病变发生,所以可出现头痛、眩晕、注意力分散、健忘、无力、睡眠障碍、视力减退并出现五彩视、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还可发生热带性神经病变,弥漫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侯群。
由于视神经萎缩,神经性耳聋及影响骨髓感觉神经而引起共济失调等,如患烟草性弱视神经萎缩等疾病。
二.呼吸和消化系统
咳嗽、呼吸急促、有窒息感。
嗅觉和味觉改变,恶心、呕吐、胃灼热感及胸腹都有压迫感。
异氰酸酯类可引起过敏性哮喘。
这类症状休息后大部分可消失,严重者还发生胃炎和肝脾肿大。
三.心血管系统
心动过速或过缓、心悸、心前区疼痛、血管紧张力降低及血循环变慢,心音低钝,血压普遍降低,部分人可出现心电图变化。
四.肌肉和皮肤
以运动肌为主,大多以腰背两侧开始,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强直、僵硬、动作不灵活,最后活动受限等。
皮肤常可出现皮疹(斑疹、血疹、泡疹)或溃疡并极痒。
五.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三致”反应尚无定论,最近动物实验证明长期经口摄入微量KCN对小鼠繁殖有影响,动物的子代(一、二年代)死亡率升高,妊娠次数明显下降、死胎可增多。
丙烯腈等有机氰对动物证明有致瘟和诱变作用,对人尚未证实,故仍不能轻易推论到人。
2.1.2人体对氰化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
氰化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呼吸道吸入氰化氢气体或含氰化物的粉尘,二是通过口腔进入胃中,此时口腔粘膜和胃肠道吸收,三是破损的皮肤与氰化物接触直接进入血液,潮湿的皮肤与高浓度的氰化物接触时,也会吸收氰化物导致中毒。
非致死剂量的氰化物进入人体后,在体内能逐渐被解毒,其机理为体内的β—巯基丙酮酸在断裂酶的作用下释放出的硫能被体内代谢产生的亚硫酸根所接受,生成硫代硫酸盐,硫代硫酸盐与氰离子在硫氰生成酶的催化下生成无毒的硫氰酸盐,从肾脏(尿中)排至体外,这是氰化物在体内的主要解毒途径,大约90%的硫氰酸盐是通过这种途径排出的,解毒能力的强弱与体内供硫的多少有关,解毒速度的快慢由组织中含硫氰生成酶的量决定。
人对氰化物的敏感程度也与体内硫氰生成酶的含量多少有关,含硫氰生成酶少的人对氰化物就敏感,可见个体差异是很大的。
体内的氰离子还能与胱胺酸结合形成2-亚胺基噻唑烷-4-羧酸,从肾脏排出;
氰离子与羟钴维生素作用生成氰钴维生素,也从肾脏排出;
氰离子也可以氧化成氰酸,再经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氨由肺呼出;
氰离子氧化生成甲酸,一部分参与单碳代谢,另一部分由肾脏排出;
氰化氢也可以直接从呼吸道呼出一部分。
氰化物在体内解毒是有限的,如摄入的氰化物超过了解毒的负荷,达到中毒的浓度便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氰化物在体内解毒和排泄途径见图2-1。
少量氰化物经消化道长期进入人体,会引起慢性毒害,动物试验所得的阈下浓度为0.005mg/kg,流行病调查得知,有的居民由于长期饮用受氰化物污染(含CN-0.14mg/L)的地下水,出现基理代谢降低,脸色苍白浮肿、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心悸、反应迟钝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发生细胞退行性变化所致,这些居民的甲状腺肿发生率显着上升,可能是由于体内长期蓄积硫氰酸盐所致。
因为硫氰酸盐能妨碍甲状腺素的合成,影响甲状腺的功能,导致甲状腺代谢性肥大,这也说明,硫氰酸盐本身对人也是有毒的。
氰化物
主要途径│次要途径
│1.直接排泄a.HCN从吸收中排泄
│b.CN-从分泌中排泄
│2.氧化作用a─→HCOOH─→排泄
还原││↑
│↓│
│单碳化合物代谢库
(转硫酶)││↑
│↓│+H2O
│b─→HCNO─→CO+NH3─→排泄
│
│B12a
│3.金属结合:
────→B12
│
│H
排泄│胱氨酸│
↑│4.缩合:
───→HOOC─C─NH
│硫氰生成酶││C─NH─→排泄
│和还原的硫↓H2C─S
SCN-←────CN-2—亚氨基—噻唑烷—4—羟酸
硫氰氧化酶
图2-1氰化物体内解毒和排泄途径
2.1.3氰化物的毒理作用和影响中毒的因素
氰类化合物的毒性与其化学结构在机体内代谢能否迅速放出氰离子有关,如氰氢酸氰化钾、氰化钠、丙烯腈等能在体内迅速析出氰离子,因而毒性大,极易引起急性中毒,而腈胺及二腈胺、氰酸酯,异氰酸酯在体内不析出氰离子,不具备氰化物特有的毒性,仅表现局部的刺激症状。
氰类化合物被卤族取代后除毒性作用外还具备有明显对眼、呼吸道的刺激作用,如氯化氰、溴化氰、溴苯乙腈等。
在中毒后除按氰化物进行抗毒治疗外,还要对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以及引起的肺水肿进行治疗,防毒面具对氯化氰防护作用是有限的,其防护时间也很短。
氰化物引起中毒的关键在于氰离子〔CN-〕与细胞的含铁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含铁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摄取和利用氧必需的酶当与氰离子结合时,则细胞就会丧失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从而产生细胞缺氧和窒息,导致呼吸中枢抑制而死亡。
我们知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细胞色毒氧化酶含有二价铁色素〔Fe2+〕,二价铁色素与氧结合时变成三价铁(Fe3+),待三价铁将氧榆送至组织细胞供细胞利用后,可还原为二价铁,但进入人体的氰离子增多时,氰离子与三价铁结合后,由于它的亲合力很强,阻止了细胞色素氧化酶内三价铁的还原及二价铁的氧化,使组织细胞不能及时地得到充足的氧,形成内窒息,这一过程表示为:
含铁细胞色素氧化酶+氰离子→氰化含铁细胞色素氧化酶
氰离子与人体内的硫、钴、葡萄糖醛酸也能结合,这些结合都是可逆的,其结合的程度取决于人体内的氰离子浓度。
氰离子与硫结合成为低毒的硫氰酸盐,与钴盐结合成低毒的氰高钴酸盐,在肝脏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微毒的腈类化合物,这些生成低毒物质的反应对含铁细胞色素氧化酶实际起到了天然的保护作用,缓冲中毒的程度。
由此可见,氰化物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中毒,取决于侵入人体的速度与体内解毒作用及排泄的速度,小量慢慢地及收,不超过人体内解毒作用与排泄的速度时,则不会引起中毒现象。
如在一个时期内,进入集体的量稍微超过解毒作用及排泄所有消耗的量时就会有部分含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与氰离子进行可逆性的结合,只要很快脱离对氰化物的接触,人体内的氰化物浓度就会随着的解毒作用和排泄而逐渐减低,含铁细胞色素氧化酶就可以从氧化含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中分解出来,即使不用药物治疗,也可自愈。
如果进入体内的剂量超过人体的生理解毒作用与排泄所能消耗的量很多,则会发生较严重的中毒,除脱离氰化物的接触外,必须进行药物紧急治疗。
2.1.4氰化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中毒
生产和使用氰化物的单位,其职工以急性中毒者为多见,大剂量中毒者无任何先兆症状,突然发生昏迷及呼吸心跳停止。
致死剂量中毒而未能及时抢救者,病情可延续1小时,最后用呼吸衰竭而死亡。
一般中毒病人多依次出现下列表现:
1)口服者,口内有苦辣味及烧灼感,继之咽喉部有束紧感及麻木感,口涎增多及恶心吸入中毒早期有咽喉烧灼感,发痒、流泪、眼痛。
2)精神过虑、神志恍惚,头痛晕眩,且常感下颌运动不灵,有僵直感觉。
3)呼吸困难及快速。
4)呼出气体及呕吐物有苦杏仁味道。
5)在中毒早期,血管运动神经的张力增加引起反射性的心律变慢及血压升高,以后发生麻痹作用,血压下降及心跳无力,心律不规则。
6)神志丧失、猛烈抽搐、大小便失禁,紧跟着进入麻痹状态,全身大汗、眼球突出,瞳孔放大、口吐血色泡沫、皮肤潮红、呼吸严重困难,最后,呼吸心跳停止。
以上表现可分为四期:
前驱期→呼吸困难期→惊厥期→麻痹期。
二.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系小量长期接触所致,或反复多次地发生轻度的急性中毒,从而引起人体的一些反应,主要表现有:
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及注意力减退、食欲不振、恶心腹痛、便秘、尿频、心前区压迫感、血压低心悸、呼吸困难,全身肌肉酸痛或刺痛、病情发展则精神萎糜,智力减退,甲状腺增大、性功能减退、皮肤接触可产生斑疹、丘疹和疱疹等。
氰化物中毒应与有机磷农药、一氧化碳中毒相鉴别,以防止误诊误治,具体见表2-5。
表2-5氰化物与其它毒物中毒鉴别诊断表
类别氰化物有机磷农药一氧化碳
鉴别项目
接触史有有有
气味苦杏仁味水果香味或特殊气味无味
中毒症状严重中毒有四有毒碱样,烟碱样迷昏无惊厥
个期的中毒表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皮肤淡红或
现皮肤粘膜呈苍白
红色
化验检查血中检出氰离血中胆碱酯酶活力下血中碳氧血
子尿中硫氰酸降红蛋白升高
盐增多*
对抗毒药对高铁血红蛋对解胆碱能药重活化没有特效治
白形成剂硫代剂(酶复能剂)等有疗药物,用
硫酸钠等治疗效对症治疗处
有效理
注:
24小时正常直非吸烟者尿中SCN-<
2mg/L;
吸烟者<
14mg/L。
2.2氰化物中毒病人的救护与治疗
2.2.1急性治疗方法
一.对氰化物急性严重中毒应分秘必争及时进行急救,切不可错过抢救时机,对抢救人员如进入染毒区必须穿戴防护器材防止自身中毒。
1)离开染者区环境,避免与毒物接触
氰化物由呼吸道吸入中毒的人员,应立即戴上防毒面具将中毒者抬到上风方向进行抢救。
对液态氰化物中毒者,应立即脱去染毒衣服、鞋袜防止继续吸收中毒,对误服或误食氰化物由消化道引起中毒者应立即催吐用0.2%的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或5%的硫代硫酸钠洗胃。
2)立即给急救药物
根据中毒者中毒严重程度,是否呼吸、心跳停止,相应给予急救,如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在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的同时,吸入1~2支亚硝酸异戊酯或肌肉注射抗氰急救针剂一支,实验研究表明,血中氰化物浓度升高达到一定浓度时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呼吸中枢对氰化物比循环系统更敏感,呼吸首先停止,当氰化物在血中浓度下降后呼吸还可以自动恢复,在抢救时只要能迅速形成高血红蛋白使血中氰化物浓度降低,就能显示急救的效果。
3)给予呼吸兴奋剂和心脏复苏药,有条件加压吸氧能增加抗毒急救效果,但氧气不宜与亚硝酸异戊脂同时使用,如果亚硝酸异戊酯使用后血压不低于80mmHg时,如病情需要可再用,如果血压已低于80mmHg时,则应停药观察。
二.中毒的治疗
如中毒者经过抢救后症状已缓解,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抗毒治疗,测定血中氰离子浓度,或测定血中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对治疗十分有帮助。
当中毒症状仍较严重,血中高铁血红蛋白浓度又较低时,应给予亚硝酸欠静脉注射再给硫代硫酸钠加强抗毒效果,使用亚硝酸钠的同时注意血压不得低于80mmHg,也可以给抗氰急救针剂1支再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使之抗毒效果更好,在治疗中注意中毒者皮肤颜色变化,为使用变性血红蛋白形成剂作参考,也可用依地酸二钴(乙二胺四乙酸钴)进行治疗,最常用治疗药的用法及量剂见表2-6。
表2-6几种抗氰药剂的常用方法
名称浓度%剂量g/人机理
硫代硫酸钠2512.5供硫剂
亚硝酸钠30.3变性血红蛋白形成剂
4-DMAP2.5~10.00.2~0.25变性血红蛋白形成剂
依地酸二钴30.3~0.6直接与氰化物结合
三.对症治疗
1)对氰化物中毒者吸氧治疗问题虽然机理不十分清楚,但从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如给予中毒动物超压吸氧,能提高氰化物治疗药物的效果,增加机体的耐性,促进氰化物氧化,改善继发缺氧,防止呼吸循环衰竭,对于呼吸困难者吸氧可以预防缺氧引起的并发症。
2)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使用呼吸兴奋剂、复苏药和升压药对症进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使用变性血红蛋白形成剂过量引起的血压下降,可以给麻黄碱来升血压。
3)对于氯化氰中毒者引起的呼吸道、眼粘膜刺激,症状除进行对症处理外,还要给抗氰治疗药。
特别对于氯化氰重度中毒者千万不可忽视预防和处理肺水肿,对于氯化氰中毒的急救治疗比其它氰化物中毒的治疗,更加复杂多变。
2.2.2防止氰化物中毒的措施
一.生产过程应尽量采用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连续化的设备进行,并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尤其是车间内空气流通差或不流通的死角。
二.生产过程必须有全套切实要行的安全操作规程,有专人负责检查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安全设备及防护设备的使用情况。
三.进入有高或中等浓度氰化物的场所工作时必须佩戴有效的防护用具,同时必须有专人负责进行监护,必要时提前半小时再服用抗氰预防片,可维持5小时。
四.含氰化物的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排水必须与酸性废水分开,以免引起氰化氢气体逸出使人中毒。
五.各生产车间都须设有急性中毒急救箱,备有抗氰预防片,抗氰急救针或亚硝酸异戊酯等。
操作工人应尽量做到人人会现场抢救,每天定人负责值班。
六.生产车间内禁止吸烟、饮水、进食。
饭前洗手,工作完毕后,应洗澡换衣。
七.定期作预防性的体格检查。
八.凡患有肾脏、呼吸道、皮肤、甲状腺等慢性疾病以及精神抑郁和嗅觉不灵者匀不宜从事氰化物工作。
九.对于不能保证上述预防措施有效而临时又必需进入并进行一段时间工作的地点、场所,如果危险性很大要预先服用抗氰预防片。
十.停车检修时对于那些可能积聚氰化氢气体的容器等,应先通风并测定氰化氢的含量,当氰化氢的含量低于0.3mg/M3时方可进。
尤其是含氰化物的液体和矿浆,停车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中的碱发生中和反应,使液体的pH值逐渐降低,产生的氰化氢不断地逸入气相,其浓度很高,如果不采取通气排气措施,将使进入该场所的人在数十秒至数分钟内昏迷、死亡。
这在我国是有先例的。
表2-6某些氰化物对动物的毒性
氰化物种类动物种类中毒途径致死剂量(mg/L)
氰化氢蛙皮下60
(氰氢酸)小白鼠皮下5.3~10
豚鼠皮下0.1
兔口服4
猫皮下1.1
氰化钾蛙皮下149
鸽肌肉4
小白鼠皮下3~10
大白鼠口服10~15
狗口服1.6~5.3
兔肌肉3.0
氰化钠蛙皮下60~65
小白鼠皮下10
兔肌肉5
狗肌肉3
2.3氰化物对牲畜的毒性
高等动物的HCN急性中毒症状有共同之处,即最初呼吸兴奋,经过麻痹,横转侧卧,昏迷不醒,痉挛,窒息,呼吸麻痹,最后致死。
对狗、猫和猴则是现有规律性的呕吐。
据文献介绍,牛一次摄入氰化物的致死量为0.39~0.92g,羊为0.04~0.10g,马为0.39g,狗为0.03~0.04g,羊一次摄入的致毒剂量为1.05mg/kg体重。
氰化氢对牛的吸入致死浓度为103mg/L。
狗为0.35mg/L,猫为0.12mg/L,小鼠0.044mg/L,大鼠0.12mg/L,家兔0.35mg/L,鸽子为0.125~0.150mg/L,对狗、猫、猴的吸入中毒浓度也与人的中毒浓度相近。
表2-6为某些动物氰化物中毒情况。
牲畜由吸入氰化氢气体中毒或死亡的实例较少,这主要是在正常生产时,从液相逸出氰化氢的量极小,而且氰化氢在空气中很快逸散,一般不会形成局部地区有较高浓度氰化氢的情况,况且牲畜一般不会进入生产、使用氰化氢的场所附近。
牲畜由摄入含氰化物废水而中毒,死亡的事件相对较多,其原因主要是含氰废水因跑、冒、滴、漏形成流股或流入低洼的地方形成积水,牛、羊等饮此水导致中毒死亡,而在正常生产时,排放的含氰废水由于经过处理,含氰很低不会使牲畜中毒死亡,只有在处理设施管理不严,设计不合理或无药剂时才能使排水氰化物严重超标导致牲畜中毒。
牛等大牲畜有吃盐和饮盐水的习惯,而黄金行业的含氰废水经碱氯法处理后含有约0.4~5kg/m3的食盐,如果氰化物处理程度不够,牛等大量饮用后可能造成中毒或死亡,因此尾矿库应严加看管或在其周围设置围栏,防止牲畜进入。
总之,氰化厂应严格执行环境法规,含氰废水、废渣均应置于处理设置内,不得任意排放,倾倒于其它场所,输送含氰废水、废浆的管道应加强巡检,防止因断裂而造成的外泄,万一外泄可撒漂白粉破坏氰化物(达标废水除外)。
2.4氰化物对水生物的毒害
2.4.1氰化物对水中动物的影响
氰化物对水生物的毒性很大,当合成氰离子浓度为0.04~0.1mg/L时,就能使鱼类致死,甚至在氰离子浓度0.009mg/L的水中鲟鱼逆水游动的能力就要减少约50%。
氰化物对鱼类的毒性与环境有关,这是因为氰化物的毒性主要是氢氰酸的形成而产生的,因此,pH值的变化能影响毒性,亦即在碱性条件下氰化物的毒性较弱,而pH值低于6时则毒性增大,另外,水中溶解氧的浓度亦能影响氰化物的毒性。
例如,在氰化物浓度为0.105~0.155mg/L的水中,虹鳟的存活时间将随溶解氧自10%~100%的递增而相应延长,溶解氧的浓度大,鱼类存活时间长。
不同金属离子的存在对氰化物的毒性也产生影响,例如当有锌或镉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氰化物 毒性 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