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的十要素精编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541525
- 上传时间:2023-01-3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99KB
高效课堂教学的十要素精编版文档格式.docx
《高效课堂教学的十要素精编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教学的十要素精编版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例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帮助学生领会舍己为人的思想等。
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教学目标中的内容,培养、指导、帮助这几个动词纯粹是教师的行为,这样的教学目标与学生有何关系呢?
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清楚目标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3.符实。
即符合学生的实际。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目标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能过高,也不可过低。
二是目标要适合每一层次的学生。
班级学生的程度时参差不齐的,我们即使不能根据每一个学生来确定个体的目标,也要把学生划分成几个层次,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使他们不仅每堂课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还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
这样也能有效地缓解学生厌学、弃学的现象。
4.方法。
制定教学目标时,我们通常是侧重双基,了解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等,其实学科设置知识点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多少,而是方法的载体,是为方法服务的。
新课程强学法指导,刚出台的绿色评价体系中,把学科思想方法渗透作为很重要的一点,这都是告诉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方法,领会学科思想是最终的目的。
至于学了多少知识则是次要的。
所谓的技能,无非就是学生掌握了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而已。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把学法作为双基的核心。
5.可量。
目标是否达成衡量课堂教学的质量的高低的主要标准,那么,如何衡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呢?
最佳的方式是检测。
这就要求制定的目标必须具有可量性。
否则是无法判定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就不能准确地衡量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学生享受课堂
把参与某项活动作为一种享受,势必会乐此不疲。
如果我们的课堂能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那么,厌学的还会厌学吗?
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厌学、逃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我们许多课堂在煎熬学生,课堂上,一些学生毫无乐趣可言,他们是在无奈、忍耐、折磨中度过一天又一天,当他们超常的意志力崩溃时,只能选择放弃。
假如,我们能让学生享受课堂,在每一堂课上都能心情舒畅地思考,快快乐乐地学习,学生把思考、学习作为一种享受,那就不会有厌学的学生。
高效课堂就是要成为这样的课堂,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愉快地生活。
因此,享受课堂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
三、引发主动学习的动机
当前学生厌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厌学的年龄趋向于低龄化,一些小学的孩子就已经有厌学的表象。
走进课堂我们会很容易看到伏在桌子上睡觉,交头接耳,两眼呆滞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是不可能高效的。
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为此,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便是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跨过的一道坎。
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呢?
1.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许多大师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曾经被无数人引用过,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人会说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关键是怎样才能做到用兴趣来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呢?
其实方法很多,我们只要动动脑、动动手就能做得很好。
在此简单列举几种方法,供参考。
游戏法。
即将知识融入游戏之中,使学生在做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去探究和学习知识。
設悬法。
开篇设立一悬念,使学生因急于知道究竟而去学习。
讲故事法、实践法、抛锚法等,都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此外还可通过多媒体手段,将相关视频引入课堂,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需要。
需要是支配人的行为的很主要的因素之一,只有需要,才会主动、积极的去做,只有需要,才能开动脑筋,想法设法,才会产生创新。
所以,如果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心需要,他们就不会厌学了。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把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把知识与学生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把知识与学生的好奇心紧密联系,这样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体验成功的快乐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人总是经历失败,你就将在失败中沉沦,消失再战的勇气,从此一蹶不振。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讲,更为突出。
相反,成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满足的、快乐的,乐此不疲的。
目前,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由于观念的作用,一些教师还停留在精英教育上,对那些成绩差的,学习不努力的学生,不是直至不顾,及时刁难,回答不上来问题,没有好脸色,作题错误,没有好声音,考试成绩差,更没有好果子吃。
一些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打击下生存,始终与失败相伴,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
这些学生是不可能主动学习的。
只有不断获得成功,不断增强自信,不断享受其中快乐的人,才有可能执着地追求,不懈地努力。
所以,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轻松学习
一些专家在各种讲座中都提到当前学生厌学的原因问题,虽然观点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学生太累。
让人筋疲力尽的事情,是不会有人愿意做的,更何况还有不小的压力,期望、前途、生存等肆虐着孩子。
这种状况下,还能有多少孩子喜欢学习呢?
高效的课堂,就应该是:
学生课上轻松愉快地学习,课下没有丝毫负担。
学习不再让学生望而生畏,产生恐惧。
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四、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
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必须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合作为辅”的方式,传统的“满堂灌”的讲授式决不能有丝毫的影子。
虽然,自新课程实施以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就被提上日程,把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然而,到今天,“满堂灌”式的讲授依然占据着大多数课堂的主导,教师驾轻就熟的讲授方式一直抵制着自主合作学习。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责任心的问题,理念问题,也有管理的问题,懒惰的问题和倦怠的问题,在此不讨论它。
我只想说说目前被大家一致认可的先进的教学方式。
1.自主学习
早在两千多年前,世界最早的教育学论著《学记》就已经提出:
“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观点,强调君子之教喻也!
之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和皮业杰的建构主义都提出学生使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运用发现法和探究法进行学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因此,自主学习应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
我们现在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也尝试使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但他们在操作时,存在许多问题:
既没有学习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学习的目标和学习的方式,及时间安排,还缺乏指导。
常常甩给学生几个字:
自己看书思考,从书上找找,下面自己学习吧等,弄得学生懵懵懂懂,不知所以,不仅白白浪费时间,更会使哪些基础差、自制力弱的学生沦落为学困生和干坐生。
自主学习的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时间,每一个因素都要具体明确,学什么,学到何种程度,到达的具体标准,如何反馈学习结果,用什么方法学,都要使学生清楚,会作,自主学习才能达到目的。
学生在学习的时段里,教师还要有目的地关注和指导学困生,不给他们溜号和无效的机会。
2.合作学习
合作是21世纪的流行词,在各个领域都在提合作,由此可见,未来社会里,合作将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发展方式。
将合作学习引进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适应社会。
可我们的教师常常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任务,一种取悦于听课者的手段,无论需要与否,每节课总要安排几分钟小组学习,这是其一。
其二,学生小组学习的效果非常低下。
学生合作学习时,在一起随便说几句,或是听优秀者说说,或是唠唠嗑,扯几句闲话,三两分钟便对付过去了,等到反馈时,优等生代表回答,其他人无事。
这样的合作学习纯粹是浪费时间,毫无作用。
合作学习的作用在于:
一是当大多数学生对某问题迷惑,不能有明确的认识时,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是兵教兵。
这两点是课堂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
合作学习时,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保证有序的组织,达到既定的效果。
否则,失去意义。
3.激发学习欲望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不能离开教师的作用,教师是火炬手,是点火器。
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教师。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初并不是学生头脑中固有的,相反还会有排斥的可能,怎样才能变排斥为主动呢?
这主要是靠教师的智慧来完成的。
所以,教学方式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比如: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等。
五、渗透学科思想方法
梁启超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学不是拿现成的结果教人,更重要的是拿所得结果的方法教人”。
以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对象,让学生投入大量的精力记那些死知识,没完没了地作练习已成为我们很多教师的主要任务,教的累,学得更累,校园里,除了唉声叹气,就是怨声载道,哪里还有快乐的影子!
何以至此呢?
“只有知识,没有方法”。
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的精髓和灵魂,学科思想方法就是指能够反映学科知识本质、学科思维特点和学科学习规律,对分支学科发展和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那些基本观念、思想和方法。
学生一旦掌握了学科思想方法,将会轻松愉快地学习,学习将不再成为负担。
新课程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强调使学生学会学习,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思想方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刚刚出台的学生绿色评价系统中,着重强调对学生掌握学科思想方法的评价。
所以说高效课堂是离不开学科思想方法教学的。
学科思想方法是知识背后的知识,是本质和灵魂,且学科不同思想方法也不同,许多教师对于本学科的思想方法还很模糊,没有太清晰的脉络,这就需要学科专任教师对学科进行深入地研究,达到把握、领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程度,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渗透给学生,最终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的目标。
六、变式训练
课堂训练是保证教学效果,实现学以致用的根本,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无不强调课堂练习的重要性,并为之规定具体的时间要求,最初提出不少于25分钟的练习时间,后来演变为35分钟,把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甚至更多都用于训练。
课堂练习的重要显而易见。
但,一些课堂的练习却过于随意,从而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课堂练习应符合四个方面的要求。
1.保证时间
课堂练习时间至少不能低于25分钟,否则,不能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当然,这包括有些学科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穿插在学习过程中的练习,不是单指集中在以的练习时间。
2.精选练习内容
课堂上用于练习的习题必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切记盲目作题。
一堂课因练习的时间较多,会作一定量的练习题,而这些题会分几轮进行,这就要求每一轮的练习题各具代表性,巩固基础的,提高的,拔高的等,使学生每经过一轮练习后,便能掌握此类型题的解决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3.练习内容具有层次性
课堂练习面对的全体学生,可全体学生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相差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每一轮的练习时,一定要做到兼顾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作到适合自己的练习题。
因此,在精选练习内容时就必须具有层次性,或是在对同一练习确定不同的标准,让课堂上每一学生都能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目标,做到面向全体,不抛弃、不放弃一个学生。
4.“方法运用”是练习的主题
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得到的方法,这就要求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必须使每一个学生在完成每一个练习时,都清楚知道思路和方法,并按照其去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掌握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
只有反复运用,不仅能使学生对方法达到熟练和灵活的程度,还会令学生对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顺应到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圆满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往往有些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只顾作题,只关注数量,结果题作了不少,学生虽然当时会了,等到过后却仍然懵懵懂懂,甚至见到同类型题还是茫然。
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明确解决这种类型题的思路和方法,作过的题在短时间内还能记住,时间长了,变式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
所以,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至始至终地让学生运用当堂总结归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在不断变式中如何灵活地运用方法,使学生能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方法在手,任你无论如何变化,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
七、梳理归纳
课堂小结常常由教师来完成,一言堂。
亦或是让几个学生说说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
一言堂好在教师能将本课的重点归纳出来,给学生一个知识框架。
即使学生印象不深,但毕竟是完整的。
而由学生谈收获却是散乱无章的,一人说一条,五花八门,无论是重点还是次点,都搬上台面。
之前学生学习的思路是清晰的,小结谈收获却把学生搞懵了,也不知道究竟本堂课要学会什么,众口不一啊。
我认为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点睛之处,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
有如散文中的“神”,学习散文的最终结果是让学生清楚文章的“神”是什么。
一堂课也是如此,结束时,必须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神”——要点,并且应以知识树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
使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方是课堂梳理总结即课堂小结的正确做法。
因此,一堂课即将结束时,对本堂课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完整的知识构架是非常有必要的。
决不能过于随意,或是把知识凌揪了,失去了“神”,没有了点睛之笔,课堂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八、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是最早教育名篇《学记》中的精典名句,流传几千年了,被诸多教育名家所认可、推崇。
然而,我们今天的教师们却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好,当前学生厌学严重,应该与此有着很大的关系。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师生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学生爱戴教师,喜欢教师,依恋教师,与教师推心置腹,教师对学生尊重,与学生平等交往,真诚地无条件地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这样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学生不仅会聆听教师的教诲,接受教师的教育,更会对于教师所教授的学科,百学不厌。
与师亲,无论是人道还是学道,学生都会照单全收,深信不疑。
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学业发展都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如果学生不喜欢教师,与教师之间如同陌路或是仇人一般,即使是成年人,即使你说的是真哩,也不会愿意接受,更何况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呢!
课堂要想达到高效,最关键的前提条件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喜欢学习。
一旦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使用再好的方法,学生也不会领情,也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作,即便被强行,也只能是消极应付,效果是不可能好的,“高效”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前提,高效课堂是根本无法建立起来的。
九、铸就师生的魂
构建高效课堂究竟是为了“求效”,还是为了“追魂”?
如果仅仅是“求效”,显然我们仍然无法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
如果只是在“追魂”,显然又抹不掉“政治”的印迹。
学校的另一面是社会,假如教育不能把“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那么学校的教育就是失职的。
儿童与生俱来的的灵性与本能告诉我们,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物种”。
因而,教育是唤醒灵性、激发本能,而不是人为地关闭他们心灵中一扇又一扇的“窗户”。
其实,教育从来不深奥、不玄妙,它的一切智慧、真理、发明,都来源于生活。
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我看来,它应该有3色:
红色信念、蓝色希望、绿色成长。
如果只有“血色分数”的“效”,就意味着改革是毫无意义的。
教育的道德是给人理想,教育的不道德则是剥夺人的理想。
如今问问那些坐在教室里的孩子的理想是什么?
又有几人能清楚地说出来。
他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去理想的?
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只是为“求效”,而是为“铸魂”、“树格”,是为了培育性格、品格、人格;
不仅是在改变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也是在改革生活的方式与方法。
教育的魂究竟是什么?
应该是“教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校长的奋斗目标”、“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教师的奋斗目标”。
这才是高效课堂的核心价值。
高效课堂是“求效”和“铸魂”的结晶,二者缺一都不能称其为“高效”
十、目标达成度高
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当堂课的教学目标,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还是采取何种策略,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
所以,高效课堂绝对不能离开高目标达成度。
否则,再好的课堂也将失去意义。
因此,我们在评价课堂是否高效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
目标的达成度,它是课堂是否高效的最主要凭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效 课堂教学 要素 精编